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神探亨特张》纪实故事的实验性结构
李莎
《神探亨特张》是根据真实故事进行改编的一部纪实性影片,它围绕典型的警察与小偷的故事展开,却又脱离传统的类型化模式,用一种浓厚的纪实手段、零碎化的叙事结构以及非典型性的角色塑造,来演绎写实主义电影的风格,不仅还原了人物原型的生活状态,最主要的是通过这样一种实验性的结构方式向人们传达出一种人文的价值干预。
一、 纪实电影的实验性结构概况
纪实电影是和商业影片相对应的一种电影类型,通常是指用较少的资金投入、另类抽象的电影画面以及晃动而富于象征意义的镜头来传递影片的主题以及导演的自主意识,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通过一种纪实的手段来创新影片的表达方式,传达影片的人文关怀。“实验性”,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手段的尝试,所以实验性结构的电影通常会被贴上“另类”的标签,尤其在叙事手法和表达方式上与传统的大众口味大相径庭。
(一)实验性结构的基本概念
实验性结构的“实验性”在纪实电影中通常表现为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独特性,它用电影镜头和画面来传达一种另类的意象。实验性结构的影片往往通过支离破碎的叙事手法、跃动的画面营造一种梦幻的氛围,以此来刻画导演的意识世界和精神状态,完整的故事在实验电影中并不多见,一个简短的生活片段或者人物内心世界的随机写照是它叙述的重点,而纪实性的记录手段又向人们展示导演内心真正的创作意图和浓厚的实验色彩。
纪实电影一般不需要筹集太多的资金,而且拍摄时间较短,在这样的一种拍摄条件下,导演就会将影片重点放在标新立异上,而实验性的表达方式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口味,运用实验性结构进行电影创作的导演通常是小众导演,他们不受学院套路的限制,毫无压力地进行演员的挑选,情节的设定和主题的安排,往往正是这种随性的实验性安排却能给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思考。
(二)实验性结构影片的主题特征
纵观我国实验性电影的发展历程,每个时代都有其要表达的特定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工业社会中人情的淡漠
上个世纪90年代是我国纪实实验性电影开始崛起的一个时代,在这个工业化迅猛发展的年代,整个社会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堆复制品下生存的人们受到来自大变革下的冲击,金钱至上的观念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和灵魂,单一而盲目的追求让人们生活在无聊而无情的世界中,精神世界逐渐萎缩,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伪善而令人悲哀。而90年代所带来的这种社会景象一直延续至今,像《神探亨特张》中的大都市北京,难道不是一个工业化大发展下的复制品吗?
2.社会变迁中小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
实验性电影着力刻画在社会变迁中人们所表现出的最真实的一面,不管是美好,或者是丑陋的。导演用较少的资金和较短时间、最精准尖锐的视野曝光社会。《神探亨特张》中的警察张惠领是一个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小警察,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管理自己的辖区,抓小偷和骗子,在与这样一类特殊人群的“斗争”中,既没有高大的警察形象,也没有猥琐的小偷、骗子形象,更多塑造的是在繁华社会中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生存现状,是他们给观众带来的沉重和无奈之感。
二、《神探亨特张》的实验结构特性
(一)消解的叙事策略
《神探亨特张》采用了消解式的叙事策略,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套路,这样做可以给影片本身提供更为宽广的表达内涵的空间。影片中,北京海淀区双榆树派出所民警张惠领是一个普通的办案民警,他成为劳动模范的原因是他在30年的工作中一共抓了两千多个小偷和骗子,影片以他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和内容,不具有任何典型性情节和人物,抓小偷和骗子的故事没有任何戏剧性的冲突,从叙事的角度来说,叙述的故事情节既不离奇也不吸引人,但这正是实验性电影的叙事策略所在,它摒弃了传统的叙述套路,将日常化的生活片段搬上荧幕,让影片更加生活化,凸显纪实性电影的特性。
影片的情节设定并没有冗长的细节描写,也没有人物情节的刻画,有的只是镜头下真实而纯粹的现实生活,是张惠领发现小偷、抓捕小偷的过程,是他回家后的柴米油盐,是他打胰岛素针的日常举动,就像他在接受采访中所说的“从来没抓过什么大贼,也没有破过什么大案”一样普通,影片中的老张和现实中的老张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并不没有高大的警察形象,但却是一个传统人民警察的典型形象,正是这种大众人物的普通生活,将普通大众的生存现状和情感体验凸显出来。
(二)富有张力的电影符号
高书群的《神探亨特张》用独特的叙事策略、片段化的故事情节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描绘出来,却让人感动地深沉,而令人感动的并不是他所呈现的整体社会,而是故事中的一个个随意的片段和人物间的对话,这些对话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朴实却令人深思。因为《神探亨特张》的演员班底大多是微博红人,所以微博式的话语是电影中对白的一大特色,在小偷的自嘲中隐含着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在审讯碰瓷女时,她假装坚强地说:“你是北京警察,我是下岗女工,我没去当小姐就不错了,我告诉你我是有原则的。”人物的语言辛辣,辩驳的理由也令人好笑,但是在笑后我们感到的是心酸,在警察朴实日常的审讯中却不失切中要点的锋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将自己融入到剧情中,生活化的对白让观众感觉自己在亲历着电影人物的生活,参与着故事的发生和发展。
