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升益:“沙场”上的“国王”

    秦 沣

    2009年,很多企业因金融危机加入裁员潮,但仁创集团却逆势而动,不仅计划招收90名大学毕业生,还一口气招收了50名研究生,10名博士生和3名博士后。

    “我们计划在各省区市都建立仁创产业基地,全面推进仁创沙产业的全国布局。”秦升益说。

    秦升益是仁创集团的董事长,20多年的时间,他一直和沙子打交道,使之广泛运用于精密铸造,石油开采和生态建材三大领域,因而被称为中国工业化形态沙产业的第一人。

    点沙成金

    1984年,秦升益从南京机械工程学院铸造专业(中专部)毕业,被分配到济南铸造锻压研究所工作。

    研究所里画图搞设计的至少是本科毕业,秦升益自然挨不上边,他只是在试制工厂铸造车间当上了一名技术员。“名义上是技术员,实际上干的就是翻砂工的活。”秦升益回忆说,“抬铁水,一千多度铁水抬着倒,有时候铁水还会溅到脚背上。”

    由于能吃苦,肯钻研,秦升益很快被破格从车间调到了科研小组,做起了研究。

    上世纪80年代,文凭很吃香,研究所同样中专毕业的人都千方百计通过读电大、夜大提高文凭,秦升益却把时间、精力全花在了做试验上。而且,他做的还是一个并不被专家们看好的项目——寻找锆英砂替代品。

    在铸造业中,做模具用的沙子都是来自澳大利亚的锆英砂,当时,一吨锆英砂价格高达1000美元。我国从50年代就开始研究寻找替代品,但一直没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秦升益提出了一个在别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设想:用内蒙古沙漠的石英砂来取代锆英砂。他想,石英砂每吨只要10元,如果能替代锆英砂,能省多少钱啊!

    但是,这个项目根本不可能获得批准,因为实验早已证明,石英砂膨胀率是锆英砂的3倍,加热后容易变形,天生就不适合用来做模具。有专家说,“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的科技人员是傻瓜吗?他们就不知道用十多块钱的东西替代几千块钱的东西?这条路走不通!”可属牛的秦升益不信这个邪。

    秦升益不懂化工,就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化工大辞典,有时候找到的词条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但一看性能正是他所需要的,就把名字抄下来。没有试验经费,他就用自己的工资去买实验材料,利用业余时间做实验。

    1986年,秦升益的第一项成果——覆膜砂技术面世。虽然这种覆膜砂抗高温性能还不理想,但却让石英砂取代锆英砂的梦想部分实现,算是开了一个好头。该项技术后来还获得了国家机械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秦升益酷爱读书,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感兴趣。一次,在研读阴阳五行学说时,秦升益突然获得灵感:如果说膨胀是“阳”,收缩就是“阴”,假如给砂砾表面包上一种能收缩的材料,在砂砾膨胀的同时让它收缩,阴阳相抵,总体上不就平衡了吗?

    按照这个思路,秦升益重新开始了实验。但是,实验的难度完全超出了秦升益的想象。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配方,他只能一次又一次进行尝试。一次实验中,烧得通红的炉门弹出,碰在秦升益的左臂上,鲜血顿时模糊了他的手臂。但是,实验正在进行,如果停下来,就会影响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于是,他咬着牙,按家乡的土法子,抓了一把稻草灰洒在烧伤处,继续做实验。这个用鲜血换来的数据,对秦升益的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他的左臂却永远地留下了一块疤痕。

    1988年春天,在经历数千次失败,用掉上万公斤沙子之后,“耐高温覆膜砂”终于研制成功。秦升益背着50公斤样品走进了石家庄水泵厂,一位工厂技术负责人听了他的介绍后很感兴趣。为慎重起见,厂里先试着做了十几个铸造件,结果非常好,没有一个报废。水泵厂领导当即拍板,以3500元一吨的价格订购5吨覆膜砂,用作精密铸造材料。

    秦升益单位领导和同事闻讯后也大为震惊,惊呼沙子卖出了钢铁价。“耐高温覆膜砂”技术填补了国际铸造业的一项空白,1990年,该技术荣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年又荣获国家发明奖。秦升益也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而且荣获机电部“优秀科技青年”称号。

    在别人眼里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秦升益做成了。

    进京创业

    “如果一项应用性技术发明被束之高阁,不能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那它注定是一个不成功的发明。”这是秦升益的一个观点。

    1986年,秦升益将覆膜砂技术转让给一家乡镇企业,但是,与这家企业的合作却并不成功,市场打开后,这家企业甚至连3%的提成都不想支付。合同到期后,秦升益决定自己创业。

