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空气质量电视新闻的“升维”和“降维”
乔俊璐
摘要: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明珠新闻》栏目作为杭城重点关注空气质量的地方电视媒体,多年来通过多维度交互式的采编方式,制作出一系列别具一格的空气质量报道。
关键词:地方台 空气质量报道 《明珠新闻》
笔者自身采编实践,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明珠新闻》栏目六年来空气质量报道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同时借鉴其他媒体(包括平媒)的做法,对报道的“升维”和“降维”进行探讨。“升维”指多维度报道的维度升级,“降维”则为对报道化繁为简的操作。有些报道需要“升维”,有些报道却需要适度“降维”。
空气质量报道的“升维”
一、挖掘跨行业特点。
医药界。除霾机器及防霾口罩挑选,以及求证网红抗霾中药的有效程度等,健康话题永远是老百姓所关注的,所发报道包括《抗霾“神器”热销 下单要谨慎》等。
生物界。空气质量变化让很多动植物生长节奏紊乱。导致桂花延迟开放、大熊猫肺部疾病等现象陆续出现,播发报道包括《桂花还在开 因为空气差?》等。
商业界。除空气净化器等抗霾器材热销使得环保股提振之外,空气污染物排放引发的商业界活动也值得关注。这当中包括,本地企业的排污交易权转让,还有本地相关环保公司参与国际碳交易的情况等。这类新闻能吸引商界人士关注,为他们提供生意经,播发相关报道有《每年帮别人盈利上千万 靠的是“碳交易”》等。
科学界。影响空气质量的各种成因中,包含化工、核物理等多个专业领域,网络上常利用一些冷门生僻的术语制造舆论,百姓需要媒体发出解读的声音。2014年,许多社交网站流传一种说法,称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矿资源含有放射金属元素“铀”,严重的核辐射污染会随雾霾扩散到全国。《明珠新闻》采访核辐射专家并翻阅大量文献,求證所谓“核雾染”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制作系列新闻报道《勿让浮霾遮望眼 》,澄清视听。
地理界。空气污染程度取决于风力等扩散条件,研究杭州地形以及建筑物排布,为打造城市风道提出规划建议,播发相关报道有《除雾霾 杭州缺一股“穿堂风”》等。
法律界。关注造成空气污染需要承担的相关法律法条,以及空气治理地区联动所需的法律制定建议等。
人文界。对雾霾治理专家和志愿者等一些与空气质量话题相关的人物故事进行记录,挖掘人文情怀。通过市民创作的歌曲和摄影作品呼吁大家节能减排,净化空气,播发相关报道有《跟PM2.5过招 他用了三十年》《三百张天空照片 小学生出雾霾报告》等。
二、挖掘跨地域特点。
跨省份。空气是流动的,一场雾霾来袭,往往是多地空气联动的结果。地方台制作的空气质量报道,需要跨出本地,将眼界放眼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对空气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让报道信息更丰富,说理更客观。
跨国境。鉴于经费局限,地方台可利用记者游学旅行期间,顺路捎回报道。《明珠新闻》记者游学已经摘帽的老牌污染国家英国时期,成功调取了上世纪“伦敦雾”的历史资料,国内外远程联手,制作了系列报道《治理雾霾 杭州诺维奇双城记》。
三、挖掘跨时间特点。
单看乏味的报道,经过多层整合,往往透出量变到质变的深度。记者可选择治霾政策出台的几个特殊时间节点,对治霾效果进行总结。信息梳理过程中,可配合动图等方式,让数字更形象生动。《明珠新闻》播发报道包括《除夕杭州空气 独家晒出十年成绩单》《排行榜单 杭州1-2月份空气不算好》等。
四、其他“升维”做法。
“升维”报道的目的,是增加空气质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在这方面,部分媒体的做法值得借鉴。
紧随国家政策。报道时机紧跟国家政策或重要议题,从小处着眼,探究问题本质,可加强受众心理的接近性和该报道的传播效果。①2015年11月到2016年1月5日,《新京报》共45篇雾霾报道,几乎一天一次。正是因为同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事关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新京报》报道数量在这一时期达到高峰,报道时机与政策制定等宣传时机吻合。②
保持议题连贯。新闻记者要坚持走基层,紧随热点和地方特点,进行策划和持续追踪。此举既可避免报道一哄而上,又能让受众形成思维惯性,延长收视。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是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大众媒介能构建受众的思想,大众媒体并不能决定人们思考什么,但在引导人们思考什么问题上却是十分成功的。③
