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普洱茶
滇 人
曾经像一首美妙流行的歌曲一样四处蔓延的普洱茶终于燃烧尽了光辉,那些一度被其“文化”所感染的人们也终于慢慢恢复了理智。是普洱茶出了问题,还是人出了问题?
2009年6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可以说,云南省做成了一件大事。
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却意外表示:“遗憾的是这个《办法》的内容有着致命的硬伤,它将阻碍普洱茶产业的继续发展,甚至会造成无法控制的恶果,某些茶商,学者和官员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陈宗懋院士所说的“硬伤”,是指由云南省政府主导制定的这个《办法》中,把传统概念中的“普洱茶”明确分为了“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个种类,并以官方法规形式肯定下来。而对于“普洱生茶”概念的横空出世,国家茶叶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主任骆少君于2006年就在昆明的一次专题会议上明确表示:“云南省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必须尽快恢复普洱茶的本来面目,把普洱生茶这个概念取消,否则普洱茶产业将万劫不复。”云南知名茶人邹家驹表示。
普洱茶的曾经疯狂
滇南之茶历史上均集散于普洱府,故以普洱茶为名。云南晒青茶在长途贩运贮存过程中自然发酵,形成了特殊的品质和味道,被称为“生普”,历史已有数百年。上世纪50年代,人工发酵的普洱茶在香港出现,云南省于1 974年在昆明茶厂试验生产了人工发酵普洱茶,称为“熟普”。
50元、20元、10元,5元,3元(一饼)……自2008年末以来。各种不断跳水的价格在许多人不可思议的目光中出现,价格曾经成千上万元、“比黄金还有升值潜力”的普洱茶终于“没人寻常百姓家”,在各种大店门口,小店柜台。甚至菜市场的地摊上随意抛售。
从“可以喝的古董”到无人问津的剩货,普洱茶市场已经坠入鱼龙混杂、优劣难辨的尴尬境地,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这个曾经被成千上万的“普洱茶人”所追捧的圣地,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神秘光环。
2009年6月,勐海的许多茶山上仍然鲜见人影,个别茶地里甚至杂草比茶树还长得高,西定乡的茶农老李说:“茶叶再这样不值钱,我们只能砍掉种别的东西了。”
“三、四年前普洱茶热的时候,晒青茶原叶价格高达每公斤五,六十元,2∞8年起普通鲜叶跌到了1元左右,干茶5元左右——连雇人采茶的成本都不够,很多茶叶都没有人去采摘。”勐海的茶商陈老板说。在2008年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勐海县居民甚至可以享受到这样的休闲待遇:周末上茶山采茶,最后留一半给主人,一半归自己带走,分文不需支付。
几年前,普洱茶以其独特的饮茶功效和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曾在全国被大加颂扬,一时间,喝普洱茶变成了一种时髦。普洱茶的热销,带动了“云茶”产业的全面振兴,出现了茶农增收,茶区兴旺的繁荣景象。
“客观地说,外来的茶商,尤其是来自台湾地区的茶商对普洱茶的宣传起到了重大作用,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普洱茶能够在几年时间内迅速扩大市场,有他们不可磨灭的功劳。”云南知名茶人邹家驹说,“但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他们毕竟是商人,谋利是最高追求,同时他们没有保护普洱茶的义务,所以在为普洱茶扬名的同时,部分见利忘义商人的行为也给普洱茶产业带来了灭顶之灾。”
2004年以来。普洱茶价格一路暴涨。在两,三年内给一些茶农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获得的财富,许多原来对摩托车还很奢望的茶农甚至轻松地购买了小汽车。与此同时,一大批茶厂忽然在勐海冒出来,2006年以前,勐海的茶叶精制厂只有50多家,而到2007年5月,有工商执照的茶厂已有数百家。2004年,云南出产的普洱茶平均出口价为2.76美元/公斤,2007年飙升至8.95美元/公斤,年均增幅高达47%。
但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到达巅峰的普洱茶一路下滑,价格回落达50%左右,普洱茶开始大量积压,企业亏损严重,一大批新上的茶叶企业纷纷倒闭,茶农收入大幅度减少,鲜叶下不了树,原料出不了手,销售市场萎缩。2008年4月,勐海地区普洱茶毛茶每吨6万多元,2009年初每吨跌到1万多元。
