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内容生产模式比较研究
张博 乔欢
传统学术期刊的封闭模式使得学术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专家的专业性和期刊的权威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开放传播渠道,让民众参与纠错,将学术观点放置于无影灯下,既是对学术环境的净化,也规范了内容创作者们的行为,督促他们贡献出更高质量的内容。
关于内容生产,目前还没有完整确切的定义。喻国明教授认为,“内容生产和传播是指从信息的采集到筛选、把关,到加工制作,再到复制发行全环节诸要素的总和”。而孙东健曾结合电子图书出版把内容生产界定为是内容生产者(如作者、设计师、工程师、编辑等个人或相关机构)将信息内容进行组织和加工,最终转化为内容产品的过程。苗雨伏也提到过基于维基类开放内容社区的活动内容是包括了内容编撰活动和围绕内容编撰而进行的交互活动。
“生产”是一个经济学范畴的词语,指的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综上所述,内容生产应该是一种精神财富的创造,将内容原料经过加工转化成内容产品,满足人们对信息和知识需求的过程。
一、封闭模式——以传统学术期刊为代表
封闭模式在内容产业中一直都是主流的内容生产模式,虽然当今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各种内容生产模式也日渐兴起,但是在大众传播领域,如电视、广播、期刊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中的内容生产仍然还是以封闭模式为主。封闭模式,顾名思义,指的是生产过程是相对封闭的,从内容的提供、制作到传播,整个过程都是在专业编辑团队的掌控之下,而内容受众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生产流程尾端负责接收信息,虽然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受众的反馈越来越及时,编辑也越来越注重受众的反馈,但是,在封闭模式中大众仍然没有较高的参与程度。
传统学术期刊的文章发表简易流程为典型的封闭模式(如图1所示),首先由作者提交原稿,然后由责任编辑进行初审,初审内容主要是判定文章主题是否符合杂志风格,文章格式是否规范,审核材料是否齐全并进行论文相似性检测等,初审通过后,编辑会挑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议者,这些评议者会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评议通常会持续六到八个星期。一旦编辑收到专家评审的意见,他们就会基于这些意见决定这篇手稿是不需修改就进行发表还是修改之后再发表,或者直接拒绝发表。同时,专家评审的意见也会立即反馈给作者,如需修改的文章会要求作者按照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再由专家进行复审,通过之后,文章会交由主编进行终审。当这些流程都顺利完成,文章会在进行一定的技术编辑之后发表在期刊上。由此简易流程可以发现,在传统期刊的文章出版过程中,从文章的提交到发表,整个过程都是由专业编辑和审评专家掌控的,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中。
1. 内容生产主体
内容生产主体主要是指期刊中的内容创造者,包括期刊中文章的作者及编辑。由于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主要有三种体制管理模式,分别是依托于文化教育和研究部门等事业单位,或是依托于相应的科研机构或大学以及依托于出版集团。因此笔者选取了这三类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关于传播学科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作为调查样本:主办单位为新疆日报社的《当代传播》、主办单位为复旦大学的《新闻大学》和主办单位为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新闻界》。通过对这三种刊物自2013年以来投稿作者的资料收集研究分析,发现投稿给传播学科的学术期刊作者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是研究机构,如中国社科院的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二是各大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及其他相关研究方向的科系。由此可以总结出传统学术期刊中的文章作者主要是隶属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士。
当前,学术期刊已成为个人学术水平认证和评职称的硬性指标。根据文章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的不同,对于个人的贡献认证也不同。例如,很多高校会要求硕士生在毕业之前至少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相关专业的学术文章,而高校老师和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要通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申请课题或项目,同时这也是个人职称的评价指标。学术期刊对于个人学术水平的认证是其作者群体范围仅局限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最主要原因。
在传统期刊的内容生产流程中,编辑的角色举足轻重,他们的工作内容涉及从组稿到发行的每一个环节,编辑们不只对文章的外在形式进行把关,同时也会用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来影响作者对文章的修改,进而不可避免地使文章也会凝结编辑的思想,而且无论是依托于哪种体制管理模式运营的杂志社,都是聘请专职专业的编辑来参与内容生产活动。
2. 质量控制
质量是学术期刊出版的生命线,审稿则是学术期刊出版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当前的学术期刊审稿机制借鉴了国际社会上采用的同行评审(peer review),同行评审的类型有双盲评审、单盲评审、开放评审等,而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单盲评审,即被评审文章的作者资料对于担任同行评审的评审人员或专家来说是完全开放的,而作者则完全不了解评审人员的情况。