设置争议讨论。引起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很多,至于哪个占据主导,许多观点一直存有争议。设置民间讨论,让报道因观点交锋而更客观和有看点。《人民日报》在2013年12月12日《雾霾罚单 谁来埋单》一文中,强调了罚单引发的争议。围绕“罚单由谁来出,会不会由纳税人来埋单”,报道呈现了多个网民声音,并采访了政府部门负责人的回应,在空气质量与政治决策中,引发讨论④。
增加实用数据。不少媒体会用大数据制图来解读雾霾天气,如何将数据传播效果最大化并增加实用性,值得探讨。《新京报》通过增加晨练指数、防护指数、开车指数等实用性数据,为市民应对雾霾提供参考和应对⑤。
呈现多方观点。空气污染成因众多,许多观点目前在学界仍存争议。而地方台受地域限制,能采访到的权威人士较少,如果观点一边倒,则容易让报道失衡,这就需要通过引述文献资料等其他途径,呈现多方声音。2013年《南方都市报》刊登《PM0.5危害大过PM2.5》一文,引述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在结尾特别说明介绍此项研究成果论文已被某权威杂志收录。可见,科学性是空气质量报道保持客观的必备要素。⑥
空气质量报道的“降维”
“升维”后的空气质量多维度报道,难免多路信息叠加,易掺杂过多主观因素,不便于观众理解报道内容。这就需要媒体在其他方式上“降维”,通过做减法,让报道浅显易懂、严谨客观、贴近民生。
减少专业词汇,体现人文关怀。空气质量报道专业性较强,在此基础上涉及其他领域内容,易形成专业知识叠加。这就要求记者在报道上,不能够简单堆砌专业词汇和实验数字,要关注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报道中,可穿插人物故事、列图表、引用影视资料等方式,将多层内容化繁为简。
削弱过度渲染,平衡社会效果。现阶段,环境与发展是一对矛盾,这就要求涉及经济发展的空气质量报道,不过分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应站在客观立场上对事件给予平衡展示。⑦
2013年1月20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的《雾霾中喘息的中国》,从整个国家角度思考如何应对雾霾,并且也尝试着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方面的关系中寻找出路,这对于更加准确和客观地向民众传达相关信息是大有裨益的。⑧
选取合适角度,控制恐慌心态。空气质量的大趋势会逐渐向好,但就某一空气质量爆表时段而言,污染一时的无法消解,也许会加重民众的恐慌心理,公众会强调是政府应对不力,忽视天气的“不可抗力”。⑨政府的政策落实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媒体把握角度,平衡好政府和公众的关系,否则,易引发公众误解,进而导致群体性政策误读并影响政府公信力。
社会在其发展进程中常常有种种情绪需要宣泄,而传媒和传媒人的责任不在于放任这种种情绪宣泄,而是要平衡这种情绪宣泄,“哭的时候不要哭出沮丧,笑的时候不要笑出狂妄”这就是传媒和传媒人的社会良知。⑩媒体在发布新闻的同时,有义务防止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和维护社会稳定,时机有度,内容有度,表達有度。{11}
结束语
空气报道本身专业性较强,新闻媒体记者并非一专多能,通过多维度挖掘,借力发挥,能拓展空气质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在“升维”过程中,需适度“降维”,要有实际调查、权威说法、观点平衡,同时兼具人文精神。只要“升降”得当,空气质量报道会兼具政策宣传需要、实用性和可看性,保证收视率的同时,也能成为百姓的生活必须品,从而培养受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杭州电视台)
栏目责编:吉 庆
注释:
①雷 英:《论当前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问题与对策》,《新闻研究导刊》,2016 (24)。
②③④常 涛:《浅论〈新京报〉雾霾新闻报道的新特点》,《科技传播》,2016(17)。
⑤⑥李 波:《走出“大同”,方有与众不同——以雾霾罚单为例说新闻角度》,《记者摇篮》 2014(3)。
⑦⑧胡冬芳:《浅析中国环境新闻报道的特点和作用——以〈南方都市报〉2013年关于雾霾的报道为例》,《传播与版权》,2015(6)。
⑨郭起豪:《极端气候事件解释报道如何科学可读》,《中国记者》,2015(4)。
⑩喻国明:《记者应成为信息不对称社会的平衡者——写在2008年中国记者节》,《青年记者》,2008(11)上。
{11}刘 冰:《突发灾害报道的“责”与“度”》,《军事记者》,2008(3)。
