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法到我法
江琳
摘 要:石涛在中国画坛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其山水画造诣非常高,花鸟、人物的成就也不容小觑。从发扬传统绘画精髓、变他法为己法这两个方面来谈石涛是如何对传统绘画进行继承与创新的。
关键词:石涛;继承;创新
在摹古之风盛行的明清时代,石涛的绘画艺术是以创新、创造为主的,在那个时代显得尤其珍贵。他的艺术思想、技巧、品格、成就在这几百年来也受到许多艺术家的喜爱、崇拜。石涛与同时代画家最大的不同是他非常推崇写生,其绘画艺术是从生活中去看、去熟悉、去感受,最后才转换成艺术作品的。他对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鸟虫鱼以及生活中的男女老少都有着深入的观察、体会,从自然中去选取精妙的、经典的构图,在对自然、生活的细致观察中感悟绘画的技巧并进行完善,在绘制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思考、反思、推敲,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其艺术作品,无论在意笔山水、写意花鸟,还是人物都画得非常生动、传神,尤其是他的山水画,不拘泥于学习某家某派,而是广泛地学习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石涛有极强的创新精神,其绘画创作主张是 “我自用我法”。似乎这种绘画理论有着极强的个性,与传统毫无关系,实则也是站在前人的绘画理论、绘画技法之上,去其糟粕并取其精华进行继承,最后与千变万化的自然相结合,才有了这种霸气的绘画理论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虽然他大力提倡创新,但是他对传统的承继对其艺术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发扬传统绘画精髓
(一)继承绘画理念,立意于心
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轨迹与法则,后人在遵循前人留下来的规则的基础上,必然会结合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特色及自身的文化素养而有所创新与感悟,如此事物才会有所发展,社会才能有进步。如果只是固守前人留下来的经典而不进行创造,难免有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弊端。绘画的发展也是一样的,在艺术史上留名的国画家,都是眼界开阔,知识渊博的,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与独特的体会,并在潜心钻研前人经典画论与语录的基础上才会对绘画思想有更深的感悟,同时在分析前人优秀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对艺术技巧有了更深的体会并进行融合、创造。而以创新著称的石涛也不例外,他的艺术思想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脱离传统、离经叛道,虽然与同时代的主流画家完全不同,甚至被认为是离奇古怪的,但是他并没有弃传统而不顾,其艺术思想正如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所说的“全自经典中出”,他的艺术作品同样受到传统的艺术思想、绘画章法、用笔用墨等方法的制约,并不是天生天养的,他只是在既定的绘画轨迹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石涛曾说:“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这句话的前半句与王维的著名诗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谋而合,强调画中的意境像诗句一样美,优秀的画作本身就是一首形象的、可见的诗,后半句体现了他“以画为寄”的观点。这种把绘画用来传达自身情感,表达个人喜怒哀乐、并以画纸和画笔为载体用以表达自己的精神境界且以绘画作为生活中的一大乐事,这种艺术观点并不是他独创的,其与宗炳的艺术理论“畅神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绘画是不受传统礼法的制约,不受统治者的摆布,不以世俗的功利心去取悦别人,而是以作画者的主观意识为主,进行自由的创作,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也是画家人格修养、心胸以及学识的体现。这与苏东坡所说的“画以适吾意”看法相同。石涛的精神内涵与哲学思想都与这两个人所追求的相吻合,可谓是叛逆的师承,而非“空诸依傍”。
《画语录》中的“一画论”是石涛对艺术深入了解、亲身实践后提出的绘画理论的精华,是他对艺术创新的感悟。他认为:一画中的一就是道,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源,一即是多,多也就是一,一画即是绘画艺术创作的根本之法。他的一画之法是一法贯众法,即绘画艺术创作不受他人的限制,注重内心感受的表达,画家绘画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条件的不同,导致了不同感受情态下的技法表现。正因如此,苦瓜和尚口中的“一画之法”并不是传世绝技,应当是对古人艺术理念的理解与继承。而这种观点传达给我们的便是:技法是次要的,绘画的重点在于传达画家的主观感受。
“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一理论便是石涛与古代贤人志士不谋而和之观点,如范宽在宋代就曾提出“与其师古人,不如师造化”的说法,又如黄公望在长期的山水画艺术实践中总结提出的“终日只在慌山乱石丛木深中作,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之观点。以上这些观点都是对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理论进行的诠释。由此可见,石涛的艺术思想与古人同,与智者同,与大师同。
