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习得性无助”的案例分析及对策

方芳
摘要:钢琴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值得钢琴教师注意,尽早识别这种“习得性无助”并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对策,让学生的钢琴学习由消极转为积极,进入良性循环。本文分析两个学生的在钢琴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真实案例,并对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消除“习得性无助”以建立良好的钢琴学习状态。
关键词:钢琴教学 “习得性无助” 案例分析 对策
“当经历过不可控事件后,有机体认为它们对于未来的事物将会失去控制时,它们的动机、情绪以及学习可能会出现失调的状况。这一现象被称为习得性无助。”①
钢琴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进度是教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超越学生能承受的程度和功利性的学习进度有可能造成学生的负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碰到不能超越的障碍,总是无法成功就会形成无助感。若是钢琴老师并没有发现这种状况,继续以此种方式持续教学,或伴以批评和指责,则会造成学生钢琴学习主动性减弱,自笔者效能感降低,情绪沮丧,甚至抗拒钢琴学习或挫学,造成学生钢琴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
钢琴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值得钢琴教师注意,尽早的识别这种“习得性无助”并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对策,让学生的钢琴学习由消极转为积极,进入良性循环。本文分析两个学生的在钢琴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真实案例,并对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消除“习得性无助”以建立良好的钢琴学习状态。
案例1:学生A需要参加高考,为了准备高考的曲目进行学习。在经过了几个月的教学后,学生A开始坚决地拒绝钢琴,表现为厌学和对抗。要求的曲目中有巴赫《十二平均律》中第二首赋格,教师在教学中直接要求学生进行双手演奏,而学生A认为双手根本配合不起来,情绪沮丧,但教师并没有调整学习方法也没有关注学生的情绪,而是坚持要求双手演奏,甚至怪罪其不认真进行批评教育。学生之后被拜托到笔者手上上课,了解情况后发现学生A已经在钢琴学习上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现象。学生在持续的无法完成赋格的演奏和言语上的批评指责后对钢琴学习失去信心,情绪沮丧,抗拒练琴。
教学对策:首先,在心理上给予支持,帮助学生客观分析目前演奏学习情况及心态形成的原因。赋格的学习首先高于目前她拥有的视奏水平,多复调本身在直接视奏中具有较大的难度。在这种较大难度的情况下无法完成直接视奏是很正常的现象。
其次,给予学生技术方法上的支持。在无法达到直接演奏的情况下,应调整学生的练习方式,分解动作较低难度系数。(1)分解声部。每个声部先分离出来,单独练习。要求学生边弹边唱,熟悉每一声部的主题乐句。(2)分析结构。纵向结构:三个声部分别在哪里。两个和三个声部如何重叠。横向结构:赋格由三部分组成,呈式部,发展部和再现部。赋格的呈式部就是由主题在每个声部呈式一遍组成。“呈示部采用先上后下的顺序,并有两个节拍清楚、颇有生气的对题和一段由首部动机(右手)与第一对题的倒影(左手)构成的小尾声。”②发展部是由主题的变形发展,分析清楚每个部分是主题的倒影,分裂等形式能帮助学生分清发展部的结构。再现部是由主题再现组成。(3)与教师合作分解演奏。复调的教学需利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分解演奏,这一环节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不同声部交替及重叠的音响和规律。也是单手练习与双手练习之间过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先将三个声部完全分解,教师演奏其中一个声部,学生演奏另一声部。学生在演奏一个声部时,教师同时演奏的音响最初可能会影响到学生这一声部的顺利演奏,但这正是学生适应多声部音响的重要过程,在这种合作中,多声思维正在教师的帮助中慢慢建立。(4)合手练习渐进原则。多声部演奏可以先从两个声部一起演奏开始,慢慢的增加到三个或四个声部。把复调进行纵向分解,然后以渐进增加的方式叠加练习,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
经过心理疏导和技术支持,学生顺利的完成复调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兴趣大增,并且从最开始讨厌抗拒复调到最终喜欢上复调。可见,钢琴教学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由不得当的教学流程引起,只能由相应的心理疏导及技术支持纠正。
案例2:学生B小学开始学习钢琴,刚开始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曾经在省级钢琴比赛上获奖,热爱钢琴演奏。后来教师加快了学习的进度,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可是学生B却失去了热情,慢慢开始拒绝弹琴,拒绝优秀。初一转到笔者这里学习钢琴时,刚开始几周,完全无法连续演奏。弹奏哈农的第一条都是弹几个音就开始停下来甩手、搓手,然后又继续,演奏几个音后又重复前面的动作。演奏乐曲也是一样,断断续续,不停地重复停下来甩手,搓手的动作,好像无法连续演奏是手不够灵活,不够热的缘故。作为钢琴教师,笔者第一反应就是认为这个学生回去根本没有练琴,上课在敷衍老师。一个月后笔者严厉批评了他,觉得这个无法连续演奏的状况就是因为没有认真练习。结果发现,这种断断续续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调查他练琴的情况发现,这位学生已经被钢琴演奏上的“习惯性无助”所困扰。一个从小学习钢琴曾经喜爱演奏的学生不可能在认真练习后还无法连续演奏任何钢琴曲片断。经过了解,之前的钢琴老师在教学中有较多的负面言语,学习进度设置过快等造成了目前的状况。学生钢琴演奏时表现出极度紧张、缺乏自信、兴趣减弱,他演奏时总是停下来往回看,总以为自己弹错了。
教学对策:在认识到学生B已经在钢琴学生上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现象后,笔者开始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首先,建议他放松思想,不要总是担心弹奏出错,避免一点小错误就马上中断演奏,鼓励其完整演奏。笔者在教学中也会尽量的不干扰整体演奏,出现错误时不马上打断指出,而是等完成演奏后再指出。他之前演奏无法连续的心理状态也跟过渡追求完美有关,极端到没出错也强迫自己停下检测。因此,打破这种心理上的极端完美主义以及强迫现象是心理疏导的关键。
其次,肌体上的放松也需要同时进行。由于学生B已经在演奏状态上展现出比较顽固的习惯性紧张,改变起来也比较困难。他总是耸肩,演奏时,肩部属于紧张状态,口头提醒效果欠佳。针对这种比较顽固的紧张症状,笔者选择了运用外力来帮助他。他的这种肌肉紧张让肩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自然放松不了。笔者开始在他演奏的时候,用手指按摩肩部。就像平时的保健按摩一样,用指力推开他那长期习惯性绷紧的肌肉。当笔者用手指用力推开他收紧的肌肉时,他耸起的肩膀终于往下沉了。下沉的肩膀也一样可以演奏,而且会演奏得更好。每次刚开始就会用这种方式,让他感受演奏时放松的状态。也提醒他在家练琴时时常找找这种放松的感觉。可以自己用手按一下肩膀,也可以要家长帮忙。一个月下来,他已经可以慢慢的不用耸肩演奏了,虽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问题需要调整,但这个顽固的肌肉紧张得到缓解之后,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经过心理和肌体上的放松训练,学生B已经慢慢能够较好地完整演奏,对钢琴学习的自信及兴趣也得到恢复,学习能力增强。
可见,钢琴教学中的“习得性无助”只要用心关注,一般不难发现。当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无助现象,就应当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心理疏导、技术支持等。钢琴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只有适时帮助学生避免“习得性无助”才能建立起良性的学习状态,完善钢琴教学。
注释:
① [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史蒂文迈尔,马丁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戴俊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②林华:《我爱巴赫-巴赫钢琴弹奏导读》,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