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耐热青菜品种的筛选和应用

娄丽娜等
摘 要:选取9份青菜商品种,对其在自然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性进行比较,通过产量、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及耐热性比较,综合考虑,正大青秀F1、青冠、三伏,3个品种的耐热性好,产量较高,且亚硝酸盐含量较低,是适用于夏季高温季节栽培的优质、耐热青菜品种材料。
关键词:青菜; 高温胁迫;热害指数;亚硝酸盐含量
青菜即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L.),又名小白菜、油菜等,喜冷凉气候条件,能忍受-5~-8℃的间断性低温,适宜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一种四季栽培,近年来在北方也逐渐栽培[1]。江苏省的秋冬季是叶菜的主要生长季节,不仅数量大、品种全,而且品质好;而夏秋季气温高,青菜往往生长缓慢,死苗率高,病毒病严重,味苦,纤维含量明显增加,叶片易变黄、腐烂等[2],因此夏季栽培中,迫切需要耐热且质优的青菜品种,从而解决夏季青菜供应短缺的问题。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问题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认为,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0%以上来自于蔬菜[3]。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毒性相对较低,进入人体后被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导致血红蛋白低氧血症,还可以与二级胺结合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诱发人体消化系统的癌变[4~6]。青菜是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种类之一,而且又是大众化的蔬菜之一,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病虫害发生相对严重,因此筛选耐热、低亚硝酸盐含量的青菜品种,是保证蔬菜品质和市民健康的保障,同时耐热优质品种的筛选也是菜农利益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夏季高温自然条件下,对9个青菜品种,进行了耐热性的筛选,并对其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为筛选出耐热优质的青菜品种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根据对多年夏季栽培的青菜品种的耐热性观察,选取不同来源且耐热性有差异的青菜品种9份,品种名称、耐热性以及种子的来源,详见表1。材料的耐热性以多年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的田间观察为记录依据。
1.2 试验方法
①材料处理 将材料于2013年8月1日撒播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六合基地的蔬菜塑料大棚中,每份材料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9 m2。田间常规管理。
于大棚居中位置安装杭州路格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度记录仪(LCF-WD41),分别于地表以上1 m、地表、地表下5 cm及地表下10 cm处设置探头,于2013年8月11~31日,苗龄11~31 d时测量温度。
②测量指标及方法 青菜热害指数的测定,参照刘燕燕等[7]的统计方法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8]。
2 结果与分析
2.1 耐热试验的田间自然温度变化
在青菜苗龄为11~31 d时,对每天的温度(空气、地表、地下5 cm、地下10 cm)进行了24 h记录,每日的最高温度分布见图1。
空气最高温度范围36~45.1℃,平均温度41.16℃;地表最高温度范围30.7~39.1℃,平均温度35.73℃;地下5 cm最高温度范围29.7~35.3℃,平均温度33.51℃;地下10 cm最高温度范围29~33.3℃,平均温度31.85℃。从总体趋势来看,最高温度表现出空气温度>地表温度>地下5 cm温度>地下10 cm温度。空气最高温度均大于36℃,地表温度也维持在30℃以上,符合耐热青菜高温的筛选温度范围[7]。地下温度相对变化差异不大。
2.2 青菜的田间耐热性鉴定
在青菜苗龄为26 d时,对田间处于自然高温胁迫下的不同青菜品种,进行了耐热指数的统计,结果表明(表2),不同品种间,热害指数差异达显著水平,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三伏、抗热605青菜、正大青秀F1、青冠、日本青菜王、特优四季青、优选苏州青、高梗白、南京矮脚黄。三伏、正大青秀F1、青冠、抗热605青菜热害指数较小,为耐热材料;日本青菜王耐热指数中等,为较耐热材料。优选苏州青、南京矮脚黄、特优四季青、高梗白耐热指数较高,为不耐热材料。在本试验中,以热害指数为指标,能够反映出不同青菜品种的耐热性差异。
2.3 高温胁迫下青菜的产量情况
由表2可知,正大青秀F1、南京矮脚黄、高梗白的产量最高,折合667 m2产量可达2 000 kg;其次为日本青菜王、抗热605青菜、三伏、青冠;折合667 m2产量最少品种为优选苏州青和特优四季青。
2.4 高温胁迫下青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在高温胁迫下,对9份青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9份青菜品种的亚硝酸盐含量有显著差异,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为南京矮脚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的为正大青秀F1,其次是青冠、三伏;其他青菜品种的亚硝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与耐热性的相关分析表明,高温胁迫下,青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品种的耐热性不相关(r=-0.325 9)。
