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颠倒·价值重构·社会批判

盛夏妍
摘要:话剧《你好,打劫》是饶晓志导演执导的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先锋戏剧,讲述了一个炎夏午后因意外状况被困在银行内的劫匪与警察对峙的喜剧故事。该剧虽然是一部喜剧,极具讽刺意味,却是一部典型的在喜剧外壳包裹之下带有悲剧色彩的黑色幽默话剧。文章从话剧的主题表达着手,对话剧中所展现的身份迷失、自我迷失和秩序迷失这三重迷失进行深入分析,深刻揭示当代人们的生存困境和社会弊病。
关键词:《你好,打劫》 身份迷失 自我迷失 秩序迷失
在当代先锋戏剧领域,《你好,打劫》可以称得上是先锋戏剧的典范,已经成为目前最受大学生喜爱及翻拍率不亚于《恋爱的犀牛》等话剧的作品。它改编自1975年美国华纳兄弟出品的电影《热天午后》,而《热天午后》也是根据一宗真实的银行抢劫案所改编,讲述了两个率真善良的劫匪、三个麻木淡漠的银行职员、众多唯利是图的皇家FBI和无数谨小慎微的民众,他们偶遇、相遇、艳遇、遭遇在一个黑色的星期五下午。于是,他们的焦虑和迷失、他们的冲动和欲望、他们的压抑和暴戾、他们的叛逆和温情一一罗列、交织、纠结在了一起,呈现出一幅极具戏剧性的图景。
《你好,打劫》通过极具戏剧性的舞台表现方式,撕碎其喜剧表面的外衣,将社会中存在的尖锐矛盾问题、亲情爱情问题、现代性焦虑问题以夸张甚至荒诞的表现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以此审视社会、自身,并引发思考。除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话剧将更多的关注点放置在了“人”身上,即个体的生存状态上面。在浮躁的社會背景之下,在欲望的都市里,人们如何生存?如何寻找个体身份价值?劫匪与人质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让很多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共鸣和思考。
身份迷失:意志觉醒下的个体价值重构
身份认同是对主体身份的确认和认知。迷失作为认同的反面,体现了个体对身份归属的困惑,以及由身份迷失导致的相关情感体验的缺失。先锋戏剧所追求的是在剧作的构建与呈现过程中,实现对自我意识的探索,对个体价值的建构。《你好,打劫》就是通过三次劫匪与人质的身份颠覆,打破原始的身份设定,呈现了在社会潮流下对个体价值的解构与重建的过程。
故事以一次打劫开场,佯装办理业务的客户桑尼、本杰明在银行打烊关门前的那一瞬间突然发难,四名银行职员随即沦为人质。于是,一场劫匪、人质、警察之间的交手与谈判拉开了帷幕。话剧通过四幕戏——求证、求知、求同、求解展现故事的全貌。全剧六个演员一台戏,在劫匪、人质和警察三方的不断交织拉锯之下,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们的抱怨、他们的经历、各自的生活现状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其他人质和劫匪面前。人人都感觉到生活的沉重和无奈,甚至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了,都不容易啊!于是,在这场剧中,他们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错乱感,劫匪和人质的身份出现了戏剧性的颠倒,演变成一个极具讽刺的荒诞。
剧情中,劫匪与人质的身份总共有三次颠倒的情形。第一次颠倒是在警察到来之后,桑尼为了能顺利逃出银行,隐藏自己的劫匪身份,设计并胁迫银行实习生克鲁斯拿着枪扮成劫匪与警察对话,向警方展露劫匪是银行职员的乱象,而把正在打劫的自己与Ben塑造成无辜的人质形象,警察果真错信了眼前的这场戏。可当克鲁斯拿到了枪之后,他却举起枪对着劫匪,他不知道这其实是一把没有子弹的手枪,他勇敢地紧握着手枪步步后退,像是忽然有了勇气。在开枪的那一刻,他是惊恐还是绝望不得而知。但是这第一次身份的颠倒却给胆小的克鲁斯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压抑已久的灵魂第一次找到了释放的出口。在封闭的空间和极具生命威胁的困境之下,理性意识土崩瓦解。
第二次身份颠倒发生在故事的中间段,警察给被困在银行里的人质送食物,劫匪本要求职员汉克斯装作“劫匪”,以他为“人质”,出去拿食物。在此之前,他们六人在银行内对于生活、社会等问题已经进行了一番较长的对话。当银行职员在与劫匪们谈到关于婚姻、未来等话题时,处于社会最底层、遭遇过各种黑暗面的劫匪桑尼却破口大骂。他把抢劫重新进行了定义,他认为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上到处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抢劫:有拿着公款四处吃喝豪赌的,有强迫员工加班不发薪水的,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费,如过桥过路费、长途漫游费等等,直指各种社会弊端。作为人质的银行职员们也由此开始思考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状态,他们与劫匪竟然象朋友似的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劫匪本甚至对埃希的老公要与她离婚的遭遇产生了同情,并对她擦出了爱的火花。这便又一次模糊了他们之间的身份界限。
