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的课堂美学思考
时晓慧
【摘 要】音乐爱好是个人素养的一种表现,如何欣赏音乐是现代社会提升人类素质的关键。分析的着力点不同无碍于音乐欣赏的最终达成。笔者主要由审美层面来阐述音乐欣赏的一些基本问题,意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审美思维;音乐欣赏;学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157-02
一、音乐欣赏过程内的审美意识
音乐属于艺术形式之一。对于音乐欣赏的困惑一方面源于不同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本质因素在于,审美观缺失。审美观的关键在于审美意识。其受制于经济、物资、理想、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人类社会的审美标准主要是体现在先进文明的发展方向,必须要对人类的解放、社会的进步有利。比如,《第五交响曲》(贝多芬)历经一百七十余年灿烂依旧,公众对其百听不厌,原因就是经由贯穿全曲始终的“命运”机理所蕴涵的非凡动力,而且这种动力经由音乐进行了感性的展示,把光明战胜黑暗、革命战胜反动这样一种人类理想进行了充分表达,从而把力量、斗志传递给听众。其清晰的审美理想让人对其流连往返。进步审美意识在审美客体中被有效的渲泄、展示后,能为受众轻松接受,并就此形成审美共鸣,由此产生美感体验。
二、音乐欣赏的美感标准
唯物主义者认为,美具有客观属性。音乐美感标准包括了风格、内容、社会、时代、艺术以及政治等不同的标准。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音乐美感标准,其核心在于人、人类社会以及人类实践。所以,欣赏音乐作品必须要对作品本身进行全面把握,了解作品创作者的立场、生平,了解作品形成及创作内涵,把握作品所具有的时代特色,甚至是创作者的个人气质、个性及其最初的创作动机等。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欣赏与把握。比如,《粱祝》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受到国内外公众的普遍喜受,原因就在于,其音乐美感极具感染力,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内容标准、风格标准、时代涵义、民族风格等的尺度把握均十分到位,让人能从内心全面接受。这一点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进行重点强调,以此引导学生对此加以深入思考。
三、音乐的基本表现途径
音乐经由听觉和听众的心灵进行直接接触,其对人类情感、精神的影响比小说、绘画来得更为直接。但这只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想要准确的欣赏音乐,还必须有相关的音乐欣赏知识。比如,音乐包括组曲、序曲、奏鸣曲、合唱、协奏曲、叙事曲、小夜曲、交响曲;包括器乐、声乐;同样包括民间吹打、弹拨、丝竹等。不同的划分标准,表明了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比如音调,其在音乐作品内的地位极为关键。一首音乐作品流入耳中,我们能马上体验到其或喜或悲的内容表达,此即乐曲旋律、音调在起作用,也是人类潜意识内累积的经验的引导结果。例如作品中表达“叹息”,一般会由高音滑至低音方向。在《小白菜》这首河北民歌的各小节,其旋律均为下行,因此其悲伤的哭泣能让人深刻体验到。作品内的哭泣、叹息音调同样取决于作品表演的节奏、速度,此类旋律节奏通常表现为先短后长,以此契合现实中的哭泣、叹息节奏。通常来说,低沉、抒情或安静情绪由慢速度来体现,而激动、活跃的情绪则大多会运用快速度来体现。
音色、力度同样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主要表现方法。力度越强,作品的音乐更雄壮、更豪迈也更紧张;反之则更委婉、更舒缓。所以,音乐作品展示音乐内涵的了佳途径就是强弱对比手法的运用。音色区分能力与生俱来,无论是人声音色,还是器乐音色均如此。
音乐家运用其本身的艺术构思,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变化有效的传递给受众,或雷霆万钧,或翻江倒海,或鸟语花香,或碧波荡漾,均在音色、力度、节奏、音调等的合理使用。