3 结论与讨论
苏小俊等[9]对小白菜的耐热性研究发现,小白菜品种之间的耐热性差异不是从出苗之后就立即显现出来,而是在苗龄24 d后才明显表现出来,因此24 d以后对耐热性的观察能更加反映品种的耐热性差异。本试验对不同品种青菜的耐热指数的统计,选择在苗龄为26 d时进行。耐热筛选阶段,田间温度非常高,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45℃以上,即使最耐热品种三伏,耐热指数也达到了48;在田间自然高温条件下,不同的品种间耐热性的差异明显,因此,该耐热条件下的筛选能够反映品种的耐热性差异。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早在 1973 年就制定了食品中硝酸盐的限量标准,亚硝酸盐成人每人每日容许量为7.8 mg[10]。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蔬菜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本试验中,南京矮脚黄亚硝酸盐含量为4.32 mg/kg,是所测9份青菜品种中含量最高的。黄绍宁等[11]的研究发现,叶片黄绿色的半黄色的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综上所述,在夏季高温季节,应选择耐热、高产、低亚硝酸盐含量的青菜品种解决夏季叶菜淡季的问题,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家炳,赵岫云.我国小白菜品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J].中国蔬菜,2005(6):39-40.
[2] 刘维信,曹寿椿.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不结球白菜品种评价及相关性状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3,24(2):176-182.
[3] Sharat D, Gangollia P, Brandtb A, et al. Nitrate, nitrite and N-nitroso compounds[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1994, 292(1): 1-38.
[4] Kelley J R, Duggan J M.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J].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2003, 56(1): 1-9.
[5]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武汉地区夏季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及其防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5):497-499.
[6] 林志刚,赵仪华,薛耀英.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土壤通报,1993,24(6):253-255.
[7] 刘燕燕,沈火林,刘以前.高温胁迫对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0(5):25-29.
[8] GB/T 7493-1987 水质 亚硝酸盐氮测定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9] 苏小俊,李彬,袁希汉,等.小白菜田间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4(5):63-65,95.
[10] 上海第一医院,中国医学院卫生研究所.食品毒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204- 205.
[11] 黄绍宁,沈华山,吴华明,等.几种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02(2):21-22.
摘 要:选取9份青菜商品种,对其在自然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性进行比较,通过产量、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及耐热性比较,综合考虑,正大青秀F1、青冠、三伏,3个品种的耐热性好,产量较高,且亚硝酸盐含量较低,是适用于夏季高温季节栽培的优质、耐热青菜品种材料。
关键词:青菜; 高温胁迫;热害指数;亚硝酸盐含量
青菜即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L.),又名小白菜、油菜等,喜冷凉气候条件,能忍受-5~-8℃的间断性低温,适宜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一种四季栽培,近年来在北方也逐渐栽培[1]。江苏省的秋冬季是叶菜的主要生长季节,不仅数量大、品种全,而且品质好;而夏秋季气温高,青菜往往生长缓慢,死苗率高,病毒病严重,味苦,纤维含量明显增加,叶片易变黄、腐烂等[2],因此夏季栽培中,迫切需要耐热且质优的青菜品种,从而解决夏季青菜供应短缺的问题。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问题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认为,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0%以上来自于蔬菜[3]。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毒性相对较低,进入人体后被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导致血红蛋白低氧血症,还可以与二级胺结合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诱发人体消化系统的癌变[4~6]。