第三次身份颠倒是整个故事中最戏剧化的部分。当每个职员看似美满幸福的生活背后所隐藏的矛盾、失衡等问题暴露在大众面前时,他们这才觉醒,并反问当下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到底是不是他们真正所追求的生活?回想过去,在面对社会种种不公和人生挫折时,他们都选择了默默忍受,慢慢地将忍受变成了一种习惯,他们的生活也变成了一种四平八稳的安逸。虽然安逸,他们却越来越不快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成不变的,不变的周遭,不变的社会处境,不变的人生境遇,而只有抗争才有可能改变这一切。对于眼前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摆脱劫匪的控制,获得人身的安全。于是,克鲁斯拿起枪果断进行反击,汤姆与其他的银行职员也以为自己控制了全场,可以安全走出去了。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警察看到了这个状况更加坚信这场劫案就是银行的内部抢劫,这时人物的身份就被彻底的转换。
这三次身份的转换,都是基于他们一次次对于自我意识的认知和内心麻木意识的觉醒。剧作通过对角色身份的转换,打破了劫匪与人质的关系,再现由被生活和社会绑架的“人质”到主动反抗的身份转变,完成了价值的解构过程。解构本身也是建构的一部分,它打破角色身份的原始设定,重新构建角色的自我价值,这其实是一种对自我的否定和对理性的期盼。
自我迷失:妥协顺从下的本体意识同化
在工业化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大范围的个体出现了自我的迷失,压抑、妥协、顺从、挣扎成了个体现实生活中的关键词,社会大众呈现出普遍的迷茫感与孤独感,他们渴求在与现实生活的对抗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因此,寻求实现社会身份与本体意识的同一性就成为了先锋戏剧创作过程中的精神内核。
在剧作《你好,打劫》的自我迷失之中,实现了社会现实之下的本体意识的同化和对人性回归的探索。话剧中四名银行职员光鲜的表面背后都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遭劫后与家人的一通电话将各人处境状况全部暴露在众人眼前。人生经历轨迹虽不尽相同,但或懦弱或隐忍的性格,使他们活得异常压抑。他们努力生活,积极妥协,可惜妥协了自己,却没能妥协来家人的理解、爱情的包容、生活的幸福,反而在世俗的生活之中失去了自我。
首先是银行经理汤姆,他的前半生是完全被父母规划,可以说他是父母的乖孩子。对于父母所有的安排,他都是逆来顺受,在父母面前他没有办法也不敢反抗。于是,他替父母完成了梦想,他品学兼优,按照家中的安排去了泰国留学。毕业之后,他进入了银行,当上了经理,可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然而这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因为他个体生存的价值基本都被剥夺了,使之沦为一种附属人格,而其内心也想逃离想反抗想发泄。因此,这种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反映在工作中,也使得他对行长唯唯诺诺,对下属却又颐指气使。
银行职员汉克斯,他在家中是一个地道的妻奴,对妻子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下班绝不晚一分钟到家。妻子把这些视为理所应当,对丈夫只是一味索取却不付出。而汉克斯也在对妻子奴隶般的顺从中舍弃了尊严,丧失了自由,丢掉了快乐。因此,他在工作中是一个善于溜须拍马的老油条也就不难理解了。
新来的实习生克鲁斯,大学刚刚毕业,表现出涉世未深的简单和执拗。他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他相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爱的人带来幸福。然而,什么青梅竹马,什么海誓山盟,终究还是敌不过现实这把利剑。在遭遇了女朋友的无情抛弃之后,克鲁斯的人生也陷入了崩塌和绝望,他开始对自我产生怀疑,并终于在沉默中爆发。
无论是银行经理、老职员还是实习生,虽然经历各不相同,却都有着一本难念的经,有着无处诉说的苦。在人质转换为劫匪后,台词的反差所营造出的戏剧效果,使人感觉到其人生经历的辛酸和其内心深处的挣扎。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危机真正到来的时候,他们终于找回了自我,敢于和以前那个胆小懦弱顺从的自己说再见,完成了在与社会现实的对抗中实现本体意识认同的过程。
