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画文化风格的地缘进退与时代流变
【摘 要】 同一地区的动画作品往往具有“家族相似”的文化风格,在地方文化的影响下,动画的文化风格也必然处于一种趋于稳定的动态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空间性的地缘进退,扩张或者萎缩,另一方面则是时代性的流变。商业性竞争和技术革新是动画文化风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同一种文化在历史时空的重组中会坚持自身的某种文化基因,动画文化风格的变化在这一文化的基因库中发生,因此動画文化风格表现出的形态重组与基因稳定并不矛盾。
【关 键 词】动画;文化风格;变化;美国动画;中国动画
【作者单位】马晓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6.024
风格强调个性与特征,动画文化风格的个性与特征是在区域性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风格是使单个艺术品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有效方式,基于同一区域文化的动画作品往往具有“家族相似”的文化风格,风格就在这些动画作品之间构建了一个范畴,使看似分散、独立的动画作品建立联系,形成一种共同体。特定地区的动画艺术在地方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风格也必然基于文化静态空间性与动态的时间维度而处于一种趋于稳定的动态变化之中。从区域性的角度来看,动画艺术的文化风格既有空间性的扩张或萎缩的倾向,也表现出一定区域中时间性的更迭与变化。一、动画文化风格的地缘进退
动画艺术文化风格的地缘进退并不是风格的变化,而只是表现出一种文化风格在空间上的扩张或萎缩的倾向。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化的转借,文化的转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画艺术表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文化内核的置换,进而影响动画的文化风格,形成动画文化风格在空间上的进退局面。
贡布里希认为,社会竞争和社会威望是引起风格发生变动的因素之一。在中世纪的意大利,相互对抗的机构或家族总是在建造高塔这件事上相互竞争。城市当局为了显示其权力,不允许别的塔尖高出市政大厅的塔尖,各城邦也竞相建造最大的教堂,这样持续的竞争在建筑艺术上就会凸显出一定的风格。
从商业角度来看,美国动画占据着全球动画的票房龙头,美国动画中个人价值的实现、英雄主义的彰显以及通过CG技术实现炫酷真实感的视觉追求被推到了至高地位,美国动画的文化风格越来越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其他区域的动画。但是,在美国动画的全球扩张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元素甚至成为一些美国动画文本中的主体构成和关键性的商业卖点。中国文化元素的加入并没有根本改变美国动画的文化风格,美国动画仍一如既往地表现个人价值、英雄主义以及炫酷真实感的视觉画面,但也在视觉上形成一些文化风格“次生象征”层面的突破。美国动画主动、大幅地转借中国文化元素,能够从贡布里希的观点得到恰当的解释。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美国动画取材于中国文化元素的现象越发频繁。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文化元素只是片段性地出现在美国电影、动画中,以一些断章取义性质的景观表现作为美国艺术对东方经验的代称。当时美国借入的中国文化元素多被变形化、陌生化、扭曲化,暗含消极甚至歧视的文化意味。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动画中出现大量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元素的比重、地位与影响力发生了变化。如动画影片《木兰1》与《木兰2》不仅借入了中国文化视觉元素,更是直接采用了中国的故事文本。中国文化元素比重的大大提升也就间接影响了影片本身的文化风格,使影片打上了深深的中国文化烙印。又如影片《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以中国“天府四川,熊猫故乡”为故事背景,呈现了四川的社会民俗与地方特点,中国四川文化贯穿影片的始终。
20世纪90年代前后动画文化风格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即贡布里希所说的社会竞争与社会威望。当前,电影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同区域的动画创作始终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动画创作者们分析市场环境,力图前瞻性地把握商业主脉,迎合市场需求,满足受众群体的观看需求。中国占据较大的动画票房份额,美国动画就有了借入大量中国文化元素以迎合中国市场的创作意识。就社会威望来说,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日益攀升,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也与日俱增。这种国家威望使美国动画创作的关注点投射在中国的文化高地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渐扩大的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作用下,美国动画就有了越来越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从外在的艺术形式来看,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使美国动画具有中国文化的一些风格表征。中国文化元素的密集出现,就使得中国文化突破了区域的限制,引起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想象。
