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支持系统探讨
提 要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在经济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等各方面的养老资源缺乏,使这些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面临养老危机。充分调动家庭和个人、政府、农村社区等各方力量,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支持系统,是实现“老有所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
作者简介刘志虹(1972—),女,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江西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支持系统研究——以江西为例”(GL1113)
农村空巢家庭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我国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数量逐渐增多。农村空巢老人是老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和城镇相比,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保障水平比较低等原因,使得这些地区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的养老资源非常有限,将面临严重的养老危机。因此,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支持系统,对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权益,实现“老有所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空巢家庭的含义
1.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含义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欠发达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其基本涵义是发展程度低或发展不充分,一般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2.农村空巢家庭的含义
农村空巢家庭,就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自己的村庄另立门户或因各种原因(求学、工作、外出打工等)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农村家庭。在我国农村地区,成年子女结婚后往往会另立门户,与父母分家单过,但如果仍居住在本村庄,意味着子女家庭与父母家庭离得相当近,从广义上来说,子女与父母依然是“同居一屋”,这种父母独居的不能视为空巢家庭。只有当成年子女另立门户且长时间离开自己所属的村庄不与父母同住,这样的父母家庭才称为空巢家庭。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基于江西的调查
因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等方面都有很多的相似性,所以,农村空巢老人在经济供给状况、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等养老保障的内容上也很相似,因此,我们选择江西的农村作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经过对所有有效问卷以及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纳出农村空巢老人在养老保障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经济供养渠道不稳定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平低
农村老人经济供养渠道主要有子女供养、老人自己耕种土地的劳动所得、自我储蓄、社会保障、配偶的退休金、亲戚资助等。子女能给父母提供多少经济支持,还要取决于子女自身赚钱的能力,子女自身开支的多少。所以,子女供养,有时不稳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劳动能力越来越弱,通过自己耕种以获取养老收入会越来越困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实施后,符合条件的老人能领取到的养老金是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以江西为例,基础养老金最低档是每个月55元,而很多老人个人账户基金的数量比较少甚至没有。所以,即使通过新农保能领取到养老金,也是金额很少,远不够基本生活所需。作为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农民的纯收入不高,靠年轻时储蓄一笔钱供年老体衰时自己使用的人还是很少。而在农村,配偶有退休金的人也比较少;亲戚资助不仅少,也不稳定。通过分析可知,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供养渠道不稳定、经济供养水平低的问题,使这些地区空巢老人面临生活拮据的困境。空巢老人生活拮据的状况也表现在平时的收入用度方面,在调查空巢老人收入用度时,表示收入绰绰有余的仅占5.6%,稍有盈余占32.6%,收入刚刚好为22.9%,收入稍嫌不足的占到31%,觉得严重不足的比例为7.9%。
2.子女外出使空巢老人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缺位
空巢老人的依恋心理会随着子女外出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当子女几个月甚至一年都见不到面时,他们极易产生孤苦、自怜等情感孤独的情绪。从访谈中了解到,由于子女们因各种原因长期在外,只有在年节或农忙时返乡,一年中子女在家的时间非常有限,多则个把月,少的十几天,甚至只有几天,难以享受到“儿女绕膝,其乐融融”的感觉。在调查“子女在外平时大概多久打电话回家一次”时,选择子女定期打电话(一周或半个月一次)的人数占23.8%,有事情不定期才打电话的比例是67.9%,子女在外几乎不打电话回家的比例是8.3%。子女平时不在家,在外面又不经常打电话回家,回家后又各忙各的,较少与老人交流、沟通、谈心,这会使空巢老人觉得寂寞、孤独,精神慰藉缺乏。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很不完善的农村,老人的生活照料仍然还是以传统的家庭照料模式为主。然而,由于空巢家庭子女不在身边,使得子女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缺位,让不少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生活照料的窘境。在对“子女长期在外对空巢老人的生活影响”的调查中,16.7%的空巢老人表示子女长期在外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影响,54.7%的空巢老人都认为有影响,其中28.6%的空巢老人表示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影响。虽然很多农村老人会“活到老,干到老”,但是,一旦碰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时候,子女长期在外对空巢老人生活照料还是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来说,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请保姆进行日常生活的照料。
3.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使农村空巢老人的医疗费用负担重
我国在农村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居民因患重、大病,治疗负担沉重而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但这个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第一,新农合存在“保大不保小”,忽视农村居民在小病治疗费用上承受能力有限这一事实,以至于小病拖成大病的现象较多。第二,新农合即使“保大病”,也还存在最低起付线、最高支付限额、支付比例等的限制。因此,从新农合制度设计方面来看,农村空巢老人一旦生病,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即使是“参保”,自己都要负担一定的医疗费用,只是负担的比没有参保的老人要少些。对于空巢老人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的空巢老人来说,医疗费仍然将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医疗费一旦负担较重,将直接影响着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支持系统构建设想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单靠某一个方面的力量是难以有效解决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所以,要充分调动家庭和个人、政府、农村社区等各方力量,以建立“家庭支持网络系统”为重点,强化政府责任,发挥农村社区优势,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支持系统。
