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中的误区

    赵健

    另有一种科普读物,至今还“奉行故事”,坚持“寓趣味性于知识性之中”,把趣味性当作“味精”使用,殊不知,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悄然改变为“寓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了。

    这几年,科普图书在低迷的图书市场上“异军突起”, 有些科普图书甚至一路旺销,多次重印、再版而仍供不应求,这是很让科普作家、科普编辑们喜不自胜的。但与此同时,有些科普作家的科普创作似乎也走入了某些误区,或曰出现了一些有碍科普创作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的问题。在此,我不揣冒昧,将自己的感受和盘托出,借以抛砖引玉,就教于诸位方家和朋友。

    其一曰:网上下载,东拼西凑。在有些科普作品中,整段文字甚至整节整章都与网上一般无二,连网上的文字错误、公式错误、计量单位错误、外文符号错误、人名错误、地名错误、史实错误、年代错误、逻辑错误,以及“张冠李戴”之类的错误,也都一股脑儿地“照搬”进自己所“编”所“著”或所“编著”的书里。然后再掺入一些游谈无根的逸闻轶事、不着边际的道听途说,就算“大功告成”,交由出版社出版了。作者自以为“事半功倍”,没花多大气力就拼凑出了一本洋洋十几万言乃至几十万言的“科普作品”,实则不过是为读者提供了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严重的问题还在于,这种“网上下载”的状况,一旦“东窗事发”,按照国务院2006年5月10日颁发的468号令(即《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还将被追究侵权责任和罚款。到那时,不唯“文抄公”们难免“吃不了兜着走”,而且相关出版单位也将“脱不了干系”。

    其二曰:改头换面,重复自己。有的科普作家既想出成果,又怕花气力,于是就将自己已经在甲出版社出版、处于版权保护期内的科普图书“改头换面”,稍作“变换”(或增加一点内容,或修改几处文字),然后另起一个书名,使之成为一本“新书”,送往乙出版社出版。这种“科普作品”,除了能给作者赚取一点稿费,别无价值,尤其是没有文化积累价值。在出版界人士看来,这种作品的出版其实是一种出版资源的浪费。迟早有一天,国家会采取措施,杜绝这种作品的出版。眼下,读者对这种科普读物已毫无兴趣,甚至深恶痛绝,认为是一种“一稿多投”、骗取读者钱财的行为。毫无疑问,出版社对这种“作品”,也是断断不敢恭维的。当然,如果已经到了或超过版权保护期,作者愿意将自己所写的科普作品交由另一家出版社出版,市场又有需求,则另当别论。

    其三曰:信口雌黄,“科理”不通。著书立说是关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大事,来不得半点的大意和马虎,科普读物的写作当然也不例外。可是,现在有的科普作者所写的科普图书却经不起推敲,存在着明显的或隐蔽的知识性差错。例如有一本科普读物,说是“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云云,这种说法就很成问题。事实上,咱们家里安装的壁挂式空调、柜式空调,不就是把热量从低温传向高温的设备吗?热量从高温传向低温是一个“熵增”过程,而“熵增”意味着做功能力的减少,犹如物体从高处落往低处,是一个势能降低(即做功能力减少)的过程,因而是可以自发进行的。但物体也不是绝对不能从低处上升到高处,只是不能“自发”地进行而已。上面的关于热量传递的说法错就错在“不严谨”上,漏掉了不可或缺的“自发”二字。正确的说法应是“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空调器里的压缩机,耗用电能,对热量由低温传向高温的“熵减”过程进行“补偿”,使之成为“熵增”过程,其过程不是便可以进行了吗?正所谓“真理多走一步,就会变成谬误”,不加“自发”二字,就大谬不然,失其科学性了。诸如此类的错误,在当今的科普读物里,颇不罕见。这样似是而非的科普读物,偏离了科学的轨道,传播的是不科学的“科学知识”,焉能不贻误读者?

