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足迹 成功的印记

李彬 李景刚
摘要:《新闻 形态 乡土——孙宝国广播影视自选集》反映了作者作为实践探索者走过的成长足迹,以及作为理论思考者留下的成功印记,即是一位实践探索者“量”的积累过程,一位理论思考者“质”的飞跃历程。
关键词:足迹 印记 自选集
《新闻 形态 乡土——孙宝国广播影视自选集》(下称《自选集》)出版的意义与价值,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是“反映我成长足迹和心路历程,也是无数像我一样普普通通广播影视工作者日积月累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成果的‘集合体”。
从1994年7月投身吉林省广播影视队伍,作者历时22个春秋,从一名电视记者、责任编辑、制片人起步,完成了他政策研究部門副主任、主任,学术期刊主编、行政管理部门处长等各种岗位、各类角色的转换;从2016年6月就职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开始,实现了他人生的又一次转身。从2007年《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出版开始,到2017年7月作为上海师范大学第九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系列成果之一《自选集》的印行,孙宝国博士以十年的生命时光,执着追求,不懈耕耘,陆续推出了九部学术著作。
作为广播影视群体中的一员,作者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不可能不保有他所在这个群体的共性特征。然而,当仔细翻阅《自选集》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这位实践探索者走过的成长足迹;当深入熟读《自选集》之后,我们才会发现这位理论思考者留下的成功印记。
一位实践探索者“量”的积累过程
经过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人生阅历,只有在自己试探用自己的步子去丈量脚下的每一步,才能知道坎坷在什么地方,才能明了方向在哪里,才能创建一部属于自己的独特阅历。路走多了,阅历也就多了。路走得与众不同,就会拥有不一样的阅历。
作者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之后,投身广播影视队伍,从一名记者做起,一做就是22年。说起作者阅历特征,恐怕用“广电通”来概括是较为贴切的,而要追寻他不一样的足迹,就须从他与众不同的阅历谈起。
抱定守望“单一境遇”的决心。作者的人生阅历并不复杂,他始终没有脱离自己为自己设定的那个“同心圆”。几易其岗,整体环境未变;职务变迁,职能属性未改。二十多年来,他围绕这个同心圆转来转去,转出一脉心心相印;二十多年间,他搭载这个同心圆共进共退,共求一路相生相长。
翻阅《自选集·采编手记》我们看到,作为主创人员之一的作者,在受命《闯关东》之后,他查阅资料、深入走访、精细构思,做足了案头功课,最终却由于各方面制约因素的使然,节目勉强播出一期就偃旗息鼓,夭折在他的“懵懵懂懂”之中。在失望中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冷静下来从主客观上查找原因,使其对影视工作生发了一种敬畏之情;在焦虑中他没有灰心丧气,反倒激起他如何在接下来新的和更宽的领域去实践、去探索的热情。他抓住首次参加全国电视新闻评奖会这个“捡来的机会”,当起了一个“认真听、认真记、认真录”的“好学生”。作者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了在“单一境遇”里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过程。
坚定执着的“直线探索”意志。作者的从业经历也很简单,可以说他走过来的是一条没有拐过弯的路。在这条路上,设身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没有喜形于色、骄躁任纵;置身在风霜雨雪的气候中他也没有怨在心头、懊悔遗憾。自己认准的路就走下去、就要走到底。
循着电视系列纪录片《闯关东》在1994年播发,到学术专著《中国乡土电影史论》于2017年出版其间的足迹,我们清晰可见作者实践探索由始到终的完整过程。任何一项社会实践都是一个过程,那个过程或长或短,但不管多长多短,过程的最终总要有一个结果。因为缺少结果的过程是没有意义过程。然而,作者却把过程和结果看得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把过程的经历看得比收获结果更有价值。尽管彼时的他并不知道结果在哪里,但他为“过程”所付出心智依然毫无保留;尽管彼刻的他也不清楚结果是什么,但他为“过程”所投入的意志仍旧毫不减弱。就这样,他无时无刻不在继续着他“直线探索”的理论思考的过程。
《自选集》清晰地记下了作者“单一境遇”的足迹,深入地镌刻着作者“直线探求”的印记,鲜明地承载了作者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的执着追求。因为有了如此追求,他才能以进取姿态,在时间的持续性上,循序渐进地在影视传媒相关领域里开展深入实践;在空间的广延性上,由表及里地对影视传媒的内在规律进行不断探索。还是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在宽广的时空里纵横驰骋,获取大量难得的第一手材料,为自己的蓄势而发,汇聚起宝贵的“原始积累”;为自己的学术长进,积攒下丰厚的“后发资本”。
