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京鸣

    摘 要:本文根据2001-2013年我国统计年鉴中商品进口额影响因素的各项数据和指标,主要从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直接汇率等相关数据,运用回归模型,建立回归方程,就中国商品进口额变化,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商品进口额;对外贸易;计量经济模型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2-004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24 文献标志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加,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很明显,对外贸易繁荣的对中国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和学者更注重出口贸易,而忽略了进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区别于对出口贸易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为了保障民族产业和国内厂商的发展,政府进在进口贸易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关税等限制政策,从而使商品进口额的增长额总是低于出口额的增长,使得贸易顺差越来越大,巨额的贸易顺差带来了剧烈的的贸易摩擦。所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能在出口贸易过于积极,要稳中求胜,增加进口贸易的重视程度,减少贸易摩擦和对外贸易依赖,使中国经济稳步高速增长。

    从目前的理论的研究来看,影响我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直接标价法)等相关数据。本文根据2001-2013年我国统计年鉴中商品进口额影响因素的各项数据和指标,主要从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直接汇率等相关数据,运用回归模型,建立回归方程,就中国商品进口额变化,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探究出适合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策略。

    1 我国商品进口额与影响因素的变量

    影响商品进口额的因素主要是各国的经济水平、进出口政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汇率、国际贸易市场价格等。从理论上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国进口贸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有效的指标,国民经济越发达程度正向影响着国际贸易的紧密程度,从而推动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实力日趋强劲,GDP跃居世界第二位。并且自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至今,中国已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成员,国际经贸往来日益广泛而频繁。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当一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时,也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即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因此减少消费,从理论上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CPI快速增长,我国人力资本、运费等成本都大幅度提高,外加国际初级产品价格飙升,难免会对我国的进口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把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作为影响进口额的一个因素。

    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本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直接标价)。汇率的高低变化对商品进口额的增减有一定的影响,我国采用直接标价法。当外汇汇率下降时,相当于本国货币升值,从而间接的表现为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使国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最终使商品进口额增加。

    2 商品进口额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2.1 数据的收集

    根据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确定,设Y为商品进口额,X1、X2、X3分别表示国民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直接标价法)。通过模型的建立和检验,从中判断出这些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然后针对相应的结果得出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下表是从《中国统计年鉴2014》获取的2001至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得表1。

    2.2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2.2.1 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该模型R2=

    0.918 078,修正的R2=0.890 771,可決系数较高,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但显然X1、X2、X3回归系数均未通过T检验。且X2的系数符号与预期相反,表明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2.2.2 对模型进行相关系数检验。由相关矩阵可知,每一个解释变量都与商品进口额高度相关,但同时解释变量之间也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根据理论分析,显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影响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GDP和CPI是通过预期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当GDP上升,并且伴随着工业产品价格走高的预期形成时,自然也就存在商品价格涨价的预期,从而引起CPI的增长(本文采用预期说)。由于汇率波动极其复杂,对GDP、CPI的影响也不是非常直观,故其与GDP、CPI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解释,不作为本文考察的重点。在这里,我们考虑通过利用变量变换来实现降低多重共线性的目的。对模型进行相对指标的计算,将模型进行对数变换,在对其进行模型估计。

    模型估计结果为:

    LNY=-26.24212+3.244129LNX1-2.008405LNX2+5.291235LNX3

    (2.137319) ( 0.336921) (0.629705) (0.520011)

    T= (-12.27805) (9.628762) (-3.189438) (10.17524)

    R2=0.996013 AR2=0.994683 F=749.3619

    该模型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为=749.3619,明显显著。当α=0.05时,t0.025(13-4)=2.262,所有系数估计值高度显著,且CPI的系数具有了与预期相同的正确的符号。多重共线性得到了解决,回归方程得到确定。

    2.2.3 自相关性检验。时间序列回归方程容易产生自相关性,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性对模型的分析也存在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完善模型,利用BG检验(LM检验)进行自相关性检验。由于P=0.2055>0.05,所以接受原假设,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