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1号选育报告
宛亮 张援文 何蔷薇
摘要: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1号是以97-4-6-2-1-3为母本,以引11-1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在2015 — 2017年陇南川区组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6 357.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3.6%。在2017 — 2018年度生产试验中,折合产量6 661.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平均增产2.7%。全生育期246 d,株高76.75 cm,穗长8.5 cm,千粒重37.1 g。适宜陇南市半山干旱、半干旱区,徽成盆地及低半山河谷川台地区和天水市甘谷、清水等地种植。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新品种;武都21号
Abstract:Wudu 21 is a new winter wheat cultivar, was systematically bred by sexual hybridization with 97-4-6-2-4-3 as female parent and 11-12 as male parent. In 2015 — 2017, the average yield of Wudu 21 was? ?6 357.0 kg/hm2, which was 3.6% higher than the check Lantian 33 in Regional Trial of Longnanchuan district group. In 2017 — 2018, the average yield of Wudu 21 was 6 661.5 kg/hm2, which was 2.7% higher than the check Lantian 33 in the Production Trial. The growth period is 246 d, plant height is 76.75 cm, ear length is 8.5 cm,? ? ? 1 000-grain weight is 37.1 g.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mid-mountain arid, semi-arid area of Longnan City, Huicheng basin and Gangu, Qingshui and Tianshui City and other areas.
Key words:Winter wheat;Breeding;New cultivar;Wudu 21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地理坐标东经104° 1′~106° 35′,北纬32° 28′~34° 31′,年平均气温5~15 ℃,年日照时数1 666.1~2 104 h,年降水量450~? ? ?1 000 mm。气候属亚热带过渡区,海拔550~4 320 m,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地势复杂,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属我国北方早熟冬麦区。近年小麦播种面积8.8万hm2左右,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3。种植区域为陇南徽成盆地、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等不同气候类型,适应品种为抗锈、抗旱、抗寒、半冬性品种。由于该区域是条锈病的核心疫源区,即生理小種的策源地,条锈病的常发易发流行,不仅严重制约着陇南小麦产量的提升,而且秋苗期向周边小麦产区大量输送菌源,翌年会造成华北麦区乃至东北麦区条锈病的发生流行。条锈菌变异速度快,品种抗性保持时间短,一般品种3~5 a就丧失抗性,失去利用价值[1 - 3 ]。随着条中33、条中34强毒性生理小种的出现,造成当地生产中的绵阳系、天选系和兰天系部分品种丧失抗性,严重威胁本地区小麦安全生产[4 ],种植抗锈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最有效且有利保护环境的措施。培育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小麦,对稳定陇南冬小麦生产及持续控制小麦条锈病至关重要。陇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组经过多年试验,培育出适合陇南徽成盆地、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等不同气候类型区域种植的优质、抗病、高产的新品种武都21号,并于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编号;甘审麦20200012 )。
1? ?选育过程
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1号以97-4-6-2- 1-3为母本,以引11-1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组合为97-4-6- 2-1-3 /引11-12(NG8319//SHA4/LTRA),原系谱号2007-6-2-1-1。亲本中97-4-6- 2-1-3属自育材料,株高85 cm、中大穗,分蘖少,早熟,麦秆柔韧性差,易倒伏,丰产性好;引11-12引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属多穗型麦,偏春性,株型紧凑,茎秆细但柔韧性强,抗倒伏,抗病性突出,后期灌浆快,稳产。2007年4月配制杂交组合,同年年底将F1代点播,按照系谱法选择无锈优良单株,优中选优,连续选择多代。2012年得到抗锈、耐旱、结实率高、生长整齐、落黄好的新品系武都21号(原代号:2007- 6-2-1-1)。2012 — 2013年参加品鉴试验,2013 — 2015年参加品比试验,2015 — 2017年参加天水市种子管理站组织的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域试验,2017 — 2018年度参加天水市种子管理站组织的甘肃省生产试验(川区组)。同期进行抗寒性鉴定、条锈菌分年分小种接菌鉴定、品质化验,至2018年完成选育。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12 — 2013年度,在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市农业科技示范园里进行的品种(系)鉴定试验中,武都21号平均折合产量9 945.0 kg/hm2,较对照品种川麦107号增产6.0%。
