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意义不言而喻。人类依靠地理环境进行生活和生产,也是以地理环境为依托,文化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当然,中国文化也不例外。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形成了延续性、多样性、封闭性和独立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它对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 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中国文化就是在这片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地势走向的总趋势是西高东低,依次递降,形成地形上“三大台阶”。中国地形复杂,幅员辽阔,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季风气候发达。这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

    由于中国的土地、气温、雨水等条件较好,所以中国较早形成了农业社会,这也使得中化文化发展得又早又快。总体来说中国的气候特征是是雨热同季,也就是说降水与气温同步升降,这就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尽管在中国的历史上农业文化也曾有过与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会,但由于农业人口一直在文化和数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农业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地区就成了最适宜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地方,也是在这一带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由于中国地域十分辽阔,因此局部自然环境的改变,是不足以对农业的总体生产水平产生较大影响的。由于早期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中西方的文明中心又距离很遥远,正是因为受周围的地理障碍的保护,所以中国文化才得以独立发展,长期延续。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

    正如上文所说,中国辽阔的地理环境对中华文化的延续性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地理环境良好,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底。除此之外,长江乃至辽河流域,西南崇山峻岭间,也有长达四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也同样孕育了中华文明。

    众所周知,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古中国最后都灭绝了。从地理环境上来看,它们的疆域远不如中国辽阔。所以一旦当它们被外族入侵时,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这样一来,文明便难以逃脱中断的厄运。与其他三大文明古国不同,中国有十分辽阔的疆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回旋空间。我们不难看出,当少数民族入住中原时,中原王朝即使失去了黄河流域,仍可以在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延续自己的文化。如果中国没有广阔的的疆域,中国文化要想数千年来流传下来就绝非易事了。正是因为中国有充足的回旋余地,因此中国文化没有像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那样灭绝,而是得以延续了下来。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除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地理环境还促成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的地理环境是无疑复杂多样的。中国是幅员辽阔,内部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而这些区域具有各不相同的地理特征,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上都有差别,这种自然特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具体来说,中国文化可以分为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而农业文化又分为中原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等。事实上中华文化的区域差异早在先秦就形成了。不同区域里形成的文化也各具特色,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都大有不同。正如古语所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多种多样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由于它们之间更具有统一,因此没有导致中国文化走向分裂的局面。

    四、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中国文化的独立相对性和相对封闭性。得益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国文化相对而言比较独自地完成了文明发生期。中国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方便:东面是大海,西北面是戈壁和沙漠,西南面是青藏高原以及云贵高原。这就导致中国与外部世界半隔绝,即使有外来文化的传入也无法对中国文化产生很大影响,反而被中国文化改变。这就使中华文化没有断层,千百年来一直延续了下来。

    中国独特的表意文字、文学艺术、哲学、思维方式等都自成体系。英文、西班牙文、法文、阿拉伯文、德文、印度文等都是来自于其他文字,而中国特有的“方块字”汉字,是由中国人独立创造出来的,和其他文字的产生有很大区别。意境高远的中国书画,也是中国人独立创造出来的,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也是由中国人独立创造的。当然也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外来文化,比如最典型的佛教。但中国化的佛教经过中国人的引申和发挥已经和印度本土的佛教有了很大区别。

    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也是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更是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中国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导致中国人沉醉于自己发达发达的农业文明,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因此不愿意与其他国家交往。到了明清时期,更是闭关守国,拒绝接受和了解外来文化。

    五、地理环境对中国民族伦理道德的影响。

    中国地处北温带,因此季风气候明显,促使中华民族的性格向温和的方向发展,崇尚“中庸”的思想。中国的东部,河流众多,水热配合良好,季风能定期带来丰沛的雨水。中国地大物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中国人一向喜爱和平,讨厌战争及其带来的与动乱,把太平盛世作为君主政治上的最高成就。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中国人喜欢和平相处,不喜欢与人争执,认为“中庸”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标准。

    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曾多次入主中原。汉族在面对少数民族的入侵时,一向奉行退让的政策,甚至于服从少数民族的统治。这些无疑是因为中华民族,特别是汉人温和的性格导致他们难以采取进行正面冲突的方式。更典型的例子是,在落后挨打的旧中国晚期,资本主义国家多次侵略中国,但中国人却一直退让,与侵略者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因此,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巨大而深远的。我们应当充分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使中国文化能源远流长地延续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王恩涌,《中国文化地理》,科学出版社,2008

    2、 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婷(1993.10- )女,汉族,籍贯江苏镇江,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本科在读,专业:对外汉语

    快递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新坝镇老大全集团

    电话:13861361870

    邮编:212211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