持之以恒的行动力。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说过,“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而必困”。只有考虑肩负责任的人,才会立即采取行动。行动是人们唯一有能力支配的东西。行动的总和不仅会形成人们的习惯,而且也决定了人们的品格倾向。从《自选集》的字里行间中我们不难发现,勇于行动的作为,善于行动的习惯,构成了作者主体性格鲜明的特征。
曾经作为吉林电视台《新闻五分钟》的一名“新兵”和工作不满3个月的一位“过客”,作者在60多条消息的采编实践中,勤于“身动”的亲力亲为,让他体验到了职业的忙碌与从容;“动情”于实的由衷感动,使他领悟到了职责的分量与光荣;“动心”于理的豁然感悟,为他带来了有益的思考与启迪。尤其重要的是,他设身处地的行动教他发现了新闻的内在价值,感同身受的行动教他认知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在《自选集·采编手记》中,有一篇题为《+6秒与-13秒——责编纪事》的文字,生动地记叙了“赶发”与“抢发”一条电视新闻的场景:各个关联环节错综复杂,整个编发过程高度紧张。诚然,在电视传媒日常工作中,类似这样的编播经历并非鲜见。然而,对于刚刚担起责编大梁不久的作者来说,这场争分夺秒的“赶、抢”战斗,无疑是一次严峻考验。可贵的是,作者在这次保证新闻时效的“赶抢”中,留给他的既不是身心付出的忙碌,也不是紧张投入的劳苦,而是从中收获的启示。正如在这篇文字中作者所表述的那样,倘若新闻从业人员缺乏责任认知,受众就可能无法及时地了解“欲知应知而未知”新闻事实;如果编采人员没有各自的责任担当,就没有团队成员的合作默契。越是困难的境遇,越能激发行动的力量,这或许就是作者的与众不同之处。躬身在新闻编采岗位十年的作者,在一次次外力的驱动下,焕发出他内在能动性的持续释放;在一次次自觉行为的投入中,激发了他自主创造力的不断攀升。
坚定不移的意志力。由意愿凝结成意志,由意志形成的习惯,常常被人们称之为目标。意志一旦成型它就会相对稳定甚至终生不变。这种意志会不断地激发人们的心灵和良知,并且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中留下深刻烙印。作者在《自选集》里,为读者记录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类似烙印。从那里释放出来的“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韧劲,常令读者内心产生激动;从那里感受到那个执着追求的身影,不时地在读者眼前跃动。在对目标的坚持过程中,好像他所坚持的就是他的一切,这一切就会令他心满意足。
作者10年间坚守在编采第一线。从当初十分虔诚地聆听别人谈经论道,到结合实践经验,联系探索心得,成功地做出了自己的业务研究文章。如“寻觅亮点,沙里淘金,跟踪追击,侧面穿插,顺藤摸瓜,添情加景,完善程序,慎作评论……”的《電视会议新闻改革策略》;如“权衡选题择时机,环环相扣摆事实,完善程序慎评论,反面文章正面收”的《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操作》等。
作者从记者、编辑到编导,再从编导到制片人,在电视生产部门工作的10年经历中,任劳任怨地遵从职责召唤,以能动的活力,投身新闻实践;以持久的定力,践行媒体人的使命;以内生的动力,开拓自己求索的领域。日积月累,水滴石穿。作者以默默的耕耘、不事张扬的姿态,践行着他的责任。
在作者从业二十多年的经历中,在持久行动的历练下,面对自己工作业绩,从未有过自我满足的固步自封;在坚定意志的感召中,面对自己学术成果,从未有过自我膨胀的沾沾自喜。《自选集》让读者从一位业者和学者身上,领略了他是如何在坚守过程历练,遵从职责召唤中,以其过人的行动,赢人的意志,完成了他作为业界领军人,学界开拓者在量的蓄积过程中的风姿。
一位理论思考者“质”的飞跃历程
深入探究《自选集》的深刻内涵,在厘清作者在广播影视专业上成长脉络的基础上,就会对作者所创造的骄人业绩一目了然;在认真考证《自选集》清晰外延的前提下,读者就会发现作者学识拓展的运行轨迹,追寻到他由学术造诣而成就的学术成果。
自在自发的自勉意识。内在品格构成了作者的基本素质,而他所具备的素质决定了他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认真解读《自选集》,读者就会发现作者在二十多年的从业经历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进取态度,锻造了自己独有的开拓精神。不管他所干的事情是大是小,他都干一样像一样,不曾有过干“走样”的记录;无论他所做的工作遂愿与否,他做上一行爱上一行,从来没有产生“弃行”的念头。
作者在《导播 工作 事业》一文中,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对立统一的自画像。当面对新闻中心最没信心、最不喜欢的导播工作岗位时,他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心理障碍:“导播自己肯定做不来,工作更难做得好”。然而,11天导播做下来以后,他却感到自己做得很自得,他发现自己竟然因此超越了一回自我;他也庆幸自己做得很值得,他从中竟然找回了一份自信。而在得知即将调离这个岗位时,他甚至产生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作者在回顾这个经历时写道,“如果事业要求我们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扮演我们不喜欢的角色,从事我们不擅长的工作,我们除了抖擞神,恪尽职守别无选择。因为这样做,与事业工作有利,与自身品格的培育和成才都有好处。”这个经历和这段感悟,正是作者注重自身品格修养的生动写照,也是他品格建业的经典缩影。
