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很近 台湾很远

    孙献涛

    台湾是我向往的地方,2013年9月,我随数位出版界同行赴台,与对岸同行洽谈合作。

    到了台湾才知道,彼此之间的你来我往,其实难易不均。虽然已经开放了两岸自由行,但相较于台湾同行的一年数趟说走就走,大陆出版人去一趟对岸还是有些艰难。各种繁杂手续,让“陆客”对台湾正在从主动热爱中,被动疏远。

    近十年来,台湾书业的发展和变化,配得上“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句俗语。总体感觉,台湾书业领先大陆书业三至五年。台湾乃弹丸之地,不足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超2500万,在册出版社1万多家,年出版4种书以上的800余家。2012年,全台出版新书4万种,以人口为参数同比换算,新书出版总量相当于大陆的7倍以上。书业竞争堪称惨烈,有台湾同行开玩笑称,他们的业务员到小学、中学、大学去卖教参教辅课外读物,要先给买家锤背捏脚。同行的一位民营书业老板感慨:来到台湾,才知道什么叫市场广阔,在大陆做图书生意是多么幸福。激烈的竞争加上自由开放的选题空间,造就了台湾书业质高价优的良性局面,选题、品相、装帧、内容、服务、售后、周边,在在占先。

    从读书品位上看,台湾人已经由群体性的家国天下的情怀寄托,内化为个体对精致生活和健康生存的体验和感悟。这话说得玄乎,翻译成白话:台湾人读书更加自我,更加生活化,更加小情调,也更多“小确幸”。

    经过二十年的政治大变革,台湾人不再关心那些让人窝心的时事、政治、历史、哲学、文化、军事等宏大叙事,不再热衷于通过阅读偷窥那些能够左右自己命运大人物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甚至不再望子成龙,少子化倾向极为严重,台湾出生率在全球倒数前三名之内。

    诚品书店是台湾的文化名片,在台北本地有数家分店,其中敦南店是24小时营业。流连于人群和书堆之间,目之所及,都是保健、煲粥、养生、时运、瘦身、插花、旅游、情感小说、画册、漫画、科普、灵修、财经、励志之类的图书,大陆书店内随处可见的、高中低层次的文史哲图书,全都被挤到了角落里,不招人待见。我对此不解,甚至有些震惊,向参加座谈的台湾同行请教:台湾是否有过全体狂读文史哲的时期?如果有,持续多久?因何衰落?对方的回答简洁明快:老蒋之后、小蒋之前,全台湾人都在读文史哲;小蒋之后、李登辉之前这股势头开始衰落。衰落的原因嘛也很简单,我不说你也知道。

    “生活类图书正在繁荣,文史哲图书曾经阔过”,这两个常识性判断,对大陆出版界认识台湾书业、寻求合作项目很有借鉴和实操意义。

    目前的两岸关系平和稳定,大陆读者对台湾依然热爱、感情很深,主动把对方视为“亲戚、自家人”;又因为两岸交流难易程度的不对称,大陆人对“台湾亲戚”传说中的精致生活更加心向往之。图书承载着窥视、打探、模仿、交流的多重功用,读一本图文并茂的台湾生活类图书,像是跟远方的亲戚吃了顿便饭、聊了回家常,亲切,随和,似曾相识,又新意迭现、应接不暇。

    对台湾生活类图书,大陆出版界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生活图书无关独统,亦不涉蓝绿,稍做把关修正,即可直接引进。

    对台湾文史哲类图书,则需要花些工夫细致甄别。大陆出版界同仁可以花些工夫翻拣故纸堆,寻觅台湾书业的“古早味”。

    较早前来台的文史哲大家如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等,他们的作品在台出版品种多、质量高,大陆出版界对此有关注、有引进,但相较于蔚为大观的作品总量而言,引进来的比例还相当低。这些前辈学人,均称得上某一领域的奠基人、开拓者,其学术著作的影响长期横跨海峡两岸,为华人后学所景仰和跟随。对这类图书的引进,可以稍微放胆,加大力度。

    让人不爽的是,台湾同行对大陆版图书似乎不太感冒,问及观感,总是“呵呵”连声。甚至莫言在台湾都吃不开。

    亲戚要常常走动,才能加深感情;台湾书业的模样,需近观才觉得亲切可人。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