“是竹是兰皆是道,乱涂大叶君莫笑。香风满纸忽然来,清湘倾出西厢调。”这句话从石涛口中说出便不足为奇。正所谓,无论是画竹、画兰都有自己的风格,风格在石涛之“道”中,其“道”便是万物的本源,这也是为什么历代圣贤们均认为“道”是不变的,而法是常变的。
(二)广纳百家技法,为“我”所用
石涛提出“我自用我法”。他认为画是精神的产品,提出古人、今人、某家法、笔墨、造化皆为我服务,一切的艺术创造中出现的客观事物都是为我的主观所用。石涛的这一观点犹如一股清风吹散当时刻板的仿古、复古风气。当然,也有很多人误以为石涛是在抨击古法,颠覆传统,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认为石涛的绘画技法都是自成一派,片面地认为画家在绘画中只运用自己的表现方法和原则,不与前人相同,误解了石涛“我自用我法”的真谛。实际上石涛想要传达的并非完全抛弃传统的绘画技法,而是在技法上主张继承传统中的精髓后进行个人加工的再创造。
石涛的代表作《莲社图》,画的是晋代高僧惠远等在庐山白莲池畔结社参禅的故事。该作品大胆的借用了李公麟所作的同名手卷的构图,两卷的人物组合、动作、聚散乃至基本的造型都大致相同。只是石涛在李公麟的基础上更重视细节的描写,线描也由兰叶描改为铁线描,而树石的画法,则完全不同。他并非刻板生硬的去重现古人的作品,而是在对古人作品的理解与剖析的基础之上,选择性的学习并对其进行再创造。
石涛的作品《观音图轴》中的笔法取自清代画家梅清,其用笔震颤却又顺畅,并以此法把观音身上的衣纹勾画得疏密有致、有粗有细,把山石的纹理刻画地恰到好处,线条不多也不少,充满趣味性;而观音的面部,石涛以细劲的线条加以描绘,凸显出观音的慈眉善目。整幅作品中的线条充分反映出曲直、粗细、刚柔、轻重等的对比特征,使画面生动且富有节奏韵律。同年石涛作《独峰石桥图轴》,其中以梅清笔意皴擦山石的同时,充分流露出其豪放纵情、酣畅淋漓的笔墨个性。石涛对古人的临习多表现在笔意的体会中,并不会套用前人的笔迹,单纯肤浅地停留在技法层面。
《细雨虬松图轴》则是石涛非常难得的细笔山水佳作,造型中方笔和圆笔交叉、结合使用,方笔画山,圆笔画坡,其行笔舒缓,无形中感受出倪瓒的笔风,颇有清新雅丽、幽远静谧的韵味。由此同样可以看出,石涛学倪云林, 不是简单地临习他的笔墨,而是在体会其精神状态的清冷,感悟其哲理内涵之旷远。
二、变他法为己法
(一)走出去,走进来
石涛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真正做到这个需要的是走出去,去亲身观察研究自然界的景象,积累素材为创作打下基础,走到自然中去亲近他,去看山观水,观察它的静与动以及朝夕变化,用心去感受它、理解它,在精神上与之对话,以自然为师友。带着这份真实的体验走进绘画创作里去,并对其进行人为的、主观的删减,更重要的是要赋予自然中的山石草木一定的精神气质,用笔用墨也要饱含激情,正是这样的创作过程使得石涛笔下的山川变得更加生活化、艺术化,不同于自然景观中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更不同于程式化的拼凑“创作”。
石涛作为主张走出门去搜集素材的画家,其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精神是对当时绘画领域的创新,其《山水清音图》彰显了他的创新精神。他从大自然中探寻新作品的灵感,正因如此,他的画自然的灵动的诉说出他心灵的真实感悟。画面整个布局独具匠心,在变化中求整体,画家并没有完整的塑造山形,而是截取、放大自然中的局部景色,画面中山石错落,奇松挺拔,在山川间谱出大自然的绝唱,瀑布犹如神龙腾云直下,气势恢宏。画面中动静结合,宛若一曲动人的舞曲,伴随着瀑布的动感舞姿,把画家恣意豁达的人生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其笔墨特点也是非常新颖的,对山石的处理是以书法用笔,用浓墨勾出其结构,但是皴法用的并不多,把黄山石头的圆浑厚重给体现出来了。画家描绘物象并不拘泥于一种笔法、墨法,面对不同的景色,不同的山川采用最适合物象的笔墨技法去表达,以一种“无招胜有招”的气势傲视群雄,也给一味模古、食古不化的清初画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笔墨当随时代”
正是因为石涛常年在外,得以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生活点滴,并在充分理解中国画笔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写生,使其将笔墨规律与自然现象进行有机地结合,以实际行动反对清代用图例拼凑的创作理念。“笔墨当随时代”作为石涛的绘画理念在当时有着独特的创新意义,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是笔墨技法之于不同时期受不同时代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与之呼应进行变革。但在石涛的眼里,“笔墨”所指并非单纯的技法,更反映出精神文化内涵,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感受。其指向宏观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而这种精神内核是中国画之核心标准,此标准一旦缺失,便不再是用毛笔宣纸绘画就是中国画如此简单了。正如我们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抛去时代特征谈“笔墨”是空谈,是死谈,这样的笔墨无法融入到时代背景中去,又如何使当代的人有所感触?这样的“笔墨”便成了中国画发展的绊脚石,中国画要发展其评价标准之一的“笔墨”必然也要随着时代发展有所变,有所留,有所舍。只有这样的“笔墨”才能真正地为助力中国画的发展有所贡献。
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现了不少绘画大家,而如石涛般在山水画上有如此成就、为中国画的革新推波助澜的人并不多见。正是他的自由主义、自然主义、冲破束缚、打破常规为中国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完成了由古法到我法的蜕变。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2]杨成寅.石涛画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