    其四曰:名为科普,实为迷信。去书店走一走,不难发现,“看风水”“算命”的“科普图书”甚多,堪称“汗牛充栋”。这些书都打着“科普”的旗号,声称自己也“姓科”。例如“看风水”的书,无不贴有“环境科学”的“标签”。不过,你若是仔细看下去,那就“图穷匕首见”了。不久前,我受命为某出版社终审一本科普书稿,捧读之下,但见前面谈牛顿、谈爱因斯坦,且列出一大堆数学公式,什么“拉氏变换”啦,“复变函数”啦,什么“场论”啦,“偏微分方程”啦,俨然是一本“高级科普读物”。可谈着谈着,话头就转入“科学算命”了(把“科学”与“算命”强行“捆绑”在一起,名曰“科学算命”)。正如鲁迅先生在《科学与鬼话》一文中所指斥的:“把科学东拉西扯,孱进鬼话,弄得是非不明,连科学也带了妖气。”去年,国家对暴力、色情类少儿读物进行了专项整治,从而净化了少儿图书市场。今年,会不会检查并治理一下科技出版特别是科普出版的“乱象”呢?这是很值得给热衷于“创作”此类“科普作品”的科普作家和热衷于出版此类“科普图书”的出版社提个醒的。

    其五曰:只作论断,不及其余。以前,有些科普读物,只作对某个科学知识问题的论断,不谈个中道理。这几年,科普作家的写作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改进,但不可否认,迄今依然存在着只让读者“知其然”而不让读者“知其所以然”的科普作品。例如有篇科普文章,说是南瓜可以降糖。可南瓜缘何可以降糖呢?文章只字未提。某朋友糖尿病复发,为了降糖,大量食用南瓜,结果血糖有升无降,居高不下。事实上,南瓜是因为富含膳食纤维,可使其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吸收速度变慢,从而延缓了血糖上升。但南瓜本身又是一种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够充当主食,所以食用南瓜就须减少主食的摄入,否则非但不会“降糖”,反而会“升糖”。若科普文章不明白晓示个中道理,读者怎么会知道南瓜也是“双刃剑”呢?由此可见,作为科普读物,不但应当传播科学知识,而且应当传播完整的、准确的、不失科学性的科学知识。此外,还应当传播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普及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比普及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科普内容)。只有这样,科普作品才能够免于浅薄,真正适合读者的需要。

    其六曰:水分太多,趣味太少。多年前,读及一幅漫画,记不清是华君武还是方成抑或别的哪位画家的作品了,只记得漫画的标题是《排涝》。上面画有一本打开的书,书的页面上连接着一根水管,水管的另一头连接着水泵,正在哗哗地往外抽水呢!恕我直言,这种“水分太多”,需要“排涝”的情况,在当今的科普读物里,其实也颇不罕见。厚厚的一本科普书,里面到底有多少“干货”,这是很值得我们科普作家思量的。读者花钱买书,你岂能让人家花钱“买水”?由此论之,科普作家们理应尽可能地删去作品中那些“无关宏旨”和“画蛇添足”的内容,把“干货”拿给读者。另有一种科普读物,至今还“奉行故事”,坚持“寓趣味性于知识性之中”,把趣味性当作“味精”使用。殊不知,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现在的读者讲求“轻松阅读”,所以作者就必须“趣味写作”。换言之,现在的科普读物,最好是“寓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不如此,就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其“卖相”当然也就要大打折扣。

    其七曰:重视科学,轻视人文。某资深科普作家说得好:“科学为人文提供依据,人文为科学确定目标。”可见,科学与人文,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科学与人文原本并非两家,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起见,人为地将它们分解开来的。然而,它们之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剪不断,理还乱”。可是,时至而今,我们的某些科普作家似乎仍然没有接受“大科普”的观念,一味热衷于自然科学的科普而置人文科学的科普于不顾,其作品很少涉猎甚至绝口不提人文科学。窃以为,这种只重视自然科学普及而漠视人文科学普及的偏废现象,丢掉了科普的“半边天”,既不合读者的阅读需求,也不合时代的发展趋势。

    其八曰:“科”而不“普”,难以卒读。还有极少数科普图书,满纸定理、定律,且科学名词成堆,数学公式成串,别说一般读者,就连具有大专、大本文化程度的读者甚至硕士、博士也难以卒读。像这样艰涩的“科普读物”,虽则名为“科普”,实则“科”而不“普”,读者不肯“买账”,出版社自然也就“不敢问津”了。

    我作为科普创作团队的一员,切盼科普创作能够繁荣昌盛。唯其如此,面对当前科普创作中的种种不良倾向,就不免有点“杞人忧天”起来。我希望科普作家们都能够端正创作态度,使科普创作活动中规中矩,使自己的科普作品有声有色,受到出版单位和广大读者的欢迎。我还希望科普编辑们都能切实地负起“把关”的责任,不使带有各种不良倾向特别是“网上下载”“改头换面”“信口雌黄”以及“名为科普,实为迷信”的作品“蒙混过关”。我以为,如此这般,科普创作才能够弊绝风清,走向繁荣。

    管窥蠡测,姑妄言之。

    (作者单位: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