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境顺应论视阈下的中医翻译

    晏丽 杜雪琴

    提 要文章阐述了语境顺应的概念及分类,探讨了中医翻译的动态顺应模式。首先,可以把中医翻译理解为一种动态顺应的过程,是一个顺应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动态过程;其次,语境顺应论为中医翻译这门正在形成的学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中医英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理论后盾。

    关键词语境;顺应;中医翻译

    作者简介晏 丽(1983—),女,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杜雪琴(1983—),女,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医学英语。(江西南昌 330004)

    一、 引言

    1987年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在国际语用学协会创立后内部出版的《IPrA工作文集》(IPrA working documents)中首次提出语言顺应论,该理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视角对语言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进行描述和阐释,对翻译研究具有很大的启示。

    中医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瑰宝。中医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语言。因此,要扩大中医文化的影响力,让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中医翻译的桥梁作用毋庸置疑。基于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本文从语境顺应的角度将中医翻译看作一种动态顺应的过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顺应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以达到更有效地传播中医的目的。

    二、 顺应论与语境顺应

    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是指“语言的选择并不是机械地按照规则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则指“语言使用者能够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出灵活的变通,从而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Verschueren,2000:173)。语言的顺应性包含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等四个方面,其中语境关系顺应是语言顺应的重要环节。

    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Verschueren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是指词、词组或句子等语言单位在文本或话语中的语言环境;交际语境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语境顺应论强调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对象与目标的一致性。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使用的过程,只有当译者顺应了各种语境的需要时,才能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三、 语境顺应视阈下的中医翻译

    语境顺应为中医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根据语言环境和交际语境的不断变化,动态选择译文的语言结构和翻译策略,最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笔者试图在语境顺应论的指导下,通过例证分析中医翻译中的语境动态顺应过程,建构语境顺应下的中医翻译模式。

    中医翻译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担负起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中医译者必须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及翻译过程顺应于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环境。换言之,从微观角度,要在语言结构层面顺应于语码和风格,顺应于语言结构成分,顺应于语篇结构;从宏观角度,要顺应不同文化的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渊源、经济体制、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

    中医名词术语的标准化问题是近年来中医翻译讨论的焦点。李照国在《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谈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问题》一文中提出,中医名词术语英语翻译的原则包括自然性原则,简洁性、民族性、回译性和规定性原则。其中的民族性和回译性原则,就是语境顺应的很好体现。

    所谓“民族性原则”,是指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比如英语中有heart(心)和fire(火),却没有heart-fire的说法,一般做法是将“心火”译为heart-fire?熏 将“肾虚”译为kidney deficiency。此译法可以理解为Verschueren在语境顺应中提出的译者必须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及翻译过程顺应于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环境,顺应不同民族文化特征。

    所谓“回译性原则”,是指英译的中医名词术语在结构上与中文形式相近。如将“肺气不足”译为insufficiency of lung qi?熏将“湿热”译为damp-heat.这样英译的中医术语和原文在结构上和字面意义上都比较接近。从语境顺应角度看,该译法从微观层面顺应于语言结构成分,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

    除了术语的翻译,中医典籍中出现的很多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字,由于年代久远和词义的变迁,也很容易错解经义,对中医典籍英译工作造成莫大的困扰。以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英译为例,李照国(2006:11)在翻译时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译古如古,文不加饰”。

    例1: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釻石针艾治其外也。(《汤液醪糟论篇》)

    译文:Qibo answered?熏 "Nowadays ?眼people?演 have to use Duyao ?穴drugs?雪 to treat internal ?眼diseases?演 and Chanshi ?穴ploughshare-shaped stone?雪?熏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o treat external diseases."

    原文中的“齐”通“剂”,是汤剂的意思,在原文中是指需要内服药剂治疗疾病。该译文将其译成drugs?熏 是对“齐”的正确理解和诠释。可见,对通假字的正确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的质量。只有顺应了语言的变异性,才能减少翻译的失误,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异国读者。

    例2: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异法方宜论篇》)

    译文:That is why Xie Evil cannot attack their body. Their illness is usually endogenous and can be treated by Duyao ?穴drugs?雪. So Duyao ?穴drugs?雪 was developed in the west.

    本例中的“毒药”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为“攻下疏通之药”,今义为“能够使人中毒致死的药物”。可见,两者的古今意义相差甚远。该译文将其译成Duyao ?穴drugs?雪?熏 说明译者顺应了“毒药”一词古今意义的演变,做出了恰当的诠释。

    例3: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气通天论篇》)

    译文:If Yang is too powerful to be compact?熏 Yinqi will be exhausted. Only when Yin is at peace and Yang is compact can Jingshen ?穴Essence-Spirit?雪 be normal. If Yin and Yang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熏 Jingqi ?穴Essence-Qi?雪 will be completely ex-hausted.

    阴阳学说是中医特有的理论,在英译此类中医文化负载词时,必须充分考虑顺应读者的接受程度,尽可能地将中医文化转换成读者能够欣然接受的文化。该例句中译者将中医文化负载词“精神”、“精气”译成Jingshen ?穴Essence-Spirit?雪和Jingqi ?穴Essence-Qi?雪,填补了文化空缺,顺应了读者的接受程度,从而成功达成了交际的目的。

    四、 结语

    以上诸多翻译实例证明,语境顺应论对中医翻译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同时对翻译实践也有指导意义。从语境顺应视阈探讨中医翻译模式,无疑是对中医翻译理论的一种全新探索。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熏2000.

    2李照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谈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问题?眼J?演.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6).

    3李照国.译海心语:中医药文化翻译别论?眼M?演.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4李照国.黄帝内经·灵枢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5李照国.黄帝内经.素问?眼M?演.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责任编辑: 刘忠林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