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摘 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必然。数字图书馆在建设和服务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并且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高风险区。近年来,与数字图书馆相关联的知识产权侵权案频繁发生,协调好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资源共享间的关系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课题。
【关 键 词】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库;信息资源
【作者单位】高蔚,河南省西平县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7.014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众对信息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因时空限制逐渐难以满足公众需求。如何获取知识和利用知识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课题。数字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向度,为公众学习知识、获取资讯提供了便利。数字图书馆将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存储,实现没有时空限制、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从而及时、高效并快速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
数字图书馆主要通过数字化馆藏文献、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三个方面的文献资源实现,在方便快捷地提供海量资源的同时,面临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导致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更复杂,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也复杂多样,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相互交叉成为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经常遇到的问题。“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规定的滞后增加了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质量,如何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课题。
一、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正处于上升时期,相关技术和法律法规在逐步完善。国家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度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共同推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知识产权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组成。2001年,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重新界定了著作权,把数据库、多媒体、网络传播和影像制作等方面的法律纠纷解决办法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2010年,国家出台《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指南》,为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等提供了指导。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通过,该法旨在规范公共图书馆功能,促进公共图书馆发展,以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明确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以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数字服务。
虽然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一定进步,在法律法规上也应时代变化做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调整,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不足。近年来,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知识产权案并不鲜见。2002年,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起诉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侵犯了自己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法院判定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8万元。诸如此类知识产权案的发生,固然与当事方法治意识不强有关,但归根结底还在于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缺位。
二、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困境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一大二云三网”的新业态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已较少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成为影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要素。数字图书馆建设主要有三种方式:数字化馆藏文献、向资源商采购数据库和开发利用网络资源。每一种方式都面临各自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困境。
1.数字化馆藏文献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困境
数字化馆藏文献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第一选择。传统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丰富,“目前几乎全部的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绝大多数的县级公共图书馆以及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自己的书目数据库,实现了館藏文献的网络查询功能”[1]。图书馆利用好这些现有的文献资源,既可以更好地服务读者,还可进行优化存储和有效管理,尤其对古旧文献和孤本、善本进行数字化十分必要。古旧文献因其年代、纸张等问题,存在利用的局限性。此外,火灾等事故造成文献资源的巨大损失也不是个例。因而,做好馆藏文献数字化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但数字化馆藏文献面临以下问题:何种文献可数字化处理,何种文献不能进行数字化处理,何种文献可进行部分数字化处理。2000年,国家版权局发布的《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指出,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制品,不论已有作品以何种形式表现和固定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第5条第1款所指的复制行为。作品的数字化过程是一种中间技术的处理过程,只改变作品存放介质,内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属于复制行为。数字化馆藏文献属于复制行为。作品能否进行数字化处理,图书馆应根据作品的版权状态和使用方式进行确定。对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和不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图书馆不需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许可即可进行数字化处理。
2.向资源商采购数据库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困境
数据库开发与建设是一种对原作品进行选择和汇编的行为,“将相关作品、作品片段汇集、整理并以数字形式重新展示的一种信息载体”[2]。数据库具有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等特点。向资源商采购数据库是快速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方式,是当前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的主要补充手段。采购数据库有两个优点,一是速度快,二是风险低。图书馆在采购数据库过程中作为第三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数据库出现的侵权行为应由数据库资源商去承担,图书馆只要在明确的合约范围内就无须承担相应的知识产权风险。数字图书馆要严格遵守与资源商之间的协议,不能违背合约规定,不能超出法律许可范围,在购买数据库时要确保所购买的数据库合法,一旦发现侵权行为要及时停止服务。
3.开发利用网络资源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困境
数字图书馆的深入建设离不开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容易获取,且很多是无偿的,因此,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大量開发利用网络资源,忽视了知识产权保护。由网络资源引发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最为突出。如何应对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出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数字图书馆不可回避的课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提升了网络用户传播侵权复制品的能力,数字图书馆也常有取其轻便的行为。数字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不同于一般的网络用户,在开发利用网络资源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应当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
三、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进入快车道。纸质文献的数字化发展势头良好,但相应而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须从整体着眼,促进多种要素共同发力。
1.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支撑
