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32首钢琴奏鸣曲之转调法研究

查琼玉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贝多芬第32首钢琴奏鸣曲所使用的部分转调法的研究,进一步了解贝多芬在转调技法的使用方面有何创新和发展,如何从原调过渡到新调,有助于平时和声学习,并可以通过作品转调方法的研究来加深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特征中和声方面的了解。
关键词:贝多芬 奏鸣曲 转调法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Beethoven, Ludwig van),德国作曲家。最早将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划分为三个阶段是在1828年由Schlosser提出,在1837年由Fetis将其进行修改,随后在1852年由Lenz在《贝多芬及其三种风格》一书中将贝多芬的发展按照Fetis的“三个时期说”加以分析,使其被世人所接受。但西方贝多芬作品研究小组对三个时期的划分都有着不同的意见,大多数学者认为,三个时期的划分法需要一些补充和修改,还应该增加一些文学性的建议。
根据这些建议,在原先的基础上,将贝多芬的创作时期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
第一时期(1782年-1792年) 第一阶段 1782年—1789年 第二阶段 1790年-1792年
第二时期(1793年-1802年) 第一阶段 1793年—1799年 第二阶段 1800年—1802年
第三时期(1803年—1812年) 第一阶段1803年—1809年 第二阶段 1810—1812年
第四时期(1813年—1827年) 第一阶段1813年—1816年 第二阶段 1817年—1827年
在1817—1827年间,贝多芬创作的作品主要有:六首弦乐四重奏(OP.127、OP.130、OP.132、OP.131、OP.135)、两首交响作品(《庄严弥撒》、第九交响曲)、一首钢琴变奏曲(OP.120)、五首钢琴奏鸣曲(OP.101、 OP.106、OP.109、OP.110、OP.111)。
从贝多芬创作的奏鸣曲角度来看,其一生共创作了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从1794年第一首钢琴奏鸣曲到1822年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可以说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贝多芬的一生,因此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被称为“一部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其心路历程,在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成为每个音乐学习者必弹或者必须分析的曲目。
一、 第32首钢琴奏鸣曲部分转调法分析
这首奏鸣曲分为两个分为两个乐章,两个乐章的调性分别如下:
(一)通过自然音和弦转调
在主调的近关系调中,除平行小调以外,其余各调与主调只相差一个调号,其中有四个和弦可以作为共同和弦进行使用,且各个和弦的音都为调式中的自然音;在主调的较远关系调中,其余调与主调相差两个调号,可以用作共同和弦进行转调的自然音和弦有两个;在主调的远关系调中,相差三个甚至更多调号,在调之间没有可以使用的自然音共同和弦。
在乐曲的第二乐章 变奏曲式中较多使用通过自然音的方法进行转调,且多通过自然音转调原调的平行大调或平行小调。
例1:如图所示,该例中通过C大调转向其平行小调a小调,共同和弦为前调C大调的Ⅵ级和弦a-c-e 同时该和弦为a小调的ⅰ级主和弦,由此过渡到a小调,之后接a小调的Ⅴ级三和弦第一转位,在第11小节到达a小调的ⅰ级主和弦,对调性进行稳固。
同样的情况还有:第二乐章中第12小节、第28小节、第44小节、第60小节等等,大多通过两调的自然音和弦进行转调。
(二)通过变化音和弦转调
通过变化音和弦转调有以下几种类型:1.通过副属和弦、副下属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 2.引入平行调式的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3.引入同主音调式的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 4.用间接引进的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
如图所示,该例是使用前调的副属、副下属和弦同时也为新调的自然音和弦来作为共同和弦进行转调,该片段为C大调,在第123小节处的第二个和弦由前调的C大调通过变化音和弦转入f小调,在C大调来看,该和弦为e-g-bb-bd 是C大调的在IV上建立的VII7和弦,将其作为共同和弦,在f小调来看为其vii7和弦,之后连接到f小调的ii43和弦,在第124小节处进入到f小调的K64-Ⅴ–Ⅴ2-Ⅰ6,从而更加巩固了f小调的调性。
如图所示,该例中乐曲在g小调上发展,进行到第2小节,引入了g小调的同主音大调G大调的主和弦 G-B-D 作为共同和弦,同时该和弦为c小调的V级和弦,随后进行到#f-a-c-be 即为c小调的Ⅶ7 /Ⅴ级和弦,在之后的第87小节,调号由之前的两个降号变为了三个降号,乐曲在c小调上发展。
