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李满营 刘本琪 石传延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们的需求结构愈加丰富,水平越来越高。而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土地规模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单位生产占用劳动力和要素投入偏高等问题。同时,农产品存在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应不足并存的结构问题和农产品质量急需提高的现实,国内外价格倒挂,国际市场竞争力低等问题。因此,如何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核心竞争力,实现绿色发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结构;质量;品牌化;综合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3?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1-0031-02

    一、中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粮食产能、农民收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等一些反映现代农业进步的重要指标均不断提高。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3万亿斤,实现历史性的“十六连增”,连续十二年年超过1万亿斤,连续6年超过1.2万亿斤。实现粮食产量基本自足,农产品价格稳定,这对深化农村农产品价格机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13亿多人口基本的供给,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现代化进程步伐。

    2.统筹城乡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随着国家惠农支农的推进,农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殷实富足。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10 489元提高到2018年的13 432元,增长39.4%,实现连续9年收入增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2年的3.1∶1缩小到2018年的2.69∶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衣食住行全面改善,社会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和谐。

    3.农业与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上新台阶,现代化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向优势产区集中,向规模经营集中,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批涌现,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全国种植业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0%以上,家庭土地流转面积达到近5亿亩。二是农业改革成效显著。农产品价格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取消棉花、大豆、油菜籽、食糖等农产品的临时收储政策,尊重经济规律,让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起决定作用。2018年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面积已达到80%以上,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速推进,初步建立全国性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在13个粮食主产区实施农业大灾保险试点。

    4.农业物质科技与机械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农业科技资金、人才下乡、农资下乡等政策的力度,2018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8.5%比2012年提高了4%,预计到2020年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取得重进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61.5%。目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54%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2%。互联网加快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融合,智慧农业、农产品网上销售等迅速兴起。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方式正由传统的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资源要素投入向依托科技进步、提高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转变,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二、影响农业发展质量与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1.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目前,一是国内玉米、水稻、小麦等供应偏多,库存高、与国际粮食价格形成倒挂,而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96%,人们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但生产供应不足和价格偏高并存。二是农业种子对外依赖程度高居高不下。农业生产64%的种子需要进口,国外蔬菜种子分别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和利润份额的50%和80%以上。三是耕地种植方式与农产品安全问题。由于长期传统粗放经营、过量使用肥药,导致耕板结化、土壤和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粮食稳产高产难度也在加大。

    2.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须加强。一方面,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仍然偏低。据统计,合作社在我们国家农业生产组织中占的比例还不到31%,同时现有合作社规模也比较小,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国外一个劳动力的产出能顶我们20个劳动力的产出,这导致种植成本偏高。另外,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村老龄化问题凸显。随着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种地的农民年龄结构越来越大,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年减少,出现农业兼业化、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能力越来越弱,难以承担起农业现代的重任,“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突出。

    3.农业基础设施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目前,我国农业交通、水利灌溉设施还是非常薄弱。同时,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需要改变,因为人均资源占有量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很多,同时水、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大约只有50%,80%的土地受到污染,资源和生态环境已经触到红线。目前,我国仍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依然是短板。要实现“四化同步”和全面小康,必须尽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补齐农业这个短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4.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不对称情况突出。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依旧薄弱、加之农业信息资源与相关人才的缺乏,导致农村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农民更多的是依靠自己个体的经验和分析进行农业生产及销售。国内农产品市场生产信息、供应信息、进出口信息以及国际农产品生产、供应、交易信息等在国内农业生产过程中体现不足。农民种地时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只顾低头种田,不去抬头看路。今年市场上什么价格高、销路好,明年一拥而上就种什么,结果导致供过于求价格过低。同时,“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的现象还时常发生。

    三、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的路径

    1.坚持结构优化,以农业供给结构改革为主线,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一是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对玉米等过剩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进行调整,同时鼓励生产国内急需的大豆等特色高端农产品;二是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方式和农业生物信息技术的应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耕地健康;三是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方位技术服务,实行技术专职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专业农民,提高劳动者运用学科科学技术的能力。

    2.坚持创新强农,把创新放在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竞争的核心地位。一是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强化农业种子培育和技术装备的研发投入,提高种子自给率、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平,以及农产品安全标准建设;三是坚持人才为本,把建设农业人才队伍作为增强农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的根本前提,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四是促进农业效益提升,努力促进农业均衡发展。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拓宽社会资本市场化投入渠道,优化农业补贴政策,创新信贷、保险等支农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3.坚持质量导向,把质量作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的关键,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优势农产品价值的提升。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监管机构要完善监管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推广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营造优质农产品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另一方面,以经营规模化与组织化、装备机械化与信息化、生产标准化与特色化等为手段,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应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本地特色品牌农产品。

    4.坚持绿色导向、绿色兴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增强农业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始终贯彻绿色发展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为前提,严格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使用管理,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农业对外合作布局,提升农业对外合作水平,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

    5.坚持市场导向,發挥市场在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在提高我国农业发展质量道路上,除了继续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外,更要发挥好市场的决定作用,让市场能够充分在农产品生产和供给的决定作用。随着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导向和优质优价的市场导向将更加明显,所以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加快调整种植结构和支农政策,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支持农产品本地深加工业,同时大力促进乡村旅游、观光、采摘等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发展,推动农村三大产业加快融合发展。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