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府“家班”

     李勍

    

    摘要:《红楼梦》诞生的清中期,也正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在《红楼梦》中贾府所进行的戏曲活动,大多都有贾府家班有关。因此分析《红楼梦》中家班的作用、家班中伶人的社会地位以及脚色行当、家班所进行的演出活动等因素,既有助于我们了解《红楼梦》中的戏曲元素,同时也可以借此窥探清初私人家班的概貌。

    关键词:《红楼梦》? ?家班? ?家伶

    中图分类号:J905?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3-0147-03

    一、家班

    家班又称“家乐”,指的是我国古代由私人出资置办的、仅供家庭演出的戏曲班社。家班拥有深远的历史,其形成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统治者的“蓄乐”之风。南北朝时期,私人蓄乐的风气在贵族、富豪等阶层盛行起来,甚至有“王侯将相,歌姬填室;鸿商富贾,舞女成群”[7]的景象。到了宋代,家乐的演出形式从单纯的歌舞表演逐渐向戏曲表演进行转化,宋杂剧成为了家乐的表演内容之一。

    家班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明代诸王多以蓄养家班来表示自身无心于权力争夺。明代万历年间,江浙一带经济文化繁荣,加之昆山腔已日趋成熟,《浣纱记》等剧目一跃成为了舞台上的主流,因此江南一带的士大夫阶层所蓄养的家班,便以昆山腔剧本为主要演出剧目。以沈璟所蓄养的家班为例,他的家班就常上演沈氏所著的传奇剧本。而到了清初,家班延续明末风气,成为了一种上流社会的普遍现象,这一点从《红楼梦》贾府家班的描写中便可窥视一二。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于康熙二十九年(1960)六月出任江宁织造,根据《苏州戏曲志》所记载:“曹寅熟悉昆曲,并备有家班、曲师俱全的家班,其规模之大,为江南第一。”[8]《红楼梦》中许多有关风土人情的描写,都与曹雪芹早年所经历的贵族生活有关,因此我们也可以从《红楼梦》中与家班演出相关的情节窥见清初家班的概貌。

    《红楼梦》中贾府的家班以芳官、龄官等十二个女孩为主组成,从小说中所描写的情节来看,贾府的家班主要有三个作用。

    第一,贾府成立家班是为了满足封建礼仪的要求。贾府家班是为了迎接贾元春省亲一事而特意组建,又因宫里的太妃死了,按照旧制而解散,可见清初家班与封建礼仪庆典有着莫大的关联。《红楼梦》第十六回写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皇帝恩准其回府省亲。贾府为迎接这位贵妃建造了省亲别墅,并花重金采买女童进行戏曲表演。而在元春省亲之前,贾府仅有曾演学过歌唱的仆役,并没有成体制的家班。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写“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请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又另派家中旧有曾演学过歌唱的女人们——如今已皤然老妪了,着他们带领管理。”[1]由此可以得出,元春省亲是贾府家班成立的直接目的。根据脂砚斋在第十八回的批注,元妃省亲一事是“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9]清初康熙皇帝在南巡过程中,每到一地必观戏数折,曹家作为四次接驾的“天子近臣”,自然了解皇家出行的排场与喜好,反映在小说之中,便有了贾府的家班。

    第二,贾府家班也满足了封建贵族的娱乐要求。第三十六回,宝玉闲来无事,想听《牡丹亭》曲,即刻就可以到梨香院寻龄官演唱。在贾府成立家班以后,许多热闹的场景中都会出现家班演出的情景,第四十回中,贾母在领刘姥姥逛园子的途中听见伶人演习的音乐,便临时起意让家班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进行演出。可见,封建贵族蓄养家班可以随时随地满足其享乐的需求。而第五十四回更是展现了家班可以根据主人的需要,随时更改演出形式的情况——“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鲜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1]

    第三,家班还在封建贵族的社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依前文所述,清初蓄养家班盛行成风,除了追求风尚外,上流社会也常以戏曲为交流的手段。戲曲与家班在第四十九回,赖尚荣晋升后便在自家花园中演戏招待宾客。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同样有贾政升任郎中,王子盛与其他亲友赠送戏曲演出作为贺礼。至于曹寅江宁织造府的家班,更是成为了曹寅交友的重要手段。康熙四十三年(1704),曹寅便在江宁织造府请洪昇观看了由自己家班排演的《长生殿》。而清人王文范在《郭于宫宅观通政曹公家伶演剧兼送杨掌亭入都》中还描写了曹寅府班离开制造府,去别人家演出的情景。