(三)通过模进转调
转调模进是音乐材料发展中使用的重要手法之一,在器乐作品中运用颇多。通过模进转调是指,进入某个新的乐句或乐句中的某个部分时,不经过转调和弦,而突然转入新调中。运用模进进行转调,可以使得音乐的发展如同不间断的链条,在调性方面,使得发展连绵不断,各个环节连接处的和声联系紧密,后一环节的出现比较自然。
如图所示,该例在c小调上进行发展,在第3小节通过音组的模进到达f小调,之后在f小调的ⅵ6 、Ⅴ6 进行,在之后一小节到达f小调的ⅰ级主和弦,起到稳固调性的作用。
(四)通过单音或单声部旋律过渡转调
在音乐作品中,有时转调并非仅运用共同和弦进行转调,也可利用单音或者单声部的旋律来进行转调,即连接两个调性的不是共同和弦而是共同音或者是单声部的旋律,通过单音转调是利用原调当中的某一音级转化为新调中的某一音级,或用原调和弦中的某一组音来转化为新调中和弦的某一组音。通过单声部的旋律进行转调则是通过一个单独的声部线条来完成转调,有时通过几个共同音即可转向新的调性,有时则需要逐步的引入带有变化音记号的音来使得过渡的更加自然,通过强调一些属于之后新调的一些音来进行过渡。
如图所示,在第一乐章中,这几个小节是将呈示部与展开部连接起来的部分,在69小节,是结束在呈示部的主音bA上,70小节半音下行进行到G 在71小节单声部旋律半音上行进行,将原来bA大调中的bA、bB全部还原,并加入了#c,之后进行到了d-#f-a这个和弦,是新调g小调的Ⅴ和弦,之后直接调号发生变化,将之前的四个降号还原了两个,进入到了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展开部中。
二、第32首钢琴奏鸣曲转调法小结
贝多芬在第32首钢琴奏鸣曲中所使用的转调法主要有通过共同和弦转调、通过中间调转调、通过单音或单声部旋律转调、通过模进转调、调性对置等等。这首作品中频繁的和声变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对于平日的和声学习而言,这首作品的分析是稍有难度的,且很多学生对于作曲家所使用的转调方式理解较为模糊,故选择对转调法这一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曲的转调方面的分析,来了解贝多芬在晚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除了在曲式结构、复调、对位等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之外,在调性方面则是如何采用功能性与色彩性结合的调性关系,进一步了解在转调技法的使用方面有何创新和发展,如何从原调过渡到新调。
三、结语
通过对贝多芬第32首钢琴奏鸣曲的转调法简要的分析,从和声方面加强了对贝多芬奏鸣曲创作技法的了解,有助于更深层次的对贝多芬作品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美]柏西·该丘斯.和声学[M].缪天瑞编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2][匈]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M].张瑞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尤·阿·可列姆辽夫.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J].人民音乐,1955,(Z1).
[5]姚锦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57(热情)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02).
[6]邹承瑞.和声布局概论[J].音乐探索,1985,(01).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贝多芬第32首钢琴奏鸣曲所使用的部分转调法的研究,进一步了解贝多芬在转调技法的使用方面有何创新和发展,如何从原调过渡到新调,有助于平时和声学习,并可以通过作品转调方法的研究来加深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特征中和声方面的了解。
关键词:贝多芬 奏鸣曲 转调法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Beethoven, Ludwig van),德国作曲家。最早将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划分为三个阶段是在1828年由Schlosser提出,在1837年由Fetis将其进行修改,随后在1852年由Lenz在《贝多芬及其三种风格》一书中将贝多芬的发展按照Fetis的“三个时期说”加以分析,使其被世人所接受。但西方贝多芬作品研究小组对三个时期的划分都有着不同的意见,大多数学者认为,三个时期的划分法需要一些补充和修改,还应该增加一些文学性的建议。
根据这些建议,在原先的基础上,将贝多芬的创作时期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
第一时期(1782年-1792年) 第一阶段 1782年—1789年 第二阶段 1790年-1792年
第二时期(1793年-1802年) 第一阶段 1793年—1799年 第二阶段 1800年—1802年
第三时期(1803年—1812年) 第一阶段1803年—1809年 第二阶段 1810—1812年
第四时期(1813年—1827年) 第一阶段1813年—1816年 第二阶段 1817年—1827年
