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体虹鳟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
蔡灵+肖国华+高晓田+张耀红+刘振斌
虹鳟是鲑科鱼类中适应性很强的冷水鱼类。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加上种质退化等多方面因素,普通虹鳟鱼养殖发病率越来越高,使虹鳟鱼养殖业的产量逐年降低,养殖利润不断下滑。三倍体虹鳟,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细嫩,一般养殖18个月即可达到3 kg以上。曲阳盛水湾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于2013年由荷兰引进70万粒三倍体虹鳟发眼卵,进行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并取得成功。
1材料与方法
1.1发眼卵
试验用三倍体发眼卵分别于2013年5月4日和2013年11月6日,由荷兰直接引进,第一批20万粒,第二批50万粒。
1.2孵化设备
采用塑料孵化框置于玻璃钢槽中进行孵化,玻璃缸规格为直径2 m,高50 cm,中间设出水孔;孵化框规格长50 cm,宽30 cm,高10 cm,底部及侧面为排列整齐的直径小于2 mm的圆孔。每个孵化框放置发眼卵1万~2万粒,用铁架将孵化框浮于孵化缸中,使孵化框上部边缘露出水面2~3 cm为宜。孵化缸中设置充气石4个,气石密度60~80目。
1.3孵化用水
为地下井水,经曝气直接进入孵化缸,流量控制在0.5~1 m3/h。孵化水温7~15 ℃。
1.4饵料
苗种培育饵料全部采用升索全价配合饵料。上浮开口仔鱼每天投喂8次,每次投喂量5~8 g/万尾,仔鱼生长至体长3 cm以后,每天投喂6次,每次投喂量15~20 g/万尾。
1.5水霉病防治
主要使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浴。发眼卵每天用药一次,初孵仔鱼每2 d用药一次,使用浓度100-150 mL/m3水体,浸浴时间45~60 min;用药时注意加大充气量。
2结果
经50~60 d培育,第一批次获得开口仔鱼18.2万尾,体长5 cm鱼种14.82万尾;第二批次获得开口仔鱼49.16万尾,体长5 cm鱼种46.7万尾。详情见表1和表2。
表1不同批次不同温度下破膜及上浮开口天数
批次
水温/℃
破膜天数/d
上浮开口天数/d
1
13~15
1~2
3~5
2
7~9
2~3
7~10
表2两批次发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各阶段成活率
批次
发眼卵/万粒
破膜率/%
上浮开口率/%
体长5 cm鱼种成活率/%
孵化、培育总成活率/%
1
20
100
90.1
81.42
74.1
2
50
100
98.25
95
93.4
3小结
从表1可以看出,孵化及苗种培育水温不同,破膜及开口时间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积温基本相同。从表2显示的结果看,第一批次到体长5 cm时的成活率明显低于第二批次。说明温度对三倍体虹鳟发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有直接影响。在适宜范围内水温越低成活率越高。
从两批次的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中,第一批次水霉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第二批次,第一批次的水温正好是水霉病发病的适宜温度。由于水霉病不断发病,大量的药物的连续使用,对发眼卵及出孵仔鱼均有一定的副作用,这也是造成第一批次孵化及培育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
在日常管理中,应特别注意饵料的投喂量控制。由于三倍体虹鳟自相残杀较严重,一旦饵料投喂不足,体质较弱的苗种就会被咬伤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此外,在孵化及仔鱼没有上浮之前,必须进行水霉病的防治,并随时将死卵及死的仔鱼及时捞出。
虹鳟是鲑科鱼类中适应性很强的冷水鱼类。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加上种质退化等多方面因素,普通虹鳟鱼养殖发病率越来越高,使虹鳟鱼养殖业的产量逐年降低,养殖利润不断下滑。三倍体虹鳟,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细嫩,一般养殖18个月即可达到3 kg以上。曲阳盛水湾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于2013年由荷兰引进70万粒三倍体虹鳟发眼卵,进行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并取得成功。
1材料与方法
1.1发眼卵
试验用三倍体发眼卵分别于2013年5月4日和2013年11月6日,由荷兰直接引进,第一批20万粒,第二批50万粒。
1.2孵化设备
采用塑料孵化框置于玻璃钢槽中进行孵化,玻璃缸规格为直径2 m,高50 cm,中间设出水孔;孵化框规格长50 cm,宽30 cm,高10 cm,底部及侧面为排列整齐的直径小于2 mm的圆孔。每个孵化框放置发眼卵1万~2万粒,用铁架将孵化框浮于孵化缸中,使孵化框上部边缘露出水面2~3 cm为宜。孵化缸中设置充气石4个,气石密度60~80目。
1.3孵化用水
为地下井水,经曝气直接进入孵化缸,流量控制在0.5~1 m3/h。孵化水温7~15 ℃。
1.4饵料
苗种培育饵料全部采用升索全价配合饵料。上浮开口仔鱼每天投喂8次,每次投喂量5~8 g/万尾,仔鱼生长至体长3 cm以后,每天投喂6次,每次投喂量15~20 g/万尾。
1.5水霉病防治
主要使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浴。发眼卵每天用药一次,初孵仔鱼每2 d用药一次,使用浓度100-150 mL/m3水体,浸浴时间45~60 min;用药时注意加大充气量。
