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学术之尊 力推精品之作

    侯俊华

    “巍巍交大,百年书香。”进入而立之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传承“泱泱中华,千年文化”的进程中,坚守学术之尊,力推精品之作,规模愈大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求真务实,不断开拓,致力于高水平学术著作的出版与传播,出版了一批优秀文化产品,在古籍整理与研究出版方面尤为突出。如2011年9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大厅隆重举行《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丛书》首发式,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古籍整理出版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更引人注目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古籍整理与研究类图书连年获得国家级出版基金的青睐和支持,并且频频获得国家级大奖。如2009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朱载堉集》《天学初函》分别获得2009年、2010年、2011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日本汉文史籍丛刊》获2012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

    ■ 古籍整理与研究图书的出版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历年规划出版了一批古籍整理与研究图书,仅在近三年就一共出版古籍整理与研究图书相关图书50种100余冊。古籍整理可以分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古籍整理出版基金项目、2010~2020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三个方面。

    1.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乐府》。由彭黎明、彭勃主编的古籍整理成果《全乐府》(共6册) ,是一部迄今为止收入作品最多的古代乐府诗总集。书中收录了先秦两汉乐府、魏晋南北朝乐府、唐五代新乐府、宋元明清文人拟乐府,大约有7000首作品。网罗作者900多人,并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充分揭示和反映乐府诗产生、发展、繁荣与衰微的全过程,为研究乐府史、韵文史和文学史提供了丰厚的材料。本书荣获上海图书奖入围奖。

    2. 古籍整理出版基金项目:《朱载堉集》《函宇通校释》《历 体略校证》《天学初函》《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清代江南机器制造局档案汇编》《上海交通大学馆藏地方历史文献·鄱阳湖区契约文书汇编》等。其中《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朱载堉集》《天学初函》(校点本)已出版。《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合作,对中国传统文献中史部地理类以外的地理文献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按专题和类别编成十编。本辑刊是我国历史地理学长期以来翘首以盼的一部集资料性和具象性于一体,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文献。这套辑刊被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列为2009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补贴项目。《朱载堉集》获2010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朱载堉是中国古代最富创造性的学者之一,他以博大精深的才学、智慧,在科学与艺术领域纵横驰骋,成就达到明代自然科学与艺术科学的巅峰。朱载堉留下的文字著述100多万字,学科涉及广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家具有科技背景的学术大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一向注重发掘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技术的选题,而2011年适逢朱载堉逝世400周年纪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能关注这一古代科学巨匠,并为之出版文集,以纪念这位才情横溢的“布衣王子”曾经为中华民族在人类科学史进程中赢得的荣誉,选题眼光是独到的,其价值、意义不言而喻。《天学初函》(校点本)由明末清初的科学家李之藻编纂,书凡19种,分理、器二编。《天学初函》保存了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最初一批文献,其中理编为宗教文化交流的实录,器编为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天学初函》是早期中西文化与科学交流的最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至今没有标点整理本。这批文献此前只有刊本,沉睡在图书馆中,通常无法被一般公众接触,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将其点校整理,排印出版,实属文化建设之功德。

    3. 2010~2020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清代西北史地学文献集成》 《中国天算古籍整理研究丛书》。《中国天算古籍研究整理丛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此外,还有多种古籍整理与研究图书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项目,如《王锡阐集》《上海史研究资料丛刊》等,《晚清新学文献集成》被列入上海市“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

    ■ 文史类学术研究成果累累

    作为以理工科见长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来进军科学文化史籍出版领域,出版了一大批文史类学术研究成果,不仅成为我国出版业异军突起的生力军,而且也成为我国高校出版社的一枝奇葩,更是彰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获“ 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的一个亮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文史类学术研究出版成果主要有六大书系:

    1.“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项目:《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获得2010年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中下),由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任主编,是中国科技史界近年最新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本书是2008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的为中央领导同志讲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讲义,系统梳理了中国科学技术辉煌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理论、关系和文化脉络。

    2. 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丛书》(共40册)。这套丛书是我国第一部世界遗产地历史文献丛书,也是“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研究与推广项目”,对于呈现现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成果,宣传科学的保护理念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世遗文献丛书》是我国第一次对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项目的相关历史文献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整理,同时也是世界各缔约国中第一次将本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相关历史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中国世遗文献丛书》收录的文献主要包括遗产所在地的地方志、历代有关该遗产的专门记载,包括专志、游记、图集、宫观寺庙志、人物志、诗文集等,并按照一定的体例进行编纂,丛书所收历史文献下限至民国初年,影印出版。作为国家文化创新工程——“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研究与推广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继《中国世遗文献丛书》出版发行后,还将陆续推出《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丛书续编》(60册)、《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预选地历史文献丛书》(200册),全部出齐文字规模将达2亿字,堪称中国当代历史文献编纂集成之最。

