上海动物园的历史建筑与园林设计研究与教育
许月兰
摘 要:上海动物园作为中国最早的动物园之一,正处于转型期。文章阐述了上海动物园的形成、发展等历史信息,分析了其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等,通过对“象宫”这一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与园林设计的研究,以小见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分析了其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分析身体与空间的关系、普适性教育意义以及高等教育融合性的教育研究等,提升上海动物园作为上海历史记忆的存在感以及其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等。
关键词:上海动物园;历史建筑与园林;设计研究与教育
0 前言
上海动物园是中国最早的动物园之一,是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是周末游玩或春季旅行的好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海动物园建筑和园林逐渐老化,管理方式和展示方式也不断落后,这样的传统动物园慢慢衰落。因此,在新的视野下,如何让传统动物园重新恢复活力,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1 上海动物园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1 历史沿革
上海动物园毗邻虹桥路,临近龙柏宾馆和虹桥机场。
上海动物园最早是在1900年为驻沪英国一侨民开设的“裕泰马房”,占地1.3公顷(20余亩)。1909—1911年扩大到100亩,1930年成为亚洲最早的高尔夫球场。1953年10月,在全社会推广学习苏联经验的影响下,其为政府在此修建的一座文化休闲公园。1954年,为了纪念上海解放5周年,后定名为西郊公园,游园人数高达3万~15万人次,园外交通堵塞,园内花木损坏严重,公园面临空前的环境问题。
1.2 上海动物园的新建
1954年6月,由于云南西双版纳向毛主席敬献了一头大象,上海政府有了将西郊公园改为动物园的想法。但是在经历“反浪费”批判的影响下,放缓了扩张的步伐,当时除象房为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其余均属简易设施。后又新建了熊山、猴山等。
1959年在公园举办了“百花齐放”展览会,这基本实现了以上海动物园为大型综合园的目标。1960—1963年,在经历了自然灾害、物资极为匮乏的情形下,保证动物的正常生活成为头等大事。
1980年元旦,上海西郊公园被正式更名为上海动物园。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虹桥路周边的发展,交通设施的改善,上海动物园重新成为新的焦点。
1.3 上海动物园与园林发展的关系
由于战争的破坏,解放初,上海园林的规模和功能非常有限,导致很长时间内,上海动物园不能满足上海本市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的户外休闲需求。
园林发展开始恢复是1949年上海解放以后。国家号召各城市园林部门开始修复已经被破坏的城市公园,改建城市中的空地、荒地,新建公园等。这个时候,上海动物园才得以“复活”。
1958年,全国出现了“大跃进”形势,在“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下,上海市政府推动了园林绿化的发展工作。刚恢复的園林建设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又被践踏,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直至1970年后上海动物园才基本恢复到1959年的发展水平。
1980年更名上海动物园后,其开始新一轮的发展。由此可见,上海动物园的发展与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发展密切相关。
2 大象馆的守护价值与失落现状
2.1 大象馆的简述与其价值
上海动物园象宫的设计与建造源于1954年云南西双版纳献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头大象。这头大象来自国内动物园少有的三代同堂的亚洲象家族,当时的母象“版纳”已于2018年12月逝世。
大象馆建成于1955年,是上海动物园第一幢永久性的动物馆舍,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总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其整体规划在当时动物园的整体规划的大轴线上,从苏联轴线模式向中国园林式转变,具有政治象征意义。大象馆采用连续混凝土拱,设计建造标准较高,成为20世纪60年代“反浪费”的典型。
室内活动场内设东、西、南宽9米的参观厅,亭榭主要集中在中部区域,以九曲廊为中。整个建筑的门窗都用杉木拼雕成具有民族风格的图形装饰,是以留园为样本的窗户设计,但是驻足停留,并不能看到美丽的风景。室内的通风与采光不是很好,在其高贵的建筑外表下,大象的身体似乎并不舒服;水系壕沟也很差,室内异味很重。
象室外活动场位于象房建筑的东北面,占地4000平方米。四周有壕沟将人和大象分隔开,大象的活动场地坪主要为略有起伏的泥地,泥地上栽有树木,有其他装置,适宜象泥浴、运动及挠痒痒等活动。大象活动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的活动以及缺少大象与人的互动,是上海动物园大部分馆舍的大问题。
2.2 现状与挑战
现在的上海动物园虽然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良好的区位资源等,在新一轮大虹桥的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动物园的大象展示馆,其设备陈旧、展示落后、体验性不足等弊病显露,且有着来自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创新、规模以及一些小型特色动物园的发展带来的危机与挑战。
同时,上海动物园也面临着来自世界社会各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团体给予的压力:城市动物园的笼舍高高的铁栅栏,狭小的水泥屋,单调的运动活动场等一直面临人们的质疑。