在1817—1827年间,贝多芬创作的作品主要有:六首弦乐四重奏(OP.127、OP.130、OP.132、OP.131、OP.135)、两首交响作品(《庄严弥撒》、第九交响曲)、一首钢琴变奏曲(OP.120)、五首钢琴奏鸣曲(OP.101、 OP.106、OP.109、OP.110、OP.111)。
从贝多芬创作的奏鸣曲角度来看,其一生共创作了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从1794年第一首钢琴奏鸣曲到1822年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可以说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贝多芬的一生,因此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被称为“一部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其心路历程,在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成为每个音乐学习者必弹或者必须分析的曲目。
一、 第32首钢琴奏鸣曲部分转调法分析
这首奏鸣曲分为两个分为两个乐章,两个乐章的调性分别如下:
(一)通过自然音和弦转调
在主调的近关系调中,除平行小调以外,其余各调与主调只相差一个调号,其中有四个和弦可以作为共同和弦进行使用,且各个和弦的音都为调式中的自然音;在主调的较远关系调中,其余调与主调相差两个调号,可以用作共同和弦进行转调的自然音和弦有两个;在主调的远关系调中,相差三个甚至更多调号,在调之间没有可以使用的自然音共同和弦。
在乐曲的第二乐章 变奏曲式中较多使用通过自然音的方法进行转调,且多通过自然音转调原调的平行大调或平行小调。
例1:如图所示,该例中通过C大调转向其平行小调a小调,共同和弦为前调C大调的Ⅵ级和弦a-c-e 同时该和弦为a小调的ⅰ级主和弦,由此过渡到a小调,之后接a小调的Ⅴ级三和弦第一转位,在第11小节到达a小调的ⅰ级主和弦,对调性进行稳固。
同样的情况还有:第二乐章中第12小节、第28小节、第44小节、第60小节等等,大多通过两调的自然音和弦进行转调。
(二)通过变化音和弦转调
通过变化音和弦转调有以下几种类型:1.通过副属和弦、副下属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 2.引入平行调式的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3.引入同主音调式的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 4.用间接引进的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
如图所示,该例是使用前调的副属、副下属和弦同时也为新调的自然音和弦来作为共同和弦进行转调,该片段为C大调,在第123小节处的第二个和弦由前调的C大调通过变化音和弦转入f小调,在C大调来看,该和弦为e-g-bb-bd 是C大调的在IV上建立的VII7和弦,将其作为共同和弦,在f小调来看为其vii7和弦,之后连接到f小调的ii43和弦,在第124小节处进入到f小调的K64-Ⅴ–Ⅴ2-Ⅰ6,从而更加巩固了f小调的调性。
如图所示,该例中乐曲在g小调上发展,进行到第2小节,引入了g小调的同主音大调G大调的主和弦 G-B-D 作为共同和弦,同时该和弦为c小调的V级和弦,随后进行到#f-a-c-be 即为c小调的Ⅶ7 /Ⅴ级和弦,在之后的第87小节,调号由之前的两个降号变为了三个降号,乐曲在c小调上发展。
(三)通过模进转调
转调模进是音乐材料发展中使用的重要手法之一,在器乐作品中运用颇多。通过模进转调是指,进入某个新的乐句或乐句中的某个部分时,不经过转调和弦,而突然转入新调中。运用模进进行转调,可以使得音乐的发展如同不间断的链条,在调性方面,使得发展连绵不断,各个环节连接处的和声联系紧密,后一环节的出现比较自然。
如图所示,该例在c小调上进行发展,在第3小节通过音组的模进到达f小调,之后在f小调的ⅵ6 、Ⅴ6 进行,在之后一小节到达f小调的ⅰ级主和弦,起到稳固调性的作用。
(四)通过单音或单声部旋律过渡转调
在音乐作品中,有时转调并非仅运用共同和弦进行转调,也可利用单音或者单声部的旋律来进行转调,即连接两个调性的不是共同和弦而是共同音或者是单声部的旋律,通过单音转调是利用原调当中的某一音级转化为新调中的某一音级,或用原调和弦中的某一组音来转化为新调中和弦的某一组音。通过单声部的旋律进行转调则是通过一个单独的声部线条来完成转调,有时通过几个共同音即可转向新的调性,有时则需要逐步的引入带有变化音记号的音来使得过渡的更加自然,通过强调一些属于之后新调的一些音来进行过渡。
如图所示,在第一乐章中,这几个小节是将呈示部与展开部连接起来的部分,在69小节,是结束在呈示部的主音bA上,70小节半音下行进行到G 在71小节单声部旋律半音上行进行,将原来bA大调中的bA、bB全部还原,并加入了#c,之后进行到了d-#f-a这个和弦,是新调g小调的Ⅴ和弦,之后直接调号发生变化,将之前的四个降号还原了两个,进入到了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展开部中。
二、第32首钢琴奏鸣曲转调法小结