实际上,借入中国文化元素对美国动画文化风格的影响仍是浅层的,美国动画只是浅表性地对动画作品的视觉呈现做了文化改写。从更深的层次来看,美国动画这种视觉呈现上的变化对中国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当前,美国动画借入中国文化元素,造成的结果是两方面的。一是加入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美国动画在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中国文化倾向,似乎使美国动画有了中国文化风格的转向。二是美国动画影片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增强了中国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在开拓中国市场时受到大量中国观众的喜爱与青睐,推进了中国观众对美国精神文化的认同。这两方面的结果,前者表现出中国文化对美国动画形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停留在艺术表征;后者则在美国动画全面进入中国动画市场时,美国文化的精神内核、美国的价值理念对中国观众造成了精神洗礼,抢占了意识形态高地。在这一过程中,表面上看是中国文化元素大范围干预美国动画,实质上则是美国动画借助中国文化元素的外壳包装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及其文化的表达,实质上是在动画这一看似纯粹娱乐的艺术形式中,以竞争的姿态将他种文化施以改变、重写,进而替换文化概念,达到同化意识形态的目的。”[1]中国文化元素在美国动画中只是扮演了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角色,实际上建构起的是在全球动画竞争中美国动画的商业优势和美国文化的社会威望。
更重要的是,美国动画的全球传播也间接造成当前我国国产动画创作对本土文化风格的消解。当下,部分国产动画创作动辄谈3D、故事讲述崇尚好莱坞套路、人物造型趋近美国动画人物造型,甚至人物都是洋名字,美国元素在当前部分国产动画中俯拾皆是,就外在的艺术形式上使部分国产动画与美国动画风格往往如出一辙。二、动画文化风格的时代流变
苏联学者卡冈提出:“风格的结构直接取决于时代的处世态度、时代社会意识的深刻需求,从而成为该文化精神内容的符号。”[2]风格是文化精神的符号,时代决定着文化,自然也决定着产生于文化的艺术。可以说,艺术的文化风格与时代密切相关,时代变迁,艺术的文化风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伍尔夫林也指出:“艺术风格的变化总是能成功地表现其时代的生活理想、感觉方式以及人与世界之关系的变化。”[3]这说明艺术的文化风格具有时代性,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形态的变迁。艺术家瓦萨里也相信艺术的风格类似于人类的生命周期,有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在瓦萨里看来,源于自然的艺术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4]。
基于文化角度,斯宾格勒提出了“文化生命说”,断言文化具有生命。生命意义赋予文化以发展、变化甚至衰落的可能性,因此不同的地方文化既有地域的差异,又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一些原生的文化特质会逐渐隐退和淡化,而一些次生或新生的文化特点反而会表现得格外鲜明。文化的时代性变化作用于艺术,使艺术的文化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一定的流变[5]。同一种文化形态影响下的艺术的文化风格在总体上具有同一性,但是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不同区域的动画文化风格在不同时代具有形态差异
除了社会竞争和社会威望,贡布里希还提出技术革新与风格变化的密切关系。动画风格在形态变化与技术革新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人注意。就技术革新来说,动画总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维多利亚时代以西洋镜、魔术幻灯等为代表的消遣玩具,这些玩具已经能够实现动态影像效果,但技术局限在于实时观看,动态影像无法得到储存。第二阶段是二维手绘的传统动画时代,是摄影技术与胶片储存技术在动画中得到运用的阶段。通过手绘和逐帧拍摄的方式创造动画影像,再通过胶片记录存储,实现随时放映。第三阶段是计算机数字动画时代,计算机制图技术的诞生实现了电脑制作动画影像,并且使影像得以记录和放映。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做出具有现实景深、更具视觉真实感的三维动画。这三个不同阶段处于人类社会发展、技术革新的不同时代,动画在不同时代基于技术而表现出差异化的视觉特征。
以美国动画为例,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短片即布莱克顿于1907年拍摄的《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确立了美国动画的幽默风格。随后,美国各种形式和材料的动画片都有了相应发展,包括泥塑、木偶和剪纸动画等。再后来,美国动画开始在视觉真实感上寻找突破,如1927年的动画影片《老磨坊》就首次创造性地使用多层式摄影机来营造视觉深度;1932年迪士尼推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卡通片《花与树》,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动画影片。在此后的60多年里,美国制作出无数令世界观众震撼的二维动画电影,创造了一批造型夸张、形象幽默的动画明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美国动画适时利用电脑技术制作出手绘无法完成的奇观画面,创造了《狮子王》《美女与野兽》《风中奇缘》等杰出的二维动画影片。1995年,皮克斯用CG技术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动画电影正式从二维平面走向立体影像。随后,美国各大动画电影公司纷纷加入到创作三维电脑动画的行列,创作了《海底总动员》《冰河世纪》等三维动画影片。从第一部动画影片开始,美国动画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来追求影像的极致,以绚丽的镜头画面、精细的场景设计、艳丽的色彩等视觉奇观缔造了美国动画帝国。
