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刍议

周杨 龚维忠
【摘 要】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正处于数字化期刊向数字期刊的过渡阶段,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加入数据库、自建门户网站和开发专业APP等多样化的转型路径。面对数字化盈利模式不明确、体制机制限制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学术期刊应坚持学术质量为王,创新学术期刊产品形式,并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同时布局全媒体,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最终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关 键 词】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移动出版
【作者单位】周杨,《矿冶工程》杂志社;龚维忠,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圖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5.005
全球新一轮数字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数字技术对出版生态的重塑,传统学术期刊在出版传播方式、产品形式、盈利模式和竞争优势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日益受到政府和读者的青睐,已成为学术期刊打造出版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出版发展先机的关键。
作为传播新思想、新发现与新创造的重要阵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我国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努力和尝试,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具体到个刊,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仍面临许多问题,包括传播效应、期刊管理体制机制、盈利模式和数字出版产业链上下游的利润分配等。一、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和问题
《2016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16年,我国共出版期刊10084种,其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和第二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共6449种[1],占比63.95%。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不仅关系着学术期刊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关系着我国科研软实力的提升、出版传播形态的转变,以及出版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尽管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学界一般认为期刊数字化转型至少包括两个阶段:数字化期刊和数字期刊。数字化期刊是基于传统纸质期刊的数字化期刊,即利用数字化技术改变纸质期刊内容的载体形式和用户阅读方式,主要体现为介质多元化、推广网络化和传播立体化[2]。而数字期刊则是一种植根于互联网的全新出版方式,完全脱离纸质载体,以数字内容的编辑出版为流通介质,以互联网或电信为流通渠道,以网上支付或电信支付为交易手段,完全实现在线收稿、审稿、编辑加工、组版和发行等编辑流程[3]。现阶段,数字化期刊与数字期刊并存,学界认为后者代表了行业发展方向。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积淀,我国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并积累了相应的经验,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当下,我国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转型上持被动观望态度的居多。
1.意识被动,动力不足
学界与业界都清楚,我国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缺乏明确持续的盈利模式,无论是自建网站还是新媒体运营都没能带来显著的可量化利益,因而转型意识被动,能力和动力均不足。当前,许多学术期刊创建的门户网站在内容、栏目及功能上严重雷同,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应用也仅限于申请开通试运营阶段,除了偶尔发布期刊目录、编辑部新闻等消息推送,更多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沦为常年不用的僵尸号。学术期刊对新媒体的应用还非常有限,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作秀[4]。
在与网络出版运营商的博弈与利润分配中,学术期刊常常处于弱势。学术期刊通过向知网、万方和维普等大型数据库提供论文资源并获取分成收益。然而,网络出版运营商在市场博弈中占据了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压缩了内容供应商等其他环节主体的竞价空间,导致收益分配失衡[5]。学术期刊每年收到各数据库的报酬非常有限,这些报刊仅占各数据库版权费收入的10%左右[6]。以中国知网为代表的大型商业数据库的目标不止停留在收益分成上。2017年,中国知网推出了学术期刊开放获取与出版经营合作业务,力图包揽期刊排版印刷发行,以强大的平台强势瓜分与抢占市场,并联合500余家学术出版单位开创学术论文首发出版新模式,免费为各出版单位提供网站设计、在线采编和参考文献校对等一系列配套编辑出版系统,以增强学术期刊对数据库的依附程度。在强大的网络出版运营商面前,学术期刊在新型出版产业链上的筹码和谈判话语权日渐式微。
2.传统期刊管理体制机制的限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学术期刊的产生具有计划经济色彩,在主管主办制度下,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大量重复办刊,造成我国学术期刊布局结构严重失衡,一直呈现全、散、小、弱、重的结构性问题[7]。一方面,学术期刊在实行跨单位、跨学校的深层次合作上仍存在许多障碍;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在学术资源和人财物资源上依附于主办主管单位,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而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又无法量化,因而,学术期刊编辑部在单位中常常处于边缘地位,难以受到重视。此外,在主办主管单位有办刊资金拨付的条件下,部分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既缺乏市场的明确利好,也缺乏主办主管单位的夹逼,因而动力不足。由此,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体制和市场机制给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带来重重困难[8]。