贝多芬在第32首钢琴奏鸣曲中所使用的转调法主要有通过共同和弦转调、通过中间调转调、通过单音或单声部旋律转调、通过模进转调、调性对置等等。这首作品中频繁的和声变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对于平日的和声学习而言,这首作品的分析是稍有难度的,且很多学生对于作曲家所使用的转调方式理解较为模糊,故选择对转调法这一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曲的转调方面的分析,来了解贝多芬在晚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除了在曲式结构、复调、对位等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之外,在调性方面则是如何采用功能性与色彩性结合的调性关系,进一步了解在转调技法的使用方面有何创新和发展,如何从原调过渡到新调。
三、结语
通过对贝多芬第32首钢琴奏鸣曲的转调法简要的分析,从和声方面加强了对贝多芬奏鸣曲创作技法的了解,有助于更深层次的对贝多芬作品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美]柏西·该丘斯.和声学[M].缪天瑞编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2][匈]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M].张瑞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尤·阿·可列姆辽夫.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J].人民音乐,1955,(Z1).
[5]姚锦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57(热情)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02).
[6]邹承瑞.和声布局概论[J].音乐探索,1985,(01).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贝多芬第32首钢琴奏鸣曲所使用的部分转调法的研究,进一步了解贝多芬在转调技法的使用方面有何创新和发展,如何从原调过渡到新调,有助于平时和声学习,并可以通过作品转调方法的研究来加深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特征中和声方面的了解。
关键词:贝多芬 奏鸣曲 转调法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Beethoven, Ludwig van),德国作曲家。最早将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划分为三个阶段是在1828年由Schlosser提出,在1837年由Fetis将其进行修改,随后在1852年由Lenz在《贝多芬及其三种风格》一书中将贝多芬的发展按照Fetis的“三个时期说”加以分析,使其被世人所接受。但西方贝多芬作品研究小组对三个时期的划分都有着不同的意见,大多数学者认为,三个时期的划分法需要一些补充和修改,还应该增加一些文学性的建议。
根据这些建议,在原先的基础上,将贝多芬的创作时期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
第一时期(1782年-1792年) 第一阶段 1782年—1789年 第二阶段 1790年-1792年
第二时期(1793年-1802年) 第一阶段 1793年—1799年 第二阶段 1800年—1802年
第三时期(1803年—1812年) 第一阶段1803年—1809年 第二阶段 1810—1812年
第四时期(1813年—1827年) 第一阶段1813年—1816年 第二阶段 1817年—1827年
在1817—1827年间,贝多芬创作的作品主要有:六首弦乐四重奏(OP.127、OP.130、OP.132、OP.131、OP.135)、两首交响作品(《庄严弥撒》、第九交响曲)、一首钢琴变奏曲(OP.120)、五首钢琴奏鸣曲(OP.101、 OP.106、OP.109、OP.110、OP.111)。
从贝多芬创作的奏鸣曲角度来看,其一生共创作了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从1794年第一首钢琴奏鸣曲到1822年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可以说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贝多芬的一生,因此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被称为“一部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其心路历程,在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成为每个音乐学习者必弹或者必须分析的曲目。
一、 第32首钢琴奏鸣曲部分转调法分析
这首奏鸣曲分为两个分为两个乐章,两个乐章的调性分别如下:
(一)通过自然音和弦转调
在主调的近关系调中,除平行小调以外,其余各调与主调只相差一个调号,其中有四个和弦可以作为共同和弦进行使用,且各个和弦的音都为调式中的自然音;在主调的较远关系调中,其余调与主调相差两个调号,可以用作共同和弦进行转调的自然音和弦有两个;在主调的远关系调中,相差三个甚至更多调号,在调之间没有可以使用的自然音共同和弦。
在乐曲的第二乐章 变奏曲式中较多使用通过自然音的方法进行转调,且多通过自然音转调原调的平行大调或平行小调。
