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公司金融学”课程改革探讨
[摘 要]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公司金融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际并重的学科,在课程建设中必须重视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并重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后能够成为企业需要的实干型金融人才,并且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为公司处理解决融资问题。文章根据目前我国高校“公司金融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现状,结合西方国家对该课程的优秀教学经验,对“公司金融学”课程改革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一线教师改善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供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公司金融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F830
1 前 言
自20世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金融市场也得到了长久有力的发展前景,企业公司直接融资的模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为此,我国高校的经管类专业纷纷开设了很多有关微观金融学的相关课程,例如,“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以及“公司金融学”等微观金融课程,但这些课程往往偏重于理论,时间成分较少,导致微观金融相关课程并没有成为金融学核心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学的教学通常被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货币金融学为核心的“经济学院模式”,偏重于经济学理论相关知识,主要研究理论问题和宏观问题。另一种是以公司金融为核心的“商学院模式”,偏重管理学理论,重点研究金融领域的实践问题及微观问题。两种模式在国外优秀的金融研究学府中都受到了重视并且成为了金融学发展研究的前沿,“公司金融学”作为商学院模式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近些年在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教学改革新形势下,“公司金融学”的课程教学急需各方面协作进行讨论。
2 “公司金融学”课程建设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很多重点大学先后开始建立国际金融学专业,在90年代初,金融学进行了细分,“公司金融学”被确立为这个时间段的必修专业课。主要研究公司财经、财务、金融等主要教学内容涵盖公司投融资、公司治理结构及相关技术工具,内容较为综合繁杂,涉及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非常多,是金融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组成部分。
3 “公司金融学”目前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内容设置重复
通常“公司金融学”课程设置在大二下至大三上,但在公司金融学之前,学生通常在基础课程中已经对公司金融学内容有所涉猎,例如,宏微观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以及其专业课程中的保险学原理、金融市场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管理等课程。学生对经济运行的原理、金融学的框架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公司金融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公司资金的流动和运作,涉及面广。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李忠民编著的“公司金融学”及复旦大学出版社朱叶编著的“公司金融”为例,主要研究了主要时间价值、投资三大基本理论、资本预算和长期投资决策、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短期财务计划和短期融资管理、兼并和收购、风险管理及其行为、公司金融前沿理论探讨。其他国内教材的主体结构也大致如此。而这些内容在金融学基础课程中均有涉猎,课程内容重复性的问题在公司金融学的教学中一方面学生对于重复的教学内容难以发现新的知识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教师做了无用功,容易出现教学效率过低的情况。
3.2 课程定位模糊
根据一项关于“公司金融学”应用性的数据调研结果显示,很多教师对于公司金融学的教学内容持顾虑态度,一方面内容凌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难把握,而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也表示没有共鸣感,无法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事实上公司金融学的内容安排上与高校的其他科目还是存在一定的重叠的,比如企业贸易、企业金融实务等。对此,高校的教师们对于企业金融学的教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位,甚至教师们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对学生进行有倾向性地教学,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公司金融学学科成绩不理想的诸多无奈。近年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因此产生了对经济金融方面人才的强大需求,然而高校开设的“公司金融学”课程却让教师和学生对经济和金融的理解出现多种分歧,这些不一致的理解与教师们的倾向性教学有着直接关系,一些教师认为融资工具对经济的影响更大,那么相对应的学生就接受了许多股票、期权、认股权证方面的案例,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财务分析更符合金融市场的需求,那么相应的学生也就自然地对偿债能力、流动性分析的图表格外留意。因此,对于“公司金融学”这门课程的最终定位问题急需处理和有针对性的解决。
3.3 课程教学目标模糊
在整个高校的经济学课程中,很多科目引入得相对要早一些,相关的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更加成熟和完善,无论是教学还是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格外清晰。而公司金融学与其他经济学学科相比课程教学目标要模糊一些,比如“公司金融学”涉及的金融学发展阶段、金融学的应用利弊等问题都是该学科的重点问题,而实际上这类的重点问题很多专家学者的看法都不一致,那么要求学生达到一个怎样的认知程度就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标准。事实上“公司金融学”学科应该更加倾向于金融在公司实际经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而不是单纯地强调概念或者理论。在本科生的教育教学上,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十分重要,特别是对金融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具体考量,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简单来说,课程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学生接受全部知识的整体课时数量,也要考虑到学生接受的理论知识如何转换成为实践经验,在“公司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不清晰的课程教学目标则失去了该门课程的实际教育意义。
3.4 教學手段过于传统陈旧
“公司金融学”随着我国公司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变化,应该是一门充满新鲜感与活力的课程,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仍使用2010年以前的教材,教学方式仍然停留在教室中,教师用PPT进行讲解,学生进行听课记录。教材中使用的实际案例大多已经过时,且针对中国公司的案例非常少。教学评价也非常依靠传统考试模式,甚至有的案例分析简单,通过课业论文就可以完成评价。
4 高校“公司金融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探讨
“公司金融学”作为高校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各个高校应紧紧围绕微观金融学开展系统的课程建设。我国对公司金融的研究方向已从以筹资为核心的传统学派,发展到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现代学派,使研究的视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国高校公司金融课程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货币的时间价值为基础,将创造价值作为公司导向,将风险和收益作为不断丰富“公司金融学”的核心概念,使得公司金融这门学科得到了长久的重视与发展。课程设置应围绕着公司价值创造展开,围绕公司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运用管理→股利分配管理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5 改进“公司金融学”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建议
5.1 明确课程内容定位
