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编辑要闯心理关
李亚楠
目前,国内出版社普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出版社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组建集团、上市,完全进入市场;二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纸介质出版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两大变革直接影响出版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作为出版产业的核心生产力——编辑首先面临这一转变。要做好当前的出版工作,编辑就要深入认识出版变革,主动调适自身心理,从而在出版实践中成为转型的推动者。
一、转型背景下,编辑心理不适状态表现
1. 对“传统深阅读”前景忧心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将人们与阅读拉长距离,实体书店里除了教辅图书和儿童读物的柜台前有人头攒动,其他柜台的顾客寥寥无几。人们热衷于网上阅读、手机阅读,浏览图片多于文字,在这些载体上阅读的也大都是时事新闻、八卦娱乐、旅游休闲和一些速成小说,即所谓的“快餐文化”。而图书大多生产周期较长,一部书稿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可称之为“书”,要想出版,则还要经过严格的编校。“快餐文化”与出版业“传承文化、输出精品”的职责发生了冲突。前行还是后退?是坚守还是转型?很多编辑既不愿放弃出版这块心中的圣地,却又愈来愈感到自己曲高和寡,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泥沼中。
2. 对数字出版感到茫然无措
数字技术引发了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场革命,每个人都不可回避地卷入数字时代的浪潮,传统出版模式也几乎被颠覆。首先是出版物载体的转变,很多出版物仅靠纸质书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配套的光盘、网络资源随书可见;电脑、手机、阅读器、iPad等数字产品成为出版物新的载体,甚至替代某些纸本书。相比纸质阅读,数码产品具有容量大、便于携带、功能丰富等无可替代的优点,更适合快节奏的现代人。其次,数字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出版物复制模式。一方面,纸介质出版物的销量锐减直接导致出版物印数下滑,而出版社要支付更高的单位成本。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使按需印刷成为可能,对于需求小、发行量少的出版物可直接数码打样。数字技术使传统的出版物仿佛没有了“根”,让一部分编辑和从业人员不知所措。
3. 对市场化运作准备不足
虽然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要求出版社实行“双轨制”——事业单位企业运行。但由于事业体制的束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的保护,出版社改革缓慢。直到现在,相当一部分出版社还是慢节奏、大锅饭的运行状态。随着事业编制人员的转型和国家对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力度加大,出版社今后必须自给自足,全面进入市场,按企业机制运作,许多老编辑和已经适应出版社以前那种慢节奏的年轻编辑对此则感到陌生,甚至从心理上抵触。
二、如何应对编辑的心理不适状态
以上三种心态影响了编辑在出版社转型过程中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于出版社今后的发展。笔者认为,出版社转型首要是编辑心态的调适,变被动为主动。
1. 深入理解“出版”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出版的定义是“把书刊、图画、音像制品等编印或制作出来,向公众发行。” “百度百科”里,出版指通过大量进行内容复制的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在出版专业的教材里,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各种版本的定义都强调两点,一是内容,二是传播。相对而言,出版行业的解释更强调前者,即传播科学文化和信息。这一解释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出版内涵。出版传播的不仅是信息或作品,因为要“传播”,且传播的受众是“公众”,因此,出版就要肩负起一种社会责任,要传播有利于提高公众素质、有利于文化积累和传承的内容。出版社应是“内容提供商”,“提供内容”才是出版者要做的主业。因为图书产品的特殊性,出版社更应提供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精品的内容。为了使这些内容感染到更多受众,我们要寻求更快、更有效的传播方式。因此,编辑应意识到数字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没有阻碍出版业的前景,反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手段。出版的源头是图书所载的内容和信息,这既是编辑应掌握的,也是出版社核心的生产内容。
2. 融入时代,融入数字出版
数字技术已深入当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编辑作为文化知识前沿的工作者,更应把这种新的技术、新的时代特征介绍给读者,反映到出版领域。一是编辑要主动策划这方面的选题,要把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介绍给社会,要把数字技术对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工作产生的改变和将要产生的影响介绍给读者;二是编辑要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从选题策划、组稿、编校、制版、复制到产品营销、发行,数字技术都大有可为,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而且能拉近出版与作者、与读者、与市场的距离。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的当下,编辑要立足本职岗位,放眼国际。要了解国际出版趋势,关注数字技术,熟悉数字产品,找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结合点,创新数字出版。
3. 继承中创新,提升传统出版
在发达国家,数字出版份额不断提升,但传统出版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并行的态势。由此预测,我国出版业在未来也将是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数字出版份额不断提升,传统纸质出版依然保留应有市场,但更专注某些特定的领域,朝着更精致的方向发展。纸质出版物带给读者与数字产品不同的阅读体验,其产品特性有着数字产品无法替代的特点。因此,编辑在应对数字出版的同时,仍可在传统出版领域大有作为,在继承中创新纸质出版,凸显其特性,使之与时代融为一体。
4. 定位好策划与文案编辑的职业角色
策划编辑与文案编辑的分工是出版市场化的必然趋势。出版社若真正成为企业,独立运作、自负盈亏,就要有赢得市场的产品。对出版社而言,策划出好的选题,组织好的稿子是首要前提。只有将策划从“为人做嫁衣”的传统编辑职能里独立出来,编辑才更有精力、时间做好策划。策划应成为出版社一个专门岗位,应在出版社的人员结构里占有相当比重。出版社应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策划编辑,打造一支优秀的产品研发团队,从而不断产出好的创意,开发出畅销和长销的产品。策划编辑是市场型编辑,要求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一定的文字鉴别能力;同时,策划编辑应有自己所擅长的专业出版领域及对应专业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更深入地挖掘选题。
当策划编辑组了稿子,下一步就是文字加工,这就是文案编辑的职责。文案编辑只对书稿的编校质量负责,文案编辑一般不参与市场调研、作者联谊、图书成本核算等外向型的活动。加工书稿是一项必须要静下心来的工作,编校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出版社专设文案编辑,有助于提高图书生产效率,提高图书内容质量。
这样,在转型过程中,编辑就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强项给自己定位,找准发力点。但是,策划编辑与文案编辑的分工不意味着二者互不往来。策划是组稿的前提,组稿是文字加工的前提,编辑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密切配合。同时,出版社在定岗时,要形成流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策划与文案可以互换,当某一岗位的编辑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时或更擅长另一岗位的工作时,可以互相调换。
5. 转换工作方式,外向发展
在出版社传统的运行模式里,部门的设置和工作都围绕书稿加工展开。但真正市场化的企业是外向型的,要求机构设置、人才队伍也是外向型的,即以市场为主,所有人员都要有商业意识、懂市场。换言之,出版社今后的工作要围绕市场部门展开。编辑尤其是策划编辑要与市场营销人员、发行人员打成一片,保持日常联系和密切合作,要参与图书的销售及围绕销售所开展的业务活动,如与发行商、客户、读者的联谊,新书的发布会、座谈会、广告宣传等,要对自己所编图书的销售情况、客户群体、经济指标了如指掌。文案编辑也不能囿于书稿加工的“作坊”,要关注并主动参与图书印前印后等环节,加工出吸引读者眼球的内容。
体制改革可以从外部促使编辑作出改变,而心理调适则使编辑发自内心地对本职工作充满信心和激情,会有持续的热情去投入这份事业。当职业成为自己努力的事业,行业的发展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