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探讨
曾涛
摘要:力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在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知识点.熟练掌握力学解题技巧对于促进高中生物理综合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探讨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力学题目的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够为广大物理教师提供一些教学上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 力学题目 解题技巧 策略探讨
与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明显上升了一个层次,加上物理学科本身的涉及面较广、综合性较强,与化学、数学等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物理真的是既重要,又困难.力学题目在高考物理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要紧扣教学大纲,完成基本的概念知识教学;另一方面,则应积极寻找可靠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力学解题技巧,切实提高他们的物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下面,本文将详细地探讨有关高中物理力学题目的一些主要的解题技巧.
一、巧妙运用基础概念来构建物理思维模式
物理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实践为基础的课程,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概念性和定理性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加以消化理解和记忆,很容易导致他们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降低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例如,在力学教学模块中,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各自的概念内涵却有着巨大的差别:牛顿第一定律是围绕特定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展开描述,也叫惯性定律;而牛顿第二定律则主要描述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力的关系.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利用后者的加速度公式来解释前者的运动状态,从而得出两个及以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便于解题思路的展开.
在讲解力学题目时,首先,教师要明确指出该题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强化学生对于相关概念的认知.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基本概念,寻找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构建起相应的物理模型,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
二、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审题
发散性思维在高中物理力学解题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力学题目大多包含较多的题干信息,有的信息设置的比较浅显易见,而有的信息则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在进行力学解题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指导他们学会正确地画受力分析图,并且能清晰地标示出各个力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实现精准解题.
例如:已知如图1所示的A,B两个物体,共同受力F的作用,两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其中,B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粗糙,试求A,B两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在讲解这道题目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画出A,B两个物体各自的受力图(如图2 所示).通过对受力图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A有向右运动的趋势,而题目中说A静止,则说明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与力F相反.同样地,对于B来说,受到A对B向右的作用力,但卻保持静止状态,则说明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相反.
三、联系其他学科知识解题
在培养高中生力学解题技巧时,物理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数学知识或数学思维技巧,如三角函数、数形结合等,全方位地提高高中生的力学解题能力.除了数学,物理与化学、生物等学科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灵活变通,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题意,以得出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物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澍洺.高中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探究[J].科技资讯.2016(11).
[2]王鹏.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及应用实践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