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安县中心镇农机化工作的思考
马传成
一、中心镇农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镇有耕地444万亩,100马力以上拖拉机54台,联合收割机62台,小型拖拉机3000台,配套机具6000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小型农机具数量过多,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反映出我镇土地规模经营程度低,束缚农业发展;大型农机具少,没有超过200马力的大型拖拉机,所以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等先进农机化技术难以较好的实现;缺少玉米收获机、马铃薯收获机和甜菜收获机,使我镇机收率低。
从我镇大型农机具和联合收获机购买上看,主要是依靠国家各项补贴政策。也就是说,无论镇级还是村级或者是农民种植大户都缺少资金,购买能力低。众所周知,大型农机具投资回收期长,没有政策扶持,农机化工作无法快速发展。我镇54台大型拖拉机中有8台是扶贫车,10台是农机合作社车,单机补贴购置15台。为了不走回头路,克服小型农机具家家有,资源利用低的弊端,我们引导农机大户成立各种农机服务组织,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争取国家政策购买大型机械。近年来我镇已成立的农民合作社达到75个,成为农业生产中农民主要组织形式。
二、以农机化为载体,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我镇土地规模经营已初见规模,并且已显示出明显优势,它有分散经营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降低作业成本,又可以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强质产业发展。但我们的大型农机具的配置,却远没有跟上我镇农业发展速度,成为我镇农机化工作的瓶颈问题。
我镇对于土地规模经营的做法:一是靠村委会统一发包,全程跟踪服务。如兴胜村,几年前土地都是农户之间口头协议,自主流转,条块分割严重,难以形成连片种植。为此,他们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上,由村委会全权负责土地经营权转让事宜。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出前,通过申请的方式把土地交给村委会统一规划,合理轮作整地,根据地的质量、市场价格、整地标准,在春种前对外发包,优先包给种田大户,种田能手。村里把发包收入和各项惠农补助资金以邮寄、打款等形式及时寄给务工农民,免除他们回家处理土地费时、费力、费钱的烦恼,解除了外出务工农民土地保养、所有、变更等后顾之忧,使他们在外安心工作。同时动员村干部,把耕地规划区内不愿种植相同作物农户的耕地,用自家土地置换出来,达到种植意向的全面统一。二是靠大户拉动。2013年我镇5000亩以上超级种粮大户三户,特色西瓜种植一户,预计2014年种植大户八户,拉动至少40 000亩土地规模经营。三是靠配套建设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还是以兴胜村为例,村委会在大机械深松整地保墒情,实施节水灌溉抗灾等方面积极宣传引导,通过县乡各项惠农政策倾斜,村级逐年投入和农户的自主购进,已拥有大型动力机械12台,机电井110眼,为规模经营提供装备支持。兴胜村相对于其它村有比较多的大型农机具,实现农作物的统一种植,却难以实现高层次土地规模化经营,为此村委会积极组建千万元农机合作社项目,搞好农机配套服务,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使种地质量提上去,种地人数降下来。四是靠科技推广成立合作社,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兴胜村、建设村、丰收村都是在科技增收上广泛宣传,积极发动,通过发展玉米种子、葵花种子的繁育,甜菜、菊苣、马铃薯等高效益农作物的种植,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学习科技知识,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以建设村孙刚合作社为例,2009年搞玉米种子繁育工作,实现土地规模种植1000多亩,到2010年整个屯土地实现统一种玉米种子,2010年丰收村葵花种子繁育600亩地实现规模经营。
三、加快农机化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机械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为我镇区域中心村建设提供保障。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机化发展。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收功能,直接创造财富,实行机械化作业,既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又能节约种子、水和肥料,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的内部再就业。农机作业服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农村收入的一个新增长点。另外,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到保护作用。
目前,我镇在自由村和向阳村搞区域中心村建设工作,其中泥草房改造工作,就是通过集中建住宅楼,倒出宅基地种地的办法运做的。那么如何实现农民住楼而又不影响种地,减少种地人数而不减少农民人数,就得依靠成立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来实现。农民把土地做为股份入股农机合作社,交给合作社统一规模经营。为此我镇决定在现有一千万元农机合作社项目基础上,再发展以向阳村、建设村、自由村、兴胜村为基点村,辐射周边村屯的千万元农机合作社项目。可见农机化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06)