3.专业人才缺乏
体制机制限制带来的首先是数字化人才难以引入的问题。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期刊数字化人才既要懂专业,懂出版,又要懂数字技术。然而,在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主管主办的体制下,单个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大多不具备人员聘用权,加之,由于编辑部处于单位的边缘部门,院校能够给予的福利薪酬根本无法吸引既懂专业又懂新媒体技术的人才。此外,我国虽已成为学术大国,但离学术强国仍有相当距离。由于评价机制与职称评定对论文发表数量的要求,学术论文出版呈浮躁化、泡沫化和粗糙化倾向。二、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依据与必要性
数字技术与出版业自结合之日起便显示极大优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数字化本身的优势
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构成了现代创新活动的基础,借力互联网技术,学术期刊不仅可以加快刊发速度,增强出版时效性,推动新成果的快速传播,还可以扩展出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传递更丰富的信息,从而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知识需求。
(1)加快刊发速度,增强出版时效性,推动新成果的快速传播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出版时态分为以下几种:数字版滞后于印刷版;数字版与印刷版同步;数字出版略先于印刷版;首发出版。这四种模式时效性逐渐增强。2017年10月16日,中國知网与首批合作的436家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发布了学术论文录用定稿网络首发联合公告,开启了我国学术期刊首发出版新模式,将期刊已录用、初步定稿或定稿稿件以单篇或整期的形式通过中国知网平台优先出版。根据中国知网在2017年12月22日举办的“网络首发期刊编辑出版业务培训班”上所公布的数据,自2017年10月以来,中国知网收到 519家网络首发期刊提交的 8900 余篇稿件,正式发表 7400余篇,全球下载量迅速达到32.7 万篇次,其中单篇最高下载量达 1.90 万次。由此可见,这种即定即发的首发出版模式可使论文刊发时间大大缩短,有助于抢占创新研究的首发权,推动新成果的快速传播,同时延长了论文的传播周期,提高了被发现、被引用和被转化的概率。
(2)扩展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传递更丰富的信息。互联网技术使得现代形态纸刊、增强出版方式等可极大程度扩展出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供图文声像兼备的表达方式以及纸刊之外的资源和服务。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给读者的阅读习惯乃至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全面解构了传统的出版理念与方式。基于二维码的扫描方式可将线下纸质期刊与线上新媒体有机结合。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rays系统将二维码应用发挥到极致。通过rays系统,编辑可随时随地创建系统库所提供的应用并进行个性化编辑,同时生成一个二维码并将其刊印在纸质版上供读者扫描。每个二维码都代表一个小程序,包括直播、投票、问卷调查、问答和题库等。rays系统基于二维码提供应用服务,其价值在于为出版业提供了一种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且通过大数据提取及分析技术,可溯源读者的阅读痕迹,准确掌握读者的需求。
除了利用二维码,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方式还有增强出版方式。增强出版方式简言之就是在数字出版物中植入多媒体和超链接元素,包括图、表、照片、视频音频、实验方法及过程、正文涉及的表格及扩展数据和过程讨论等附加文件。增强出版方式极大地扩展了作者表达的空间,可呈现的内容是传统纸质载体的数十倍,乃至数百倍。
2.读者阅读方式改变
学术期刊聚合了一系列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而论文的内容并不因载体改变而改变,对一种载体的选择意味着对另一种载体的排除,至少是降低另一载体购买的可能[4]。读者购买整本期刊所需支付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都较高,而当前以中国知网为代表的论文数据库不仅能提供某一主题的系列相关文章,还支持单篇下载。
历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近五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持续走高,但期刊阅读率持续走低,由2012年的45.2%降至2016年的26.3%,而数字化阅读率却由2012年的40.3%增至2016年的68.2%。与阅读率相适应,期刊人均阅读时长也由2012年的13.19分钟降至2015年的8.83分钟,且2016年呈继续下滑趋势。由此可见,传统纸质期刊不断式微,正日渐失去读者。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近五年,我国期刊平均期印数逐年下滑。学术期刊专业性强,受众面窄,传播范围有限,发行量本来就小,面对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纸刊发行量持续萎缩。
3.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及大力扶助
早在2010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就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动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并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的发展指标。201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
