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点火线圈技术状态检测
曲孔波
点火线圈是由两个不同的线圈组成,一个是初级线圈,另一个是次级线圈。为了增强磁场,初级线圈绕在磁通能力较好的铁心上,初级绕组线粗,匝数少,电阻值较低,通常在1~4 Ω之间。次级绕组线细,匝数多,初级与次级匝数比为1∶100,所以次级电阻值较高,通常在8000~16 000 Ω之间。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相互绝缘的介质为变压器油或环氧树脂。传统点火线圈多用变压器油,变压器油耐压值是20~25 kV,现代点火线圈多用环氧树脂,环氧树脂耐压值是50 kV。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是电磁耦合的,所以一个线圈受到影响,另一个也会受到影响。
在次级线圈中电阻正比于火花塞电极间的间隙,电极间隙越大,电阻就越大,因此所需击穿的电压就越高。电喷发动机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电压需10 000 V,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可提供30 000 V电压。正常需要电压和最大的次级电压之间的差值叫做次级储备电压,它可以补偿节气门开度大(发动机大负荷时)、发动机高速运转、高气缸压力及火花塞间隙变大时(燃烧室温度过高,造成电极烧蚀)次级电阻增大的需要,保证工作的可靠性。次级储备电压越高,工作的可靠性越好。
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通电时,其周围产生磁场,并由于铁心作用而加强。点火模块断开低压电路,初级电路电压迅速降为0,铁心中的磁场随之迅速衰减以至消失,匝数多、导线细的次级线圈中感应出30 000 V电压,使火花塞电极间隙被击穿,产生电火花。
点火线圈虽然不象火花塞和高压点火线那样容易损坏,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就会很容易造成点火线圈的损坏。因此,我们要学会检测点火线圈的技术状态的好坏。
1.外观检查。察看点火线圈外表,若发现绝缘盖破裂或外壳损坏,接柱松动或滑丝,充填物外溢,高压插座接触不良以及接头生锈等现象,应予以更换。因为盖壳破裂、损坏后,很容易使点火线圈受潮而失去点火能力。另外,在发动机工作时,也可用手触摸点火线圈,感知它的温度状况。若稍有微热,则为点火线圈良好;若是感到很烫手,说明点火线圈已经损坏,应予更换。
2.跳火检查。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可在发动机上用试火法进行粗略检查,或进行对比检查。首先调整好断电器触点间隙,保持电容器状况良好,然后接通点火开关,将分电器盖上的中央高压线拔出,并置于距发动机机体(不要沾着油类易燃物)表面约6 mm处。一手拨动断电器活动触点,使之由闭合到断开,此时高压线端头与机体之间应有强烈的蓝色火花跳过,且各缸均如此,可认为点火线圈正常。若高压线与缸体间无跳火,则为点火线圈技术状况不良。若其跳火微弱,则点火线圈低压线路有搭铁故障,应予检修。当一时难以确定时,可将可疑的点火线圈与良好的点火线圈分别作跳火试验,若两者火花差别很大,则可疑的点火线圈确实有故障,应予更换。
3.初级绕组电阻的检查。用万用表测量初级绕组,可检查初级绕组有无短路、断路故障。其方法是:将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初级绕组的两个接柱,测量其阻值应符合规定(DQ125型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在20 ℃时的电阻值约为18 Ω)。若阻值过小,说明绕组有短路故障;若表针不动,阻值无限大,说明绕组有断路故障。然后再将万用表的两表笔分别接低压接柱 (正、负接柱均可)和外壳,其阻值应为无穷大;如果阻值为0,则低压绕组有搭铁故障,应检修或更换。
4.次级绕组的检验。用万用表检查次级绕组的电阻。万用表的一只表笔接高压插孔,另一只表笔接低压接线柱。对于DQ125型点火线圈,其次级绕组正常值应为5 kΩ左右。若过小,说明有短路故障;若为无限大,说明有断路故障。也可采用220 V交流试灯进行检查。用220 V交流电为电源,串联一只15 W试灯。用试灯的一根触针插进高压线插孔,用另一根触针划碰“-”接线柱,若试灯暗红,且划碰处出现微火,表明次级绕组良好;若试灯不亮,划碰处无火花出现,说明次级绕组断路,应换用新件。
5.点火线圈绝缘性能的检查。点火线圈的绝缘性能可采用220 V交流灯检查低压线圈的绝缘情况。将试灯的一端直接接点火线圈外壳,另一端通过220 V交流电源接其初级绕组接线柱。若试灯发亮,表明初级绕组与外壳连通(搭铁),绝缘性能极差,应予以更换。若试灯不亮,说明低压线圈绝缘性能良好,无搭铁故障。对于高压线圈,因为它的两个头一个接于高压插孔,另一个一般与低压线圈相接。但也有与外壳相接的,所以在检验是否有短路故障时,应将试灯的一个触针接高压插孔,另一触针接低压接柱或外壳。此时,如试灯暗红或不亮,即表示没有短路,否则如发出亮光,则表示已经短路。
6.点火线圈发光强度的检查。由于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常超过15 kV,难以用普通仪表测量其次级电压,通常采用三针放电试验,通过电火花长度来衡量次级电压的大小。(06)
