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普惠养老的三重考验

    冯海宁

    普惠式的养老金筹资的结构不同。过去的老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我认为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但是,如何保证国家养老这一惠民政策早日落到实处,还有不少让人忧心的地方。

    首先是财政支持力度让人忧心。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我担心的是地方财政能否及时足额支付。4万亿投资计划实施后,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就是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如果不能保证地方出资,国家养老的政策就会打折扣。

    其次,基础养老金是否每分钱都能进入到农民口袋?之前,关于农保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国务院以及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曾多次作出明确规定,但是,依然发生了云南省红河州民政局原局长罗理诚挪用6000余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这样的丑闻。基础养老金能否做到专款专用,能否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也是对新农保的考验。

    其三,国家财政保障之外,能否促进农民积极参保也关乎新农保政策的效果。要想缩小城乡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必须想方设法鼓励农民个人交一部分费用。在城市职工有雇主,可以通过法律强制性地去约束雇主,但农民大部分是自雇农,没有办法强制,只能采取鼓励措施。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以便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中国农保历程

    截至去年年底,中國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1.2亿,而此前中央财政对农民养老的投入几乎为零。上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农民养老保睑,贫困农民才有社会救济。

    1 986年,国家“七五计划”提出建立农保,当时开始有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先在江浙一带的乡村试点,建立了养老基金。

    1991年,国家选择山东的5个县进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1995年到1 997年,全国2900个县中有2123个县引进此项制度,参保率为9.47%。

    1998年,国家整顿保险业,农村养老保险进入暂停时期。第二年,国务院提出要在农村搞商业保险,但商业保险收费较高,难以吸线绝大多数农民参加。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2008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我国农民养老保险试点方案指导意见》上报国务院审批,指导意见体现了“会安排部分中央财政,用于农民养老保险”的主导思想。

    2009年6月底,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老有所养”的新农保体制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据悉,新农保的个人缴费以当地县级行政区上一年农民人均收入为缴费基数,基础养老金标准主要参考了农村低保的水平、贫困线标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农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由国务院确定最低限标准,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适时调整,各地可视财力适当提高。根据目前的试点草案,基础养老金底线为55元。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