影片中另一个富有张力的电影符号就是配乐,这里的音乐是一种非文本式的叙述方式,是影片情感的另一种传达渠道,盲人歌手周云蓬的《沉默如谜的呼吸》《北京》《荡荡悠悠》听起来似乎和故事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它所营造出来的苍凉感却也是故事人物内心情感的写照,同时也将北京这个具有忧郁气质的城市凸显出来,而正是这样一群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才将这个忧郁的城市点亮,忽明忽暗。
(三)日常化的人物塑造
对导演高书群来说,他在策划着一个“你”系列的电影集,试图拍摄十多部电影来关注1930——2030这百年中的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日常的生活往往是重复单一、琐碎无趣的,但是也就是有了日常的单一生活,大的波澜才会让普通人物显得不再普通,才能让人心动。在《神探亨特张》中,张惠领从未接手过大案子,半辈子都在和小毛贼、江湖骗子打交道,所以在得知东北大盗张发财要来北京作案时竟然激动地把手中的泡面放下,欣喜前往地摊吃烧烤,而对于大盗张发财来说,东北的警察已经不是他的对手,没有任何的挑战性,所以他以正义的名义要向劳动模范“亨特张”发出挑战,在几天的追捕中,最终张发财以失败告终,回到了东北金盆洗手,张惠领也重复着往日的工作生活。
在电影中,张惠领抓小偷和骗子是他作为一个警察的天职和日常的工作,小偷偷盗,骗子行骗也是他们维持生存的手段,他们都是出于生存目的,只是职业不同而已,在北京这个繁华的城市中,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生活,社会分工的多样化让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异变”情况,干坏事的人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常合理的,他们下岗了需要钱,孩子需要钱,家庭需要钱,他们的理由听起来也难以辩驳,但是有着传统价值观念的正面人物张惠领在这种充满“负能量”的工作环境下,并不会与他们进行争辩,也没有一味否决,正是因为他也知道他们的不易,心中充满善意、无奈、心酸,所以他才会帮助换假币的女人去找孩子,将3000块工资给了小偷的弟弟。
三、《神探亨特张》实验性结构的价值所在
(一)社会价值
纪实性电影揭露社会并影响社会,实验性结构使导演使用新的影象符号和叙事规则,他摒弃了传统的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赋予了影片深刻的文化价值。在《神探亨特张》中,高书群树立的并不是一种传统的道德标杆,而是真实反映小人物的职业困境。影片中张惠领的职业是警察,他的工作环境是复杂而灰暗的,而他工作的艰辛也是最正常的警察所具有的天职,影片所叙述的是他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将他的形象进行美化和夸张,他和普通人一样有烦恼,有抱怨,也会爆粗口,而这种将真实人物进行完整还原的手法,让人感觉他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有血有肉,并不是触不可及的典型人物。
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小偷、骗子是张惠领所要抓捕的对象,但是这些在我们脑中是反面角色的人物,在这部影片中并没有对他们作道德的评判,他们所做的事也是他们的职业,他们自己认为是正常而合理的,是生活所迫而为之的,导演没有将过多的镜头放在他们做坏事上,而是凸显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及生存境遇,这给了观众充足的思考空间。这种支离破碎的叙事手段和小人物的实验性塑造,将现实生活场景真实地再现出来,导演并没有进行刻意地加工,而是任其自由发展,直指人心,而这就是真实的社会,有阳光也有阴霾。
(二)艺术价值
我国的实验电影在新世纪以来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尤其是一些新锐导演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实验电影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成为一种文化潮流,它本身就具有艺术性加上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技巧让它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正如在《神探亨特张》中独特的视听语言的创作手法,让影片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将真实的生活搬上荧幕,运用消解式的叙事结构,将“生活艺术”提升为“影视艺术”,实验性的结构让影片更有张力,表现日常生活掩盖下的深刻社会矛盾让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加深,这种看似混乱的呈现视角,不仅将真实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更折射出复杂的社会矛盾。
《神探亨特张》的艺术价值还表现在演员阵容所带来的新颖的审美效果。高群书集结了一批非演员专业的微博红人、草根名人来演绎这部影片,更“接地气”和对生活更有深切感悟的演员让观众不再简单地关注明星所带来的视觉享受,而是赢得了另一种“明星”效应,实现了观众观看电影时完整的审美享受,最佳状态地传达了电影的意义。
结语
《神探亨特张》用纪实的拍摄手法、实验性的叙事手法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搬上荧幕,在传统的主流电影市场中,高群书却用独特的表达形式着力刻画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现状,将镜头转向社会中的每一个没有善恶之分的普通人,引发观众的思考,将“真实生活”提升到了“真实艺术”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