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使用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对脑膜瘤鉴别及诊断价值
王丹 伏小飞 王新伟
【摘要】目的:分析联合使用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对脑膜瘤鉴别及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所选5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脑膜瘤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9年2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在发生位置方面,恶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膜尾征、強化不均匀、周围水肿、边缘不规则、囊变坏死等征象方面,恶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脑膜瘤患者相比较,恶性脑膜瘤患者的扩散系数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联合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能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膜瘤,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脑膜瘤
脑膜瘤属于颅内非胶质原发肿瘤,其来源主要为蛛网膜毛状细胞,在全部颅内肿瘤中脑膜瘤的占比大约为20%。虽然大部分脑膜瘤属于良性,但是也有少部分存在恶性肿瘤的特征。从病理学方面可以将脑膜瘤分为间变性、非典型性以及良性,而间变性和非典型性则均属于恶性。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脑膜瘤容易出现颅外侵犯,而且术后出现复发的几率较高。所以选择有效的措施对脑膜瘤进行及时和准确的鉴别诊断就显得非常重要。现阶段临床中在对脑膜瘤进行诊断时,磁共振成像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虽然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然而却无法准确分级。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联合使用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对脑膜瘤鉴别及诊断的价值,希望能为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指导,现做如下分析。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50例脑膜瘤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9年2月所收治,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协会研究批准同意。全部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证实,J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头痛、视力障碍等。全部50例患者中,18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38-74岁,平均年龄为(57.6±5.2)岁;38例患者为良性,8例患者为非典型性,4例患者为间变性。
1.2方法
选择飞利浦Achieva 1.5T磁共振扫描仪开展磁共振成像常规扫描,进行TIWI、T2WI、T2FLAIR和矢状面T2序列的轴面扫描。选择SE-EPI序列开展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TE设置为63.9ms,TR设置为4500ms,矩阵为128*128,激励次数设置为2,扫描时间设置为48s,b值设置为0、1000s/mm2。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后,进行增强扫描,选择0.1retool/kg钆喷酸葡胺注射液静脉注射,进行是矢状面TIWI、横断面以及冠状面增强扫描。将扫描得到的横断面图像传输到ADW4.2工作站上,通过Functool软件扫描获得扩散加权成像图和扩散系数图,按照扩散系数图于肿瘤中心处选择面积相同的3个兴趣区,注意不能在囊变坏死区选择兴趣区,进行3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即可得到扩散系数平均值。
1.3观察指标
对肿瘤位置进行记录,并对特异性表现、影像学特征、扩散系数值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相关数据运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肿瘤位置观察
在发生位置方面,恶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特异性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观察
在全部38例良性脑膜瘤患者中,并没有出现破坏相邻颅骨、侵犯周围脑实质征象;而在全部12例恶性脑膜瘤患者中,出现1例肿瘤破坏相邻颅骨,3例肿瘤侵犯周围脑实质。在脑膜尾征、强化不均匀、周围水肿、边缘不规则、囊变坏死等征象方面,恶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形态不规则方面,恶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扩散系数值观察
良性脑膜瘤患者的扩散系数值为(9.0±1.5)10-9mm2/s,恶性脑膜瘤患者的扩散系数值为(6.9±2.8)10-9mm2/s;与良性脑膜瘤患者相比较,恶性脑膜瘤患者的扩散系数值显著降低(P<0.05)。3.讨论
每一脑膜层均可能存在脑膜瘤病变部位,表现主要为结节状、弥漫状,并向脑脊液、蛛网膜下腔扩散,导致脑积水或者神经病变嘲。在全部脑膜瘤患者中,恶性脑膜瘤的占比大约为4%,和良性脑膜瘤相比较,恶性脑膜瘤的术后复发率较高,同时容易出现远处和脑内转移。现阶段临床中在对脑膜瘤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时,常规磁共振成像是最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手段,然而在影像学表现方面,良性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存在一定的重叠部分,所以在对脑膜瘤的良恶性进行区分时,常规磁共振成像检查存在一定的难度。扩散加权成像扫描能对水分子的运动情况进行准确反映,让疾病的发展能从细胞水平方面得到充分呈现,进而让临床诊断效果显著提高。
本研究中,在发生位置方面,恶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恶性脑膜瘤、良性脑膜瘤的发生部位主要为额部,结果显示,肿瘤发生部位不会对脑膜瘤的性质造成影响。脑膜瘤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比胶质瘤第,起源都为蛛网膜细胞,所以不同性质的肿瘤,其发生部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在全部38例良性脑膜瘤患者中,并没有出现破坏相邻颅骨、侵犯周围脑实质征象;而在全部12例恶性脑膜瘤患者中,出现1例肿瘤破坏相邻颅骨,3例肿瘤侵犯周围脑实质。在脑膜尾征、强化不均匀、周围水肿、边缘不规则、囊变坏死等征象方面,恶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通过强化不均匀、边缘不规整、周围水肿、脑膜尾征以及囊变坏死等征象,能对脑膜瘤的性质进行准确鉴别。良性脑膜瘤出现坏死、囊变的几率较低;但是对于恶性脑膜瘤来讲,因为生长速度较快,同时表现为不均匀分裂,所以肿瘤切面常常出现坏死、囊变、出血。恶性脑膜瘤的主要征象就是边缘不规则,恶性脑膜瘤的生长速度较快,导致部分肿瘤边缘不存在完整包膜,表现为“毛刺征”、“火箭征”;另外通过强化不均匀、脑膜尾征、周围水肿等征象,也可判断恶性脑膜瘤。
良性脑膜瘤呈推移性改变,恶性脑膜瘤主要表现为浸润性生长,对相邻脑组织造成侵犯,可以将其作为特异性表现来对恶性脑膜瘤进行鉴别。良性脑膜瘤、恶性脑膜瘤均可能改变相邻颅骨,然而良性脑膜瘤只会导致骨质增生或者对相邻颅骨造成轻微压迫,但是恶性脑膜瘤却会对相邻颅骨造成破坏,或者朝颅内外生长,所以也可根据该特异性表现来对恶性脑膜瘤进行鉴别。本研究中,与良性脑膜瘤患者相比较,恶性脑膜瘤患者的扩散系数值显著降低(P<0.05);结果显示,在诊断恶性脑膜瘤时,结合扩散系数值能让诊断准确性显著提高。对肿瘤扩散系数值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细胞外间隙,扩散系数值会随着细胞外间隙的增大而相应增加。肿瘤细胞密度、核质比则会对肿瘤病理分级造成直接影响,肿瘤分级越高,核浆比则越大,肿瘤细胞数越多,而细胞外间隙则越小,进而也导致扩散系数值相应减小。
总之,联合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能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膜瘤,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