“2006年到2008年的这三年,是云南茶业发展历史上最令人难忘、最令人感慨,最给人启迪的三年。”历任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人大副主任,现为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的黄炳生说,“在推销普洱茶的过程中。只满足于大轰大嗡式的市场炒作,不注重实实在在的市场推销,不注重扩大普洱茶消费群体,普洱茶的热销只停留在经销商之间的投机倒卖,没有形成真正的消费热。”他表示,在普洱茶宣传上,过分地夸大其药用功效、“收藏价值”、“投资价值”,使其失去了正确的“位”,“纵观这三年的市场风云,普洱茶市场出现的这种暂时低迷的情况,不是因为普洱茶本身存在什么问题,而是在普洱茶的生产和市场运作上出现了一些不够理性的情况”。
新概念诞生使市场失利
2009年6月,强烈阳光下的勐海县“八公里”茶叶加工区内显得非常冷清,许多小毛驴悠闲地走在混凝土大道上吃草。这个当地政府竭力打造的工业区,因为普洱茶产业的萧条“没有建成就衰落”了。
“现在大部分工厂都停建,停产了,因为不敢再收新茶叶了。”加工区内的一名工人说,“我们更多是在帮广东人搞来料加工,生饼每公斤5元,需要发酵的每公斤6元。”
2005年以前,港台商人成为普洱茶的第一轮炒家,他们先把老茶收购干净后,带动了新茶后来内地的经销商开始缺货,去厂家大量订货,使大量云南濒死茶厂恢复生机,成为第二阶段的热炒;随后港台炒家又通过拍卖等方法炒热市场,直接导致经销商开始大量囤积居奇,市场价格的蹿升也出现了大量获利后惜售的经销商,又带来了二级经销商。分销商和个体小炒家的大量跟风,形成了普洱茶被热炒的第三阶段,
邹家驹说:“那个时期普洱茶已经不再是普通消费品,而是期货,是股票的概念。由于价格持续高涨,大多数普洱茶并未进入消费环节,而是在炒家和藏家手中。绝大多数人买来茶叶并没有喝,而是收藏起来,变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由于普洱茶实际的消费者并没有那么多,光靠这些收藏和炒作的人群自然撑不住整个市场。在这个过程当中,推出“普洱生茶”概念,短、平、快地迅速提升普洱茶产量,扩大消费者群体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思路。
勐海茶厂一名负责发酵工艺的工人说:“以前我们只会把经过发酵的熟茶卖给消费者饮用,而不会卖生茶愿意买生茶的人一般都是用于收藏,发酵,而不是直接饮用,这两年市场上许多人开始直接饮用又苦又涩的生茶,也让我觉得奇怪,情况怎么突然就变了。”
2003年3月,由云南省茶叶协会等
单位制定了云南省普洱茶地方标准: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湿仓或干仓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定义包括了人工发酵(熟普)和自然发酵(生普)的普洱茶,这个将普洱茶核心概念确定为。后发酵“的地方标准随后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2004年4月,农业部颁布的农业行业标准也将普洱茶定义为”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俗称‘滇青)经熟成再加工和压制成型,其中“熟成”即指人工贮存10年以上或经人工渥淮发酵,这一规定甚至比云南“3标准”更为严格。
云南省政协委员、著名茶学教授程达说,制作生茶,只需一个灶和一口锅等简单工具,投资最低几十元即可,将晒青毛茶经简单处理压制后即可制成成品出售:而生产熟茶,不仅设备,技术、生产和存放场地要求裔,且需一次性收购较多原料,生产周期通常需30到90天,因此需较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
可是,进入2004年后,随着普洱茶陡然升温而“供不应求”,许多茶企业开始对之前标准提出异议,要求政府重新修订,核心是希望将未经发酵的生茶纳入普洱茶。
2006年,新的“普洱茶”定义由云南省监局颁行:“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型。
“显然,这个新标准不但否定了‘03标准,也与农业部‘04标准相冲突,但是在企业利益和政府政绩的巨大诱惑下,科学问题被抛开,一切过程就顺利完成了。”程达说,“将生茶纳入普洱茶,迎合了茶企和政府降低门槛的愿望。对茶企来说,有了更大了运作空间:对政府来说,普洱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了。原来云南人常喝的滇青,即是晒青毛茶,现在摇身一变成为普洱茶,市场价格却不可思议地翻了十几倍到几十倍,对未来埋下了巨大隐患。”
“只有经过后发酵过程成为真正的普洱茶才有市场和更多消费者,某些人以为把云南的大叶晒青绿茶换个‘普洱生茶的名称就可以行销全国了,这种想法和做法太过幼稚。要知道全中国各种各样优质绿茶品种数不胜数,云南明显是犯了以劣质品去与优质品竞争的战略错误,失败是必然的。”云南知名茶人邹家驹说,“不要说向全国发展,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蒸青绿茶先后在云南本土上市后,晒青绿茶基本上被淘汰出了云南城市的绿茶市场,只能保留在一些乡村和小地方。”
折中处理“普洱生茶”影响
“茶叶生意好时,政府的人总是围着我们转,而现在生意垮了,政府的人也不见了。”2009年6月,勐海县城边茶市场上的一群茶商说,“前两年打麻将都是100元起价,现在只能玩一元两元了,茶叶真的赚不到钱了。”
