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价值感分析

    黎芳+郭荣华

    

    [提 要] 学报编辑职业化建设与高校学报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编辑的职业价值感比较低,这直接影响了学报编辑对职业所注入的个人情感、兴趣和责任,影响了编辑的职业幸福感。高校学报要强化编辑主体意识,明确职业归属,并营造良好的编辑工作环境,激发编辑的社会兴趣,以提高编辑的职业价值感。

    [关键词] 高校学报编辑;职业价值感;职业发展;阿德勒;社会兴趣

    [作者简介]黎 芳(1971—),女,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编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编辑心理学;郭荣华(1964—)女,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编辑学。(江西南昌 330027)

    [基金项目]江西师范大学校管课题“高校学报编辑文化的价值分析及创新路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化比较普遍,但高校特有的学术主导的环境,使得高校编辑在作为编辑的职业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尴尬的问题。学报编辑职业化建设现状与高校学报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编辑的职业价值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比较低,学报编辑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影响编辑职业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也影响着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报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来考察高校学报编辑职业价值感的问题,试图探索提高高校学报编辑职业价值感的路径。

    一、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现代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被称为“当代心理学的先知”,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既注重探索人的主观世界,看到个体心理的主观性、动力性,同时又注重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兴趣这一概念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阿德勒认为,个体绝不能脱离他人和社会而单独存在。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这种需要就是“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指作为全人类的一员在人类社会这个共同体中的成员归属感[1]。社会兴趣是阿德勒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人类价值的唯一标准”[2],是判断个人价值的唯一尺度。他认为,人类所有活动的价值都必须从社会兴趣的角度来理解。在人的一生中必须牢固树立社会兴趣,才能解决人生所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职业活动、社会任务和爱情婚姻。[3]社会兴趣发展完善的人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是个人私利与他人的合作,不以个人利益为追求卓越的最终目标,而是真诚地关心他人,他们追求成功的目标是为了使所有的人都获得幸福。而社会兴趣不成熟的人则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权力超越他人并且缺乏社会兴趣。当人们具有较高的社会兴趣时,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

    二、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生存现状及职业价值感分析

    职业价值是指职业对于主体的意义,它体现了职业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4]主体的职业价值感是影响其职业生存状态的核心因素,因此,可以从主体的职业生存状态反映出其职业价值感。日本学者宫地诚哉、仓内史郎认为影响主体职业生存状态的有三个因素,即维持生活、发展个性、承担社会义务[5],各因素所占比重不同其职业生存状态的表现也不同。国内学者曾学民依此观点将编辑的职业生存状态分为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三种类型,并分别描述了这三种生存状态,反映出编辑不同的职业价值感。

    “生存型”编辑将编辑职业看成是功利性的不可或缺的谋生工具,是满足个人及家庭生存需要的被动选择,工作仅仅是一份职业责任,对所从事的编辑职业缺乏发自内心的热爱、奉献、兴趣,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工作意念凭经验和熟练程度,工作简单重复,按照固定程序按部就班完成工作,缺乏主动和创新精神,对所编辑的出版物粗制滥造,难以获得职业发展,极易引发其职业倦怠,职业价值感较低。

    “享受型”的编辑将编辑职业不仅视为生存需要,更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倾注自己的内心积极的情感,主动去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将编辑职业视为终生努力从事的事业,并享受工作的乐趣,工作热情高,愿意在奉献和服务社会的同时,提升自己,实现社会价值,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高。

    “发展型”编辑以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追求完善自我,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服务社会和自我完善中感受编辑的职业价值和崇高感。有强烈的职业价值感和归属感。[6]

    以上三种职业状态反映出了编辑不同的职业价值感,职业价值感不同,对职业所注入的个人情感、兴趣和责任也不同,从事职业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观性和动力性也有很大的差异,编辑的职业幸福感有显著差异。

    根据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来分析编辑的三种职业状态(见表)

    由此可见,当编辑不仅仅关心个人的生存状态,而是更多地把自己归属于所在的社会共同体中,并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合作与贡献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时,在职业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更强烈,其职业价值感和职业幸福感更高。

    当下,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价值感现状不尽人意。我国出版行业的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日益强化,高校学报也呈现出争创学术品牌的发展态势,很多高校将本校学报视作展示学校学术特点和学术水平的名片和窗口,将打造高品质、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设立为学报发展目标,如跻身中文核心期刊行列和成为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等。然而,整体上,高校学报学术声望并未形成与高校发展规模相匹配的优势,学报编辑职业化建设现状与高校学报的发展要求并不相适应。高校的评价体系是以学科建设的价值为主导和支配的,对于学报的认同价值普遍较低,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水平往往是通过其专业的学术水平来展示,编辑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体现。比如,学报编辑的职称评定实际以研究论文数量论高低,编辑职业贡献认可度不高;在人事管理上,学报编辑岗往往被划归为教辅岗位,学报编辑既有着因老师发论文有求于编辑而产生的优越感,又有着为人作嫁衣的教辅地位的纠结与困惑[7];在职称聘任上,也缺乏政策惠及。学报编辑的工作价值被忽略,编辑热衷于学科学术评价中寻求个人的发展方向和成就感,失去了编辑的职业方向感和价值感。

