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图》:人物与冲突在叙事中的作用
摘 要:《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了对文佳佳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人物的性格、戏剧性需求、转变等,在叙事中具有极大的作用,推动故事发展或者成重要的转折点。围绕人物展开的冲突也是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北京遇上西雅图》为例,从人物与冲突两个角度探讨其对叙事的作用。
关键词:人物形象;敘事;戏剧性需求
《北京遇上西雅图》叙事流畅、轻松幽默,给人带来非常愉快的观影体验。细想一下,这部影片的成功,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设置人物翻转,塑造了文佳佳这一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除此之外,故事发生地的生活场景成为了故事的主要矛盾冲突,即人物与环境的冲突,同时展现了异域风情,这也是吸引不少观众的重要因素。
1 人物形象转变参与叙事
人物是叙事中的重要组成部门,“构成令人满意的人物必须具备的四个特质:第一,人物有一个强有力且清晰的戏剧性需求;第二,有独特的个人观点;第三,有一种特定的态度;第四,经历过某种改变或转变。”[1]文佳佳的出场身份是一个霸道的小三,影片结束时已然成为有爱心有事业的成功妈妈,这一人物翻转可分为三个阶段:“罪人小三”“无罪孕妇”“好人妈妈”。从一开始的“罪人小三”,到正面的“好人妈妈”,反差是极大的,所以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极其鲜明且有力地推动了剧情发展。
“罪人小三”阶段:“小三”在主流价值观中是有“罪”的,是不道德的,文佳佳在出场时也正是这样,面对美国签证官唯唯诺诺,面对月子中心司机Frank则飞扬跋扈,特别是到了月子中心之后,其霸道、自私、炫富的性格更是与房东以及住客格格不入,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一发不可收拾。
“无罪孕妇”阶段:这一阶段其实就是“救赎”阶段,即将前面的负面形象洗白,扭转人物形象。能给她提供如此优厚的资本与优越感的靠山,就是给予她“罪人小三”身份的老钟,而文佳佳的性格转变也正跟老钟密切相关。圣诞节来临,老钟没能到来,这对文佳佳来说是一次小的精神上、感情上的打击,她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接下来,伴随老钟被抓的这一突变,她彻底失去了物质与感情上的靠山,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孕妇,之前的负面性格此时一下子消退,沉在内心最深处,她在观众心中的形象就慢慢从可恶的“罪人小三”转变为一个可怜的“罪人孕妇”。随着逐渐融入月子中心的生活、自己卖包刷马桶、Frank前妻婚礼、抢救“仇人”这一系列动作之后,文佳佳彻底去“罪”化,被观众原谅,成为一个充满人性与正能量的“无罪孕妇”。
“好人妈妈”阶段:从抢救“仇人”之后,文佳佳完成对自己“罪人”身份的救赎,开始迈向“好人”阶段。生孩子、与Frank开心地生活、被老钟司机接回国、与老钟结婚离婚、独立开公司,这一阶段中文佳佳成为一个“好人妈妈”的形象,但这一阶段的转型明显是不够有说服力的。首先是老钟司机突然出现要接文佳佳回国,文佳佳做出的选择是离开。文佳佳已经与Frank开心地生活在一起,突然出现老钟,有点突兀并且违背了观众的心理期待。其次,文佳佳与老钟离婚,开公司独立抚养儿子有点牵强,这明显是为了塑造文佳佳的励志向上的人物形象,使她由“无罪”再升一格到“好人”,但却是为了“好人”而“好人”。
2 矛盾冲突推动叙事
叙事围绕矛盾冲突展开,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叙事。一般来说,电影中的矛盾冲突主要有: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人物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北京遇上西雅图》中,人物与人物的矛盾即文佳佳与Frank以及月子中心其他人之间的矛盾,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即文佳佳与所处的西雅图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的矛盾,人物与自我的矛盾即文佳佳如何突破自己、获得成长、能够独立面对所遭遇的一切。
整部影片中,对叙事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人物与环境的冲突,这是故事中文佳佳面对的一切矛盾冲突的来源。如果文佳佳是在中国,那么整个故事就不成立,她不会跟其他人发生矛盾冲突,不会一个人孤零零地过圣诞节,不会一个人面对挫折苦难。另外一方面,西雅图的异域风情,使看惯了国内的古装戏、农村戏的国内观众耳目一新,国外城市的生活戏,使观众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新的生活方式。就像《人再囧途之泰囧》中泰国风情的展现,《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充满了对美国异域风情的展现,并且更加深入细致。从北京到西雅图,从西雅图到纽约,有办理签证情景、月子中心、西雅图普通市民(Frank家)、西雅图海边、纽约警察局、帝国大厦等各种异域风情的展现,远比国内同题材电影展现的城市更加吸引人。首先是月子中心,电影从签证到接机再到入住,详细地为观众展示了月子中心的经营模式,使观众能够在大荧幕上看到中国孕妇是怎样在美国生孩子的。其次,纽约警察局对峙桥段,为观众呈现了美国警察的办案方式以及反恐理念,使观众的猎奇心理获得了满足。
参考文献:
[1] 悉德·菲尔德(美).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钟大丰,鲍玉珩,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49.
作者简介:周强(1989—),河南新蔡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