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纪录电影的国家形象构建与传播策略

周红亚?李天胜
【摘 要】 文章总结了国产纪录电影在新时代的发展态势,并梳理其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实践与成就,进而探讨基于新时代国产纪录电影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策略。
【关 键 词】纪录电影;国家形象;传播策略;新时代;主旋律
【作者单位】周红亚,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李天胜,广西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J028);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动漫研究中心项目(D
M201707);西安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SF1409-2)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J9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9.0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期许。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时期各项事业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明确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国产纪录电影也在近年出现了明显的积极转变,作品中所呈现的丰富要素从多方面映射了新时代下的人、事、物和精、气、神,并共同构建日新月异的国家形象。
一、新时代纪录电影的发展态势
纵观纪录片在国内的发展历程,电影院放映曾是纪录片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但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电视+纪录片”的模式迅速升温并一度成为“标配”。加之后来的影院商业化运营改革,与丰富多彩的剧情电影相比,略显“呆板”的纪录电影愈发处于劣势地位,并逐渐消失于大众视野。进入21世纪后,电影市场的日益成熟带动了电影产品的多样化发展,纪录电影领域再次迎来了试水者,《圆明园》(2005年)、《劫后》(2008年)、《活着》(2009年)等重新展现纪录电影的魅力。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从国家层面对国产纪录片产业进行系统化的扶持。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终于打破纪录片多年不温不火的状态,形成全民参与的轰动效应,并带动了整体市场的迅速回暖,纪录电影也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热潮中逐渐释放潜力。
作品数量的持续增多成为近年纪录电影发展的最显性的特征,2012—2016年,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数量分别为15部、18部、25部、38部、32部,虽然2016年影片数量有所下降,但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最终在电影院播放的纪录影片数量则相对保守,在2012年达到14部之后,2013—2016年分别为5部、8部、13部、6部。而票房的持续走高则弥补了上映数量的不足,如2016年《我们诞生在中国》票房为0.65亿元人民币,2017年《二十二》票房为1.7亿元人民币,2018年《厉害了,我的国》票房突破4.7亿元人民币等,都连续创造了国产纪录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反映出国内纪录电影市场对作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优秀纪录电影作品市场的可观前景。同时,近年来纪录电影的作品类型也呈现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一是反映时代变革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类作品在以市场为导向、注重选题的系列化、提升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等产业化发展思路指导下,无论是从选材视角、来源、作品品质,还是从观众接受及传播效果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分别以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辉煌中国》为IP基础的《舌尖上的新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厉害了,我的国》纪录电影是这个趋势下的优秀代表。二是越来越多的新类型纪录电影不断涌现。如融合了摇滚与交响、演唱会与3D拍攝技术的中国首部3D音乐会纪录电影《超越那一天》,不仅通过探索全新拍摄技术完美呈现了崔健的音乐生涯,更从音乐的视角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再如,从2014年开始,基于综艺节目的电影作品迅速成为纪录电影领域的票房贡献者,《爸爸去哪儿》《我就是我》《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等都属于此类。这些新类型的电影作品为国产纪录电影注入了新的元素与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二、新时代纪录电影的国家形象构建
在社会学意义上,“国家形象可以理解为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地理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这其中既包含了主观的印象,又存在客观实际的反映。纪录片在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中拥有天然的优势,也一直是我国纪录片事业的重要使命之一。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力推进纪录片产业发展,对于展现祖国发展变化,传承民族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为产业提供支撑的同时,也为国产纪录片的未来创作重点指明了方向。而实践证明,此举恰与国家发展形成了极好的互动效应,尤其为党的十八大后所取得的新成果、所呈现的新面貌找到了极佳的传播窗口。
梳理近年来被广泛认可的优秀纪录电影作品,既有宏观层面的国家成就展示,又有以小的方面入手的特定人群缩影;既有传统文化的全新挖掘,又有时代精神的细致讲述;既有自然家园的恢宏壮丽,又有人文精神的经久绵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向国人、向世界构建着新时代下中国的样貌、状态和精神,成为世人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重要路径和载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国家对纪录片产业发展的目标与期许。
