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世纪法国世俗音乐的形成及创作特点
谢思妤
摘要: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整个时期跨越了近千年的欧洲历史。11-13世纪随着世俗国家的形成,方言逐渐兴起与宗教音乐相对应的世俗音乐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骑士阶级开始兴起,十字军的尚武精神与骑士风度衍生的音乐表现促成其音乐的形成与发展。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法国的游吟诗人及其创作的世俗歌曲。本文主要从游吟诗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作的世俗歌曲的特点两个方面,对中世纪法国的世俗音乐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世纪 世俗音乐 游吟诗人
“中世纪”一词就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他们认为自己正处于古典文化“复兴”的时期,因而将古罗马消亡到古代文化的复兴这中间长大千年的历史时期称为“中间的世纪”。在这个时期中,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我们知道文学艺术的发展的进程同经济发展并不是亦步亦趋的,它有时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同生产呈反方向的发展。对此,马克思指出这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虽然欧洲中世纪时期物质生产领域发展迟缓,但在文学艺术领域确实群星闪烁。出现了许多文学泰斗和艺术大家。
自古以来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的发展就是不能分割的。文学和艺术都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与之相对应的随着世俗国家的形成和方言的兴起,世俗音乐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同地区国家的吟唱歌手为中世纪音乐带来了新的气息。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法国的游吟诗人。
一、游吟诗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一)方言的兴起促使法国世俗歌曲的产生
中世纪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在5-10世纪由于古代是结束前的连续征战,中世纪早期经济文化处于极度停滞和落后状态,到11世纪社会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城市兴起,贸易发达,世俗国家也逐步形成。欧洲许多地区曾经属于西罗马帝国,大都是用拉丁语。随着世俗国家的兴起,地区意识增强了各地方语言也逐步兴起。这些语言包括拉丁语系的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耳曼语系的英语、德语等。用这些方言创作和演唱的世俗歌曲在12-13世纪盛极一时,形成了欧洲最早的世俗音乐的传统。法语文学一直支配着西欧,佛兰德斯国家和莱茵河流域国家接受并翻译法语文学;意大利是人选择用普罗旺斯与协作;①包括但丁的《神曲》也曾考虑使用普罗旺斯语来进行创作。法语在世俗国家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法语抒情诗歌的产生。而这些抒情诗人本身也是音乐家,他们同时创作旋律与诗歌。根据音乐的收束来写作诗行。这些进行抒情诗歌创作,并为作品谱曲的人便被称作游吟诗人。
(二)十字军东征促成了游吟诗人的产生
中世纪的欧洲是封建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封建主义建立了等级森严的骑士制度。小的封建主受封于大封建主而成为“封臣”,而封建主阶级最下层的一个等级就被称为“骑士”。中世纪的封建主阶层因基督教的统一力量具有特殊的国际气质。在中世纪早期,骑士的地位是非常低微的。但是到11世纪时,各个基督教国家的骑士社团为反对伊斯兰而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即十字军。他们开始了历时200年之久的8次十字军东征,从而使得他们的阶级地位大大改观。骑士阶层一跃成为欧洲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于是出现了大量歌颂骑士尚武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艺术作品。西欧的封建主和骑士们开始努力冲破宗教禁欲主义,要求自由而多样地表达现实生活,歌唱人间爱情。他们都出身高贵,为艺术而艺术,不求回报和酬劳,这也是游吟诗人与戎格勒的本质区别。
二、游吟诗人创作的歌曲特点
法国游吟诗人最早出现于法国南部,被称为特罗巴多(Troubadour)。法国的南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他们以奥克语或普罗旺斯语进行写作。到12世纪下半叶南方宫廷中的普罗旺斯抒情诗发展到盛期。法国北方的游吟诗人则被称为特罗威尔(Trouvere),他们兴起于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北方封建主对南方发动了两次战争,导致南方经济文化衰落,法国游吟诗人的中心就转向了北方。中世纪的法国游吟诗人的歌曲在题材的选择和歌曲旋律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地方。北方的吟唱诗人相对于南方的吟唱诗人来说较少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两者的艺术之间没有根本差别。②