我国数字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归根结底在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我国在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基础上,多方借鉴各国立法经验,在网络域名管理、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和大众多媒体通信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有益尝试,给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总体来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立法,还是具体的司法实践都尚有不少补白的空间。法律保障的缺失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支撑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尤为重要。
第一,法律要确认图书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性地位,明确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法律依据。我国要加大对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工作,细化电子复制、著作权许可协议和网络资源使用等内容,扩大“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范围,在法律许可条件下,给予数字图书馆建设更多特权,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与此同时,我国要积极汲取国外知识产权的立法和实践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可借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制定的《WIPO条约》《TRIPS协议》,立足信息社会发展实际要求,对我国现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和知识产权保护规制进行修订,确保数字图书馆建设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推进。
第二,完善践行法定赔偿原则。文献的数字化增加了著作权维护的难度,尤其“在司法实践中,确定数字图书馆用户著作权侵权造成的权利人损失和侵权人获利极为困难”[3],法定赔偿原则的确立对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在法律制定中,我们要综合分析,明确侵权人的非法获利、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细则,让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2.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集体管理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提出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统筹实施重大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质量。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必要环节,是文化惠民的关键步骤。图书馆获取资源授权的渠道较多,包括“从著作权人处直接获得授权,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批量获得授权,从出版商处获得授权,通过版权代理机构获得授权等”[4],其中较为行之有效的是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集体管理组织经著作权人授权集中行使著作权人的有关权利,以自己名义与使用者订立许可使用合同,在此过程中收取使用费、转付使用费等活动。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相比西方国家较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获得授权后,可以以集体管理组织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2005年,《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发布,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建立和运作机制进行了进一步规定。在此基础上,国家版税局加快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审批工作,中国音像集体管理协会建立,文字、摄影和电影等集体管理组织也逐步发挥作用。著作权集体管理能有效避免著作权人与使用者间的授权纠纷,简化授权程序,增加授权效能。
3.发挥好新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
法律法规建设为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铺平了道路并指明了方向,但具体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还要依托新技术。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条件,创造了可能。数字图书馆建设要把知识产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树立技术是保护知识产权第一要素的观念,积极关注技术发展前沿,发挥好新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数字化馆藏文献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手段,不少馆藏文献极具价值,在网络信息传输过程中易受到篡改或非法攻击,威胁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损害数字图书馆的利益。因而,数字图书馆可对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加密,使用不对称加密技术、安全协议等,确保信息资源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1)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水印是一串加密数字,隐藏在文本资源中。文本资源经数字水印技术处理后,读者只能阅读却无法复制。当文本资源被复制时,文本框就会弹出相关著作权信息,使用者只有完成缴费任务后,相应的复制或下载行为才能继续,保障了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
(2)权限设置制度。数字图书馆具有社会公益性,但在提供信息文化资源时我们应区别对待,“毕竟使用数字图书馆获取作品的使用者,未必都是合法的合理使用者,图书馆有必要采取适当和适度的技术防护措施”[5]。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VPN和IP技术,设置用户访问使用权限,对不同用户的访问使用进行区分和管控,用户只有得到数字图书馆的授权口令,才能进行查阅、浏览和复制。
(3)CA认证技术。CA认证技术可确保信息资源网络传播安全,用户通过向版权控制机构申请获得CA认证,如果用户利用CA认证书进行非法复制,CA机构将进行调查处理。通过CA认证技术,数字图书馆把资源使用者的使用费自动计入设置的账号中,方便进行统一监管。
(4)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常用的维护手段,通过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间设置一道隔离屏障,起到阻拦或过滤作用。通过防火墙技术,数字图书馆可以检测用户有无享受服务的权限,能有效阻止对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
4.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知识产权纠纷频见,与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数字图书馆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就必须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上着手,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手段,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觉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数字化处理工作和信息获取过程中严格遵守的原则。
图书馆要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一个月能有一次集中的学习机会,并不定期开展网络学习。图书馆应将知识产权保护教育纳入员工任职培训、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业务培训等范畴中,充分用好微博、微信、朋友圈和QQ群等新媒体教育手段,进行定时推介,使每一位员工都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巩固,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转化为铁律和自觉行为。
除此之外,图书馆应加强对用户的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为用户更好地使用图书馆和获取信息资源提供有益指导,提醒用户在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时注意版权,通过版权声明、免责声明等形式提醒用户严格遵守版权法的要求,合理使用信息资源。
四、结语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势头良好,但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困境,在数字化馆藏文献资源、采购数据库和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等方面皆有掣肘之处。解决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立法、创新管理机制,用好新技术,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调动多个要素形成保护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合力。当然,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如何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需要不断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彭日红. 论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古旧文献的利用与开发[J]. 图书馆,2017(5):102-106.
[2]胡兵.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J]. 理论观察,2014(9):81-82.
[3]刘淑宝等. 民法视角下数字图书館用户著作权侵权责任探究[J]. 图书馆,2017(11):72-75.
[4]邱奉捷.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版权解决实践调研[J]. 图书馆学研究,2017(11):92-97.
[5]何荣华. 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问题再思考[J]. 图书馆,2017(7):12-18.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