一、中心镇农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镇有耕地444万亩,100马力以上拖拉机54台,联合收割机62台,小型拖拉机3000台,配套机具6000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小型农机具数量过多,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反映出我镇土地规模经营程度低,束缚农业发展;大型农机具少,没有超过200马力的大型拖拉机,所以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等先进农机化技术难以较好的实现;缺少玉米收获机、马铃薯收获机和甜菜收获机,使我镇机收率低。
从我镇大型农机具和联合收获机购买上看,主要是依靠国家各项补贴政策。也就是说,无论镇级还是村级或者是农民种植大户都缺少资金,购买能力低。众所周知,大型农机具投资回收期长,没有政策扶持,农机化工作无法快速发展。我镇54台大型拖拉机中有8台是扶贫车,10台是农机合作社车,单机补贴购置15台。为了不走回头路,克服小型农机具家家有,资源利用低的弊端,我们引导农机大户成立各种农机服务组织,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争取国家政策购买大型机械。近年来我镇已成立的农民合作社达到75个,成为农业生产中农民主要组织形式。
二、以农机化为载体,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我镇土地规模经营已初见规模,并且已显示出明显优势,它有分散经营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降低作业成本,又可以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强质产业发展。但我们的大型农机具的配置,却远没有跟上我镇农业发展速度,成为我镇农机化工作的瓶颈问题。
我镇对于土地规模经营的做法:一是靠村委会统一发包,全程跟踪服务。如兴胜村,几年前土地都是农户之间口头协议,自主流转,条块分割严重,难以形成连片种植。为此,他们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上,由村委会全权负责土地经营权转让事宜。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出前,通过申请的方式把土地交给村委会统一规划,合理轮作整地,根据地的质量、市场价格、整地标准,在春种前对外发包,优先包给种田大户,种田能手。村里把发包收入和各项惠农补助资金以邮寄、打款等形式及时寄给务工农民,免除他们回家处理土地费时、费力、费钱的烦恼,解除了外出务工农民土地保养、所有、变更等后顾之忧,使他们在外安心工作。同时动员村干部,把耕地规划区内不愿种植相同作物农户的耕地,用自家土地置换出来,达到种植意向的全面统一。二是靠大户拉动。2013年我镇5000亩以上超级种粮大户三户,特色西瓜种植一户,预计2014年种植大户八户,拉动至少40 000亩土地规模经营。三是靠配套建设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还是以兴胜村为例,村委会在大机械深松整地保墒情,实施节水灌溉抗灾等方面积极宣传引导,通过县乡各项惠农政策倾斜,村级逐年投入和农户的自主购进,已拥有大型动力机械12台,机电井110眼,为规模经营提供装备支持。兴胜村相对于其它村有比较多的大型农机具,实现农作物的统一种植,却难以实现高层次土地规模化经营,为此村委会积极组建千万元农机合作社项目,搞好农机配套服务,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使种地质量提上去,种地人数降下来。四是靠科技推广成立合作社,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兴胜村、建设村、丰收村都是在科技增收上广泛宣传,积极发动,通过发展玉米种子、葵花种子的繁育,甜菜、菊苣、马铃薯等高效益农作物的种植,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学习科技知识,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以建设村孙刚合作社为例,2009年搞玉米种子繁育工作,实现土地规模种植1000多亩,到2010年整个屯土地实现统一种玉米种子,2010年丰收村葵花种子繁育600亩地实现规模经营。
三、加快农机化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机械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为我镇区域中心村建设提供保障。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机化发展。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收功能,直接创造财富,实行机械化作业,既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又能节约种子、水和肥料,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的内部再就业。农机作业服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农村收入的一个新增长点。另外,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到保护作用。
目前,我镇在自由村和向阳村搞区域中心村建设工作,其中泥草房改造工作,就是通过集中建住宅楼,倒出宅基地种地的办法运做的。那么如何实现农民住楼而又不影响种地,减少种地人数而不减少农民人数,就得依靠成立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来实现。农民把土地做为股份入股农机合作社,交给合作社统一规模经营。为此我镇决定在现有一千万元农机合作社项目基础上,再发展以向阳村、建设村、自由村、兴胜村为基点村,辐射周边村屯的千万元农机合作社项目。可见农机化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