摘要: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明珠新闻》栏目作为杭城重点关注空气质量的地方电视媒体,多年来通过多维度交互式的采编方式,制作出一系列别具一格的空气质量报道。
关键词:地方台 空气质量报道 《明珠新闻》
笔者自身采编实践,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明珠新闻》栏目六年来空气质量报道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同时借鉴其他媒体(包括平媒)的做法,对报道的“升维”和“降维”进行探讨。“升维”指多维度报道的维度升级,“降维”则为对报道化繁为简的操作。有些报道需要“升维”,有些报道却需要适度“降维”。
空气质量报道的“升维”
一、挖掘跨行业特点。
医药界。除霾机器及防霾口罩挑选,以及求证网红抗霾中药的有效程度等,健康话题永远是老百姓所关注的,所发报道包括《抗霾“神器”热销 下单要谨慎》等。
生物界。空气质量变化让很多动植物生长节奏紊乱。导致桂花延迟开放、大熊猫肺部疾病等现象陆续出现,播发报道包括《桂花还在开 因为空气差?》等。
商业界。除空气净化器等抗霾器材热销使得环保股提振之外,空气污染物排放引发的商业界活动也值得关注。这当中包括,本地企业的排污交易权转让,还有本地相关环保公司参与国际碳交易的情况等。这类新闻能吸引商界人士关注,为他们提供生意经,播发相关报道有《每年帮别人盈利上千万 靠的是“碳交易”》等。
科学界。影响空气质量的各种成因中,包含化工、核物理等多个专业领域,网络上常利用一些冷门生僻的术语制造舆论,百姓需要媒体发出解读的声音。2014年,许多社交网站流传一种说法,称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矿资源含有放射金属元素“铀”,严重的核辐射污染会随雾霾扩散到全国。《明珠新闻》采访核辐射专家并翻阅大量文献,求證所谓“核雾染”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制作系列新闻报道《勿让浮霾遮望眼 》,澄清视听。
地理界。空气污染程度取决于风力等扩散条件,研究杭州地形以及建筑物排布,为打造城市风道提出规划建议,播发相关报道有《除雾霾 杭州缺一股“穿堂风”》等。
法律界。关注造成空气污染需要承担的相关法律法条,以及空气治理地区联动所需的法律制定建议等。
人文界。对雾霾治理专家和志愿者等一些与空气质量话题相关的人物故事进行记录,挖掘人文情怀。通过市民创作的歌曲和摄影作品呼吁大家节能减排,净化空气,播发相关报道有《跟PM2.5过招 他用了三十年》《三百张天空照片 小学生出雾霾报告》等。
二、挖掘跨地域特点。
跨省份。空气是流动的,一场雾霾来袭,往往是多地空气联动的结果。地方台制作的空气质量报道,需要跨出本地,将眼界放眼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对空气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让报道信息更丰富,说理更客观。
跨国境。鉴于经费局限,地方台可利用记者游学旅行期间,顺路捎回报道。《明珠新闻》记者游学已经摘帽的老牌污染国家英国时期,成功调取了上世纪“伦敦雾”的历史资料,国内外远程联手,制作了系列报道《治理雾霾 杭州诺维奇双城记》。
三、挖掘跨时间特点。
单看乏味的报道,经过多层整合,往往透出量变到质变的深度。记者可选择治霾政策出台的几个特殊时间节点,对治霾效果进行总结。信息梳理过程中,可配合动图等方式,让数字更形象生动。《明珠新闻》播发报道包括《除夕杭州空气 独家晒出十年成绩单》《排行榜单 杭州1-2月份空气不算好》等。
四、其他“升维”做法。
“升维”报道的目的,是增加空气质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在这方面,部分媒体的做法值得借鉴。
紧随国家政策。报道时机紧跟国家政策或重要议题,从小处着眼,探究问题本质,可加强受众心理的接近性和该报道的传播效果。①2015年11月到2016年1月5日,《新京报》共45篇雾霾报道,几乎一天一次。正是因为同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事关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新京报》报道数量在这一时期达到高峰,报道时机与政策制定等宣传时机吻合。②
保持议题连贯。新闻记者要坚持走基层,紧随热点和地方特点,进行策划和持续追踪。此举既可避免报道一哄而上,又能让受众形成思维惯性,延长收视。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是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大众媒介能构建受众的思想,大众媒体并不能决定人们思考什么,但在引导人们思考什么问题上却是十分成功的。③