技术革新不仅促成了动画创作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而且对动画的视觉特征形成了重大的影响。不同的技术手段使动画影像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带给观众全然不同的视觉感受。从创作手段和视觉呈现上来看,技术的发展的确使动画风格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但是,“技术革新在对以技术为主导的领域的革命性影响力,并不能在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艺术领域生效”[6]。技术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动画的创作方式,形成不同类型动画的视觉特征。但是,以叙事为主导来做价值判断的动画艺术并不完全依托于技术革新,并不以技术革新为文化风格发生变化的内在驱动。动画艺术始终是以情感内涵、社会伦理、人文价值为内在驱动和价值追求,即便是在当下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十分发达的境况下,具有较高艺术、人文价值的二维影片仍然拥有大量的受众群和良好的受众反响。此外还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种二维手绘的影片风格会随着与新技术的日渐悬殊而实现价值的增值,不唯技术的动画在与技术捆绑的动画相比,反而能够获得更大的价值增长空间。动画艺术始终是由文化接受、审美起作用的场域,文化本身、特定区域的文化精神始终是动画文化风格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所以说,建构、影响或者改写动画文化风格的本质因素始终落脚在特定文化的内在文化精神上。三、动画文化风格的稳定性
在一定区域中,由于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变革等外力因素,文化必然会呈现进步或倒退、扩张或萎缩的变化态势,从外在的形态上发生时空重组,呈现阶段性的不同。文化形态发生变化就必然影响产生于文化之中的艺术,居于一定区域的艺术也势必会随着文化形态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一定的文化不管经历怎样的时代变化,只要生成母体始终不变,那么不同时代的文化形态之中的文化灵魂、文化精神就会始终如一。也正如斯宾格勒所说,文化的基本象征不变,寓于其中的艺术的文化风格也将经久如一。
对于中国动画来说,一度辉煌的中国学派坚持立足本土文化,走民族风格之路,创造了中国动画多样的艺术形式。如《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吸收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形式风格;《西瓜炮》《孔雀公主》《雕龙记》《真假李逵》《崂山道士》等运用了泥、木、竹等物质材料的造型;《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猪八戒吃西瓜》等在美术设计及人物造型上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吸收了中国民间绘画的艺术特色。中国学派展现了动画艺术形式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这多样的艺术形式始终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之上,汲取中国文化形态与精神上的养分,挖掘本土文化独特的魅力元素,表现出颇具中国个性的动画语言以及明确的中华文化内涵。《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影片虽然在造型风格和动作表演等方面不无迪士尼的痕迹,但是在总体的文化取向上,中国学派的艺术家们形成了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共识,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中国本土的文化特色,使作品充满了鲜明的中国文化气质和独特的中国文化风格。这些优秀的动画影片在视觉语言上有不同的形式选择,但是都不约而同地坚守在中国本土文化内核的周围,形态多样,文化风格却高度统一。
文化的形成或消解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同一种文化在历史时空的重组中会坚持自身的某种文化基因。文化自身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形态重组与文化精神本身的稳定性并不矛盾,特定文化会在这样的形态变化与基因稳定中长期存在。因此,动画文化风格的流变始终是在这一文化的基因库中发生的。
总的来看,文化的转借与技术的革新虽然推动了世界动画的发展,但并没有也将一直不会消除不同地区动画文化风格的独立性。动画艺术的文化风格必然与动画艺术本身相伴相长,它不但不会阻碍动画艺术的进步,而且还能避免风格的雷同与动画艺术生命的僵化,以使不同地区的动画艺术在不断融合和相互取长补短中推动世界动画文化风格的多元化發展。
|参考文献|
[1]陈林侠. 美国电影的中国想象:全球文化、动画形式与文化政治[J]. 社会科学,2010(6).
