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灾难性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关注媒体在进行灾难性新闻报道时,如何通过构建新闻框架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对社会风险进行控制。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选取《中国青年报》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中国青年报》等报纸媒体关于灾难性事件报道是一个客观、理性、人本主义的新闻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合理引导舆论和降低社会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灾难报道;新闻框架;报道原则;人本主义
[作者简介]李梦龙,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灾难性事件因其突发性、破坏力和反常性,成为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题材。近年来,随着灾难性事件的连续发生,如何处理好灾难性新闻报道与社会舆论引导已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经历了汶川地震与雅安地震等重大灾难性事件,我国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的公开、及时、客观、专业、以人为本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仍旧存在诸如人文关怀的缺失、违背职业道德等问题。通过对《中国青年报》两次重大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对比分析,有利于找出不足,进一步优化灾难性新闻报道在引导社会舆论、缩小社会风险、民众情绪控制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研究对象选择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文本选取
《中国青年报》作为共青团的中央机关报,成立于1951年,该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办报宗旨,在青年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中国青年报》始终以服务社会大众、服务广大青年为己任,推出反映时代精神和青年需求的新闻精品。
选取该报作为研究文本,基于《中国青年报》是当代具有广泛受众群的综合性日报,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其读者群主要定位于中国社会改革发展中坚力量的知识分子、广大青年。该报既有《人民日报》等我党机关报的色彩,又不乏引领社会新思潮的鲜明特色。《中国青年报》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两次灾难中,立足“青年”,其新闻报道做到了官方视角与深度思考的有机结合,尊重死者,更注重生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文本分析
为准确对比《中国青年报》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两次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异同,分别对汶川地震报道和雅安地震报道进行取样。利用《中国青年报》站内高级检索功能,以“篇”为计算单位,新闻篇数以标题为界定标准,有电头、记者署名等,采用关键词筛选法,以“汶川、映秀、地震”为关键词,选取2008年5月13日至2013年4月20日之间刊发的汶川地震报道为研究文本,避开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发生后与汶川地震相联系,后者却并不占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此外,以“雅安、芦山、地震”为关键词,选取2013年4月21日至2013年5月20日之间刊发的雅安地震报道为研究样本。
针对两次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文本抽样时间范围不同,考虑到雅安地震发生至今仅有一个月的时间,《中国青年报》对整个灾难性事件的周期报道不完整,故在抽样时,选取了汶川地震自发生至2013年4月20日共5年的全部报道,以求对整个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有整体性的认识,并利于把握其纵向变化。
1. 文本体裁分析
通过筛选,对报道文本进行分类,按照消息、调查、人物访谈、通讯、评论及其他(含文学稿件、记者手记、文件照登等)六类具体列表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8年5月13日至2013年4月20日近5年的时间内,有关汶川地震的报道达到194篇。其中,各类通讯数量最多,所占百分比接近40%;各类消息其次,共46篇,所占比例达23.7%;此外,调查类文章仅有5篇,所占比例不足3%。足见,擅长深度报道的《中国青年报》在灾难性报道面前仍旧注重对事件全方位、深度的报道解读。而在突发灾难性事件面前,调查周密、写作周期长的调查类报道文体不作为常用报道体裁使用。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13年4月21日至2013年5月20日一个月内,《中国青年报》发表有关雅安地震的各类文章达64篇,报道体裁覆盖全面,密集度之高,足见其重视程度。