例1:如图所示,该例中通过C大调转向其平行小调a小调,共同和弦为前调C大调的Ⅵ级和弦a-c-e 同时该和弦为a小调的ⅰ级主和弦,由此过渡到a小调,之后接a小调的Ⅴ级三和弦第一转位,在第11小节到达a小调的ⅰ级主和弦,对调性进行稳固。
同样的情况还有:第二乐章中第12小节、第28小节、第44小节、第60小节等等,大多通过两调的自然音和弦进行转调。
(二)通过变化音和弦转调
通过变化音和弦转调有以下几种类型:1.通过副属和弦、副下属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 2.引入平行调式的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3.引入同主音调式的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 4.用间接引进的和弦作共同和弦转调。
如图所示,该例是使用前调的副属、副下属和弦同时也为新调的自然音和弦来作为共同和弦进行转调,该片段为C大调,在第123小节处的第二个和弦由前调的C大调通过变化音和弦转入f小调,在C大调来看,该和弦为e-g-bb-bd 是C大调的在IV上建立的VII7和弦,将其作为共同和弦,在f小调来看为其vii7和弦,之后连接到f小调的ii43和弦,在第124小节处进入到f小调的K64-Ⅴ–Ⅴ2-Ⅰ6,从而更加巩固了f小调的调性。
如图所示,该例中乐曲在g小调上发展,进行到第2小节,引入了g小调的同主音大调G大调的主和弦 G-B-D 作为共同和弦,同时该和弦为c小调的V级和弦,随后进行到#f-a-c-be 即为c小调的Ⅶ7 /Ⅴ级和弦,在之后的第87小节,调号由之前的两个降号变为了三个降号,乐曲在c小调上发展。
(三)通过模进转调
转调模进是音乐材料发展中使用的重要手法之一,在器乐作品中运用颇多。通过模进转调是指,进入某个新的乐句或乐句中的某个部分时,不经过转调和弦,而突然转入新调中。运用模进进行转调,可以使得音乐的发展如同不间断的链条,在调性方面,使得发展连绵不断,各个环节连接处的和声联系紧密,后一环节的出现比较自然。
如图所示,该例在c小调上进行发展,在第3小节通过音组的模进到达f小调,之后在f小调的ⅵ6 、Ⅴ6 进行,在之后一小节到达f小调的ⅰ级主和弦,起到稳固调性的作用。
(四)通过单音或单声部旋律过渡转调
在音乐作品中,有时转调并非仅运用共同和弦进行转调,也可利用单音或者单声部的旋律来进行转调,即连接两个调性的不是共同和弦而是共同音或者是单声部的旋律,通过单音转调是利用原调当中的某一音级转化为新调中的某一音级,或用原调和弦中的某一组音来转化为新调中和弦的某一组音。通过单声部的旋律进行转调则是通过一个单独的声部线条来完成转调,有时通过几个共同音即可转向新的调性,有时则需要逐步的引入带有变化音记号的音来使得过渡的更加自然,通过强调一些属于之后新调的一些音来进行过渡。
如图所示,在第一乐章中,这几个小节是将呈示部与展开部连接起来的部分,在69小节,是结束在呈示部的主音bA上,70小节半音下行进行到G 在71小节单声部旋律半音上行进行,将原来bA大调中的bA、bB全部还原,并加入了#c,之后进行到了d-#f-a这个和弦,是新调g小调的Ⅴ和弦,之后直接调号发生变化,将之前的四个降号还原了两个,进入到了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展开部中。
二、第32首钢琴奏鸣曲转调法小结
贝多芬在第32首钢琴奏鸣曲中所使用的转调法主要有通过共同和弦转调、通过中间调转调、通过单音或单声部旋律转调、通过模进转调、调性对置等等。这首作品中频繁的和声变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对于平日的和声学习而言,这首作品的分析是稍有难度的,且很多学生对于作曲家所使用的转调方式理解较为模糊,故选择对转调法这一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曲的转调方面的分析,来了解贝多芬在晚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除了在曲式结构、复调、对位等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之外,在调性方面则是如何采用功能性与色彩性结合的调性关系,进一步了解在转调技法的使用方面有何创新和发展,如何从原调过渡到新调。
三、结语
通过对贝多芬第32首钢琴奏鸣曲的转调法简要的分析,从和声方面加强了对贝多芬奏鸣曲创作技法的了解,有助于更深层次的对贝多芬作品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美]柏西·该丘斯.和声学[M].缪天瑞编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2][匈]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M].张瑞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尤·阿·可列姆辽夫.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J].人民音乐,1955,(Z1).
[5]姚锦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57(热情)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02).
[6]邹承瑞.和声布局概论[J].音乐探索,1985,(01).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