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苟睿
摘要:全面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促使信息这一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被大部分学校利用到教育教学中,在美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将美术教学资源有效汇集,把美术教育空间拓宽。信息技术集多种信息为一体,如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交互性和集成性非常强,把信息技术引入到美术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高,对其情操予以陶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详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教学? ?信息技术? ?兴趣
中图分类号:J20-05?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3-0141-02
隨着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教学中,使教学资料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被改变,其美术教学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1]。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使之将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形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信息技术属于新型辅助教学手段的一种,由其所带来的美术教学改革,一方面可提高教学质量,且因为其功能丰富(包括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所以另一方面也将逼真地教学素材提供给了学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就好像为美术课程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大大提升了美术教学的品味。
一、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的意义
(一)更好地展现美术的魅力
在美术课堂应用信息技术以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存在。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术教育能够大放异彩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拥有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需要展示出来,而不是书本上文字“教条式”的说教。随着包括新媒体技术、互联网、影音播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入,过去枯燥的文字被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取而代之,且美术配图的色彩也非常丰富,让学生眼前一亮。
(二)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开展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信息技术能够将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结合起来,让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儿童感到十分新鲜。教师在教学时应不断创造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事先将课件制作好,在课堂上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从而抓住学生的眼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信息技术,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兴趣的作用就如同食盐与美食一般,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学习缺乏兴趣,那么不仅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并抑制起大脑皮层的兴奋点,使之正常智力不能发挥,可见,兴趣在整个认知活动中至关重要。确保教学成功的一项基础条件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予以应用,能够向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现代信息技术集图片、文字、声音与影像于一体,其改变了以往美术教学单一的输出方式,借助各种不同的形式,如音频、视频等将所要讲解的内容展现出来,信息的种类和展现的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进而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使之变得生动,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过去枯燥的黑板白字和静止无趣的教材被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动听的音乐和精彩的视频取而代之,这样结合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的形式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进而激发出起内心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以《鱼儿游游》一课为例,教师可充分发挥代信息技术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对精彩的视频予以制作,视频中除了有生动形象的画面、各种绚丽的色彩,还有不同种类的鱼儿,同时结合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如此教学将听视觉结合了起来,还创设了轻松生动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极大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课伊始,趣即生”的目的成功达到,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包括听觉、视觉等在内的多个感官功能,并将各种感官结合起来,打破时空的限制,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山水画》一课时,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练习简单点树叶的方法。树对学生来说已经是很熟悉的题材,但如果想通过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对其予以表现,学生势必会感到十分困难。而如果要顺利打开学生思路,将难点成功突破,就需要向学生提供其联想、感觉与体验的材料,帮助学生对树的感受进行回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到专题学习网站进行学习,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欣赏山水名家画作,体验到山水画中树干、树枝、树叶的基本表现方法(用笔、用墨、用色等)以及艺术特色。之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聆听音乐,一边回忆自己熟悉的树叶、树皮上的花纹,体会各种树干与树叶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想象的翅膀就得到了无限伸展。通过这样对各种感官的刺激、观察、感受和体验予以有效利用,学生就不会再只是简单的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对名家画作的欣赏来对树的意境进行理解了,如此就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充分激发了其创作灵感。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受到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的影响,大大简化了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收集、信息的整理、资源的汇集等,信息技术有助于师生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在内的美术学习资料予以汇集[2]。除此之外,从教学形式方面来说,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多种教学形式给教学,如音频、视频等,通过对信息技术予以利用可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和灵活。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应对“适度”的教学原则予以严格遵循,把信息技术的引导与辅助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得对信息技术过于依赖,需让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到突显,将传统课堂的教学优势联系起来,对各种层次,且与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相适合的学习需要予以选择。比如,在对“电脑美术”这一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时,通过视频形式把电脑绘图的操作流程和绘图要领展示出来,对电脑绘图的基本技巧进行学习,将美轮美奂的绘画作品以形象的视频展示出来,利用视频教学等形式把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使学生对美术课程教学的独特魅力有更深刻的感悟,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学生作品,升华学生认知水平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其并非是学习的中介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与升华。通过对信息技术予以使用改变了以往的单向评价,将评价的新局面开创了出来。我们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给学生,对其作品予以集中展现,把其参与评价的主动性调动起来[3]。这样就能够借助评价环节的作用方便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与认知的显著提升,充分发挥出评价的功效,一方面很好的巩固了旧知识,另一方面也对知识联系予以了强化,将知识内化。因此,我们应善于发挥信息技术的有效作用,与学生一起将一个新颖有趣的作品展评区开辟出来,专门用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现,并在班级内部进行评价。第一,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对学生而言,通过对其作品进行集中展现能够更好地呈现出他们的自我个性与才华,有效激发其创作激情与评价动力,把其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第二,让教学更有针对性。通过集中展现,我们可充分了解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有哪些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存在,并统一对其进行分析与指导,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成功实现教学面向全体的目标。第三,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学生同时担任着被评者与评价者的身份,如此就可带着双重身份进行观察与鉴赏,也就是创作者和欣赏者都是他們,帮助其将知识更好的掌握,促进创作水平与审美能力的不断增强。
三、结语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一方面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有效转变了教学方法,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但教师在对信息技术予以利用时,必须掌握好方法,发挥其优势为传统教学提供积极辅助作用,切实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杰.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神州旬刊,2013,(08):195.
[2]陈盛益.浅论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05):144-145.
[3]刘宝军.美术多媒体教学模式构建问题论述[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03):149-152.
[4]朱文奇.再说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7,(05):12-13.
[5]韩克勇.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