    二、家伶

    《红楼梦》中的家班主要由十二位演员组成,这些演员是贾府为准备元春归省一时,特意从苏州花三万两银子采买而来,在第五十八回中,根据王夫人与尤氏的谈话可以发现,这些家伶都出身清白,只是“因无能卖了做这事,装丑弄鬼的几年”。[1]《红楼梦》中的家伶采买,是清初家班采买优伶的一个真实反映,这种采买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人口的买卖活动,谭帆在《优伶史》中认为:“中国古代的优伶制度实则是古代奴隶制的残余‘卖身为优与‘卖身为娼和‘卖身为奴并无二致。”[4]这些出身穷苦的人在作为家伶被采买后,便成为了卖主的私人财产,哪怕家班因故被遣散,他们也无法重新获得人身自由。《红楼梦》中贾府的家班因宫中老太妃去世而解散,贾家根据宫中“凡养优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发”[4]的要求,将十二个家班女伶留下使唤,从此以后,这些人的身份便由家伶变成了仆役。

    《红楼梦》中除了反映了家班演员的社会地位外,还如实的反映了这些家伶的穷苦出身。古代戏曲演员大多来自于社会底层,其中有世代为仆役者,有因罪被贬为乐籍者,还有出生于优伶家庭而子承父业者。其中,古代优伶的主要来源还是穷苦人家的子女。在贾府家班被遣散后,王夫人曾表示愿意给这些家伶盘缠路费,让其返乡归家。但大部分家伶却不愿离开贾府——“倒有一多半不愿愈回家的。也有说父母虽有,他只以卖我们姊妹为事,这一去还被他卖了;也有说父母已亡,或被伯叔兄弟所卖的;也有说无人可投的;也有说恋恩不舍的,所愿去者止四五人。王夫人听了,只得留下。”[4]十二位家伶当日被卖,大多是因为家境贫困,要么无亲友可以投靠,要么投靠亲友后依旧会被转卖。

    贾府家班由十二人组成,与昆山腔传奇演出所需的脚色行当大致相配,十二官在被遣散前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大观园的梨香院,在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在與贾宝玉分别后就曾在梨香院墙角边听见了十二官的演习。十二官脚色行当分布如下图。

    从整体数量上来看,贾府十二官似乎与昆曲中“江湖十二脚色”相对应,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十二官在家班中有着严格的脚色行当定位。相比于江湖上的职业班社,贾府家班的脚色较少,仅有八个,缺少了贴、副净、正生等脚色,但扮演小旦与小生的家伶人数较多。

    对于职业班社而言,只有脚色完备才能够演出更多剧目,满足更多观众的喜好。而对于只供私人娱乐的家班而言,脚色行当的配置完全取决于主人的欣赏品味与习惯。《红楼梦》中的家伶主要为元春省亲而采买,从第十七元春省亲时点的《豪宴》《乞巧》《仙缘》《离魂》这四出戏来看,贾元春更喜爱生、旦所演出的剧目。而通过其随后对龄官所作《相约》《相骂》两出戏非常赏识的态度来看,贾元春似乎对小生、小旦所作爱情戏更为欣赏。这也是贾府家班脚色行当配置的佐证之一。

    明清时期有能力制备家班的人家通常会在采买优伶后请来专业的教习师对这些演员进行培训,也有一些对戏曲艺术熟悉的班主会亲自教习。所请教师为清曲师、声名在外的年老家伶,

    职业的戏曲艺人或者顾曲家。家伶们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后才能够登台演出,《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母笑道:‘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4]可见家伶的训练管束都很严格。因为家班主人大多有一定的文人雅趣,对家伶的综合素质要求就比较高。除了学戏,家伶还需要学习舞蹈、乐器甚至诗词、书法等艺术门类,如《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府元宵家宴上,贾母不仅要求文官等人扮演《寻梦》和《下书》,还要吹一套《灯月圆》。

    古代戏曲演员的社会地位较低,家伶虽隶属于私人,在排练与演出活动中都有着明显的私人烙印,但其社会地位往往不如家中的仆役。《红楼梦》中十二官在五十八回后虽留在贾府成为使唤丫头,但也经常因其优伶出身而被其人欺辱与轻贱。如芳官干娘说“凭你什么好的,入了这一行,都学坏了!”赵姨娘认为这些家伶“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