1.构建“家庭支持网络系统”
一个可以考虑的思路是:构建“家庭支持网络系统”,继续发挥家庭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家庭支持网络系统,先要重新定义“家庭”的范围。就是将农村现有的、基于血缘和小范围交往互动形成的传统意义上的“小家庭”,扩展为不再只局限于血缘关系、而是更大范围内的一村、一乡(镇),甚至一县的“大家庭”。家庭支持网络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包括老年人自身及老年人配偶、儿女、孙辈等在内的直系亲属,这些成员应该给空巢老人提供稳定的经济供养。第二层次是除直系亲属外的基于血缘关系的其他亲属,如兄弟姐妹(或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侄女等等,第二层次的成员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支持一般具有临时性、非经常性等特征,但有时对空巢老人来说是一种必要的补充。第三层次是关系很亲近的朋友、同村村民等。关系亲近的朋友、比邻而居的村民,因为彼此熟悉、亲近,往往可以为农村空巢老人带来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支持。这点正是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特征的明显体现,这种“熟人社会”里的成员应更易于被动员起来实行养老互助。家庭支持网络系统不同层次的成员可以为农村空巢老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各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构建和发展“家庭支持网络系统”,推进更大范围的“养老互助”。
构建家庭支持网络系统,进一步发挥家庭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中的主要作用,需要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途径与手段,全面加强农村人员“敬老、爱老、养老”的教育。敬老、爱老、重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不断营造敬老、养老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加强对农村人口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生活教育,将家庭养老的责任与义务制度化。
2.加强政府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中的责任
第一,政府通过发展经济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提供经济支持。首先,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要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利用优势资源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地方经济,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提供有保证的经济支持。通过发展经济,可以加大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多渠道为农村空巢老人特别是经济较困难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筹集所需资金。其次,政府要创造条件,帮助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集体经济,鼓励和提高集体经济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基金的补助能力。再次,政府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吸引、留住更多的本地劳动力留在家乡发展,这样可以有效减缓农村空巢家庭的出现。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提供制度支持。地方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细则,加强宣传,强化农民购买养老保险的信心,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保,充分发挥新农保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农村实行的新农合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新农合中规定的起付线、补偿比和封顶线仍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难以逾越的医疗门槛。同时,在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着医疗条件差、药价高和医生缺乏责任等问题,因此,应尽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财政资金的医疗投入,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的硬件设施,控制药价增长,同时完善定点医院资格确认机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提高这些老人的生活质量。
3.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在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中的优势
第一,开展“邻里互助”的空巢老人生活照料模式。年轻的子女不在身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难免有所困难,所以,应加强邻里交流,发动邻里来照顾老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说明比邻而居的村民,彼此很熟悉,相互了解,相互帮忙和支持。所以,通过加强邻里交流,既可以缓解空巢老人的孤独和失落感,又可以有效缓解空巢老人生活照料问题,实现“邻里互助”的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模式。第二,充分调动社区力量参与并发挥养老功能。开展多样化的农村社区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农村老年人受文化程度所限,难以体会到电视、收音机、网络带来的精神享受,往往只能通过聊天、打牌等方式来缓解苦闷,时间长了容易产生孤寂感。农村社区可以通过建立各种老年社团组织,代表和维护农村老年人的利益。以乡村为单位,建立老人活动中心,广泛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等趣味活动,如成立村老年人协会,冬天农闲的时候可以组织老年人扭秧歌、舞狮子、扑克赛、桥牌赛、乐队等活动。这样既可以使老年人的身体得到锻炼,又可以培养、发挥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让农村空巢老人充实精神生活,缓解精神空虚,满足精神慰藉的需求。
农村空巢老人现象是是新形势下社会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解决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既能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也能有效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经济欠发达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较多,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支持系统的构建要适应这一些特点。所以,要充分结合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实际问题,调动政府、家庭、个人、农村社区等社会各方面资源,构建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穆光宗.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J].南方人口,2002(l).
2王晶.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3周毕芬,阙春萍.构建欠发达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4魏静.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周星.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0(12).
6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J].人口研究,2006.
责任编辑: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