青菜是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种类之一,而且又是大众化的蔬菜之一,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病虫害发生相对严重,因此筛选耐热、低亚硝酸盐含量的青菜品种,是保证蔬菜品质和市民健康的保障,同时耐热优质品种的筛选也是菜农利益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夏季高温自然条件下,对9个青菜品种,进行了耐热性的筛选,并对其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为筛选出耐热优质的青菜品种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根据对多年夏季栽培的青菜品种的耐热性观察,选取不同来源且耐热性有差异的青菜品种9份,品种名称、耐热性以及种子的来源,详见表1。材料的耐热性以多年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的田间观察为记录依据。
1.2 试验方法
①材料处理 将材料于2013年8月1日撒播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六合基地的蔬菜塑料大棚中,每份材料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9 m2。田间常规管理。
于大棚居中位置安装杭州路格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度记录仪(LCF-WD41),分别于地表以上1 m、地表、地表下5 cm及地表下10 cm处设置探头,于2013年8月11~31日,苗龄11~31 d时测量温度。
②测量指标及方法 青菜热害指数的测定,参照刘燕燕等[7]的统计方法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8]。
2 结果与分析
2.1 耐热试验的田间自然温度变化
在青菜苗龄为11~31 d时,对每天的温度(空气、地表、地下5 cm、地下10 cm)进行了24 h记录,每日的最高温度分布见图1。
空气最高温度范围36~45.1℃,平均温度41.16℃;地表最高温度范围30.7~39.1℃,平均温度35.73℃;地下5 cm最高温度范围29.7~35.3℃,平均温度33.51℃;地下10 cm最高温度范围29~33.3℃,平均温度31.85℃。从总体趋势来看,最高温度表现出空气温度>地表温度>地下5 cm温度>地下10 cm温度。空气最高温度均大于36℃,地表温度也维持在30℃以上,符合耐热青菜高温的筛选温度范围[7]。地下温度相对变化差异不大。
2.2 青菜的田间耐热性鉴定
在青菜苗龄为26 d时,对田间处于自然高温胁迫下的不同青菜品种,进行了耐热指数的统计,结果表明(表2),不同品种间,热害指数差异达显著水平,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三伏、抗热605青菜、正大青秀F1、青冠、日本青菜王、特优四季青、优选苏州青、高梗白、南京矮脚黄。三伏、正大青秀F1、青冠、抗热605青菜热害指数较小,为耐热材料;日本青菜王耐热指数中等,为较耐热材料。优选苏州青、南京矮脚黄、特优四季青、高梗白耐热指数较高,为不耐热材料。在本试验中,以热害指数为指标,能够反映出不同青菜品种的耐热性差异。
2.3 高温胁迫下青菜的产量情况
由表2可知,正大青秀F1、南京矮脚黄、高梗白的产量最高,折合667 m2产量可达2 000 kg;其次为日本青菜王、抗热605青菜、三伏、青冠;折合667 m2产量最少品种为优选苏州青和特优四季青。
2.4 高温胁迫下青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在高温胁迫下,对9份青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9份青菜品种的亚硝酸盐含量有显著差异,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为南京矮脚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的为正大青秀F1,其次是青冠、三伏;其他青菜品种的亚硝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与耐热性的相关分析表明,高温胁迫下,青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品种的耐热性不相关(r=-0.325 9)。
3 结论与讨论
苏小俊等[9]对小白菜的耐热性研究发现,小白菜品种之间的耐热性差异不是从出苗之后就立即显现出来,而是在苗龄24 d后才明显表现出来,因此24 d以后对耐热性的观察能更加反映品种的耐热性差异。本试验对不同品种青菜的耐热指数的统计,选择在苗龄为26 d时进行。耐热筛选阶段,田间温度非常高,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45℃以上,即使最耐热品种三伏,耐热指数也达到了48;在田间自然高温条件下,不同的品种间耐热性的差异明显,因此,该耐热条件下的筛选能够反映品种的耐热性差异。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早在 1973 年就制定了食品中硝酸盐的限量标准,亚硝酸盐成人每人每日容许量为7.8 mg[10]。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蔬菜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本试验中,南京矮脚黄亚硝酸盐含量为4.32 mg/kg,是所测9份青菜品种中含量最高的。黄绍宁等[11]的研究发现,叶片黄绿色的半黄色的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综上所述,在夏季高温季节,应选择耐热、高产、低亚硝酸盐含量的青菜品种解决夏季叶菜淡季的问题,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家炳,赵岫云.我国小白菜品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J].中国蔬菜,2005(6):39-40.