[2]卡冈.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C]//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六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3]伍尔夫林. 艺术风格学[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李宏. 瓦萨里艺术理论中的三个概念[J]. 新美术,2002(3).
[5]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M]. 韩炯,译.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6]邵宏. 美术史的观念[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关 键 词】动画;文化风格;变化;美国动画;中国动画
【作者单位】马晓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6.024
风格强调个性与特征,动画文化风格的个性与特征是在区域性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风格是使单个艺术品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有效方式,基于同一区域文化的动画作品往往具有“家族相似”的文化风格,风格就在这些动画作品之间构建了一个范畴,使看似分散、独立的动画作品建立联系,形成一种共同体。特定地区的动画艺术在地方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风格也必然基于文化静态空间性与动态的时间维度而处于一种趋于稳定的动态变化之中。从区域性的角度来看,动画艺术的文化风格既有空间性的扩张或萎缩的倾向,也表现出一定区域中时间性的更迭与变化。一、动画文化风格的地缘进退
动画艺术文化风格的地缘进退并不是风格的变化,而只是表现出一种文化风格在空间上的扩张或萎缩的倾向。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化的转借,文化的转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画艺术表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文化内核的置换,进而影响动画的文化风格,形成动画文化风格在空间上的进退局面。
贡布里希认为,社会竞争和社会威望是引起风格发生变动的因素之一。在中世纪的意大利,相互对抗的机构或家族总是在建造高塔这件事上相互竞争。城市当局为了显示其权力,不允许别的塔尖高出市政大厅的塔尖,各城邦也竞相建造最大的教堂,这样持续的竞争在建筑艺术上就会凸显出一定的风格。
从商业角度来看,美国动画占据着全球动画的票房龙头,美国动画中个人价值的实现、英雄主义的彰显以及通过CG技术实现炫酷真实感的视觉追求被推到了至高地位,美国动画的文化风格越来越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其他区域的动画。但是,在美国动画的全球扩张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元素甚至成为一些美国动画文本中的主体构成和关键性的商业卖点。中国文化元素的加入并没有根本改变美国动画的文化风格,美国动画仍一如既往地表现个人价值、英雄主义以及炫酷真实感的视觉画面,但也在视觉上形成一些文化风格“次生象征”层面的突破。美国动画主动、大幅地转借中国文化元素,能够从贡布里希的观点得到恰当的解释。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美国动画取材于中国文化元素的现象越发频繁。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文化元素只是片段性地出现在美国电影、动画中,以一些断章取义性质的景观表现作为美国艺术对东方经验的代称。当时美国借入的中国文化元素多被变形化、陌生化、扭曲化,暗含消极甚至歧视的文化意味。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动画中出现大量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元素的比重、地位与影响力发生了变化。如动画影片《木兰1》与《木兰2》不仅借入了中国文化视觉元素,更是直接采用了中国的故事文本。中国文化元素比重的大大提升也就间接影响了影片本身的文化风格,使影片打上了深深的中国文化烙印。又如影片《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以中国“天府四川,熊猫故乡”为故事背景,呈现了四川的社会民俗与地方特点,中国四川文化贯穿影片的始终。
20世纪90年代前后动画文化风格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即贡布里希所说的社会竞争与社会威望。当前,电影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同区域的动画创作始终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动画创作者们分析市场环境,力图前瞻性地把握商业主脉,迎合市场需求,满足受众群体的观看需求。中国占据较大的动画票房份额,美国动画就有了借入大量中国文化元素以迎合中国市场的创作意识。就社会威望来说,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日益攀升,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也与日俱增。这种国家威望使美国动画创作的关注点投射在中国的文化高地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渐扩大的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作用下,美国动画就有了越来越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从外在的艺术形式来看,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使美国动画具有中国文化的一些风格表征。中国文化元素的密集出现,就使得中国文化突破了区域的限制,引起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想象。