    1992年,秦升益走进了北京中关村。

    其实,离开济南前,秦升益的事业发展已经有很好的势头,30岁已获得国家发明奖,单位还给他奖励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日子这样过下去,应该是不错的。但秦升益却不这么想。1991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科技大会时,曾去过中关村,就为看看联想,方正。在秦升益的眼里,中关村才是年轻人创业的“圣地”,自己应该到这里闯一闯。

    但是,当他揣着自己的发明成果,向单位请假,只身来到北京后,才知道创业并不那么容易。“三个月都没办来营业执照。”秦升益说。

    离开家时,秦升益只带了3万多元,为了省钱,他常常以方便面充饥,可他不想就这样一无所获地返回济南。当初出来时妻子就反对,父母也不支持,他是抱着大不了回家种地的决心进京创业的。

    除了生活的窘迫,还发生了一件事儿,秦升益在济南的单位有人告状,要求开除他,状子都递到了机械部。可这一告,坏事倒成了好事。“机械部领导开明,说开除干什么,干脆让他出来办企业,搞产业化。”秦升益回忆说。

    1993年春天,北京长城铸造新技术开发公司在海淀煤厂挂牌成立。这便是仁创集团的前身。

    很长一段时间,秦升益的办公室就是煤厂用来开票的三间小平房,对面就是北大西门。买不起配套设备,秦升益买来钢板焊成了两口直径1.6米的大锅,用路边商贩“糖炒栗子”的做法,撸起袖子自己炒沙子,用于给普通石英砂覆膜。

    第一批产品得到机械部专家和质检部门认可后,秦升益就背着自己的产品到汽车制造厂推销。渐渐地,“小作坊”开始有了名气,前来买沙子的企业,在门口排起了长队。

    3个月后,机械部基金会决定投资40万元,支持秦升益的沙产业,理由是“这个项目前景很好,支持其技术成果产业化也是对整个行业的贡献”。

    秦升益的覆膜砂技术解决了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动机缸体等复杂铸件和大口径离心铸造管的生产难题,甚至成为汽车制造国产化(尤其是桑塔纳轿车)的重要推手。如今,国内97%的轿车发动机关键铸件(包括美、日、德、韩等国在中国的独资或合资厂)的生产都已采用了仁创覆膜砂系列产品,一举取代了进口

    产品。

    同时,秦升益还将这一技术转让给了g家企业,每家收取5。万元的技术入门费。到2008年年底,仁创集团销售的覆膜砂累计达100万吨左右,技术转让厂家的销量达500万吨,年产值达到7个亿。

    用沙生油

    2000年,秦升益在公司高层会议上,突然提出了投资开发石油产业油井建设材料的想法。

    这个想法源于秦升益偶然看到的一篇介绍压裂工艺的文章。这种用于石油开采的工艺是把砂浆打入地下,把地缝撑开,然后将油从缝里引出来,从而增加石油开采量。文章还说,这种工艺所用的沙子特别能抗压,而只有美国才能制造出这种沙子。

    秦升益也想开发这样的产品。但是,他的提议却没有得到响应。当时,覆膜砂已打开精密仪器原材料市场,国内汽车生产正在红火发展,覆膜砂产品每年都保持着40%到50%的销售增长。几乎所有的公司高层领导都认为,公司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覆膜砂技术的改进上,就算延伸产业,也应当涉足汽车零件,突出主业做专做强。涉足一个完全不懂的新领域,不仅投资巨大,又面临很大风险。

    但是,秦升益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路。汽车业红火,意味着石油消耗量的激增,而石油又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只能从如何充分生产上寻找途径。这一潜在需求,必然会形成一个新产品的有效市场。

    秦升益试图用事实分析打动管理层。发达国家是将陶土烧制成陶粒,再通过压裂工艺将地缝撑开,把油采出来。但我国开采的油井中水含量非常大,比如大庆油田,90%都是水。能不能用沙子替代陶土,节省能源?能不能只透油不透水,让油出来,而水不出来?