象宫建筑空间的设计主要包括3个层次的关系:人+大象、大象+环境、人+环境。解决这3组关系是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关键,是满足人类教育、动物生存、环境优化,最终实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点。
因此,如何活化传统型的动物园,改善动物的生活环境,增加动物的福利,增强其教育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跨学科教育的融入与动物园再生初探
3.1 园内的日常科普教育功能
自1959年10月1日西郊公园(今上海动物园)举行的“百花齐放”展览会后,其开始重视科普教育,但是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后又受西方“以开民智、以娱民众”的公园功能认知的影响,“游学一体”成为城市公园的一个设计与应用主题。
动物园也慢慢地将科研与宣传活动变成日常的工作。如1993年4月,“动物园之友”联谊会召开,四十多家媒体及有关单位参与。开展这种主题活动可以提升群众对动物保护的认知,使其慢慢意识到动物的生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以往动物园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学校组织的学生团体,教学方式偏向正规教育。
3.2 加强普适性教育策略
进入20世纪,动物园的教育策略发生了转变。
(1)组织开放性活动。比如策划组织以家庭、团体或个人为单位的开放性活动,提供形式更多樣、内容更丰富的教育服务。如引导孩子观察,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通过接触动物或游戏扮演角色等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关爱;另外,也可利用明星效应开展活动,带动游客关注动物、爱护动物。
针对新一代孩子的需求与孩子的知识接受度,来设计打造活动形式。如上海野生动物园让游客体验在动物园过夜的经历等,与专门的教育机构一起合作,让孩子全面了解动物的日常,甚至了解动物晚上的活动动态。孩子可以用绘画或影像记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兴趣。
(2)开展多样保护教育形式。利用保护环境或保护动物的主题日或主题事件等,开展活动,可以将动物园的研究人员请进社区、请进学校,也可以请群众参与给动物取名字等活动,加强人们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大胆地打开动物的馆舍,让动物走出来;孩子可以进行动物喂养(需购买喂养食物),使他们对动物的三餐有一定了解。这种方式,既是一种动物与人的接触、互动,也是对动物的尊重。一味地将动物关起来并不是保护的好方法。
(3)开展动物认养活动。开展“动物+认养者+动物园官方”三位一体的活动,多鼓励园方开展多重互动的活动,能更好地促进群众对动物保护的相关研究,使他们支持与肯定动物保护工作。
动物园利用认养获得的资金可以用来优化动物馆舍的建设,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鼓励企业参与,引导企业与动物园的合作关系,推动更大的发展。
3.3 高等教育的融合
结合高等院校的专业特性,高等院校与动物园管理部门和发展部门合作,通过多专业多角度融合的方式开展教育,在高等院校开设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多媒体设计、平面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课程。利用学校资源,展开头脑风暴,出谋划策。还可以在高等院校开设选修课,进行主题性网页更新、智能指示系统(图1)、VR体验等智能化空间再造,增加体验感。
通过平面化的设计加强整个动物园的信息系统美感,开发与动物有关的衍生产品——立体书(图2),这一点博物馆做得比较好。通常,展区会有各种信息的说明牌,多为静态的、文字的。为满足新一代受众群体的需求,应该增加多样化的动态的视听手段,简单易懂。如播放图像、影像或者录音等,以便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学习方式的人的需求。
通过卡通的形式设计来展开对动物园整体知识系统的更新,紧紧抓住主要的受众群体——孩子。
通过五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设计,能够快速地让观赏者领会、了解、辨别各种动物的品性、日常生活、气味等,同时也影响人们在馆内逗留的时间等,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4 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
通过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学习国内外优秀的动物保护的教育经验,去国外体验动物的教育文化及参与互动性,以及加强管理员或讲解员的水平与敬业精神。汲取国外类似城市动物园的经验,改变人们对动物园的传统观念,尊重动物的生活,与人共存。
4 结语
上海动物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建筑与园林设计经历了上海城市的各种变迁,对上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其现有的格局与风格是不会有所变化的,但是在新的时代特色引领下,在新的视野影响下,创建特色的动物保护、动物展示、动物研究与教育的目标是不会变的。通过智能化设施的更新与补充来突出展示动物生活场景,通过改善馆舍的合理性来提高动物的生活质量,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手段来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增加人与动物的互动和参与感,为我国现代动物园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指导方向。
参考文献:
[1] 周向频,陈喆华.上海公园设计史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 朱钧珍.中国近代园林史(上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