通过《中国青年报》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在报道体裁方面的对比可以发现:该报十分重视通讯类新闻体裁,也由于这类题材信息量丰富,自由度略高,以叙述见长,因此较为适合灾难性新闻报道;此外,消息类体裁可以发挥时效性的优点,连续大量提供信息;评论类体裁在6类体裁中位居第三,足见在灾难性事件中,评论主观性色彩强的特点得以发挥;由于调查类文章调查周期长、求证严密、时效性略差,因此不适合灾难性新闻事件报道。
2. 报道主题分析
新闻报道主题是记者通过对新闻事件采访、筛选、提炼得出的,以精要表现出新闻事件的主要事实,多数报道主题背后具有深层次指向性意义。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告诉受众信息,同时要让受众能够深入理解事件。通过对汶川地震194篇报道以及雅安地震64篇报道的梳理、整合、提炼,归纳出了以下几类报道主题:
从表3可以看出,有关灾后重建和反思类的文章数量最多,达75篇,占所有文章的近40%。由于汶川地震已经过去5年,在对整个灾难性事件周期的报道中,有关灾后重建与反思的报道成为报道主体。可以理解,这对于灾后重建过程中引导社会舆论,重塑民众信心具有重要作用。有关典型榜样的文章所占百分比达24.7%,典型形象树立、正面宣传稿在灾难性事件面前,有助于受众树立信心,这类稿件的采访对象集中于灾区英雄、部队典型及志愿者先进团队和个人。
从表4可以看出,雅安地震发生的一个月内,《中国青年报》有关救灾措施的报道数量最多,达19篇,所占比例接近30%。这与灾难性事件的发生进程一致。在灾难发生的前期,对于救灾措施的密切报道有利于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推进和群众自救工作的展开。典型榜样的报道数量其次,达17篇,占所有文章的26.6%,同样可以印证,在重大灾难面前,新闻媒体对于典型榜样的树立,有利于帮助灾区受众重塑信心。
二、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分析两次灾难报道
(一)新闻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被学界认为是探析媒体报道内容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研究新闻媒体面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可行路径。具体的新闻框架研究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通过对新闻文本的内容分析来揭示新闻中呈现的框架;二是在文本之外的社会层面来探讨形成新闻框架的影响因素。从新闻框架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比《中国青年报》的两次灾难性新闻报道,目的是分析和确认新闻媒体在灾难性新闻报道文本中的新闻框架,同时解析影响灾难性新闻框架的社会因素。
(二)借由新闻理论框架对两次灾难报道的分析
1. 叙述性报道与分析性报道
《中国青年报》在汶川地震中的专题系列报道属于亲历型叙述性报道。记者通过身临其境,站在被访者的角度体验、理解乃至再现事实,由此完成新闻报道。该类报道通过其叙述性的描写,客观地反映灾区的真实情况,具有很强的接近性、人文关怀和可读性,容易渲染情感。如2008年5月16日的《废墟下的70小时》、5月17日的《北川大搜救》等。
在雅安地震报道中,《中国青年报》延续了汶川地震中亲历型叙事性报道的风格,在感性话语的渲染下,体现了报纸的人文关怀。此外,有关雅安地震报道中,也出现了国际灾难性报道常见的报道方式——分析性报道。记者在报道中除了客观地呈现事实外,还通过冷静、理性的分析,为解决当前问题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如2013年5月10日的《芦山地震迎来次生灾害大考》和《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有待完善》。
2. 透明化报道、典型性宣扬与选择性呈现
通过对比《中国青年报》对两次地震灾难的新闻报道可以发现:
透明化报道。两次地震灾难报道均对灾区现场、伤亡情况、救援情况等各方面进行了客观且真实的报道。例如,2010年8月16日的《暴雨致多个汶川地震重灾乡镇再成孤岛》。
典型性宣扬。两次地震报道均重点进行了典型人物和事件的新闻报道,以体现人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积极乐观、甘于奉献的精神,以期起到对受众心理正能量的补充。例如,2008年10月11日的《屡创奇迹的“救灾尖兵”》。
(3)选择性呈现。两次地震灾难报道都选择那些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典型人物或事迹进行报道,通过对典型人物表现出的抗灾精神,使人们在灾难中看到希望与力量,而弱化对灾难本身惨烈程度、伤亡及损失等方面的报道,以减轻人们再经历灾难后的二次伤害。例如,2013年4月29日的《大学生村官:我在雅安第一线抗震救灾》。
3. 灾难损失与人本主义
在以往的灾难报道中,往往突出灾难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而忽略对人本身的关注,但在《中国青年报》对两次地震的新闻报道中,更多体现出的是由“为逝者哀”到“为生者谋”的转变。
“人本主义”即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从人出发,关注人,关心人,进而推及整个灾难,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进步。在两次灾难报道中,《中国青年报》在新闻报道中的人本主义原则得以延续。例如,2008年5月28日的《男子背儿子遗体回家:我不能把他丢在废墟里》和2013年4月30日的《程林祥:又是一次“回家”》。
三、研究结论
《中国青年报》在两次灾难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真实客观地报道,妥善处理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的关系,合理设置议程,引导社会舆论。作为一份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立足青年,冷静又饱含希望地完成了灾难报道,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中国青年报》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新闻框架