    很快,仁创集团通过高科技手段,在石英砂表面包覆一层高分子材料,研制出了一种名叫孚盛砂的产品。这种产品具有相对密度小,强度高、低破碎率等特点,经过大庆、中原等11个油田100多口油井的现场应用,平均提高采油率30%以上,被誉为石油开采界的“增油剂”。

    如今,这一专为石油开采研制的高新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油田压裂及防砂工艺,市场年销量达到四、五千万元。秦升益还给产品起了一个俗用名——油哆哆。

    参与奥运

    2008年11月10日,“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与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召开了“科技奥运总结大会”。仁创集团荣获“科技奥运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董事长秦升益被授予“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称号。

    秦升益及其公司获得的荣誉来自一块小小的透水砖。

    “仁创用10天时间,研发出一种全新产品,才赢得了进驻奥运‘水立方项目的机会。”秦升益说起这事儿,非常自豪。

    最初,“水立方”场馆外地面工程设计选择的是石材,而之前仁创生产的产品像青砖一样,色调和水立方的主体建筑色调不协调。如果要中标“水立方”,就要在外观设计上达到设计要求,做出和石材颜色相同的产品,而时间限定是“最多两周”。

    秦升益二话没说,临时组建团队,在密云生产基地连续10天进行技术攻关,终于生产出一种全新的砂基产品——仿石材滤水岩。

    当这款产品呈现在“水立方”设计师面前时,对方震惊了。主动带秦升益去见了“水立方”相关负责人,负责人当即决定在“水立方”工程北边的场地上试用1000平方米。

    由于效果很好,对方提出增加应用面积至5000平方米。最后,“水立方”室外地面广场1万多平方米全部采用了仁创的产品。

    其实,早在2005年,秦升益就因研制出生态透水砖而引起关注。

    发明生态透水砖,也是秦升益突然产生的想法。1997年的一个下雪天,秦升益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见一个背书包的小孩滑倒在地。他扶起孩子后,开始仔细查看路面,发现地上铺的地砖虽然有很多条纹,但抗滑力却不佳。能不能用沙子为原料,研制出一种融雪透水防滑的地砖呢?秦升益想。

    经过6年的研究,到2004年,秦升益研制的生泰(取“生态”谐音)砂在实验室里出炉了。接着,他又花了一年时间,研制生泰砂基透水砖的原料配方以及机械制造,配套技术等系列技术研发,为产品的产业化做全方位的准备。

    2005年,生泰砂终端产品——生泰砂基透水砖成功问世。巧合的是,这年12月,北京举办了一个“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秦升益在会场铺满了自己的新产品,有人不停用水壶往地砖上洒水,但再多的水瞬息之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引起很多人的好奇。

    展会第5天,有一个国家领导人专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领导人进场参观,也被脚下的地面砖吸引,这令秦升益有些始料不及。胡锦涛总书记不仅看了产品性能演示,还问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这种砖透水了,粘结层的透水问题也解决了,但怎样才能让从砖里渗出的水很快地渗透到土壤里?”秦升益马上解释说:“生泰砂技术是通过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来渗水,水的表面张力被破坏后有一种惯性,遇到地面仍然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因此能使雨水渗到地下,从而补充地下水。”

    这一场景成为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一条新闻,等于是给秦升益的产品作了一个最好的“广告”。透水砖一面市,就赢得了一个碰头彩,率先在中南海国办区,科技部办公区、中央统战部办公区使用,随后又铺设在北京丰台垒球场,直到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等10多个场馆。此后3年,又在300多个工程中得到应用,用量近100万平方米。

    生泰砂透水砖产品的问世解决了两个难题:一方面,消耗风积沙治理了沙漠;另一方面,其渗水和收集雨水功能解决了城市地面积水和地下水缺乏的问题。

    仁创的产品从铸造到石油到建材,跨度极大,但都没有离开沙子,这是让秦升益感到最自豪的地方。

    连锁加盟

    仁创集团是一个家族企业,秦升益控制其87%的股权,两个弟弟共拥有8%的股份,其余5%的股份由另外5个人拥有。

    秦升益说,与他的前两个产品不同的是,生泰砂透水砖市场很庞大,仁创准备以此为依托,向全国扩展。“今年开始步入产业化阶段,首先在银川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再向每个省推广。考虑到运输成本,本地化生产是合理的。”秦升益说,“我们会采用仁创技术入股,在每个省寻找合作伙伴建合资公司。也不排除考虑加盟店的模式。”

    秦升益认为,连锁经营比技术转让风险小,还可以加快发展速度。“不过,工业上这种类似麦当劳,肯德基的经营模式很少,我们在尝试,目前有几家已经加盟。”

    关于连锁经营模式的可控性问题,秦升益表示,“这不是问题,仁创并不怕技术泄漏,只有不断更新技术,我们才能引导市场,领导整个行业发展。”仁创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销售额的8%到10%投入科研,除了已经推向市场的产品之外,仁创还储备有至少30项新兴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即可推出新的产品,占领新的市场。

    “用10年的时间,把沙王国做到1000个亿的销售额。”这是仁创的梦想,也是秦升益的梦想。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