实际上,借入中国文化元素对美国动画文化风格的影响仍是浅层的,美国动画只是浅表性地对动画作品的视觉呈现做了文化改写。从更深的层次来看,美国动画这种视觉呈现上的变化对中国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当前,美国动画借入中国文化元素,造成的结果是两方面的。一是加入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美国动画在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中国文化倾向,似乎使美国动画有了中国文化风格的转向。二是美国动画影片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增强了中国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在开拓中国市场时受到大量中国观众的喜爱与青睐,推进了中国观众对美国精神文化的认同。这两方面的结果,前者表现出中国文化对美国动画形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停留在艺术表征;后者则在美国动画全面进入中国动画市场时,美国文化的精神内核、美国的价值理念对中国观众造成了精神洗礼,抢占了意识形态高地。在这一过程中,表面上看是中国文化元素大范围干预美国动画,实质上则是美国动画借助中国文化元素的外壳包装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及其文化的表达,实质上是在动画这一看似纯粹娱乐的艺术形式中,以竞争的姿态将他种文化施以改变、重写,进而替换文化概念,达到同化意识形态的目的。”[1]中国文化元素在美国动画中只是扮演了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角色,实际上建构起的是在全球动画竞争中美国动画的商业优势和美国文化的社会威望。
更重要的是,美国动画的全球传播也间接造成当前我国国产动画创作对本土文化风格的消解。当下,部分国产动画创作动辄谈3D、故事讲述崇尚好莱坞套路、人物造型趋近美国动画人物造型,甚至人物都是洋名字,美国元素在当前部分国产动画中俯拾皆是,就外在的艺术形式上使部分国产动画与美国动画风格往往如出一辙。二、动画文化风格的时代流变
苏联学者卡冈提出:“风格的结构直接取决于时代的处世态度、时代社会意识的深刻需求,从而成为该文化精神内容的符号。”[2]风格是文化精神的符号,时代决定着文化,自然也决定着产生于文化的艺术。可以说,艺术的文化风格与时代密切相关,时代变迁,艺术的文化风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伍尔夫林也指出:“艺术风格的变化总是能成功地表现其时代的生活理想、感觉方式以及人与世界之关系的变化。”[3]这说明艺术的文化风格具有时代性,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形态的变迁。艺术家瓦萨里也相信艺术的风格类似于人类的生命周期,有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在瓦萨里看来,源于自然的艺术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4]。
基于文化角度,斯宾格勒提出了“文化生命说”,断言文化具有生命。生命意义赋予文化以发展、变化甚至衰落的可能性,因此不同的地方文化既有地域的差异,又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一些原生的文化特质会逐渐隐退和淡化,而一些次生或新生的文化特点反而会表现得格外鲜明。文化的时代性变化作用于艺术,使艺术的文化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一定的流变[5]。同一种文化形态影响下的艺术的文化风格在总体上具有同一性,但是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不同区域的动画文化风格在不同时代具有形态差异
除了社会竞争和社会威望,贡布里希还提出技术革新与风格变化的密切关系。动画风格在形态变化与技术革新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人注意。就技术革新来说,动画总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维多利亚时代以西洋镜、魔术幻灯等为代表的消遣玩具,这些玩具已经能够实现动态影像效果,但技术局限在于实时观看,动态影像无法得到储存。第二阶段是二维手绘的传统动画时代,是摄影技术与胶片储存技术在动画中得到运用的阶段。通过手绘和逐帧拍摄的方式创造动画影像,再通过胶片记录存储,实现随时放映。第三阶段是计算机数字动画时代,计算机制图技术的诞生实现了电脑制作动画影像,并且使影像得以记录和放映。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做出具有现实景深、更具视觉真实感的三维动画。这三个不同阶段处于人类社会发展、技术革新的不同时代,动画在不同时代基于技术而表现出差异化的视觉特征。
以美国动画为例,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短片即布莱克顿于1907年拍摄的《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确立了美国动画的幽默风格。随后,美国各种形式和材料的动画片都有了相应发展,包括泥塑、木偶和剪纸动画等。再后来,美国动画开始在视觉真实感上寻找突破,如1927年的动画影片《老磨坊》就首次创造性地使用多层式摄影机来营造视觉深度;1932年迪士尼推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卡通片《花与树》,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动画影片。在此后的60多年里,美国制作出无数令世界观众震撼的二维动画电影,创造了一批造型夸张、形象幽默的动画明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美国动画适时利用电脑技术制作出手绘无法完成的奇观画面,创造了《狮子王》《美女与野兽》《风中奇缘》等杰出的二维动画影片。1995年,皮克斯用CG技术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动画电影正式从二维平面走向立体影像。随后,美国各大动画电影公司纷纷加入到创作三维电脑动画的行列,创作了《海底总动员》《冰河世纪》等三维动画影片。从第一部动画影片开始,美国动画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来追求影像的极致,以绚丽的镜头画面、精细的场景设计、艳丽的色彩等视觉奇观缔造了美国动画帝国。
