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硝烟里的温情陪伴

王文军?马会峰
【摘 要】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是美国作家加瑞尔·萨维的处女作,加瑞尔·萨维以平静克制的语气和天真的儿童视角,刻画了一个关于勇气、陪伴和认知世界的故事。文章从儿童视角下的反战主题、隐晦幽微的情感表达以及隐喻意象的文化内涵三个层面,解读了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
【关 键 词】儿童视角;反战主题;情感表达;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王文军,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马会峰,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7.031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是美国作家加瑞尔·萨维的处女作,小说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孤儿的波兰籍犹太女孩安娜,在核物理专家“燕子男”的陪伴下,穿过战火弥漫的波兰国境线,朝安全的国度艰难跋涉,最终在这段旅途中完成心灵与肉体的双重成长的故事。作者以平静克制的语气和天真的儿童视角,刻画了一个关于勇气、陪伴和认知世界的故事。加瑞尔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简练的文字描述了一个温情脉脉的战争童话,令读者在感受战争带来的压抑的同时,也体会到陪伴带来的温暖的力量。
小说在2016年出版不久后空降《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在短短一年内横扫美国《出版人周刊》、独立书商选书和英国《卫报》等13项年度图书大奖,并获得了包括美国图书馆协会、校园图书馆以及全美1200家独立书商的联合推荐,畅销近20个欧美国家和地区。小说中的美好主题既可以让儿童获得感悟,又能引发成年人的思考。《人物》杂志对该书的评价是:“《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是一部令人心痛,却又能给人以温暖的小说。” 2017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将它的中文版本带到我国读者面前。本文将从儿童视角下的反战主题、隐晦幽微的情感表达以及隐喻意象的文化内涵三个层面,解读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
一、儿童视角下的反战主题
在全球文学的版图上,战争与儿童始终是沉重的书写符号,血腥惨烈的战争场面映照在儿童天真纯洁的眼睛里,更显得痛苦而哀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有近600万犹太人被纳粹党在集中营里残忍杀害。作为一名美籍犹太人,加瑞尔·萨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民族,他始终对犹太人的历史心怀敬畏,并将其视作自己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和最终归宿。不过他没有在《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中过多刻画战争的场面,而是选择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眼睛来展示战争的残酷。事实上,选择这样的叙述主体和视角在当下的文学界并不容易,功利性出版物挤占纯文学出版物的生存空间,反映战争和儿童的文学作品远不及为了满足大众猎奇心理而充满娱乐意味的读物吸引眼球,但加瑞尔仍坚持以这样的书写姿态来展现民族历史。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以小女孩安娜的视角描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命运和他们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的经历。故事发生在1939年的冬天,德国入侵波兰,小女孩安娜相依为命的父亲是一名语言学教授,他在一场学术座谈会上被带走转移,不久后便失去了生命。在安娜最艰难无助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和她父亲一样能说多国语言的男人,这个男人为安娜表演了一个神奇的技艺——让燕子在他的指尖跳舞歌唱,这让安娜暂时忘记了忧伤。男人在知道安娜的境遇后决定带她一起寻求安全的避难所,但条件是安娜不能问他的名字,于是安娜决定叫他燕子男。燕子男和安娜在被战火摧毁的原野上行走,躲避纷飞的战火和疯狂的追捕,与此同时,燕子男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陪伴安娜,看她慢慢长大。
对于人类文明,战争是血腥而残酷的梦魇,加瑞尔在书中以孩童纯真的眼睛聚焦战争背景下的社会百态,窥探可怕的战火硝烟和人性的异化扭曲,呈现战争主题,从而深刻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小说大量描述了犹太人在纳粹党的压迫下如同蝼蚁的生存境遇。比如年轻的德国士兵逼迫一个头发花白、腿脚有严重残疾的老人按照自己的指令不停地跳跃,老人因疼痛而扭曲的面容,以及士兵发出的阵阵“纯粹而又毫无保留的欢笑”深深地刺痛了安娜年幼的心。可以说,战争将人性的丑恶面无限放大。当安娜和燕子男疲惫不堪地躲进一个废弃的空房子时,遇到了两个拿枪的小男孩,他们面无表情地对燕子男说:“我要跟我的父亲说你在这里,你别想活到这场战争结束。”尽管此时的他们还不明白战争和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却清楚地知道战争会让他人失去生命,而他们对这些并不在意。男孩慌乱地扣动手里的扳机,打伤了早已精疲力竭的燕子男。目睹一切的安娜在这一刻完成了自我成长与蜕变,她不再是那个躲在燕子男羽翼下敏感脆弱的小女孩,而要成为燕子男的依靠。安娜用尽全部力气将燕子男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小说也在此刻将两人之间的情感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