其中,《厉害了,我的国》是宏观层面的最佳代表。该片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在逻辑,从中国制造、科技创新、“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绿色中国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影片上映后一直保持高位态势,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究其原因,影片所构建的蒸蒸日上的国家形象,迎合了身处大国崛起洪流中的人们所迸发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从《战狼》到《红海行动》,银幕上的中国力量与现实世界中不断增强的国力和国际地位堪称同步,从而使得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在影视消费领域得以强势变现。《厉害了,我的国》正是在这场主旋律热潮中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加之作品本身质量过硬,成功便在情理之中。2015年,在院线上映的纪录电影《乡村里的中国》则是从小的视角向世人勾勒出一个足够真实、烟火味十足的中国乡村形象。在呈现众生相的同时,影片并没有刻意回避中国农村、农民的困境与无奈,也没有回避人性的自私与软弱。但就是这样一部影片,获得包括“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纪录片大奖”“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最佳纪录片大奖”等在内的数十个重量级奖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不回避问题的自信正是中国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内在动力。敢于直面、敢于解决、敢于突破的精神气魄正是新时代不断深化改革、以断腕决心奋勇向前的中国面貌,也是国家形象构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他有较好影响力的作品中,《我们诞生在中国》既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物种的多样性,又将生命的意义在于繁衍、养育和周而复始的轮回这种国人的生命哲学进行诠释。《舌尖上的新年》则是继承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精髓,以中国最隆重的节日为载体,将国人的精神家园与饮食文化巧妙结合,美食之外皆是富足、美满、幸福的滋味。用现代视角走进古老故宫中神秘文物修复师日常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近距离向世人展现了这群非遗技艺传承人的精神与信仰。影片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是用一件文物连接古今时空,凭一门技艺完成生命对话。这是中国一脉相承的“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极佳演绎,亦是中国在日新月异变化中始终不忘初心的生动缩影。而视角更加特殊的《二十二》则将镜头对准了二战那段沉重的历史,以仅剩的22位“慰安妇”幸存者为拍摄对象,小心翼翼地向世人倾诉着她们的不幸遭遇。没有激烈的情绪宣泄,没有过多的叙述技巧,却让我们看到了安详与平静下的难忘的伤痛。影片之外,众多公众人物的倾力推荐,过亿的破纪录票房,恰和片中的老人一起构建出对待这段历史的国人群像,“面对伤痛,不终日抱怨,但一刻不忘”。
三、新时代纪录电影的传播策略
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构建者、传播者、接受者的集体参与,视觉艺术形式的呈现尤其应注意内容传达的准确性和建立在构建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国产纪录电影的发展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并已在新时代下取得良好成绩。未来国产纪录电影必将在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中肩负起更重要的时代使命,在发展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和不断优化策略显得尤为关键。
1.契合时代发展,符合观众期待的题材与质量
国家的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状态,新时代下更是需要纪录电影的创作者有敏锐的嗅觉,并准确把握住时代脉搏。在题材选择上既要有高瞻远瞩的大视野,又要有细致入微的小视角;在质量上既要有气势恢宏的大制作,又要有精雕细琢的真用心。首先,大视野、高规格、硬质量的宏观叙述,是展现国家发展成就、民族进步景象、政府执政理念、优秀文化传统的最佳手段,也是国家形象构成中的基础与骨架,是最能清晰和直接感受国家生命力的介质。其次,小视角、接地气、具备普遍代表性的现实题材,是对时代背景下不同群体的生存状态、奋斗实践、核心价值、精神面貌的深入体察。同时,也是国家形象构成中的主体与血肉,最能近距离通过实实在在的个体感受国家的进步和普通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甚至是时代洪流下的无奈、失落、彷徨等亟待关注与解决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所构建出的国家形象才是丰满的、立体的、符合发展规律的,才有可能符合观众的期待,并引发时代共鸣和获得广泛传播。
2.内容生产与多方位传播的跨媒介
在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纵观纪录电影近几年的发展历程,跨媒介已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路径。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包含了两大方面的要素:一是内容生产,二是传播。其一,进入影院的纪录片作品若内容本身已经拥有一定的观众基础,将大大降低上映風险。而要达到这种效果,采用已经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介验证的IP,将电影作为IP链条上的一环进行构建,是稳妥的运作方式,也是已经被验证过的有效手段。其二,电视媒介在纪录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网络媒体拥有的广泛传播力都是提升纪录电影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尤其在国产纪录片已经通过互联网和年轻观众建立起了广泛信任的基础上,这一趋势将会得以进一步加强。
3.市场化与全球化的项目运作
具有天然艺术气息的纪录电影要想得到发展,要想达到从小众向大众的扩张,要想将所构建的国家形象传播到更远的区域,走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道路是必然选择。要走市场化道路就需要遵循市场规则,无论是中央电视台与阿里影业合作的《厉害了,我的国》,有众筹行为的《二十二》《我的诗篇》《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是创造出100场“先观影后买票”点映的《生门》,都已是纪录电影走向市场化的先行学习者和实践者。而要走向广阔的世界舞台,除了传统的参加影展、赛事等手段,联合拍摄是进入国际主流平台播出的主要方式。与迪士尼影业合作的《我们诞生在中国》的成功,为新时期的纪录电影国际化合作树立了标杆。
4.精准且及时的政策扶持与落地
虽然目前国产纪录电影的发展势头迅猛,但相对于商业叙事电影仍属于小众和边缘。业界在将作品质量和市场化运作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如何保证纪录电影有更多的机会与观众见面,也是国家政策层面应重视的问题。
2018年1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申报人民院线影厅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出5000个厅组建“人民院线”,为优秀主旋律影片和重要节点的重点影片提供“专厅专用”,纪录电影也有望再次乘政策之风,迅速扩大传播阵地和影响力。未来,政策是否精准且及时也必将会对国产纪录电影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同道.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7)[M]. 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
[2]米高峰,赵鹏. 多屏时代电视剧产业新业态及传播新策略[J]. 青年记者,2017(24).
[3]武新宏. 纪录片“回归”影院的动因与对策[J]. 现代传播,2017(10).
[4]米高峰,赵鹏. 腾讯互动娱乐的IP跨媒介出版策略研究[J]. 出版广角,2017(15).
[5]韩飞. 2016年中国纪录电影市场透视[J]. 传媒,2017(6).
[6]张斌,关睿. 2010年以来我国纪录电影创作简论[J]. 电影新作,2016(3).
[7]傅海. 国家形象概念溯源[J]. 新闻界,2011(8).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