技术革新不仅促成了动画创作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而且对动画的视觉特征形成了重大的影响。不同的技术手段使动画影像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带给观众全然不同的视觉感受。从创作手段和视觉呈现上来看,技术的发展的确使动画风格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但是,“技术革新在对以技术为主导的领域的革命性影响力,并不能在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艺术领域生效”[6]。技术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动画的创作方式,形成不同类型动画的视觉特征。但是,以叙事为主导来做价值判断的动画艺术并不完全依托于技术革新,并不以技术革新为文化风格发生变化的内在驱动。动画艺术始终是以情感内涵、社会伦理、人文价值为内在驱动和价值追求,即便是在当下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十分发达的境况下,具有较高艺术、人文价值的二维影片仍然拥有大量的受众群和良好的受众反响。此外还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种二维手绘的影片风格会随着与新技术的日渐悬殊而实现价值的增值,不唯技术的动画在与技术捆绑的动画相比,反而能够获得更大的价值增长空间。动画艺术始终是由文化接受、审美起作用的场域,文化本身、特定区域的文化精神始终是动画文化风格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所以说,建构、影响或者改写动画文化风格的本质因素始终落脚在特定文化的内在文化精神上。三、动画文化风格的稳定性
在一定区域中,由于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变革等外力因素,文化必然会呈现进步或倒退、扩张或萎缩的变化态势,从外在的形态上发生时空重组,呈现阶段性的不同。文化形态发生变化就必然影响产生于文化之中的艺术,居于一定区域的艺术也势必会随着文化形态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一定的文化不管经历怎样的时代变化,只要生成母体始终不变,那么不同时代的文化形态之中的文化灵魂、文化精神就会始终如一。也正如斯宾格勒所说,文化的基本象征不变,寓于其中的艺术的文化风格也将经久如一。
对于中国动画来说,一度辉煌的中国学派坚持立足本土文化,走民族风格之路,创造了中国动画多样的艺术形式。如《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吸收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形式风格;《西瓜炮》《孔雀公主》《雕龙记》《真假李逵》《崂山道士》等运用了泥、木、竹等物质材料的造型;《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猪八戒吃西瓜》等在美术设计及人物造型上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吸收了中国民间绘画的艺术特色。中国学派展现了动画艺术形式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这多样的艺术形式始终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之上,汲取中国文化形态与精神上的养分,挖掘本土文化独特的魅力元素,表现出颇具中国个性的动画语言以及明确的中华文化内涵。《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影片虽然在造型风格和动作表演等方面不无迪士尼的痕迹,但是在总体的文化取向上,中国学派的艺术家们形成了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共识,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中国本土的文化特色,使作品充满了鲜明的中国文化气质和独特的中国文化风格。这些优秀的动画影片在视觉语言上有不同的形式选择,但是都不约而同地坚守在中国本土文化内核的周围,形态多样,文化风格却高度统一。
文化的形成或消解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同一种文化在历史时空的重组中会坚持自身的某种文化基因。文化自身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形态重组与文化精神本身的稳定性并不矛盾,特定文化会在这样的形态变化与基因稳定中长期存在。因此,动画文化风格的流变始终是在这一文化的基因库中发生的。
总的来看,文化的转借与技术的革新虽然推动了世界动画的发展,但并没有也将一直不会消除不同地区动画文化风格的独立性。动画艺术的文化风格必然与动画艺术本身相伴相长,它不但不会阻碍动画艺术的进步,而且还能避免风格的雷同与动画艺术生命的僵化,以使不同地区的动画艺术在不断融合和相互取长补短中推动世界动画文化风格的多元化發展。
|参考文献|
[1]陈林侠. 美国电影的中国想象:全球文化、动画形式与文化政治[J]. 社会科学,2010(6).
[2]卡冈.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C]//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六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3]伍尔夫林. 艺术风格学[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李宏. 瓦萨里艺术理论中的三个概念[J]. 新美术,2002(3).
[5]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M]. 韩炯,译.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6]邵宏. 美术史的观念[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