四、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
(一)系统法
此法把音乐当作一个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系统。认为音乐是存在着功能与结构等因素的综合体。作为母系统之一,音乐涵盖了创作与表演。
系统法的切入点在于综合性原则,即不同的系统内同一个要素的功能、地位有所区别,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方可对其进行有效把握。比如《珍珠倒卷帘》、《哀乐》的旋律大体一致,只是分属不同系统造成了二者相同的旋律要素功能、地位产生区别。再如,综合考察《第五交响曲》才能对其本质进行全面把握。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表现在:首先,系统结构构成要素不一样,尽管有一样的结构,其功能也并不相同。比如,指挥家、演奏家、作曲家在表演、创作时,能把不一样的体验带验受众。在《十送红军》中,宋祖英的表演让人能对作品本身的内涵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其次,系统结构构成要素一样,只有结构有区别,从而导致系统功能存在区别。比如,交响乐表演时,作品指挥、听众之间有没有相互理解,作品是否通过指挥者指挥被听众全面把握,这些区别将对结果形成有本质区别。最后,系统构成要素、结构均不一样,却可以把一样的功能获得。比如,音乐结构、要素明显区别于其它艺术形态,不过其却具有一样的教育、认识与审美等功能。
(二)对比法
对比法能对目标之间的异同进行有效的区别。是对比分析不同事物间的同一性、差异性的基础途径。音乐欣赏过程中,作品的阳刚与阴柔之美、粗犷与纤细、音乐形象美丑、和声协调与否、节奏疏密、速度快慢、力度强弱、音值长短以及低音与高音等,均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依存以及对立统一等关系,而且相互间均能实现转化。一对多这种辩证关系在音乐作品内处处都有表现。比如,从A出发的回旋曲式、奏鸣曲式、三部曲式等,最终均会在系列变化之后回发至A,只是并非向起点回归,而是以把音乐形象、思想、意境完成后的一种提升、完善。通过对比,把音乐欣赏的目标、方法提供给听众。再比如,在《一八一二年序曲》这部战争题材作品中,管弦乐得到运用,但《十面埋伏》用的却是琵琶,管弦乐是对各方交织的形象进行刻画,琵琶则重在对古战场内四面楚歌、战斗气氛与意境的渲染;管弦乐的重点在于人的因素,琵琶的重点则在于景物阐述,尽管结局均为一胜一败。再比如,同样是舞曲,便存在着体裁、民族、风格、中外这样的区别;而作为演唱则包括了美声、民族、通俗等各种唱法。
所以,经由对比,美丑立现,异同立现,格调高低立现,内容深浅立现。如果长期听内涵浅薄、单调的音乐作品,会降低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水平。比如,乍听低俗流行歌曲会感觉刺耳,但长期听这类作品,就会觉得顺耳,但听无妨。事实上,作品本身并无改变,只有我们的鉴别能力被拉低。而如果长期坚持听格调高雅、内容丰富作品,无疑会提升个人的音乐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也就是说,持续以恒的聆听具有丰富内涵、趣味的作品。将会全面提升个人素养,这点在学识较高、修养较高者来说,尤其如此。这类听众更趋向于欣赏那些内容丰富、大气磅礴的音乐作品,以此从中寻找能够引起心灵震撼的因素,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至此,我们也便不难理解前文提及的《第五交响曲》(贝多芬)历经一百七十余年灿烂依旧的个中原理了。因为经典作品对比普通作品,其所蕴涵的深刻内涵是普通作品所不具备的。事实上,最现实的例证就是,国内当前部分青年音乐人由原初的流行音乐向交响乐的转化现象表明,道德修养、文化素质获得了本质性的提升,这才是真实的内在驱动力。
五、总结
伴随方兴未艾的美学探索发展,公众正在逐步提升着自身的美学欣赏水平。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一个有趣现象是,公众正日益脱离通俗音乐的桎梏,向高雅音乐殿堂转化。这种追逐思想深邃、内容丰富的高雅音乐表明,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正在有力的促进着国人的内涵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