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培育技术的实施策略研究

    姚丽芳

    摘 要: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针对森林培育技术的实施策略展开了系统论述。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总结实践经验,认为当前森林培育工作存在整体质量偏低、培育工作落后的问题,为此,需要在使用森林培育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掌控技术要点,为技术应用做好准备工作,强化对于育苗以及育种环节的控制管理,提升森林整体培育水平,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培育;可持续发展;技术;实施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2-0078-01 中国图书分类号:S757.1;F326.2 文献标志码:A

    森林培育工作在造林技术中占据核心地位,直接影响到了林区的整体生长质量和成活率。树种培育、幼苗栽种、苗木抚育,树木木采伐当中都贯穿有森林培育工作,因此,相较于其他工作而言,森林培育工作更加困难,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其本身的价值也是其他工作无法比拟的。森林培育工作就是将苗木栽培技术、种子培育技术、造林育林技术以及林区管理等多项培育技术有效融合,并且肩负起了造林以及日常经营的重任。

    1 森林培育现状

    1.1 森林质量整体偏低

    2015年,我国森林整体覆盖面积达到了2.08亿公顷,覆盖率为21.66%,预计到2020年将超23.04%。尽管从总体上看,森林培育情况较为乐观,可是因为我国人口较多,使得森林人均占有量较小,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人工林方面看,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以及针叶林的比例为30∶47∶50,林分平均郁闭度保持在0.54,纯林与速生针叶林相对较少,导致了我国森林资源后续储备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建设以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2 森林培育工作落后

    从森林资源管理上看,对于中幼林的赋予工作重视程度较低,森林经营管理较为滞后,培育工作落后,抚育间伐的时间不够合理,导致了森林资源的净生长量持续降低,平均保持1.2亿m3/a的速度锐减,造成森林资源出现了严重损失,每年会损失240亿元,间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培育技术实施策略

    2.1 加强育苗技术

    森林培育技术关键在于做好育苗工作。首先,种子处理。不同树种培育时间与条件也会表现出差异性,为此,需要按照实际的情况,选用合适的育苗技术,强化对于树种采集时间、储藏条件的分析,构建规范化的树种培育体系,便于更好的开展育苗工作。其次,合理施肥。在育苗过程后只能怪,施工技术使用非常关键,如果可以合理使用,能够推动树苗的健康成长,加速苗木木质化进程。施肥过程中,合理的选择苗木整体生长情况,从生长的特点以及时间出发,强化对施肥用量以及类型的控制,保证苗木可以快速而又健康的成长。与此同时,强化对于施肥工作的监控,按照苗木实际生长情况,选择合理的施肥点,在保证育苗质量的基礎上,有效降低成本。再次,灌溉技术的合理使用。

    2.2 高效施肥技术

    在施肥阶段,幼苗生长以及萌芽过程都会出现不同特征,因此需要科学的分配施肥量。保证幼苗可以获取充足的肥料。此外,从肥料供应阶段开始就要对施肥整个过程实施监控,为苗木生产供应肥料,从而完美实现施肥效果,保证苗木能够健康成长。在保证幼苗的前提下,还需要选用合适的培育方式,从而培育出质量较高的幼苗。

    2.3 科学培育方式

    在森林培育阶段,对于江河沿岸的生态林,为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需要做好江河平缓地带陡坡首层山脊部分以及100~200m范围内的森林植保工作。对于公路沿岸生态林,需要充分发挥其本身的景观以及防风固沙的作用,能够使用合理密度法以及择优保留法,对公路两侧100m范围内的森林开展培育工作。对于诸如高陡坡等环境较差的区域,开展培育工作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些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树种,防止出现滑坡的问题。

    结束语

    森林培育技术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备基础以及核心所在。在当前林业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林业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强化森林资源培育工作,不断创新森林培育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做好育种以及育苗工作,强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升森林质量,保证森林产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小涛,何细女.强化森林培育技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花卉,2017(16):137-138.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