政治框架。在针对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中国青年报》围绕灾难发生后政府政策、官方救援反应、政府机构行动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如2008年5月16日报道《数万武警在震区救出5000余名群众》。
经济影响框架。《中国青年报》在灾难发生后,聚焦于经济损失进行的新闻报道,这类内容散见于诸多新闻报道中,主要作为抗震救援、灾难报道等新闻报道的材料内容。
灾难框架。媒体在地震报道中,《中国青年报》从灾情本身和救灾措施等方面进行的报道,均属于此类框架。但在报道中,弱化了伤亡及损失所带来的影响,而强化了对救援成功结果的内容。如2008年5月21日报道《灾区再创生命奇迹 一男子被埋近179个小时后生还》。
典型宣扬框架。此类框架是《中国青年报》在两次重大灾难性事件报道中试用最为频繁的新闻框架。新闻报道内容着重选取救灾过程中的典型人物、集体以及鼓舞人心的救灾事件为主体,在灾难发生的初期,甚至超过了对灾情本身的报道数量,且在新闻篇幅及版面布置上均优于后者。例如,2013年4月29日报道《军装为你而穿 生命因你温暖:和你在一起》。
反思框架。《中国青年报》运用此类新闻框架,出现于灾难发生后的一个月及以后,主要内容涉及抗震救灾反思及灾后重建反思。在灾难发生的后期,此类框架出现的频率较高,如2008年6月11日报道《废墟上筑起民族精神新的长城》。
(二)灾难性事件报道新闻框架影响因素
上述5种新闻框架是通过对《中国青年报》两次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分析得出的,就框架本身而言,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控制因素
以往我国媒体在面对灾难性事件时,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官方色彩,作为政府声音的代言人和信息发布平台,承担着维持社会稳定和合理引导舆论的政治任务,对于一些事件的报道,往往是新闻价值让步于政治和社会价值。以2003年非典的新闻报道为例,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新闻媒体一般采取“宁慢不抢”“稳而不快”的报道方针和策略,缓报甚至不报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这两次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国家层面迅速采取行动,宣传部门要求所有媒体强化抗震救灾的正面报道,使新闻报道本身凸显出了一定的政治性和宣传性,如政治框架和典型宣扬框架的大量使用。但在新形势下,新闻报道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更加注重新闻规律,媒体的专业追求和新闻操作较以往也有了更大的空间。
2. 媒体自身因素
《中国青年报》作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性综合日报,立足广大青年读者,其报道以专业严肃著称,是国内报业的典范。该报对于两次灾难性新闻报道,一如既往地延续了重时机、重事实的战略,在第一时间内对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情况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新闻呈现。此外,该报注重从青年角度出发,以人文关怀为本,进行新闻报道。虽然灾难性事件无法预测,对社会及个人造成的伤害十分巨大,但《中国青年报》通过合理的新闻议程设置,有效地缩减了个人的心灵创伤,防止二次伤害;有助于增强灾区群众抗震救灾的信心与勇气;有利于为高层传达有效信息,帮助其完成救灾决策;有利于帮助受灾群众的心理重建,合理地引导舆论,减少社会悲观负面情绪,为社会风险“降温”。
3. 新闻专业主义因素
我国的新闻媒体以往对灾难性事件较多选择“以正面宣传为本”,多侧重呈现广大军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不畏艰险抵御灾害、众志成城的英雄气概,强调政府决策的正确、人民互助的感动、救援状况的顺利、热心赈灾的积极,并在这种斗争过程中不断弘扬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青年报》在这两次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多数情况下也延续了以往的典型榜样报道风格,但报道中越来越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关注灾难到关注个体,从关注伤害到关注生存,始终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该报的许多灾难报道都体现出了对灾民和灾情的真切关注、对灾难中个体生命尊严的尊重与维护和对灾难中普通人生存环境的持续关注。典型报道凸显出的也是一个个平凡而鲜活的人物,而不再是生硬而抽象的口号或符号化形象。
[1]陈建云.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伦理问题[J].新闻大学,2008(4).
[2]高文欢.中外报纸5·12汶川地震报道框架比较分析[D].汕头:汕头大学,2009.
[3]胡芳芳.报纸对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配置个案分析——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匡载源.舆论导向下的“人本主义”传播——《人民日报》汶川地震报道的内容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