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与
张洁
摘要:职业技能鉴定是以技术支持体系为支撑的,能根据组织管理现状和技术形式的具体要求,落实各项鉴定工作。当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已经建立了法律法规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在各项制度的制约下,组织发展形式比较突出。在本次研究中以职业技能鉴定发展为基础,对如何提升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水平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作用分析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涉及到内容比较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的考试,同时也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涉及到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是根据职业技能鉴定范围和相应的教材进行确定的。主要鉴定方式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技能操作两个部分,参考人员必须掌握理论和技能知识体系的要求,方可通过考评。
一、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
(一)初期发展阶段
建国后,为了解决失业人口的就业压力以及不合理的工资分配现状,劳动部门开展了职工转业的培训工作,对工资分配制度进行完善,在此阶段职工技能鉴定萌芽,考核制度随之提出。1956年,以《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为基础,各类产业部门逐渐兴起,按照产业形式的要求,对技术等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工种逐渐增加。同时也规定了相关等级和技术要求,1963年技术等级标准被第一次进行修订,制度和标准形式的完善,成为衡量职工技术的重要标准,其中定额管理和职业技术培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恢复阶段
1979年国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搞好技工培训工作的通知》,为了使得职工队伍建设符合技能培训的后续要求,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指导,对工人的培训和考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改革标准形式为例,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取得考核合格证书后才能走上工作岗位,相关部门也必须以制度形式为基础,按照划分形式的整体要求,将其落实到实处,满足制度体系的发展趋势。
(三)调整充实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人考核制度逐渐完善,在调整阶段对各项技术的等级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以标准形式为基础,以等级标准为例,做好技术规划设计工作。在此阶段出现的《工人考核条例》成为重要衡量标准,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基础。
(四)转轨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对经济改革目标也重新进行设定,技术等级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工人技术考核标准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的关键所在,需要以制度形式为基础,及时确定理论框架,完善理论结构。转轨发展阶段的各项工作内容比较多,需要以法律和法规为基础,扩展鉴定范围,促进其整体发展。
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现状
(一)责任意识差
在实践过程中部分考评员的自身责任意识比较差,对于“关系户”的学生缺乏警惕性,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督不当和徇私舞弊的现象。此类现象如果长期得不到处理必然会增加工作难度,严重影响鉴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二)自身能力有待提升
不同职业的技能鉴定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对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进行有效的处理。多数考核员存在自身能力不足的现象,采用原有的考核标准,出现了标准不统一以及标准矛盾突出的现象。此外部分考核员的实际经验不足,综合素质比较低,直接对考核工作的后续开展造成影响。
(三)生产和鉴定任务矛盾提出
多数考评员都是单位生产一线的业务主干,工作量比较多。很多时候需要挤出时间对学生进行鉴定。此外很多考评工作人员工作比较繁忙,抽不出时间参加鉴定工作,从而影响鉴定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制度体系不合理
职业技能鉴定本身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作,需要以制度形式为支撑,按照制度体系的要求执行。但是在实践阶段存在制度体系不合理的现象,相关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增加了考核的难度。
三、如何提升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综合能力
针对职业技能鉴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下将对如何提升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综合能力进行分析。
(一)确定有效的审核标准
根据现有考核机制的具体要求,在实践阶段,可以从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践要求等方面人手,制定有效的审核标准。首先工作人员本身需要提升对鉴定形式的了解,对测评工作的相关项目进行分析,根据鉴定工种的实际要求,落实审核形式。已有的鉴定审核形式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工作人员对工作内容进行了解,对于取得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择优录取,由鉴定部门与考评员签定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二)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档案管理形式的具体要求,需要以制度形式为基础,按照不同项目属性的要求,将制度形式落实到实处。档案制度需要涉及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对各项内容进行有效的划分,满足技能考核的整体要求。鉴定工作记录起到重要的作用,每次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需要质量监督人员对每一位考评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记录下工作人员的姓名、专业、鉴定工种等。工作评价形式比较特殊,制度体系也需要具备完善的评价形式,由鉴定部门在阶段性的工作总结会议中做出相应的评价。评价应设置优秀、合格及不合格等三个档次。
(三)避免出现鉴定工作矛盾的现象
不同工种考评员的数量可以设定在3~4人左右,将其分为三类。其一是基础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任务比较少,可以实现随时调用。其次是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主要是由各个单位的骨干人员组成的,在平时能积极参与到评定工作中。其三是随意性比较大的评价人员,此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少,在第一和第二类工作人员不足的前提下,可以作为后补工作人员。设定不同的类型能避免出现考评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以及矛盾激化的现象,符合鉴定工作的各项要求。
(四)合理组织调配
在鉴定考评的阶段,为了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可以成立监督管理小组,实现组织的合理调配。为了保证考评员工作的积极性,要严格执纪,公正执法,必须遵守考评员对亲属、师生、师徒的鉴定回避制度,减少消极因素的影响。小组考核人员的结构要合理设定,工作人员要掌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最大程度降低误差。如果在工作中存在徇私舞弊或者相关政策放宽的现象,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将误差降到最低。
四、结语
考评员是职业技能鉴定比较重要的因素,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在实践中需要做好选拔、培训和考核工作,完善已有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同时由于技能鉴定考评工作是一项认真、细致、复杂的工作,只有不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实践阶段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技能培训,以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为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有效的考核方案,突出重点,满足职业技能培训的整体要求,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的综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