[2] 刘维信,曹寿椿.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不结球白菜品种评价及相关性状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3,24(2):176-182.
[3] Sharat D, Gangollia P, Brandtb A, et al. Nitrate, nitrite and N-nitroso compounds[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1994, 292(1): 1-38.
[4] Kelley J R, Duggan J M.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J].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2003, 56(1): 1-9.
[5]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武汉地区夏季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及其防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5):497-499.
[6] 林志刚,赵仪华,薛耀英.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土壤通报,1993,24(6):253-255.
[7] 刘燕燕,沈火林,刘以前.高温胁迫对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0(5):25-29.
[8] GB/T 7493-1987 水质 亚硝酸盐氮测定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9] 苏小俊,李彬,袁希汉,等.小白菜田间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4(5):63-65,95.
[10] 上海第一医院,中国医学院卫生研究所.食品毒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204- 205.
[11] 黄绍宁,沈华山,吴华明,等.几种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02(2):21-22.
摘 要:选取9份青菜商品种,对其在自然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性进行比较,通过产量、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及耐热性比较,综合考虑,正大青秀F1、青冠、三伏,3个品种的耐热性好,产量较高,且亚硝酸盐含量较低,是适用于夏季高温季节栽培的优质、耐热青菜品种材料。
关键词:青菜; 高温胁迫;热害指数;亚硝酸盐含量
青菜即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L.),又名小白菜、油菜等,喜冷凉气候条件,能忍受-5~-8℃的间断性低温,适宜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一种四季栽培,近年来在北方也逐渐栽培[1]。江苏省的秋冬季是叶菜的主要生长季节,不仅数量大、品种全,而且品质好;而夏秋季气温高,青菜往往生长缓慢,死苗率高,病毒病严重,味苦,纤维含量明显增加,叶片易变黄、腐烂等[2],因此夏季栽培中,迫切需要耐热且质优的青菜品种,从而解决夏季青菜供应短缺的问题。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问题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认为,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0%以上来自于蔬菜[3]。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毒性相对较低,进入人体后被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导致血红蛋白低氧血症,还可以与二级胺结合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诱发人体消化系统的癌变[4~6]。青菜是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种类之一,而且又是大众化的蔬菜之一,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病虫害发生相对严重,因此筛选耐热、低亚硝酸盐含量的青菜品种,是保证蔬菜品质和市民健康的保障,同时耐热优质品种的筛选也是菜农利益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夏季高温自然条件下,对9个青菜品种,进行了耐热性的筛选,并对其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为筛选出耐热优质的青菜品种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根据对多年夏季栽培的青菜品种的耐热性观察,选取不同来源且耐热性有差异的青菜品种9份,品种名称、耐热性以及种子的来源,详见表1。材料的耐热性以多年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的田间观察为记录依据。
1.2 试验方法
①材料处理 将材料于2013年8月1日撒播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六合基地的蔬菜塑料大棚中,每份材料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9 m2。田间常规管理。
于大棚居中位置安装杭州路格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度记录仪(LCF-WD41),分别于地表以上1 m、地表、地表下5 cm及地表下10 cm处设置探头,于2013年8月11~31日,苗龄11~31 d时测量温度。
②测量指标及方法 青菜热害指数的测定,参照刘燕燕等[7]的统计方法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8]。
2 结果与分析
2.1 耐热试验的田间自然温度变化
在青菜苗龄为11~31 d时,对每天的温度(空气、地表、地下5 cm、地下10 cm)进行了24 h记录,每日的最高温度分布见图1。