点火线圈是由两个不同的线圈组成,一个是初级线圈,另一个是次级线圈。为了增强磁场,初级线圈绕在磁通能力较好的铁心上,初级绕组线粗,匝数少,电阻值较低,通常在1~4 Ω之间。次级绕组线细,匝数多,初级与次级匝数比为1∶100,所以次级电阻值较高,通常在8000~16 000 Ω之间。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相互绝缘的介质为变压器油或环氧树脂。传统点火线圈多用变压器油,变压器油耐压值是20~25 kV,现代点火线圈多用环氧树脂,环氧树脂耐压值是50 kV。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是电磁耦合的,所以一个线圈受到影响,另一个也会受到影响。
在次级线圈中电阻正比于火花塞电极间的间隙,电极间隙越大,电阻就越大,因此所需击穿的电压就越高。电喷发动机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电压需10 000 V,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可提供30 000 V电压。正常需要电压和最大的次级电压之间的差值叫做次级储备电压,它可以补偿节气门开度大(发动机大负荷时)、发动机高速运转、高气缸压力及火花塞间隙变大时(燃烧室温度过高,造成电极烧蚀)次级电阻增大的需要,保证工作的可靠性。次级储备电压越高,工作的可靠性越好。
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通电时,其周围产生磁场,并由于铁心作用而加强。点火模块断开低压电路,初级电路电压迅速降为0,铁心中的磁场随之迅速衰减以至消失,匝数多、导线细的次级线圈中感应出30 000 V电压,使火花塞电极间隙被击穿,产生电火花。
点火线圈虽然不象火花塞和高压点火线那样容易损坏,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就会很容易造成点火线圈的损坏。因此,我们要学会检测点火线圈的技术状态的好坏。
1.外观检查。察看点火线圈外表,若发现绝缘盖破裂或外壳损坏,接柱松动或滑丝,充填物外溢,高压插座接触不良以及接头生锈等现象,应予以更换。因为盖壳破裂、损坏后,很容易使点火线圈受潮而失去点火能力。另外,在发动机工作时,也可用手触摸点火线圈,感知它的温度状况。若稍有微热,则为点火线圈良好;若是感到很烫手,说明点火线圈已经损坏,应予更换。
2.跳火检查。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可在发动机上用试火法进行粗略检查,或进行对比检查。首先调整好断电器触点间隙,保持电容器状况良好,然后接通点火开关,将分电器盖上的中央高压线拔出,并置于距发动机机体(不要沾着油类易燃物)表面约6 mm处。一手拨动断电器活动触点,使之由闭合到断开,此时高压线端头与机体之间应有强烈的蓝色火花跳过,且各缸均如此,可认为点火线圈正常。若高压线与缸体间无跳火,则为点火线圈技术状况不良。若其跳火微弱,则点火线圈低压线路有搭铁故障,应予检修。当一时难以确定时,可将可疑的点火线圈与良好的点火线圈分别作跳火试验,若两者火花差别很大,则可疑的点火线圈确实有故障,应予更换。
3.初级绕组电阻的检查。用万用表测量初级绕组,可检查初级绕组有无短路、断路故障。其方法是:将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初级绕组的两个接柱,测量其阻值应符合规定(DQ125型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在20 ℃时的电阻值约为18 Ω)。若阻值过小,说明绕组有短路故障;若表针不动,阻值无限大,说明绕组有断路故障。然后再将万用表的两表笔分别接低压接柱 (正、负接柱均可)和外壳,其阻值应为无穷大;如果阻值为0,则低压绕组有搭铁故障,应检修或更换。
4.次级绕组的检验。用万用表检查次级绕组的电阻。万用表的一只表笔接高压插孔,另一只表笔接低压接线柱。对于DQ125型点火线圈,其次级绕组正常值应为5 kΩ左右。若过小,说明有短路故障;若为无限大,说明有断路故障。也可采用220 V交流试灯进行检查。用220 V交流电为电源,串联一只15 W试灯。用试灯的一根触针插进高压线插孔,用另一根触针划碰“-”接线柱,若试灯暗红,且划碰处出现微火,表明次级绕组良好;若试灯不亮,划碰处无火花出现,说明次级绕组断路,应换用新件。
5.点火线圈绝缘性能的检查。点火线圈的绝缘性能可采用220 V交流灯检查低压线圈的绝缘情况。将试灯的一端直接接点火线圈外壳,另一端通过220 V交流电源接其初级绕组接线柱。若试灯发亮,表明初级绕组与外壳连通(搭铁),绝缘性能极差,应予以更换。若试灯不亮,说明低压线圈绝缘性能良好,无搭铁故障。对于高压线圈,因为它的两个头一个接于高压插孔,另一个一般与低压线圈相接。但也有与外壳相接的,所以在检验是否有短路故障时,应将试灯的一个触针接高压插孔,另一触针接低压接柱或外壳。此时,如试灯暗红或不亮,即表示没有短路,否则如发出亮光,则表示已经短路。
6.点火线圈发光强度的检查。由于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常超过15 kV,难以用普通仪表测量其次级电压,通常采用三针放电试验,通过电火花长度来衡量次级电压的大小。(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