学术期刊十分重视文章的准确性、创新性和科学性。准确性依赖于作者的学术水平和表达能力以及引用来源的可靠性;创新性的评价指标则是创新程度;科学性要求作者的思维、推理、分析及所得符合客观规律。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专家库,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普及,也能够方便合理地选择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文章审核,专家评审阶段就是要力图保证文章符合准确性、创新性和科学性这三个要求,维护学术正当性和期刊的权威性。
3. 版权管理
文章通过审核要录用时,杂志社会与作者签署版权转让协议或声明,以保证作者和出版社的合法权益。以《新闻界》版权协议为例,协议中明确规定作者需将汇编权、发行权、传播权和复制权转让给编辑部,同时要求作者保证文稿为首发稿,署名不存在争议性,不得一稿多投等。
二、自由模式——以维基百科为代表
Wikipedia,是由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运营的,是基于wiki技术的一种采用多人协同协作方式的多语言网络知识生产平台。此平台是动态的,并且其内容是可以自由查阅和演绎的,它的目标和宗旨是为全人类提供自由内容的百科全书。
本文将以维基百科中特色条目(featured articles)的推选机制为例来介绍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内容生产模式。由于在维基百科中任何人都可以贡献内容并且可以编写和修改里面的文章,而且内容贡献者的年龄、地理位置、职业和兴趣爱好还极具分散性,特色条目的推选过程也是完全公开的,每一位维基用户都可以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所以我们称这种内容生产模式为自由模式。
如图2所示,在维基百科中,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提名特色条目,但其实提名者通常都是条目的原作者,被提名为特色条目的作者会在被提名特色条目对话页的顶部增加FAC模板,与此同时还会专门为此创建一个讨论页面,并把它加入到正在进行资格审查的特色条目列表中,进行开放评议。在这期间任何一个维基用户都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利用简单的代码表明自己的立场并附上理由,文章作者可以根据用户提出的意见对条目内容进行修改,并且评议者们也是被允许修改编辑内容的(原则上,不鼓励评议者在不经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本质上的改动)。评选期为两周,评选期结束后,如果绝对票有至少8票是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且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的票数低于或等于总票数的三分之一,该条目就会被选为特色条目。
1. 评选标准
特色条目是维基百科条目的杰出典范,普通条目必须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和标准才能有资格被提名为特色条目。维基百科对于特色条目有明确的标准,除了内容充实、遣词得当等要求,维基一直坚持的是观点中立客观,文章内容的非原创性,作者应保持第三者的身份去阐述事实,不致引起论点纷争。当然,对于引用来源和图片版权等也有相关的详细规定。一个条目只有符合上述的标准,才可以在相应的页面上提名为特色条目。提名者的资格是没有门槛限制的,任何维基用户甚至是作者本人都可以成为提名者。
2. 质量控制
很多人认为维基百科的开放编辑政策会使文章的准确性降低,我们不否认有恶意编辑的行为存在,而维基也针对这类行为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但是,根据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维基百科文章准确性的研究发现,维基百科的这种“动态出版”特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利于提高内容的准确性。
公开协同编辑使维基百科中的内容处于一种“无影灯效应”下。这种效应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现象,应用到传播学中就是一种信息提纯论,也就是说,在开放的传播通道中,假信息或者是错误的观点会在众多资讯提供者的见证下显现出来并得到指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维基百科的内容会拥有可以与大英百科全书相媲美的准确性。
3. 版权管理
大多数维基站点都会提供一种个人贡献可记录查询的方法以及开放授权的机制,即,允许某些内容生产商使用指定的内容。目前,维基站点中关于内容版权的方面有三个主流的机制:公共版权(也叫非盈利版权,Copyleft),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和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
维基百科的内容依照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CC BY-SA 3.0)和GNU自由文件许可(GFDL)协议公开发行。二者都属于公共版权(Copyleft)范畴。
GNU自由文件许可(GFDL)协议赋予用户最为自由的内容使用权,允许用户对内容自由地进行使用、演绎和散播。而CC-BY-SA 3.0协议文本允许用户复制、散布、展示及演绎维基百科中的内容,但是在执行以上行为时,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必须按照作者或者许可人指定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署名,在分享内容时要遵守相应的授权条款等。这一版权协议既避免了版权纷争,又能保证维基百科为所有用户提供开放自由知识的宗旨和目标。
三、新模式构想——混合模式
当前,国内传统学术期刊数量众多,学术质量参差不齐,学术泡沫涌现,国际影响力和认同程度低,加之,在期刊上发表文章被认为是衡量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大部分传统学术期刊的内容生产者功利心严重,学术不端,抄袭、重复发表的行为时有发生,已经完全背离了投身于学术和研究的初衷,而学术期刊也离服务学术科研的道路愈行愈远。