关于儿童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出版界有过高潮也有过低谷,近些年,这类题材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背景下再度受到关注,因此《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的出版颇具现实意义。作者通过安娜单纯懵懂的目光呈现了被战争的硝烟逐渐摧毁的世界,通过童真和战乱两种极具冲突性和对比性的元素,刺痛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表达对逝去生命的惋惜和对残酷战争控诉的同时,强调了对和平的呼唤和珍惜。与此同时,小说还让大众看到了关于战争这一特殊题材的多样化表达方式,书中细腻真实的情感表达,为以战争与儿童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注入了生命力。
二、隐晦幽微的情感表达
近几年出版的儿童战争题材作品不再刻意将文本中的孩子塑造成小英雄,而是让他们保持敏感脆弱的童真品质,同时将目光聚焦于他们在战争岁月中经受的生存体验和情感变化。加瑞尔·萨维的《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把人物情感变化和成长放置在战争情境中,安娜和燕子男都因為对方的陪伴与爱而成为更好的人。甚至在小说最后,作者让两人之间的情感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尽管这样的情感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作者将这份不能抒发的幽微深情,刻画得隐晦细腻,让读者在冰冷惨烈的战争中体会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暖,也让小说具有了别样的情感价值。
在小说的前半段,加瑞尔始终将安娜和燕子男对彼此的感情界定在亲情范围之内。父亲是安娜唯一的亲人,所以当父亲突然不知所终的时候,安娜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中,此时,与父亲极为相像的燕子男适时出现在她身边,在某种意义上替代了她父亲的角色。燕子男陪伴安娜成长,教给她在乱世中的生存法则,也成为她情感上的依赖和寄托。燕子男同样是一个缺失亲情的人,他曾经有过一个女儿,但尚在襁褓中就不幸离开了人世,这导致他患了严重的精神疾病,需要依靠大量的药物维持镇定。在偶然的机会下,他遇到了刚刚失去父亲的安娜,父爱的本能让他不顾危险地带着这个女孩一同踏上逃亡的旅程。而当燕子男不能再保护安娜的时候,他将自己女儿的名字送给了安娜,这一切都展示了他和安娜之间类似亲情的情感。他从未给过安娜一个拥抱,却如同父亲一般地爱着她,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保护她。
随着安娜渐渐长大,两人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变化。燕子男对杀戮有极深的厌恶感,在带安娜逃亡的旅途中,遇到巡逻的士兵,燕子男只会选择躲避,但当他发现人贩子对安娜心怀不轨时,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杀死了人贩子,让自己成为讨厌的刽子手。在逃亡的途中,安娜与燕子男意外结识了单簧管演奏家希塞尔,安娜似乎对希塞尔产生一丝淡淡的爱恋。然而,安娜与希塞尔之间并没有擦出更多的火花,她是个充满童心的小女孩,她喜欢热情开朗的希塞尔是因为他能为她充满危险的旅途带来一些欢笑。而此时,燕子男惊讶地发现他嫉妒安娜和希塞尔的关系,他对希塞尔说:“希塞尔,如果你想把这个女孩儿从我这里夺走,我会杀了你。”安娜对燕子男同样有难以言说的感情,当燕子男用来维持镇定的药物被消耗殆尽之后,他变得神志不清、焦躁不安,他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学富五车的长腿叔叔,安娜选择回报燕子男对她的爱——面对医生的无理要求,她忘记了燕子男的所有教诲,以自己的纯洁为代价,换取了为燕子男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安娜和燕子男这种逐渐从亲情向爱情转化的情感,如果被放置在伦理道德层面似乎会受到指责和批判,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特殊年代里,他们散发着人性的温暖,以生命守护彼此,是可以理解的。尽管这份感情被描述得十分隐晦,但是读者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以儿童为战争文学的主体,要求作家必须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儿童。从这个角度上讲,《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的出版将儿童战争文学领域的情感表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因为在过往的儿童战争文学中,儿童的情感往往无法得到释放,他们内心深处对情感的渴望被认知世界和成长的主题淹没。加瑞尔没有让年幼的安娜仅仅作为燕子男的附庸,而是让她和成年人平等地站在一起,让她拥有强烈鲜明的情感指向和坚强独立的人格,这使小说充满包容和人文关怀。