首先,必须要明确“公司金融学”课程内容的定位,也就是这门课程最终要实现的教育目标,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准确地掌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资金运作的常规流程以及融资、投资过程中的具体分配。根据最终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来让学生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公司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即项目操作的可行性金融指标、项目正规的融资过程和分配、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以及项目收益后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在学生能够全面地驾驭上述内容后,就基本实现了对公司运营、经营的金融相关问题的认知,而教师有侧重的教学就需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培养出社会、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5.2 完善教学层次设计
在高校的金融相关教学中,“公司金融学”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层次设计,也就是说“公司金融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都创造出哪些价值。所谓层次设计就是要完全走出以往的教育误区,首先将“公司金融学”中涉及的常规理论知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出发进行细分,制定出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同的学习内容,以确保本科毕业生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来面对相关的工作或者岗位。其次将“公司金融学”中涉及的运用知识从实践应用角度出发进行细分,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思路和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决定公司命运的金融条件。最后将“公司金融学”中涉及核算、判断和决策的相关知识从社会、市场的角度出发进行细分,制定出学生必须要培养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5.3 教学考核手段改进
傳统教学中的考核手段往往是学科的成绩,一方面是科目的考试成绩,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这种教学考核手段被广泛应用到高校的各个学科当中。事实上对于“公司金融学”学科的教学考核手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改进,也就是说必要的考试是要存在的,而课堂表现的成绩可以适当地降低比重,而更多的是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沙盘教学,让学生模拟项目从最初的可行性探究到最后盈利的股东投资回报分配,既可以让学生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才是教学考核的最终目的。
5.4 多种教学手段改进
“被动式”教学法在大多数的高校课程学习中是被广泛使用的,对于学生来说,从小学到大学阶段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从而导致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时,学生在下面经常心不在焉,课堂教学效率低,成为绝大多数公司金融学的课堂现状。“公司金融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课,要求“公司金融学”不仅需要理论学习,而且需要进行以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的实践学习。本文提出的改进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启发式案例教学、引入前沿课堂和双语教学。
5.4.1 启发式案例教学
本课程现在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补充式案例教学方式,但是此法学生接受程度不理想。因为传统案例教学法大多是教师抛出一个案例,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实际上是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那么为了将学生在教学角色中从被动变主动,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的同时,可以将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并且引入前沿讲座,从而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启发式案例分析+前沿讲座”组合式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齐下。
5.4.2 引入前沿课堂
校专职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多以理论为主,引入案例也大多是以理想环境为假设,因此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公司金融理论和实践,可以聘请业界专业人士、著名专家学者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应用,分担部分教学任务,将学校教学平台延伸到社会,使学生们更明确公司和社会是如何运用公司金融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5.4.3 双语教学法
“公司金融学”的先进理论都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我国在公司金融领域的研究比较缺乏,研究也处于比较落后阶段,很多理论知识是从外国理论的中文译本中学习到的,由于中英语言存在偏差,这就会出现中文翻译过来的公司金融理论与外文原版的公司金融理论存在偏差,也会导致学者无法领悟真正的公司金融理论的内涵。从而在公司金融的部分知识点使用英文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使用的教材可以是中文的,但是在课堂上的教学可以多用英文课件,讲授知识点时也要注重中英文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现我国很多课程的内容以及专业理论都是通过双语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因为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金融专业的英文水平,培养学生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也为将来有志于继续出国深造的人才打下坚实的英文专业知识基础。但是,双语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学生有时会出现中英文混淆,无法很好地理解书本知识点,并且绝大多数高校的金融专业的教师英文口语有所欠缺,无法运用专业流利的英语表达公司金融的相关理论,因而双语教学法的教学质量值得思考。再者,因为学生个体外文水平不一,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也不一样。而且双语教学对于学生外文水平要求也比较高,不单单是应试方面的英文水平,还需要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能够应用自如。从而,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英语读写能力,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双管齐下,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
6 结 论
公司金融作为金融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现面临以下两个挑战。一方面,由于当下的金融和经济实况不断变化,特别是“十三五”规划下新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以及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的各类金融创新情况不断涌现,怎样使学生在学习传统的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对金融新动态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利用批判式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注重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在就业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是本门课程面临的新任务。另外,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对金融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扩张,这也促使高等教育改革更突出对实践能力的要求。金融学相关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为适应我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管理目标,其培养模式、专业课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也应区别于传统的理论型、研究型高校。作为皖西学院金融工程和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公司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改革也势在必行,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金融专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菁菁,黄兰棵.我国高校《公司金融学》课程改革探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5):88.
[2]曹俐.“公司金融学”在金融学本科教育中的学科定位与理论体系探讨[J].科教文汇,2016(6):79-80.
[3]张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司金融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6(8):269-269.
[4]胡春生.探讨公司金融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边界[J].中国证券期货,2010(3):98-100.
[5]杨勇,朱涛.金融专业“公司金融学”组合式教学方式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
[作者简介]刘晓婉(1989—),女,汉族,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