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提 要 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强的经管类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调整,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发生巨大变化。高职院校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会计人才,必须直面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加以深入分析、探究,完善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 李慧敏(1984—),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教育管理,(江西南昌 330088)

    一、高职会计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 16号)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培养实践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

    会计是实践性与技术性强、职业性程度高的应用型专业,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与时俱进,确立会计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目前,社会各行业急需大量高素质、应用性强的会计专门人才,而每年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专业不对口等现象,说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背离。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市场所需的“上手快、零距离”的会计人才,改革会计实践教学、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完善会计实践教学的新体系迫在眉睫。

    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会计实训教材的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市场上会计实训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题量少、理论性强、岗位体验度低、仿真性差、内容与形式单一。另外,模拟实训资料多集中于制造业与一般规模纳税企业,其他如商品流通、餐饮娱乐、服务、特殊行业等实训教材少之又少,而多数高职毕业生就职于中小型小规模纳税企业,因此,学校传授知识无法满足毕业生的工作岗位需求,毕业生往往比较茫然、上手慢。

    实训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不合理。通常安排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由于实训内容较多、实训时间有限、再加之理论学习与实训存在跨学期的时间差异,以致于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课本中的疑难杂症,降低实训效果。另外,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系统性与层次性。学校通常开设会计单项、综合与电算化等实训,主要训练的是核算技能,并非全部专业技能,势必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会计实践教学方法落后

    一是课程实训通常采用文字表达经济业务、静态处理财务数据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从未接触到反映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无从下手。二是课程实训割裂岗位知识技能的完整性,学生既是出纳、会计,同时兼做会计主管,实践教师在设计实训时,完全忽视企业内外财务关系、组织机构、内部控制等,将学生置于理想的“真空”状态,以致于学生踏入企业感觉非常陌生,学而无法致用。三是教师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能力较弱,教授内容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脱离实际工作,实践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会计实践指导教师缺乏一线行业经验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具有较高学历与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行业背景和企业亲身经历,不具备处理实际业务的实践能力,因此,指导学生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教学能力尚难满足教学需求。即使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也是走马观花,更何况市场瞬息万变,企业也处在不断变化中。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一支稳定、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

    (四)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一是校内实训室硬件条件落后。大多高职院校实训室的财务软件更新慢、网络运行环境差、硬件设备后续维护不足,与学生人数比例失调,不能有效满足学生实训的需求。二是校内实训室缺乏仿真性。大多实训室通常只是电脑加软件,缺乏真实的实训环境,学生在实训室并没有身临企业的真实工作氛围,实训室形同虚设,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是校外实训基地多流于形式,不注重实质。一方面,由于财务部门所需人员数量的有限性,企业单位不可能大批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受商业机密、法律法规等因素制约,学生顶岗实习往往是“只看不干”,局限于参观实习,接触不到财务信息,无法实现顶岗实习的目的,降低实践教学质量。

    (五)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不合理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更注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和对特殊业务掌控能力的培养。目前,实训通常是对特定的经济业务,采用给定的会计政策与方法进行财务数据处理,虽然较系统地训练了学生的会计核算技能,但缺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淡化了会计部门与外界信息交流的需要,导致学生对企业组织机构、经营运作不清楚,沟通、协调与管理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用人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三、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一)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材与课程体系建设

    实践教材的编写应在实践指导教师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并由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完成,保证实习资料的代表性与仿真性,避免教材的滞后性。另外,编写实践教材时,按照职业岗位的需求,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融入实践课程中,拓展实践教材所覆盖的行业,除工业企业外,还应完善商业、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等就业领域的经济业务,满足学生毕业后的不同需求。最后,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开课顺序,划分教学模块,按岗实训,改变先讲教材后集中实训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实现做中学。

    (二)创新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变革教学模式

    实训指导教师应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大信息化实践教学力度。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尝试“1+2+1”、“三段式”等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切实达到“学做合一”的培养要求,实现高职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另外,引入企业沙盘模拟,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在实训中引入 ERP企业沙盘模拟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透视企业的运作管理,真正理解财务在企业中发挥的重要职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职业岗位意识。

    (三)加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加强专业教师的后续教育力度,实现“双师”型教师发展转变。一方面,要求专业教师取得中、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或执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长效的考核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定期、长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或兼职,熟悉企业一线工作流程与行业动态。

    2.加大专业教师开展社会调研的力度,以便掌握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实践教学目标与策略,避免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与盲目性。同时,可将社会调研获取的真实资料,有选择性的融入实训项目中,增强实训教学的针对性与权威性。

    3.学校应建立一批高素质、精通业务、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专门从事实践课程的讲授工作,逐步建立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能工巧匠指导实践课程的教学机制。

    (四)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

    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校内实训室软、硬件的投入,并建立后续维护保障体系。实训室不仅要模拟企业财务部门各岗位工作流程来建设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在软件和业务资料上,最好也能采用企业一线真实的会计数据进行实训,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逐步实现实训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整合自己优势开办财税服务公司或代理记账公司,不仅可丰富专业教师的一线实践经验,更为学生提供来自不同行业、企业真正的顶岗实习机会。另一方面,院校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时,应结合不同行业的特性,如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固定某段时间急需大量临时会计人员,并且不涉及机密问题,因此,为解决大批毕业生校外实习提供良好机会。同时,院校应加强为校外实训基地的服务,维持和稳定好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双赢。

    (五)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企业注重的不单是学生的毕业证书,而是是否取得该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因此,一方面,院校应制定合理的职业技能训练培养方案,将学生的操作技能作为考核内容,以实践动手能力作为评价质量的尺度,以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另一方面,院校建立与职业技能证书鉴定相一致的科学、灵活的考核制度,摒弃照搬理论课程传统的卷面考试,对实训过程层层量化,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同时,院校应逐步推行“以证代考”的考核制度,激发学生考证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与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

    2 赵瑞婷.改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探索 J .商业会计,2013,4

    责任编辑:程文燕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