(一)游吟诗人创作的歌曲题材的特点
中世纪的骑士制度恪守“忠君、护教、行侠”的信条。遵礼守节是骑士的神圣职责,举止行为高贵体面成了军事的新美德。对妇女带有夸张意味的尊重。理想化的女性逐渐占据骑士诗歌的中心。骑士社会的体验在抒情主义中找到了表现途径。他们歌颂爱情,歌颂可爱女性身上的普遍美德。诗中常常吐露他们对自己仰慕和爱恋的已婚贵妇人的复杂感情。这种题材便被称为“宫廷之恋”,这种“宫廷之恋”的题材在特罗巴多的创作中较为常见。而特罗威尔的素材则分为两种,一种是取自民间“田园歌”,这类歌曲大多朴实直率,旋律段落轮廓分明规整。另一种则为武功歌史诗,常以一个伟大人物为中心,描写对整个民族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这类歌曲大都比较晦涩、复杂。
(二)游吟诗人创作的歌曲旋律特点
游吟诗人所创作的歌曲受教会和世俗旋律风格的影响,大都是单声部的,常加上乐器伴奏,即兴弹唱。其旋律配置多为音节式的,偶尔有些短的花唱。歌曲主要是用教会调式中的第一种多利亚调式和第七种混合利底亚极其副调式写成。音域较窄,调式中止明显。音乐的节奏以诗的韵律为基础,例如诗中抑扬格的语言特点则构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歌曲的曲式。
通过对于中世纪法国游吟诗人的创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音乐的发展与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是息息相关的。正是由于中世纪欧洲世俗国家的兴起,方言的形成。以及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下骑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法国游吟诗人的出现,以及法国世俗歌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美]唐纳德·杰·格劳特.西方音乐史[M].余志刚译.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3][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译.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4][英]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M].顾犇译.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注释:
①② [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顾连理译,2009年,第97页。
摘要: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整个时期跨越了近千年的欧洲历史。11-13世纪随着世俗国家的形成,方言逐渐兴起与宗教音乐相对应的世俗音乐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骑士阶级开始兴起,十字军的尚武精神与骑士风度衍生的音乐表现促成其音乐的形成与发展。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法国的游吟诗人及其创作的世俗歌曲。本文主要从游吟诗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作的世俗歌曲的特点两个方面,对中世纪法国的世俗音乐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世纪 世俗音乐 游吟诗人
“中世纪”一词就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他们认为自己正处于古典文化“复兴”的时期,因而将古罗马消亡到古代文化的复兴这中间长大千年的历史时期称为“中间的世纪”。在这个时期中,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我们知道文学艺术的发展的进程同经济发展并不是亦步亦趋的,它有时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同生产呈反方向的发展。对此,马克思指出这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虽然欧洲中世纪时期物质生产领域发展迟缓,但在文学艺术领域确实群星闪烁。出现了许多文学泰斗和艺术大家。
自古以来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的发展就是不能分割的。文学和艺术都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与之相对应的随着世俗国家的形成和方言的兴起,世俗音乐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同地区国家的吟唱歌手为中世纪音乐带来了新的气息。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法国的游吟诗人。
一、游吟诗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一)方言的兴起促使法国世俗歌曲的产生