    3. 2012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日本汉文史籍丛刊》(全4辑,共120册)。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了解,最直接的渠道是阅读这个国家的史书。而日本大正以前的重要史籍大都用汉语文言文写作,日文史籍的重要部分也经过日本人译为汉文用到了他们的著作中。《日本汉文史籍丛刊》就是一套对相关日本汉文史籍进行全面、系统、集中搜集和整理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全套丛书拟收书500余种,分为纪传、六国史(正史)、编年、纪事本末、传记系谱、杂史、地理、外纪、职官、政书、史表、目录、史评十三大类。分类齐全,资料翔实,不仅可为广大研究日本历史问题的学者构建完备的资料库,也可为人们更好地了解日本的民族历史文化提供详尽的文献资料参考。第一辑纪传体(全19册),辑录了江户(1603~1867)、明治(1868~1912)时期日本人运用汉语文言文、使用中国纪传体写作的记载日本历史的多部著作。第二辑编年体(全42册),共收录两种史体:编年体(含六国史)、纪事本末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辑中所收藤泽南岳的纲目体《日本通史》、青山延光的《国史纪事本末》文笔流畅,篇幅适中,最适合作为中国学生的日本史入门读物。

    4. 上海市“十一五” “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图书:“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策划的一项重点出版工程,以厚重的年谱长编形式,为我国近代一流人物“树碑立传”,实为出版界首创。目前,已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夏东元教授编写的《盛宣怀年谱长编》,武汉大学吴剑杰教授编写的《张之洞年谱长编》,吴剑杰编写的《郑观应年谱长编》,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编写的《林则徐年谱长编》,张人凤、柳和城编著的《张元济年谱长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元济年谱长编》,是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专项基金资助出版的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图书,是我国首部完整记载近现代著名出版家、教育家、学者张元济一生的年谱长编。

    从已经问世的几部年谱和整个出版计划来看,无论从篇幅、规模,还是研究的实用性来说,这个长编系列必将成为研究这些谱主生平、思想、著作、业绩最全面、最准确和最客观的基本资料。从质量和权威性来说,这个长篇系列应是“迄今最好”,将来相当长时间内无可替代的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成果。这套年谱书系的谱主都是晚清人物,是从当前流行的文学家年谱转到政坛、军界、商场巨子的年谱,也是字数很多的“长编”。这类人物的大型年谱,出版社要寻找合适的撰著者很难,出版后的读者群也很小,经济效益很小。但从学术上来说,这些年谱很重要。因此,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的推出,无疑表明该社是有魄力、有眼光,善于填补空白。按照“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的出版规划,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謇、梁启超、康有为、袁世凯、郭嵩焘、翁同龢等二十来位人物的年谱长编已在撰著中,更有不少晚清人物的年谱长编撰著者正在物色中。百年交大,本来就与众多晚清、民国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这样的年谱长编系列,无疑将极大地提高上海交通大学的学术声誉。

    5.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项目:《中国箫笛史》《中国财政思想史》《中国民政社会思想史》《中国农业思想史》《中国家庭财产史论》《天学外史》《中国疫病史》《上海方志史》等。其中《中国箫笛史》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艺术人文文库”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中国数千年箫笛史与箫笛艺术的重要学术著作。全书对中国箫笛发展史、箫笛制作史和箫笛演奏法三大部分进行全面论述,集历史学、民俗学、考古学、乐器学等学科于一炉,并着重揭示了其文化精神与美学内涵,《中国箫笛史》的出版将为中国乐器发展史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由此,本书获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第二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一等奖,还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6. 首届金融图书“金羊奖”:《中国金融思想史》。为促进我国金融文化事业的繁荣,鼓励优秀金融图书作品的创作与出版,助力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广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金融杂志社联合举办第一届金融图书“金羊奖”评选活动,对全国范围内的优秀金融类图书进行首次评选。依据学术影响力、专业权威性、公众认知度等综合指标进行考量,评选出50本入围图书,公布详细图书书目,接受读者的公开投票,最终有10本图书获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中国金融思想史》入选。评审委员会的推荐词认为《中国金融思想史》是一本“详细阐述金融思想发展历程的学术专著,不但对各阶段金融思想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而且还对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金融思想进行了专门论述”,“具有大量独到观点”,“为这一领域金融思想研究构建了初步框架”。 该书此前曾获上海文化基金和彭心潮出版基金的资助。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四库文丛》等也获得学术界好评。

    ■ 古籍图书出版的编辑团队和学术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古籍整理和传统文化学术图书的策划、编辑和出版方面,有着较强的编辑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因而确保了科学文化史籍出版能取得如此丰硕成果。为了保证古籍图书的编辑出版质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系博士,领衔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科学文化史籍出版的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专门设立了古籍项目组,近年来专门引进了一批年轻的古籍专业硕士和博士,现有专职编辑10名,包括复旦大学历史系任雅君编审、上海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冯勤副编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吴云茜副编审、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李阳编辑、华东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王清编辑、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常利辉编辑、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专业(硕士)郑月林编辑、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张靖伟编辑、厦门大学中文系苏少波编辑。另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还社外聘请了多位资深专家顾问和编审校对人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古籍图书编辑均具有文、史、医、科等古典文献专业背景和专业能力,并积极参加“全国古籍整理出版编辑培训班”,近年共派出6人连续参加4期培训。

    由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各校古籍研究所建立了长久密切的联系,因此双方可以经常而长久地进行多方面合作,共同规划和实施了一批重大的古籍整理和研究项目,有的已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和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致力于高水平学术著作的出版与传播,出版的一批优秀文化产品,获得“ 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是实至名归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必将再接再厉,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