2结果
经50~60 d培育,第一批次获得开口仔鱼18.2万尾,体长5 cm鱼种14.82万尾;第二批次获得开口仔鱼49.16万尾,体长5 cm鱼种46.7万尾。详情见表1和表2。
表1不同批次不同温度下破膜及上浮开口天数
批次
水温/℃
破膜天数/d
上浮开口天数/d
1
13~15
1~2
3~5
2
7~9
2~3
7~10
表2两批次发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各阶段成活率
批次
发眼卵/万粒
破膜率/%
上浮开口率/%
体长5 cm鱼种成活率/%
孵化、培育总成活率/%
1
20
100
90.1
81.42
74.1
2
50
100
98.25
95
93.4
3小结
从表1可以看出,孵化及苗种培育水温不同,破膜及开口时间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积温基本相同。从表2显示的结果看,第一批次到体长5 cm时的成活率明显低于第二批次。说明温度对三倍体虹鳟发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有直接影响。在适宜范围内水温越低成活率越高。
从两批次的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中,第一批次水霉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第二批次,第一批次的水温正好是水霉病发病的适宜温度。由于水霉病不断发病,大量的药物的连续使用,对发眼卵及出孵仔鱼均有一定的副作用,这也是造成第一批次孵化及培育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
在日常管理中,应特别注意饵料的投喂量控制。由于三倍体虹鳟自相残杀较严重,一旦饵料投喂不足,体质较弱的苗种就会被咬伤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此外,在孵化及仔鱼没有上浮之前,必须进行水霉病的防治,并随时将死卵及死的仔鱼及时捞出。
虹鳟是鲑科鱼类中适应性很强的冷水鱼类。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加上种质退化等多方面因素,普通虹鳟鱼养殖发病率越来越高,使虹鳟鱼养殖业的产量逐年降低,养殖利润不断下滑。三倍体虹鳟,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细嫩,一般养殖18个月即可达到3 kg以上。曲阳盛水湾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于2013年由荷兰引进70万粒三倍体虹鳟发眼卵,进行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并取得成功。
1材料与方法
1.1发眼卵
试验用三倍体发眼卵分别于2013年5月4日和2013年11月6日,由荷兰直接引进,第一批20万粒,第二批50万粒。
1.2孵化设备
采用塑料孵化框置于玻璃钢槽中进行孵化,玻璃缸规格为直径2 m,高50 cm,中间设出水孔;孵化框规格长50 cm,宽30 cm,高10 cm,底部及侧面为排列整齐的直径小于2 mm的圆孔。每个孵化框放置发眼卵1万~2万粒,用铁架将孵化框浮于孵化缸中,使孵化框上部边缘露出水面2~3 cm为宜。孵化缸中设置充气石4个,气石密度60~80目。
1.3孵化用水
为地下井水,经曝气直接进入孵化缸,流量控制在0.5~1 m3/h。孵化水温7~15 ℃。
1.4饵料
苗种培育饵料全部采用升索全价配合饵料。上浮开口仔鱼每天投喂8次,每次投喂量5~8 g/万尾,仔鱼生长至体长3 cm以后,每天投喂6次,每次投喂量15~20 g/万尾。
1.5水霉病防治
主要使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浴。发眼卵每天用药一次,初孵仔鱼每2 d用药一次,使用浓度100-150 mL/m3水体,浸浴时间45~60 min;用药时注意加大充气量。
2结果
经50~60 d培育,第一批次获得开口仔鱼18.2万尾,体长5 cm鱼种14.82万尾;第二批次获得开口仔鱼49.16万尾,体长5 cm鱼种46.7万尾。详情见表1和表2。
表1不同批次不同温度下破膜及上浮开口天数
批次
水温/℃
破膜天数/d
上浮开口天数/d
1
13~15
1~2
3~5
2
7~9
2~3
7~10
表2两批次发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各阶段成活率
批次
发眼卵/万粒
破膜率/%
上浮开口率/%
体长5 cm鱼种成活率/%
孵化、培育总成活率/%
1
20
100
90.1
81.42
74.1
2
50
100
98.25
95
93.4
3小结
从表1可以看出,孵化及苗种培育水温不同,破膜及开口时间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积温基本相同。从表2显示的结果看,第一批次到体长5 cm时的成活率明显低于第二批次。说明温度对三倍体虹鳟发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有直接影响。在适宜范围内水温越低成活率越高。
从两批次的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中,第一批次水霉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第二批次,第一批次的水温正好是水霉病发病的适宜温度。由于水霉病不断发病,大量的药物的连续使用,对发眼卵及出孵仔鱼均有一定的副作用,这也是造成第一批次孵化及培育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
在日常管理中,应特别注意饵料的投喂量控制。由于三倍体虹鳟自相残杀较严重,一旦饵料投喂不足,体质较弱的苗种就会被咬伤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此外,在孵化及仔鱼没有上浮之前,必须进行水霉病的防治,并随时将死卵及死的仔鱼及时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