中世纪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在5-10世纪由于古代是结束前的连续征战,中世纪早期经济文化处于极度停滞和落后状态,到11世纪社会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城市兴起,贸易发达,世俗国家也逐步形成。欧洲许多地区曾经属于西罗马帝国,大都是用拉丁语。随着世俗国家的兴起,地区意识增强了各地方语言也逐步兴起。这些语言包括拉丁语系的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耳曼语系的英语、德语等。用这些方言创作和演唱的世俗歌曲在12-13世纪盛极一时,形成了欧洲最早的世俗音乐的传统。法语文学一直支配着西欧,佛兰德斯国家和莱茵河流域国家接受并翻译法语文学;意大利是人选择用普罗旺斯与协作;①包括但丁的《神曲》也曾考虑使用普罗旺斯语来进行创作。法语在世俗国家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法语抒情诗歌的产生。而这些抒情诗人本身也是音乐家,他们同时创作旋律与诗歌。根据音乐的收束来写作诗行。这些进行抒情诗歌创作,并为作品谱曲的人便被称作游吟诗人。
(二)十字军东征促成了游吟诗人的产生
中世纪的欧洲是封建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封建主义建立了等级森严的骑士制度。小的封建主受封于大封建主而成为“封臣”,而封建主阶级最下层的一个等级就被称为“骑士”。中世纪的封建主阶层因基督教的统一力量具有特殊的国际气质。在中世纪早期,骑士的地位是非常低微的。但是到11世纪时,各个基督教国家的骑士社团为反对伊斯兰而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即十字军。他们开始了历时200年之久的8次十字军东征,从而使得他们的阶级地位大大改观。骑士阶层一跃成为欧洲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于是出现了大量歌颂骑士尚武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艺术作品。西欧的封建主和骑士们开始努力冲破宗教禁欲主义,要求自由而多样地表达现实生活,歌唱人间爱情。他们都出身高贵,为艺术而艺术,不求回报和酬劳,这也是游吟诗人与戎格勒的本质区别。
二、游吟诗人创作的歌曲特点
法国游吟诗人最早出现于法国南部,被称为特罗巴多(Troubadour)。法国的南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他们以奥克语或普罗旺斯语进行写作。到12世纪下半叶南方宫廷中的普罗旺斯抒情诗发展到盛期。法国北方的游吟诗人则被称为特罗威尔(Trouvere),他们兴起于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北方封建主对南方发动了两次战争,导致南方经济文化衰落,法国游吟诗人的中心就转向了北方。中世纪的法国游吟诗人的歌曲在题材的选择和歌曲旋律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地方。北方的吟唱诗人相对于南方的吟唱诗人来说较少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两者的艺术之间没有根本差别。②
(一)游吟诗人创作的歌曲题材的特点
中世纪的骑士制度恪守“忠君、护教、行侠”的信条。遵礼守节是骑士的神圣职责,举止行为高贵体面成了军事的新美德。对妇女带有夸张意味的尊重。理想化的女性逐渐占据骑士诗歌的中心。骑士社会的体验在抒情主义中找到了表现途径。他们歌颂爱情,歌颂可爱女性身上的普遍美德。诗中常常吐露他们对自己仰慕和爱恋的已婚贵妇人的复杂感情。这种题材便被称为“宫廷之恋”,这种“宫廷之恋”的题材在特罗巴多的创作中较为常见。而特罗威尔的素材则分为两种,一种是取自民间“田园歌”,这类歌曲大多朴实直率,旋律段落轮廓分明规整。另一种则为武功歌史诗,常以一个伟大人物为中心,描写对整个民族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这类歌曲大都比较晦涩、复杂。
(二)游吟诗人创作的歌曲旋律特点
游吟诗人所创作的歌曲受教会和世俗旋律风格的影响,大都是单声部的,常加上乐器伴奏,即兴弹唱。其旋律配置多为音节式的,偶尔有些短的花唱。歌曲主要是用教会调式中的第一种多利亚调式和第七种混合利底亚极其副调式写成。音域较窄,调式中止明显。音乐的节奏以诗的韵律为基础,例如诗中抑扬格的语言特点则构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歌曲的曲式。
通过对于中世纪法国游吟诗人的创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音乐的发展与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是息息相关的。正是由于中世纪欧洲世俗国家的兴起,方言的形成。以及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下骑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法国游吟诗人的出现,以及法国世俗歌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美]唐纳德·杰·格劳特.西方音乐史[M].余志刚译.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3][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译.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4][英]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M].顾犇译.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注释:
①② [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顾连理译,2009年,第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