“我们不知道2007年起为什么茶叶价格突然就下降了,我存放了几十万元的茶叶,现在基本只能卖以前10%的价格了。”一名来自风庆县的茶商说,“只能把以前的老荼留着。重新准备资金买卖新茶,也不知道老茶什么时候才能翻身了。”
事实上,普洱茶之所以在2007年下半年突然价格“崩盘”,与媒体的报道有关,也与“普洱生茶”的真实市场情况有关。2007年,央视二台曾报道,云南普洱茶(主要指普洱生茶)没有宣传的药理作用。“这样的情况使云南政府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邹家驹说,“如反驳央视说生茶不是普洱茶,标准已赫然列立,如说生茶是普洱茶,自己已经钻进了否定的实验结果和舆论。”
邹家驹表示,如果严格按照“03标准”的定义,上世纪70年代以来普洱茶的年产量不过三、四千吨左右,而到2006年,云南官方公布的普洱茶(按“06标准”)的产量达到8万吨,2007年这个数字是10万吨,“其中生茶占了大部分比例”。邹家驹认为,生茶与普洱茶的关系,就如米与饭的关系,新标准就是指米为饭。另外也有学者将其比喻为葡萄汁与葡萄酒的关系。总之前者与后者虽然有关系,但实质上不是一回事。
针对普洱茶市场一落千丈的窘境,2008年以来,黄炳生多次建议抓好普洱茶保护立法和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他认为“普洱茶”不能以“生茶”,“熟茶”来划分,这与普洱茶的后发酵特性相冲突。他同时呼吁云南茶叶界,从茶农到厂家,商家,从教学,科研到技术推广,从生产,销售到消费,要做到科学种茶,认真做茶,诚信卖茶,健康饮茶。
黄炳生表示,对普洱茶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定位,应该把云南普洱茶定位为“大众的时尚的健康饮品”是适当的。所谓“大众的”就是应该使普洱茶成为广大老百姓乐意喝,喝得起的茶饮料,所谓“时尚的”就是普洱茶符合当代人崇尚绿色,崇尚生态,崇尚自然的生活要求;所谓“健康的”就是喝普洱茶安全可靠,有益人体健康。
“近几年普洱茶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市场表现,成功的一个方面在于它的名声越来越大,并且还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它,饮用它,”邹家驹说,“随便走上一架出云南的飞机,都可以看见许多游容带着普洱茶回去,这样的情况在5年前是不多见的,但是要怎么保证更多的人长期认识普洱茶,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由于全国各地不少地方都在生产普洱茶,导致产品品质参差不一,市场秩序混乱,普洱茶质量一直良莠不齐。云南省决意为普洱茶的纯正血统而战,保卫已经成型的普洱茶产业的生存空间,掌握与此紧密关联的巨大经济利益主动权,
2009年6月1日,《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终于在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后实施。这次的标准对普洱茶的树种资源、产地规划、茶园管理,原料要求,加工工艺,品质特征都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这些标准使市场的规范有据可依,对稳定和提高普洱茶质量有帮助。使消费者的权益有了进一步的保障,成为普洱茶市场和普洱茶产业调整的一个好的开始。
黄炳生说:“前两年尽管生茶熟茶都在炒,但是如果没有。普洱生茶这个概念的确立和宣传,普洱茶产量肯定没有这么大,商家可以炒作的机会也不会这么多,总之普洱生茶概念带来的问题非常多,可以说是弊大于利。”
“相比前两年,普洱茶消费趋向成熟和理性,但目前市场总体销售还是不太理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认为,“《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的实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普洱茶遭遇的困境,甚至还将长期贻害,核心问题就是普洱生茶的问题。”
“但是现在木已成舟,国家的法规都出台了,我们再说也没有意思了,想要重新修改普洱茶标准,谁知道要等上多少年?”陈宗懋表示。
黄炳生说:“不太准确的‘普洱生茶被推广,现在普洱茶的概念的确已经被混淆了。由于传统饮用云南绿茶与后期宣传的原因,也有一部分人对于‘普洱生茶的概念是接受的,所以马上取消这样的称呼也不现实。由于普洱茶无论在发酵时间还是发酵程度上都不容易量化操作,所以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他表示,云南省茶叶协会正在考虑新的工作方案,以应对由“普洱生茶”带来的被动局面,即动员商家在今后重点向顾客推销“熟茶”,一方面尽量不要再把“生茶”当作普洱茶来销售,另一方面也要担负起告知消费者的责任,“尤其是当年生产,没有经过发酵过程的云南晒青毛茶其实就是绿茶,最好不要再当作普洱茶喝了。希望能够使用这样折中的办法来应对目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