    高校学报编辑在高校中的发展困境与职业化发展不足有关。因此,要调整编辑的职业状态,提升其职业价值感和职业幸福感,鼓励和激发编辑的社会兴趣。

    三、提升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价值感的几点思考

    根据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鼓励和激发编辑的社会兴趣,让编辑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与学报的发展和社会贡献更好地结合,调整职业生存状态,提高编辑的合作能力和奉献能力,增强编辑的职业价值感。

    (一)强化编辑主体意识,明确职业归属

    高校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的强化,有助于编辑明确职业归属,真正将自己归属于编辑的职业共同体中,找到编辑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意义,增强职业价值感。

    在学术制度的支配下,知识成果的公共化除了知识的生产环节,还离不开知识的传播环节。如果说学者是知识的生产者,那么学术期刊编辑就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虽同以学术价值为追求目标,但在学术知识的生产链中却各有角色担当。学术期刊编辑司职学术知识成果的选择、评价与传播,正是在这一编辑职业活动中,人类优秀的知识成果才得以进入交流领域,实现知识成果的公共化。在这一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所创造的是学术成果的附加值,附加值中融入了学术期刊编辑的劳动,融入了编辑长期的学术专业知识和多重职业能力的积累,最终实现学术成果公共化。“编辑正是凭借自己的职业活动来表达对学术、对社会的关注与理解,来展现编辑的主体意识与职业价值的。”,“编辑就是通过内化了的专业信念、价值观、行为规范,来表达对职业的社会角色及使命的承担,来展示专业主义精神……”[8]因此,高校期刊编辑应有不同于学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价值,明确这一点,编辑活动便会从编辑的主体的路径去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编辑的职业价值感就增强了。

    (二)营造良好的编辑工作环境,激发编辑的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可在适当的社会环境下通过鼓励激发产生出来,并扩展成为合作与奉献的能力,同时影响个人选择和对自我动力的主观评价态度。[4]由此看来,营造良好的编辑工作环境,可以鼓励激发编辑的社会兴趣,解决职业活动中合作与贡献的矛盾问题。

    1.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打造稳定发展平台。高校学报是编辑发展的职业平台,只有平台规划科学,目标定位准确,发展平稳,编辑才有施展职业才华的用武之地,才能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学报的发展乃至学术文化的发展中去。

    2.高校学报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学报主管部门要重视学报的发展和编辑个人职业发展,制定并落实有利于学报长远发展的扶持政策,在学报干部配备、人员建制编制、职称评聘、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加强建设。重视编辑职业成长,了解编辑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他们提供职业培训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使编辑明晰自己在编辑职业中的发展前途,得到合作与奉献的积极动力。

    3.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公正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考核和奖励应尽量考虑周到,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让编辑参与学报的规划建设,对于学报工作的重大决策和规定,多征求每个编辑的意见,让编辑有机会与组织团体更好地连接起来,增强编辑的团队归属感,从而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

    4.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编辑全面发展的宽松工作环境,建立一支和谐、积极、有执行力的高素质编辑团队,在编辑组织中,尊重和理解和每个编辑的目标实现风格,形成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工作氛围,编辑团队相互理解、促进合作,共同实现学报的发展目标。

    5.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良好的沟通是编辑与他人、社会发生亲密连接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想、感情和工作经验的交流,编辑间可以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增进了解,赢得支持,在编辑之间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能增加团队的凝聚力,为了学报共同的发展目标,团队精诚合作,在积极的奉献中提升职业价值感。

    注释:

    ①阿德勒认为,人类要应付现实环境中的挑战必须具备合作和奉献的两种能力,合作使得人类能够有效应对当下的各种问题,奉献则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将.个体心理学思想谱系与理论建构[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Adler,A.Understandinghumannature[M].New York:Gr?鄄 eenberg,1927:167.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6-345.

    [4]顾)英.职业价值概念及结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0,(16).

    [5]宫地诚哉,仓内史郎.职业教育[M].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河北大学教育研究室,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8-9.

    [6]曾学民.试论对编辑职业观的认识与选择[J].出版发行研究,2014,(5).

    [7]郭荣华.高校学报编辑文化的价值分析与创新路径[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8]蔡虹.学报编辑职业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出版,2010,?穴11?雪下.

    ?眼责任编辑:李佳佳?演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