与此同时,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内容生产模式也不是完美的。过于宽泛的民主,创作主体社会属性的分散性,以及逃脱不了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公众开放参与所势必会陷入的二八定律怪圈。最为重要的是,维基内容的可信度和学术性仍在不断遭受着质疑,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维基百科是“伪科学人士”的聚集地,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也不承认学术文章引用来源为维基百科的准确性。
因此,结合上述提到的两种内容生产模式,我们扬长避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二者结合,试图构建一个能够结合各自优势,又可避免各自不足的内容生产模式——混合模式(如图3所示)。
1. 内容生产主体的混合
传统学术期刊的内容贡献者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知识精英群体,而维基百科中的内容贡献者则是来自于整个互联网用户群体。诚然,专业领域的人所创作的内容,与单纯只是感兴趣的爱好者们所创作的内容不管在哪个层面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是,这并不表示内容创作主体只能局限于精英群体中,新模式就试图将两个群体结合在一起,鼓励所有人创作,但是会根据创作出成品的不同发布到不同平台上,这样一来,爱好者的作品也有可能登上学术的“大雅之堂”,精英创作的内容也可能成为大家公开编辑的对象。
此外,在传统的学术期刊内容生产过程中,作者、读者和编辑三者界限明确,或许作者和编辑还会有一定的交流,但是读者却被完全排除在整个生产过程之外。混合模式借鉴了维基百科内容生产中的任何维基用户对于内容的创造和出版都拥有平等参与权的模式,同时也是迎合web2.0时代以用户为主体的趋势,将三者在某一环节上进行身份结合,即用户可以在此环节自由担当作者、读者和编辑中的任一角色。
2. 质量控制体系的混合
传统的学术期刊都由专业的编辑进行把关,而维基百科中的编辑都是互联网用户中的志愿者。在混合模式中,我们将借鉴传统学术期刊中专业编辑的模式,专业编辑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先将用户创作的内容进行初步筛选,选出符合发布平台风格、有潜力的文章,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文章创建相应的讨论页面,用户可以在讨论页面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讨论、建议和投票。与维基百科不同的是,在混合模式中,投票期间用户是不允许对文章进行修改、转载以及擅自做其他形式用途的。投票结束后,得票数最多的几篇文章将会进行同行审评,编辑会从专家库中选择相应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文章进行评议。从用户投票到专家审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偏见和歧视,整个过程都是双盲的,即专家、用户和创作者都彼此不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最后,通过专家审评的文章将获得一定的学术认证。
而在新模式中没有得到专家审评资格的文章也并不会消失不见,编辑会将剩余文章完全开放给用户,就如维基百科中的模式一样,用户可以自由评论、修改和分享这些文章。
3. 版权管理多样化
由于生产模式更加多样化,相应的版权管理也要随之改变。在新模式中,每篇文章的作者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版权协议:第一种就是沿用传统学术期刊中的版权协议,适用于获得专家审议资格可以发表的文章;第二种是沿用维基百科中的CC-BY-SA 3.0版权协议,适用于开放给公众公开编辑的文章。
四、总结
近年来,学术界也在积极寻找不同于传统学术传播的全新机制,希冀能够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进行科研成果传播,如开放存取(open access),这种模式可以使用户及时、免费、自由地通过互联网获得各种学术文献。但是,开放存取是一种出版模式的转型,改变的是传播渠道和获取机制,而内容生产主体和质量控制机制仍与传统学术期刊无异。本文构想的混合模式,不但平衡了两种内容生产模式,更是在开放存取这种出版模式的基础上巧妙地将两种内容生产方式结合了起来。
首先,在内容生产主体方面,混合模式冲破了学术是属于专业人士和精英群体的禁锢,让普通民众也参与到专业学术内容的创作和讨论中来。这正契合了如今倡导的集体智慧,也给学术界注入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其次,在质量控制方面,传统学术期刊的封闭模式使得学术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专家的专业性和期刊的权威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开放传播渠道,让民众参与纠错,将学术观点放置于无影灯下,既是对学术环境的净化,也规范了内容创作者们的行为,督促他们贡献出更高质量的内容。
最后,在运营管理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出版社正受到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传统媒体也都在积极地寻求数字化转型,转型的出发点和目的不是为了转移受众,而是为了发掘和开发新的受众群体。迎合新媒体浪潮,开辟用户创造内容渠道,让普通用户参与到出版运营过程中来是转型的不二法门。混合模式既兼顾了两种出版渠道,又将专业编辑和广大互联网用户巧妙地安排在一起,这就为传统学术期刊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当然,混合模式的出版机制也不是完美的,想要实现混合模式的内容生产方式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例如,平台建设,如何盈利,如何吸引和激励更多用户积极创造内容等问题。新事物的发现和普及总是会经历曲折的过程,我们在探索的道路中要不断调和封闭模式和自由模式,汲取二者的优势,避免二者的劣势,将混合模式更好地完善下去,最终,使学术传播活动更加繁荣和可持续。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资助项目2013M540007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