2.2? ?品比试验
2013 — 2015年,在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市农业科技示范园里进行的品比试验中,武都21号折合产量5 820.0 kg/hm2,较对照川麦107号增产8.1%。
2.3? ?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域试验
武都21号在2015 — 2016年度的川区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5 554.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5.2%;6个试点有4点增产,居12个参试品种(系)的第9位。在2016 — 2017年度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7 158.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3.6%;5个试点有3点增产,2点减产,居参试12个品种的第6位。2 a平均折合产量6 357.0 kg/hm2,较对照兰天25号和兰天33号分别增产5.2%和3.6%,平均增产4.45%。
2.4? ?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
2017 — 2018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品种生产试验。武都21号在5个试验点中,3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折合产量6 661.5 kg/hm2,较对照兰天33号平均增产2.7%,居11个参试品种第4位。
3? ?特征特性
3.1? ?主要特征特性
半冬性,全生育期246 d。幼苗半匍匐,叶淡绿色,分蘖力2~5个,株高76.75 cm,株型紧凑,抗倒伏。旗叶上举,穗层齐,熟相好。长方穗型,长芒、白壳、琥珀粒,硬质、无茸毛,籽粒均匀饱满。成穗数693.0万/hm2,穗粒数43.7粒,千粒重37.1 g。穗长8.5 cm,小穗数16.6个。
3.2? ?抗性表现
经2017年、 2018年连续2 a在兰州温室进行苗期混合菌鉴定和甘谷小种圃成株期分小种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成株期对供试小种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总体抗性表现优。
在武山龙台(海拔2 200米)连续2 a进行抗冻性鉴定,越冬率分别为48.8%、99.2%,两年平均越冬率为74.0%,抗冻性较强。经连续多年多点田间种植观察,武都21号还具有抗旱性强、抗倒伏等特性。
3.3? ?品质性状
2014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58 g/L,蛋白质(干基)130.0 g/kg,湿面筋(14%水分基)290.0 g/kg,沉淀值(14%水分基)35 mL,赖氨酸4.4 g/kg,总粗灰分(干基)18.0 g/kg,水分91.0 g/kg。达到中筋粉的要求,适宜做面条、饺子、馒头等。
3.4? ?转基因检测
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小麦玉米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检测,武都21号未检测出CaMV 35S启动子、NOS终止子转基因成分。
4?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陇南市半山干旱,半干旱区,徽成盆地及低半山河谷川台地区和天水市甘谷、清水等地种植。
5? ?栽培技術要点
根据不同的生态类型及土壤肥力,耕前应施农家肥30~45 t/hm2、磷酸二铵150~225 kg/hm2、尿素75~150 kg/hm2、氯化钾80~100 kg/hm2,结合耕地一次翻入作基肥。海拔1 200 m以下的陇南冬麦区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海拔1 200~2 000 m的冬麦区宜在10月上旬播种。种植密度为150万~225万粒/hm2。播种质量较差的地块适当增加播量,但群体不能过大,否则将影响产量。播种前种子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按种子重量的0.2%~0.3%,以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黑穗病。入冬、拔节、灌浆期各灌水1次。返青后,对底肥不足、长势偏弱的麦田追施尿素75~90 kg/hm2,以促进麦苗快速生长。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及适时收获,以确保丰收[5 - 6 ]。
6? ?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建立武都21号的穗行圃和原种圃,保持品种纯度,不断提高其优良种性。选择生产条件好的地块做种子田并进行科学管理,在收、打、储、运过程中严防混杂,确保种子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祥椿,杜久元,杨俊海.? 甘肃陇南小麦不同品种类型抗条锈性变化特点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2003,33(006):550-554.
[2] 肖志强,李宗明,樊? ?明,等.? 陇南山区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预测模型[J].? 中国农业气象,2007,28(3):350-353.
[3] 孙振宇,曹世勤,金社林.? 2015年甘肃陇南及邻近省份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调查[J].? 甘肃农业科技,2015(8):5-7.
[4] 张礼军,周祥椿,鲁清林,等.? 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0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5(1):7-9.
[5] 张援文.? 冬小麦新品种武都16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0(10):4-6.
[6] 张援文,李忠英,宛? ?亮,等.? 冬小麦新品种武都19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20(2-3):46-48.
(本文责编:陈? ? 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