设置争议讨论。引起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很多,至于哪个占据主导,许多观点一直存有争议。设置民间讨论,让报道因观点交锋而更客观和有看点。《人民日报》在2013年12月12日《雾霾罚单 谁来埋单》一文中,强调了罚单引发的争议。围绕“罚单由谁来出,会不会由纳税人来埋单”,报道呈现了多个网民声音,并采访了政府部门负责人的回应,在空气质量与政治决策中,引发讨论④。
增加实用数据。不少媒体会用大数据制图来解读雾霾天气,如何将数据传播效果最大化并增加实用性,值得探讨。《新京报》通过增加晨练指数、防护指数、开车指数等实用性数据,为市民应对雾霾提供参考和应对⑤。
呈现多方观点。空气污染成因众多,许多观点目前在学界仍存争议。而地方台受地域限制,能采访到的权威人士较少,如果观点一边倒,则容易让报道失衡,这就需要通过引述文献资料等其他途径,呈现多方声音。2013年《南方都市报》刊登《PM0.5危害大过PM2.5》一文,引述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在结尾特别说明介绍此项研究成果论文已被某权威杂志收录。可见,科学性是空气质量报道保持客观的必备要素。⑥
空气质量报道的“降维”
“升维”后的空气质量多维度报道,难免多路信息叠加,易掺杂过多主观因素,不便于观众理解报道内容。这就需要媒体在其他方式上“降维”,通过做减法,让报道浅显易懂、严谨客观、贴近民生。
减少专业词汇,体现人文关怀。空气质量报道专业性较强,在此基础上涉及其他领域内容,易形成专业知识叠加。这就要求记者在报道上,不能够简单堆砌专业词汇和实验数字,要关注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报道中,可穿插人物故事、列图表、引用影视资料等方式,将多层内容化繁为简。
削弱过度渲染,平衡社会效果。现阶段,环境与发展是一对矛盾,这就要求涉及经济发展的空气质量报道,不过分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应站在客观立场上对事件给予平衡展示。⑦
2013年1月20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的《雾霾中喘息的中国》,从整个国家角度思考如何应对雾霾,并且也尝试着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方面的关系中寻找出路,这对于更加准确和客观地向民众传达相关信息是大有裨益的。⑧
选取合适角度,控制恐慌心态。空气质量的大趋势会逐渐向好,但就某一空气质量爆表时段而言,污染一时的无法消解,也许会加重民众的恐慌心理,公众会强调是政府应对不力,忽视天气的“不可抗力”。⑨政府的政策落实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媒体把握角度,平衡好政府和公众的关系,否则,易引发公众误解,进而导致群体性政策误读并影响政府公信力。
社会在其发展进程中常常有种种情绪需要宣泄,而传媒和传媒人的责任不在于放任这种种情绪宣泄,而是要平衡这种情绪宣泄,“哭的时候不要哭出沮丧,笑的时候不要笑出狂妄”这就是传媒和传媒人的社会良知。⑩媒体在发布新闻的同时,有义务防止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和维护社会稳定,时机有度,内容有度,表達有度。{11}
结束语
空气报道本身专业性较强,新闻媒体记者并非一专多能,通过多维度挖掘,借力发挥,能拓展空气质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在“升维”过程中,需适度“降维”,要有实际调查、权威说法、观点平衡,同时兼具人文精神。只要“升降”得当,空气质量报道会兼具政策宣传需要、实用性和可看性,保证收视率的同时,也能成为百姓的生活必须品,从而培养受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杭州电视台)
栏目责编:吉 庆
注释:
①雷 英:《论当前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问题与对策》,《新闻研究导刊》,2016 (24)。
②③④常 涛:《浅论〈新京报〉雾霾新闻报道的新特点》,《科技传播》,2016(17)。
⑤⑥李 波:《走出“大同”,方有与众不同——以雾霾罚单为例说新闻角度》,《记者摇篮》 2014(3)。
⑦⑧胡冬芳:《浅析中国环境新闻报道的特点和作用——以〈南方都市报〉2013年关于雾霾的报道为例》,《传播与版权》,2015(6)。
⑨郭起豪:《极端气候事件解释报道如何科学可读》,《中国记者》,2015(4)。
⑩喻国明:《记者应成为信息不对称社会的平衡者——写在2008年中国记者节》,《青年记者》,2008(11)上。
{11}刘 冰:《突发灾害报道的“责”与“度”》,《军事记者》,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