三、隐喻意象的文化内涵
巴特·罗兰的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是所有具有象征意义的实体,一个具有意义的符号出现,必然存在其所囊括的内涵。”这些有意义的符号在文学领域中被称作意象,意象的使用在于它既可以使抽象的思维具象化,使思维变得可触可感,又可以把读者的目光由具象引向抽象,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深层思考。《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是部老少咸宜的文学作品,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想象。作者在书中使用了大量带有隐喻色彩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特有的生命意义塑造小说的文化内涵,这既可以反映儿童世界的审美诉求和价值取向,又可以对儿童的思想观念进行塑造,使他们形成相对稳定的审美观。
燕子男对安娜从不回避或隐瞒战争的可怕,而是告诉她应该如何在战乱中求生。但即使是在危机四伏的逃亡过程中,燕子男也尽量小心翼翼地守护安娜的童真,他尽力为安娜在安全和纯真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他将法西斯德国比喻为狼,将苏联比喻为熊,这既让安娜直观地了解入侵者的凶残,也为她营造了一个属于儿童的安全视角。古往今来,狼在西方儿童文学中代表贪婪与邪恶,并且充满攻击性,所以燕子男将狼作为入侵者德国的象征性隐喻,非常符合狼在西方儿童文学中所代表的含义。而在苏联的文化认知中,熊是备受推崇的森林之主,它们看似笨拙迟钝,实则机警过人,同时有着丰厚的毛皮能抵御漫长寒冷的冬季。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熊的谚语和习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将熊视作富有灵性的生命,因此许多欧美文学将熊视作对冰雪国度苏联的隐喻。
小说始终没有明确写出燕子男真正的名字和身份,但是从他隐姓埋名的生存方式来看,他应该是一个政治敏感人物。比如在小说结尾,与燕子男相识已久的人称呼他为教授,比如燕子男曾对希塞尔说:“他们绝不能找到我,因为如果找到了,就会抓走我,如果他们抓到我,整个世界都会变成屠害生灵的刽子手……世界本身,还有天空,都会燃烧起来。”结合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时惨烈的景象,不难推断出燕子男是一名研究核武器的教授。他长期以来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可能就是为了躲避他所在国家政治势力对他的追捕,他不希望自己所研制的武器造成世界性的灾难。小说的结尾,燕子男把安娜交给一个渔夫,让他护送安娜前往一个安全的小岛,这个小岛指代当时欧洲唯一的和平城邦英国。渔夫在西方文学中象征生存斗争,所以当安娜在渔夫的陪同下,穿过茫茫大海到一个光明国度,意味着安娜将会得到重生。安娜在前往小岛的途中,看着在海面上空飞翔的海鸟,想到了与燕子男相处的点点滴滴,想到第一次遇见燕子男时他表演的神奇技艺。这段描述隐喻燕子男是爱与和平的化身,是自由飞翔的鸟,尽管狼和熊残暴而又贪婪,但是鸟的翅膀能让它摆脱束缚,在天空中翱翔。
文学作品的出版需要将“有意思”和“有意义”结合起来,而童话可以将二者完美融合,它以象征性的语言传达人类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很多文字甚至暗含了人生和人性的哲理。《陪安娜穿過漫漫长夜》在情节设定和人物塑造方面具有鲜明的童话色彩,这使得这部小说既对应社会现实,又带有魔幻色彩。作者在小说结尾处设置了一个类似电影的开放式结局,这让读者读后不禁陷入深思,久久回味。纵然小说中充满了战争、恐惧、死亡和疾病等元素,但细细品读之后,读者仍会觉得这是一个饱含脉脉温情的战争童话,洋溢着幸福与温暖的力量,能让人拥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在战火弥漫的岁月中,安娜和燕子男彼此的陪伴尽管短暂,但足以让读者看到漫漫长夜中有希望的光芒在闪耀。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文学作品的出版在文化交流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图书出版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作,关于战争反思的作品在任何年代都不鲜见,采用具有魔幻色彩的童话写作方式在出版界也十分盛行。但笔者认为,加瑞尔·萨维的《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仍然是与众不同、值得研究的,他以一个充满魅力的故事,传递了“爱与和平”的时代主题,在当今的世界形势和格局下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加瑞尔·萨维.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M]. 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
[2]李洁. 儿童视角在战争回忆文学中的应用——以《德语课》《铁皮鼓》《迸涌的流泉》为例[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58-60.
[3]刘富丽. 邓恩爱情诗圆形意象的隐喻意义[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9-62.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