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课本“出版热”对语文教材编订的启示
岳上铧
我们在庆幸民国老课本畅销之时,更应看到现今语文教材的不足。语文教材的改革、重订编写标准已是刻不容缓,而民国老课本的“出版热”现象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2005年初,上海科学献出版社再版付刻了叶圣陶、丰子恺编绘的《开明国语课本》,庄俞、张元济等编校的《商务国语教科书》,魏冰心、薛天汉等编校的《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三部民国老教材,顿时引起了出版界对民国老课本的空前关注。虽然这三个版本对原书均有删减,但是其揭开民国老课本的出版热潮,多家出版社继之而起,更有新星出版社以线装书的形式修复再版了原汁原味的《共和国教科书》。一时间,民国老课本成了诸多报纸杂志中时常出现的关键词。2009~2012年间,出版业出现了民国老课本的出版盛况,但民国老课本毕竟是几十年前的教材,诸多内容已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目前的重中之重是对现今语文教材的重新编订出版。如何借助民国老课本热,推动当下语文教材的改革,并打造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兴语文教材呢?笔者根据多年策划经验,有三点思考:
历史时代的倒退?
在一次偶然的读者见面会上,听《读库》的当家人谈及正在开发的民国老课本选题时,会场反应强烈。寻着这一思路探索开来,发现民国老课本还真有现实土壤。这一方面源于我国中小学稳健推进的教育改革,以及中小学教材的修订;另一方面得益于素质教育的倡导,以及逐渐升温的国学热的拉动,让民国老课本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同时,令人欣喜的是,民国老课本热有一定的市场呼应。不出所料,民国老课本被推向市场后,不仅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喜爱,还得到家长们的认可。这无意中推动了民国老课本的热销。笔者认为热销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民国老课本中的道德观念,更倾向于人类普遍道德情感的传递,非为一己之私,并且在讲述时非常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空洞、乏味,诱发逆反心态。比如《共和国教科书》中的《新修身》,其初小部分所涉及的“友爱”“公德”“宽容”“公益”“合群”“仁慈”等道德观大多是通过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教育。自《新修身》第八册始方才以纯论述的方式讲授道德观念,因为有了前期诸多实例故事的开窍启蒙,此时即便个别篇章偶有说教之气,也不会让人难以接受,况且其中多数篇章即便放诸今日,同样有醍醐灌顶之效。
第二,语文教改呼声到达顶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什么样的语文教材更适合现代小学生的学习?枯燥、乏味的教材事实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语文教材改革的推动者,不应该仅仅是教育部,作为出版社应该也要承担起这个重要的作用,一套优秀的语文教材是集多方面的知识。民国老课本通过趣味性的阅读、理性而富有道德感的故事及相关讲述,循序渐进地启引孩子对道德与理性更为深刻的思考,从而展开更为广泛的阅读。语文教育必须肩负起人格建构的重任,而教材选文就必须在文学性的基础上遵循理性且富有道德感的人格培养这一原则。
阅读趣味重现语文教育本色
民国老课本为什么热销,与现今语文教材备受争议,形成鲜明的对比。笔者认为,民国老课本虽然尘封了几十年,但是其阅读品质依然符合现代孩子的阅读需求。这是因为老课本中的很多课文都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真实而有趣,能够触发儿童的思考与新的审美感受。比如《开明国语课本》上册第10课:“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他看着花。”寥寥四句话,纯粹地白描,没有介入作者的任何情感,只是简单地勾勒出了一幅画面,而收尾的一句却是神来之笔,赋予了词句以“断臂维纳斯”般的美感。孩子们也许会随之而思索,他为什么不吃草却看着花呢?文中的“吃草”与“看花”是一对具有对比性的行为意象,能够令阅读者感受鲜明的审美落差,从而引发思考。这也许是对孩子进行的最早的审美教育,引领他们不流于众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再比如第29课:“雨点,雨点,你们的家在那里?你们到地上来做甚么?雨点没有说甚么,只是下个不停。”这就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所说的语言,他以拟人化的眼光去观察一切,探寻自己未知的世界。并且这里面还蕴涵着人类对于“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终极问题的思索,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将之引申为对任何对象的源头及归宿的思考,有益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观念及探索精神。此外,这些课文都选用了儿童的视角去观察、叙述,没有说教,语言文字也是使用儿童语言,避免了疏离感的产生。民国老课本课文的选择面普遍都非常广博,涉及天文、地理、生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不拘一格的文章,能极大地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引领他们通过更为广泛地阅读寻求问题的答案。试问,如此生动有趣而富有知识性的课文让孩子们怎能不爱它?由此可见,一部优秀语文教材编订的首要原则就是——广博而富有趣味性的阅读体验,编辑在编订新版语文教材时候应该用好这把钥匙,将这把开锁的钥匙交给孩子们,培养他们阅读的素养,让他们一辈子受用。
出版热潮冲击语文教改
民国老课本的出版热潮,源于哪里呢?最终的根源还是现今语文教材改革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材改革经过几十年的修改,应试教育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如何借鉴民国老课本进行修订,值得教育工作者和出版人的思考。民国老课本在语文课程中,通过趣味性的阅读为孩子提供自己思考的空间,教导他们如何去遵守、实施。这种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文学熏陶更符合孩子的天性,避免了灌输、说教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让孩子在故事的趣味中、文学的审美中去养成个人的行为规范。比如《商务国语课本》中一开始的数十篇课文都是有关孩子的行为规范,有《敬师》《爱同学》《早起》等篇章,简单的语言加上直观的插图,方便孩子们学习行为规则,知道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此外,民国老课本中有许多规范孩子行为的篇章写得又很富有文学美感,修身与审美共得,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到了行为教育。比如《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小部分的第二册第二十五课:“天方明,人已醒。披衣下床,日光满窗。梳洗完,至窗前,取帚拂尘,取布拭几。”短短二十八个字,涉及了“早起”“勿惰”“知冷暖”“个人卫生”等几种良好行为的培养,语言简洁而富有美感,文中所描述的行为动作也具有易模仿的可实践性。民国老课本距今有七八十年,而主要读者对象又是今天的小朋友,因此,在编辑出版借助民国老课本修订新版语文教材时,应该以“整理、传承、适用”为基本原则,在对底本讹误处校勘订正的同时,特别对生僻字词、民国用语及节日加上了注释等;如双十节、四月四日儿童节等。例如,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国语读本》《少年国语读本》,选配了丰子恺先生的画,不仅统一了图书的风格,还增强儿童读物的趣味性。正如朱熹所言:“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语文课程必须肩负起这样的重担,不仅要有文学的审美熏陶,还要有具体而富有实践性的行为规范培养,教授孩子为人处世之道,语文教材的编订必定要遵循这一原则。
我们在庆幸民国老课本畅销之时,更应该看到现今语文教材的不足。可见语文教材的改革、重订编写标准已是刻不容缓,而民国老课本的“出版热”现象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指引,指明了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