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段艳丰 虞新胜

    提 要 社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离不开公众的广泛积极参与。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淡薄、动力不足和程度不强。提升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对策是培养生态公民、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和型塑良好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

    关键词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段艳丰(1982—),女,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虞新胜(1974—),男,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江西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2013年全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江西省教改课题(JXJG-13-6-2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资源能源高消耗的支撑下,经济取得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但同时,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己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基于此,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等。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下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所以,社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社会公众广泛积极参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取得成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才能实现。

    二、公众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公众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即公众均享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利,能平等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以及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1969年美国在《国家环境政策法》中明确提出了公众参与权,自此以后很多国家的环境政策、法律以及国际性法律文件都将公众参与作为一项原则和规定置于法律之中。其实,公众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美国学者科尔曼指出,“只有广泛的民主参与形式才能使公民能够争取到一个矢志于公众福祉与环境福祉的社会。这种参与尤能在本地基层发挥作用,因为公民对所在区域的生态条件最为了解,也最会做出反应。在生态学意义上所设想的广泛民主将促使决策更加贴近基层,并促使公民通过积极的当地政治参与更能主导变革。”1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与消费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人人都可从良好生态环境中受益而不能排除他人从中受益,同时也要承担责任。生态文明建设仅依靠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实行环境监管是远远不够的。确立公众参与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确实,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离开了社会公众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当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非常有限。改革开放后,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日益重视与推动,我国公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步树立。在肯定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进步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参与动力不足和参与建设程度不强。

    (一)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淡薄

    首次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雾霾、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法等的了解率均在80%以上,但对PM2.5、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等的准确率都在50%以下,其中能确切说出PM2.5的受访者只有15.9%。另外,受访者对14个有关生态文明知识的平均知晓数量为9.7项,其中对白色污染的知晓度为53.6%,其后依次为:垃圾分类(46.7%)、环境污染中的三废(36.3%)、温室效应(31.6%)、世界环境日(8.7%),等等。2从该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受访者大多听说过一些与生态环境科学相关的知识,但对其准确的含义和具体影响了解不深。虽然公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责任感、紧迫感较以往明显增强,但在实践中却屡屡爆出人们环境保护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如近年长假时期各地景区的垃圾遍地的现象、农村垃圾围困现象等凸显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

    (二)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动力不足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其涉及的是人类长远的利益,因此很难在短期内立竿见影。而对于公众而言,虽然他们高度认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也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在保持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则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即公众关心的更多是个人的利益。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随手关灯和水龙头、不乱扔垃圾等的践行比例较高,公众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律己”行为。可是,也有高达23.0%的受访者从不向身边人宣传环保,50.3%的人对身边的污染环境行为置之不理,这又表现出公众薄弱的“律他”意识。3受访者的行为为什么会表现出“律己”行为强而“律他”行为弱,其原因就在于“律己”行为可以降低生活开支和健康生活而“律他”行为似乎对自己没有什么利益。显然,在公众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情况下要想持续有效地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不行的。

    (三)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程度不强

    根据首次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结果数据,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和60.1分,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强”的特点。4显而易见,当前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程度不强,公众环保知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公众也承认企业和个人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责任者,但仍认为环境保护属于国家层面的问题,和公民个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主要为被动参与,主动参与少;形式上参与多,实质性参与少。比如,公众参与诸如环境保护类的活动,现实情况往往是掀起一阵一阵的“环评风暴”,最后大多流于形式而告终。而且,公众参与主要集中在末端参与,即在环境遭到污染和生态遭到破坏之后,而对环境议题的全过程参与行为较少,且参与活动往往受到局限,这样缺乏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广泛性。

    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解决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升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但目前比较紧迫的是应该从这几方面着力,即大力培养生态公民、构建生态文明公众参与机制和型塑良好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

    (一)培养生态公民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建立在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公众的较高的生态文明综合素质,就很难有高效的公众参与。因此,一方面要培养生态公民。“生态公民”既是指能够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其核心理念与基本目标,依法享有生态环境权利和承担生态环境义务,其中也表现为具有参与生态环境管理事务并担任公职资格的人。”5生态公民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其次,要以平等的态度关注和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及意义,从“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最后要遵循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同时要保护好自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的空间。

    另一方面,提升公众生态知识和法律水平。生态公民除具备相应的生态文明理念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与相关法律知识。生态公民需要掌握一系列包括自然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等在内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还要知晓国家在该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理性地认识生态环境并作出理性的实践。

    (二)构建生态文明公众参与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公众共同的参与。除了要提升公众的参与能力外,很重要的就在于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参与机制,从而达到公众能自发和自主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要明确公众生态文明权益,确保公众参与。在宪法和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明确公民的生态文明权益。生态文明权益是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公众在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的各项权利及其义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权益体系。生态文明权益作为一项基本的权利,在实践中可以将其具体化。比如日本的生态文明权就具体化为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风景权、宁静权、眺望权、通风权、日照权、达滨权等,这样就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高效开展。6公民的环境权既是一种法律法规依据,也是公众参与生态环保活动中重要的行政诉讼等权利的重要依据,所以要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哪些权利以及承担哪些义务。

    其次,创新公众生态参与方式和渠道。当前公众参与程度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前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渠道单一。比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方式为"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形式"。

    显而易见,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十分有限和单一。因此,要使公众能够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还需在公众参与的方式与渠道方面进行创新。如当前流行的“环保随手拍”,就为公众参与环保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最后,促进环保组织健康有序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呼声逐步高涨,各种环境保护组织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环保组织是我国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重要渠道,但客观而言,我国的环保组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组织建设以及业务开展等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发挥出它的责任和作用。7当前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非政府组织发展壮大,通过这些组织来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公众参与。政府可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改善环保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优化配置生态文明建设改革资源等方面支持它们发展。

    (三)型塑良好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

    除了要培养生态公民、构建生态文明公民参与机制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广泛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创建一种人的新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环境有巨大影响,当前人类的各种生态问题正是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中国是一个崇尚勤俭、节约、亲近自然的国度,但近年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盲目消费、奢侈消费和不利于环保的不良消费风气,消费主义盛行等现象。我们应在全社会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弘扬节俭简约是美德的观念,提倡生态消费、践行低碳生活。

    首先,提倡生态消费,反对异化消费。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文明和非生态的消费观念,如奢侈消费、盲目消费等异化消费现象,应使人们逐步树立起生态消费观念。生态消费是对异化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的理性反思,对消费文明的积极构建,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8坚持生态消费要以适度消费来代替过度消费,以精神的价值代替物质的价值,坚持绿色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简朴、自然和保护生态。

    其次,践行低碳生活,承担环境责任。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对于公众而言,选择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端正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态度,承担起我们的生态环境责任。在全社会倡导践行低碳生活促使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或注意个人的碳排放量。同时开展节约减排行动、绿色出行等活动来营造低碳生活环境,促进公众改变生活方式。

    五、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人类在不断追求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活环境,但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首要因素却是人类自身。正是由于人们的不可持续行为,才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改变我们的环境、营造美好家园,实现美丽“中国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古人云?押“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我们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引导和推动公众全面、有效、科学、理性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就一定能取得新成就。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梅俊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2.

    3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EB/OL.http?押//www. mep. gov. cn/.

    5史迎霞.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公民养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6.

    6原田尚彦.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7严耕林震杨志华.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程文燕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