    十二官最终大多下场悲惨,正是由于其社会地位低而导致的。从《红楼梦》中所描述的情况看,家班女伶主要有以下几种归宿;一是早亡,如药官、龄官;二是遁入空门,如芳官、藕官、蕊官;三是自行聘嫁,如葵官、豆官等;四是继续留在府内,充当教习或戏班管事人员,如贾府先前的家班女伶。《红楼梦》虽然是艺术作品,但曹雪芹是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创作的,所以小说中塑造的十二官的悲剧命运极具真实性。

    三、演出场所及剧目

    《红楼梦》中贾府家班主要从事两种演出活动,一是进行私人演出,主要是为了主人以及亲朋好友的日常娱乐消遣,如五十四回贾府过元宵节时,贾母要听戏、听说书唱曲,还要叫自己家班中的芳官唱一出《寻梦》,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第三十六回,通过龄官“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4]一句可以发现,贾府家班还需时常为进宫为贾元春演奏。二是完成封建礼节所进行的演出,如第十八回元妃归省,大典、题诗之后便是看戏。基于这两种演出缘由,我们可以发现,家班的演出场所基本固定在私人宅邸之中。《红楼梦》中所出现的、专为家班设置的演出场所大致有两种。

    一是贾府私宅中的固定戏台,《红楼梦》中第十七回,元妃省亲时,按照封建仪制,即有专门为此准备的家班在省亲别墅的大观楼戏台献戏。第五十四回,元宵夜贾府在大花厅戏台前摆了酒宴热闹,先是外面的戏班唱了一阵,然后贾母又命人“把咱们的女孩子们叫了来,就在这台上唱两出给他们瞧瞧。”[4]

    二是大观园中的园林、亭台之上,第四十回,贾母吩咐凤姐叫家伶演习便安排在水亭子上,贾母家宴时叫家伶在藕香榭演习。在家乐演出中,园林池馆是重要的演出场所。此类地方环境布局与自然和谐幽美,听戏时融情于景,更能满足家班主人追求风雅的需要。

    《红楼梦》中所出现的剧目种类较多,剧种就有杂剧剧目、昆曲剧目、弋阳腔剧目和其他剧目,其中贾府家班主要演出过杂剧与昆曲剧目。

    贾府家班所演出的杂剧剧目仅有王实甫《西厢记》一种,而第五十四回葵官按照贾母要求所唱的《惠明下书》,便是来自北曲《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是昆曲保留的杂剧剧目。而在同一回中,贾母还曾提到,自己娘家戏班曾排演过《西厢记·听琴》,这一出戏并不在杂剧《西厢记》之中,而是明代李日华根据王实甫《西厢记》所改编而成的南曲《西厢记》传奇,俗称“南西厢”。

    贾府家班所演出大多是昆曲剧目,其中又以《牡丹亭》一剧演出最多,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家伶献的第四出戏便是《离魂》。第三十六回,宝玉心血来潮想让龄官演唱“袅晴丝”一支,被龄官以嗓子哑了为由拒绝。第五十四回元宵夜贾母叫芳官来唱一出《寻梦》。可见《牡丹亭》是深受贾府老少喜爱的剧目,也因此十二官在梨香院时常进行排演,第二十三回,林黛玉所听梨香院排演所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与“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句,皆出自《牡丹亭》。

    除《牡丹亭》外,元春省亲时所十二官所演出的《乞巧》《豪宴》《仙缘》皆是出自昆曲剧目之中。龄官得元春召唤,执意要演出的《相约》《相骂》两出,同样也是昆曲剧目,出自明代月榭主人《钗钏记》的第八出与第十三出。

    通过对贾府家班演出活动的梳理可以发现,贾府家班通常在私宅内进行表演,少数情况下会进宫为元春演出,所演剧目以昆曲剧目为主,基本上都是文戏。贾府家班所演出的剧目多是传统的经典剧作,由于多为主客式的宴会演出,时间受限,所以一般多选较经典的几出表演,几经沉淀,即为传统折子戏。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张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3]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谭帆.优伶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5]贾战伟.江南织造与清中叶戏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年.

    [6]任文姝.《红楼梦》中的戏曲迹象及清初家班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7][宋]李舫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九《乐部七·淫乐》[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苏州戏曲志编辑委员会.苏州戏曲志[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998.

    [9][清]曹雪芹.红楼梦脂评会校本[M].脂砚斋,评.吴铭恩,汇校.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3.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