秩序迷失:社会批判下的深刻主题阐释
与西方“先锋戏剧”那种消极、绝望、自揭脓疮的“恶之花”、“丑之萃”不同。中国的“先锋戏剧”不是厌世、放弃责任、酒、大麻与纵欲滥交的精神拌杂。当代中国“先锋戏剧”大多有着关于人的沉重思考与关于社会、关于生活的忧患意识。①在《你好,打劫》中,导演探讨了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有关生活、有关职业、有关情感、有关金钱、有关道德、有关人性、有关价值观等等,通过角色的台词来揭示社会变革过程中秩序的缺失,抒发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两名劫匪的台词充满着对整个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的控诉和不满,发人深省,如“以前办事靠能力,现在办事靠关系”“开高价药给自费患者”“开着悍马车到处兜风隐瞒矿难事故”“房价高涨”等等。他们认为有后台的人做什么都方便,甚至违法也能从轻处理,这是在打劫着公平。因此,在剧中劫匪本说了一句“对不起”,桑尼风趣地说:“对不起干嘛,你又不是社会”。可见,他们明知抢劫银行是触犯法律,可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犯罪,他们认为真正的罪犯是整个社会。话剧结尾,实习警察失手将汉克斯打死,并且他们将错就错,将劫匪和三个银行职员都打死,只留下了女职员埃希帮他们做假证。于是象征着正義和秩序的警察成为了漠视生命的人,成为了凶手。社会的秩序在哪里?话剧结尾告诉了人们,掌握在那些有“枪”的人手上。这里的“枪”,指代的实际就是权力。因此,整部剧不能不说是一部幽默且带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悲喜剧。
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让人同情,但与其说他们的生活和命运让人同情,不如说在剧中人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感叹,也为社会的不公而愤慨。故事虽然从两个劫匪打劫银行展开,但随着剧情深入,“打劫”一词被赋予更深的含义。究竟谁是打劫者?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不同程度地充当过“打劫者”和“被打劫者”而不自知。每个人都被一种习惯性的认知束缚了思维,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早已麻木、习以为常了,并且自我感觉安稳、知足、幸福,或许这就是现实生活。
批判现实主义的核心在于批判,它来源于创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对社会深沉的人文关怀,以解构的方式,针对社会生活的某些问题,对抗不合理的权利话语。这部剧带给人们的思考就是:怎么抱怨也不能改变现实生活中的不公,抱怨只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负能量;更不能因为抱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公就去抢劫或者报复,去触犯法律,给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因素,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人们要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的所做所为,改进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变得更好。要更加遵纪守法,更加爱自己的家人;要更加公正的执法办事,不要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要尽量给他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爱心。
结语
《你好,打劫》是个四幕戏,第一幕求证,第二幕求知,第三幕求同,第四幕求解。四幕戏,四个关键词,层层递进,也是一个自问、自省、自解的过程。话剧中所展现的三重迷失,其实也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意志觉醒的前提。剧中巧妙的剧情转换别具深意,无论是劫匪还是人质,都只是棋子,只是黑白有别却又不妨碍互相颠倒,他们在生活和社会这个大棋盘上,都充当过“打劫者”和“被打劫者”的角色。该剧通过舞台一角人物的丰满形象和演员的实力表演,以小见大,深刻揭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发人深省。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栏目责编:吉 庆
注释:①吴 戈:《当代中国的“先锋戏剧”》,《戏剧艺术》,1996(4)。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