空气最高温度范围36~45.1℃,平均温度41.16℃;地表最高温度范围30.7~39.1℃,平均温度35.73℃;地下5 cm最高温度范围29.7~35.3℃,平均温度33.51℃;地下10 cm最高温度范围29~33.3℃,平均温度31.85℃。从总体趋势来看,最高温度表现出空气温度>地表温度>地下5 cm温度>地下10 cm温度。空气最高温度均大于36℃,地表温度也维持在30℃以上,符合耐热青菜高温的筛选温度范围[7]。地下温度相对变化差异不大。
2.2 青菜的田间耐热性鉴定
在青菜苗龄为26 d时,对田间处于自然高温胁迫下的不同青菜品种,进行了耐热指数的统计,结果表明(表2),不同品种间,热害指数差异达显著水平,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三伏、抗热605青菜、正大青秀F1、青冠、日本青菜王、特优四季青、优选苏州青、高梗白、南京矮脚黄。三伏、正大青秀F1、青冠、抗热605青菜热害指数较小,为耐热材料;日本青菜王耐热指数中等,为较耐热材料。优选苏州青、南京矮脚黄、特优四季青、高梗白耐热指数较高,为不耐热材料。在本试验中,以热害指数为指标,能够反映出不同青菜品种的耐热性差异。
2.3 高温胁迫下青菜的产量情况
由表2可知,正大青秀F1、南京矮脚黄、高梗白的产量最高,折合667 m2产量可达2 000 kg;其次为日本青菜王、抗热605青菜、三伏、青冠;折合667 m2产量最少品种为优选苏州青和特优四季青。
2.4 高温胁迫下青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在高温胁迫下,对9份青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9份青菜品种的亚硝酸盐含量有显著差异,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为南京矮脚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的为正大青秀F1,其次是青冠、三伏;其他青菜品种的亚硝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与耐热性的相关分析表明,高温胁迫下,青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品种的耐热性不相关(r=-0.325 9)。
3 结论与讨论
苏小俊等[9]对小白菜的耐热性研究发现,小白菜品种之间的耐热性差异不是从出苗之后就立即显现出来,而是在苗龄24 d后才明显表现出来,因此24 d以后对耐热性的观察能更加反映品种的耐热性差异。本试验对不同品种青菜的耐热指数的统计,选择在苗龄为26 d时进行。耐热筛选阶段,田间温度非常高,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45℃以上,即使最耐热品种三伏,耐热指数也达到了48;在田间自然高温条件下,不同的品种间耐热性的差异明显,因此,该耐热条件下的筛选能够反映品种的耐热性差异。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早在 1973 年就制定了食品中硝酸盐的限量标准,亚硝酸盐成人每人每日容许量为7.8 mg[10]。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蔬菜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本试验中,南京矮脚黄亚硝酸盐含量为4.32 mg/kg,是所测9份青菜品种中含量最高的。黄绍宁等[11]的研究发现,叶片黄绿色的半黄色的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综上所述,在夏季高温季节,应选择耐热、高产、低亚硝酸盐含量的青菜品种解决夏季叶菜淡季的问题,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家炳,赵岫云.我国小白菜品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J].中国蔬菜,2005(6):39-40.
[2] 刘维信,曹寿椿.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不结球白菜品种评价及相关性状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3,24(2):176-182.
[3] Sharat D, Gangollia P, Brandtb A, et al. Nitrate, nitrite and N-nitroso compounds[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1994, 292(1): 1-38.
[4] Kelley J R, Duggan J M.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J].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2003, 56(1): 1-9.
[5]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武汉地区夏季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及其防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5):497-499.
[6] 林志刚,赵仪华,薛耀英.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土壤通报,1993,24(6):253-255.
[7] 刘燕燕,沈火林,刘以前.高温胁迫对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0(5):25-29.
[8] GB/T 7493-1987 水质 亚硝酸盐氮测定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9] 苏小俊,李彬,袁希汉,等.小白菜田间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4(5):63-65,95.
[10] 上海第一医院,中国医学院卫生研究所.食品毒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204- 205.
[11] 黄绍宁,沈华山,吴华明,等.几种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02(2):21-22.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