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时期,中学美术课堂如何实现素养的形成
张莉莉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我国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期的美术教育。美术课堂的教学形态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学校教育最核心的还是“育人”,这次提出的核心素养就强调培育人,培育适应社会有生存能力的人,美术课堂如何要培养核心素养的人,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来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美术;核心素养;教育观念;教学方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负责的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战略已经正式启动,以今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新趋势。
核心素养是每个人发展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性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个体应具有的起基础和支撑作用的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时期下,中学美术教学应该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核心素养不是基础素养,也不是全面素养,是关键素养,教师应如何致力于从对“知识技能”重视到对“核心素养”重视的转化?如何围绕美术学科培养人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提高对形式美的感受力,培育创造能力,使其获得审美提升,陶冶其审美情操呢?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在将知识与技能放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基于核心素养时期,从“三维”到“素养”的转变也需要教师和教学的转变,通过这次课程转变,我觉得教师的问题是这次转变的关键,尤其是教师的理念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是制约课程改革转变的重要因素,由于不能深入了解课程变革的深度,吃不准课改的基本思路,也害怕自己的创新之路中途夭折,一些教师在新的教学中往往采用老的教学方式应付新的课程,从而使新课程的实验在局部又回归到了老路上。
尹少淳老师经过与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的深入讨论与探究,我们美术学科提出了培养人的五大核心素养,也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只针对美术专业人才而设定的,而是面向全体公民,尽管美术专业人士可能在五个核心素养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的视觉形象是美术学科素养的生发之源;美术表现和图像识别美术学科的个性贡献 ,而创意实践、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是一些学科的共性贡献。(如图1)
美术基础教育从“双基”到“三维目标”的过程,知识与技能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出现在于知识与技能并没有转化成人的素养和能力。只有关注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知识与技能,才有可能将其转化成为素养和能力。
教师对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决定了教学实践的水平。真正的核心素养是应该把美术课程纳入到人文文化课程中,只有教师在意识上理解核心素养,他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把知识与技能培养成学生的素养,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解读和理解,坚持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综合的美术教学目标,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发挥学生原有的特长,培养个性,统整教学,经验化教学,问题情境化教学。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以主题为统整,进行系列或单元教学
“统整”绝不是内容上的叠加。所谓“统整”其实是“统筹”与“整理”,其核心是立足主题的教材,确立目标,合理运用,有序呈现。规划主题模块,按教学主题需要。我在每学期开学前备课时,先观察教材的目录,把课程统筹整理成单元型,再根据本学期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每一单元教学。
我校使用的是人美版(新版)教材,在初一开学进校时,学生一般都会对崭新的教室进行布置美化,美术的教学就可以结合这一活动进行单元教育,并且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布置美化自己的教室和寝室环境;七上教材上的9《艺术节策划与美术设计》、10《宣传品的设计》、11《吉祥物的设计》、12《面具的设计制作》、13《展示设计》,这几课可结合初一上期学校将要举办的运动会、元旦晚会一起进行教学,在这个单元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某一个活动的策划和宣传等,展示各小组的设计作品,评出最佳设计师团队,可以采纳最佳设计的一组在全校范围内使用,以后这样的校园大小活动就完全由学生来策划宣传,使得孩子“学以致用”,极大地锻炼学生的策划宣传能力。一旦学生走上社会,他的组织策划宣传活动的能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在没有统整教学时,每课知识点是零碎的,没有整合,这样学生也不会把前后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碎片式的知识利用率也不高,甚至是无用的,无法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已学知识联系组织起来,统整单元教学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统筹整理组合成一个知识网络体系,知识网越大利用率就越高,所以单元教学可以完整地教会学生系列知识技能,使这个知识技能能够在生活中“做中学”,越是能够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就越会将学过的知识技能转化成为一个人的素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核心素养”的逐渐形成。
(二)问题情景化教学
美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也是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美术教学应该着眼于生活情境化的教学,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带着问题学习美术课程。让学生知道学到知识的实际意义和用途,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在讲到美术技能的时候先介绍知识技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学生就会觉得非常实用,并且也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进行学习,在每个单元教学中可根据实际生活创设一个情境,认识中华优秀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例如在初中阶段学习手绘线条图像的时候,先介绍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再带领学生走进学校校园环境、贴近生活,用会说话的线条表达校园的空间、多角度,充分领略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界中的艺术之美,善于发现美。在学习大自然界的色彩时,也可以让学观察生活的城市、学校、校区等自然界中的色彩,感受生活环境本身就是色彩,发现认识色彩,运用色彩表达自我。还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来讲解美术作品,如讲标志设计部分,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中国联通、光大银行等标志,帮助学生加强对标志设计在生活中实用价值的理解。
在每个单元教学中可根据实际生活创设一个情景,比如模拟在博物馆进行教学,或者在设计的情境下教学,这样都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美术其实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民间美术部分,可以设置一个情景,比如在民间艺人的家里或者工作坊里,让学生能够亲眼看见制作过程、触摸到民间美术作品,这种在实际课堂中并不难,教师准备一些民间美术作品或者半成品,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触摸到这些身边的民间美术。
(三)学习的经验化教学
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很多是融合的,尤其是与语文和历史很多知识是可以结合教学的。教师要养成职业敏感,及时捕捉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呈现的有价值的经验参与,及时调整教学流程;如在初一上课时,精心制作的课件在某班电脑上无法使用,但课程还要继续,机智地变换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先自行学习教材内容,再小组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并记下来,接下来让同学们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有个同学提问题是所有的建筑都是建筑艺术吗?问题非常好,学生就会想自己住的房屋是不是建筑艺术?我先让全班同学集体思考,分享大家答案,最后我再总结答案,这个过程既让同学们思考,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来分析问题。还有同学问到什么是影像艺术,大地艺术是人为的吗?我在平时常规的教学中有时并没在意去讲解这些问题,殊不知这些正是学生们想知道了解的,所以让学生提问,这给了教师一个掌握学生已学知识和未学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寻找促成学生的理解习惯,借助教学资源,形成正确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可跨学科或结合某学科章节进行有效教学,学生能感觉到学科之间融合,也可根据学习知识建造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如人美版美术教材九上最后三课《壮美三峡》,学生在八年级语文上学习了文言文郦道元《三峡》,文中既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描绘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三峡的自然风光,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再体会三峡的诗情画意和人文风情。由于重庆是游览三峡的起点,已有部分重庆同学亲身目睹过三峡的壮美,所以再来学习这一单元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已有的学习,加入美的体验和历史文化的积淀,这一次三峡之旅就完美了。
学生经验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生设计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班,运用各种方法(问卷、谈话、作业反馈、课堂观察等),全面地“吃透”学生的情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才能选择最佳策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向前发展。
三、结语
“核心素养”背境下,中学美术教学的转变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将教学实践逐步深化,将教材案例进行梳理、分类归纳、寻因,整合教学资源,形成适应学生和实际情况的教学体系,知行合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得他们能够实际运用,这样有的放矢,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有效指导今后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师观念和教学方式这一关键性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东风.艺术课程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2]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对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的访谈[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6,(01).
[4]石鸥.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
[5]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5,(09).
作者单位:
重庆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