自主自觉的自励精神。业精于勤,勤源于品。黑格尔说过:“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成大器者,无论是一鸣惊人,还是厚积薄发,他们最后得以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具有常人或缺的那种人包罗万象的心灵和海纳百川的胸襟。
在《自选集》的《作品文案》中,从对抗洪抢险刻骨铭心的记忆,到“千年等一回”壮美史诗的体验,让我们感受到投身事业的那种神圣价值;从《长影闯市场》对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深层思考,到零距离的同“大胡子将军”、尤肖其、李黄玺、孙寰等人物的深刻交流、酣畅沟通,也让人们体会到了新闻职业人的那份责任和光荣。《采编手记》则通过作者对工作岗位的体察,对新闻事业认知,对视听传媒的感悟等等,让读者从中透彻地领悟了新闻规律的客观性与新闻作品主观性的内在关系。而读者在《业务探讨》中所读到的关于“新闻舆论监督”几个层面的建设性主张,关于制播分离改革的先进理念,版权营销尝试的真知灼见等等,更加印证了作者专业理论思考的显著成果。
圆融练铸就硬功夫。胡适在《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中说,“凡成一种科学的学问,必有一个系统,决不是一些零碎堆砌的知识。”通过作者将“周遍、融通、融和”之力,施受在对实践斟酌和理论推敲之中的结果,足见作者在对实践的系统认知、理论的科学求索上的过硬功夫。
《自选集》中的《理论思考篇》5个研究专题42篇文章,作为作者理论思考的结晶,既有围绕元素、结构、发展走向、创新、调查源流等多个层面对新闻节目的有益探索;也有围绕形态创新、环境营造、体系构建等问题深入浅出地对节目形态进行的深入研究。既有围绕概念、题材、现象等问题,对乡土电影、电视剧发展的科学探究;也有围绕影响力、软实力、发展路经、引导力等问题,对传播与规制由表及里的广泛探究。纵观理论思考文章,集中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广纳百川之流,有理有据地架构了广播影视理论的创新;二是汇千家之言,有筋有骨地阐发了广电传媒的理论传承;三是凝聚万象之华,有根有蔓地论述了运用理论解决广电事业的改革问题;四是深汲活水之源,有血有肉地建构了发挥理论指导广电事业发展的问题。
《自选集》里5个研究专题,是作者在理论思考路上见证作者学识长进的历史记录簿;《自选集》中的42篇文章,既是作者探索学问方向标志性的承载物,也是作者学说创建经历中的标准蓝本。
慎独凝聚“软实力”。《周书》云:“慎,得之守也,守住其固”。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说,“如何辨别有希望的线索,是研究艺术的精华所在。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能按其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根据主宰当时的观念去判断佐证的科学家,最有可能认识某种确属新东西的潜在意义。”
收录进《自选集》中《理论思考篇》的42篇文章,让我们见证了作者在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机关工作12年的理论思考印记,涉及广播、电视、电影等三个领域,囊括节目形态、政策研究、经营管理等三方面内容。他的理论取向始终从宏观角度着眼,环绕在他所从事的广播影视专业上。他的思考内容坚持从微观层面入手,关注他认为确属“新东西的潜在意义”。而“形态”与“乡土”,作为作者理论思考的聚焦点,理论价值探求的专注点,在这两个范畴上全方位投入,深耕细作;多层次探幽,锲而不舍,通过钩沉、创新,思辨、建构,将他自己捕捉到的“潜在意义”,最终升华为“实在价值”。
作者在《自选集》中,对“形态”思考文章的理论价值在于:一方面他通过构建认同感,确立电视节目形态理论的价值支点;通过强化使命感,搭建电视节目形态理论的价值平台。另一方面在具体解读典型性电视节目个案中,奠定形态形成的根基;在深入剖析前瞻性电视节目的个案中,明晰了形态发展的创新趋势。而《自选集》对“乡土”思考文章的价值则体现在:一方面作者从东北地域的文化上着眼,运用历史发展的视角,注重发现影视作品的审美变移与趋势;另一方面作者从乡土影视大众化上切入,以一种时代进步的眼光,致力研究影视剧受众喜好的变化与走向。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十年期。”只要开拓的脚印清楚,谁都可以光荣;只要奋斗的印记鲜明,谁都能够成功。《自选集》作为承载的作者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成果的著作,让我们从中见识了孙宝国教授从成长走向成功的道路。(作者单位:吉林摄影出版社 辽源电视台)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