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
陆荣清
摘要:将近7年来临床患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1 600余只羊的临床处理情况进行了总结,供参考。
关键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4-0043-02
笔者现将近7年来对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防治,特别是笔者参与治疗的1 600余只羊群的临床处理经验总结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1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简介
1.1病原
该病病原为绵羊肺炎支原体与山羊肺炎支原体,也有绵羊、山羊混合感染的肺炎支原体。革兰染色为阴性,主要存在于病羊的肺组织、胸膜渗出物及纵膈淋巴结中,从肺肝病变部周围水肿区较易分出细菌。病原对理化作用的抵抗力较弱,常用的消毒药,如3%石炭酸、臭药水、福尔马林等,可在短时间内杀死病原。
1.2流行特点
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传染性强。阴雨连绵、寒冷潮湿、气候骤变、营养缺乏、羊群密集、拥挤等不良因素易诱发本病。特别是羊群引种到场后3~5 d开始发病,15~30 d为发病高峰。
1.3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短者5~6 d,长者在1个月左右,特别表现在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菌苗后3~5 d暴发此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39~42 ℃,继之出现短而湿的咳嗽,伴有浆性鼻涕。4~5 d后,咳嗽变干而痛苦,鼻液转为黏液、脓性并呈铁锈色,黏附于鼻孔和上唇,结成干固的棕色痂垢。多在一侧或两侧出现胸膜肺炎变化,叩诊有实音区,听诊呈支气管呼吸音和摩擦音、捻发音,触诊胸壁表现敏感、疼痛、避让的行为,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目光呆滞,眼睑肿胀,流泪或有黏液。头颈伸直,腰背拱起,孕羊发生流产,精神极度衰弱萎靡,被毛粗乱无光,个别羊只出现口腔、唇、乳房等部皮肤出现丘疹,最后病羊倒卧,濒死前体温常降至常温以下直至死亡。
2发病情况
从2007至今,独山县草地畜牧中心实施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来,先后从省内外引进种羊达6万余只,羊群因异地引种、改变饲养环境和改变饲料结构以及改变饲喂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诱发该病大面积的发生,造成羊群不同程度的死亡。
3剖检情况
3.1病死羊只易感品种
病死羊只品种为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乐至黑山羊、简阳大耳羊、贵州本地黑山羊,其中波尔山羊和南江黄羊极易感染本病;母羊比公羊易感。
3.2病死羊尸体表特征
体表特征为病死羊被毛凌乱无光泽、中等膘情或偏瘦、眼结膜苍白,眼角有泪痕和分泌物,嘴角流泡沫状唾液等。
3.3剖检变化
病变可见肺部坏死,主要表现在胸腔,两肺发生明显的浸润和肝样病变(南江黄羊较为严重),病肺呈红灰色和暗褐色,支气管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变厚,表面粗糙不平,肺叶与胸腔壁发生粘连,肺叶有点状脓块分部,胸腔积液呈黄色或暗褐色;个别南江黄羊还出现有腹膜呈干酪样脂肪,胆囊肿大,有的在腹腔一侧或两侧的腹肋上有乒乓球大小不等的脓胞。
4防治措施
4.1消毒
对山羊养殖场内外用生石灰水的澄清液进行彻底性的消毒,对全场羊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羊群在发病期间禁牧实行圈养3~5 d,严格进出场人员的消毒管理和严禁来历不明动物入场。
4.2分群管理
对养殖场羊群进行分群管理,按各个品种、个体大小强弱、公母分群,在此基础上同时还要对疑似感染的病羊与表现特征为健康的羊群进行分群,疑似感染的病羊与表现特征为健康的羊群不能在同一栋羊舍内,凡是发现体温升高或咳嗽的羊只全部留于原圈舍,健康羊隔离到新圈舍,每一个群体要求在40~60只,每一个群体要求由专人、专门的用具进行饲养,杜绝人为带病的交叉感染,出现病死羊尸严禁在场内解剖,对羊尸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
4.3补料
养殖场在草料供给的基础上对羊只进行精料补充,精料按每只羊每天补150~250 g计算,分3~4次拌草料饲喂以确保羊群营养供给达到增强体质,精料配比(供参考)玉米粉50%、米糠30%、麦麸18%、食盐1%、微量元素矿物质添加剂1%。
4.4药物治疗
对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和确诊羊只,应进行积极治疗。
(1)30%~50%氯苯尼考注射液,肌肉注射,1次10 mL/只、1次/d,连用3~5 d,配合使用肺炎康或硫酸卡那霉素10 mL。
(2)恩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1次5 mL/只、2次/ d,连用3~5 d,配合使用肺炎康或硫酸卡那霉素10 mL,另一侧肌肉注射。
(3)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皮下注射,首次量按每千克体重0.3 mL,以后按每kg体重0.15 mL,1次/d,连用3~5 d。
(4)饲料给药:①盐酸土霉素,按每天每千克体重30~60 mg,分2~3次拌草料给药。
②氯霉素,按每天每千克体重30~60 mg,分2~3次拌草料给药。
(5)紧急接种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菌苗。对全部羊群采取紧急接种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菌苗,用量为6月龄以上羊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 mL,六月龄以下3 mL,通过对全群羊只进行紧急性预防性接种观察3~5 d,发现有该病临床特征的羊只进行隔离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
5体会
(1)独山县地处贵州南部,平均海拔900 m左右,适宜山羊饲养的灌林林地平均海拔在1 000 m以上,年平均气温在15 ℃左右,昼夜温差较大,湿度大,阴雨季节时间长等因素是诱发该病的原因之一。
(2)独山县实施“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种草养羊项目工作以来,山羊引种均从省内外各地引种,由于经过长途运输和受到环境因素、饲料结构和饲喂方法改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羊群抵抗力下降,导致本病呈暴发性发生。
(3)通过以上防治措施的处理,能有的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减少羊群死亡,从而达保证养羊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