除此之外,国家更是将对数字出版的大力扶持和产业规划连续写入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2017年12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到‘十三五期末,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达到9600亿元,年均增速不低于17%,其中,数字期刊收入达到37亿元”的发展目标。传统媒体数字化进阶、新旧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为我国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指明了目标,提供了机遇。三、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期刊的数字化起点、进度、推广力度及资源占有等差异较大,难以提出统一的发展路径,应鼓励各期刊编辑部根据自己的办刊能力和水平,尝试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9]。尽管我国学术期刊发展路径及方式各有侧重,但总体而言应坚持学术质量为王,创新学术期刊产品形式,并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同时布局全媒体,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
1.坚持学术质量为王,创新学术期刊产品形式
数字化时代,我们面临的是国际化的竞争,学术期刊的出版本质是植根于读者需求,提升学术价值。学术期刊应在坚持提升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创新学术期刊产品形式,不断探索数字化语境下适合互联网的新表达形式,着力生产好的产品,使学术期刊数字化进程由简单相加迈入相融。
首先,学术期刊要坚持质量为王,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学术产品。优质的内容资源始终是构建期刊品牌的根本,是各刊社竞相争取的对象,在数字化浪潮中,谁对内容资源拥有更强的整合与拓展能力,谁就能拥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10]。其次,学术期刊还要加快刊发速度,对优质科研成果迅速做出反应,通过首发出版等方式即定即发,及时推广传播,抢占创新成果的首发权。再次,学术期刊要借助超链接、二维码等数字手段,丰富论文的表达方式及呈现形式,提供图文声像兼备的附加资源,拓展论文的广度和深度,以适应数字时代碎片化、个性化、可视化和直观化的阅读需求。最后,学术期刊在产品设计上要尽可能便于读者阅读、获取、溯源、引用和传播,以节约读者对信息的搜索和使用成本。
2.开放获取的差异化,内容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盈利模式可以看作是纸质期刊原有盈利模式的线上顺延,主要集中在内容传播、期刊广告及增值服务上,数字化优势并未得到足够释放,有待深入挖掘。
在内容传播上,当前学术期刊主要通过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合作,获取有限的收益分成,而在自建网站上实行全文免费开放获取,虽暂未实现明确的现金转化,但给刊物带来了可观的流量。与纸质期刊以整期为传播单位不同,数字化期刊以单篇论文为传播单位,因而学术期刊可以尝试差异化全文开放获取,采取一部分资源免费、一些优质资源付费的模式,还可以将自身拥有的内容资源进行重构、深加工,按主题、学科或专业等类别聚合扩展传播,并对优质论文中有价值的附加延伸内容、元数据等打包推广传播。对期刊广告,期刊出版机构除了在学术期刊网站上刊登广告,还可以通过在免费开放获取的文章后嵌入广告实现连带推送。除此之外,深耕微博、微信公众号,构建与原刊优势互补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也是实现学术期刊广告营收、推行增值服务的重要手段。学术期刊应当不断深挖现有盈利模式,丰富并深化“内容+广告+增值服务”的多元化经营路径,谋求数字化的持续发展。
3.同类聚合,集约化发展
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期间需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单刊力量薄弱,无力负担,且分散经营,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集约化模式主要分为三类:其一,借助中国知网等第三方大型商用数据库平台实现聚合;其二,实现同一主办主管单位旗下的刊物资源聚合;其三,实现同专业、同学科和同类型学术期刊的横向联合[11]。我国绝大多数期刊因受限于各为其主的机制,要实行跨单位、跨学校的深层次集约协同仍存在许多障碍,且单刊基本不具备集团化经营能力,因而通过同类横向联合实现集约化发展是较为可行的方式。集群内的单刊可共享刊群的品牌资源和传播效应,集群所带来的专业性、规模化和集约化等优势可大大降低生产和营销成本[12]。此外,单刊在与大型商业数据库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横向联合刊物集群的增多对大型商业数据库构成冲击和竞争,有利于提高刊群的整体议价能力,增加学术期刊的谈判筹码,同时倒逼商业数据库为学术期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实施移动优先战略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5G技术、人工智能不断进步与完善,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必将引领媒体发展方向。在我国成年国民阅读媒介中,手机媒介独占鳌头,占据了用户绝大多数的时间。读者阅读的小屏幕化、移动化、碎片化和浅阅读化转变倒逼学术期刊必须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建立并优化适应智能手机端的移动化采编系统、传播系统、阅读系统及读者互动系统。目前,许多学术期刊使用的在线采编系统和网刊系统能实现手机移动端投稿、审稿、查稿及论文传播,但总体而言仍是电脑端的附属延伸,移动端用户体验还有待优化。在文章阅读上,大多学术期刊仍需下载pdf全文后才能阅读,为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学术期刊适合手机端阅读的格式转换。此外,读者碎片化、浅阅读化的转变为期刊内容拓展提供了契机。学术期刊可在提供专业性强学术论文的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提供与之相关的科普类读物,打造与刊物定位一致、优势互补的移动阅读平台。
5.全媒体布局,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
在自媒体时代,几乎每种媒介都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用户,然而单一的传播渠道不足以覆蓋刊物的受众,单一的内容生产也不足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当前,学术期刊应积极发挥自身积累的期刊品牌优势,以传统纸质刊物为基础,全方位多渠道入驻互联网,全媒体布局,搭建多渠道传播平台,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为读者提供载体多样的媒介选择权。随着微博、微信、博客、手机报、APP和短视频等载体不断涌现,新媒体功能日趋丰富,用户对各类媒介的差异化诉求使不同媒介呈多样化的特征。学术期刊应强化自身对内容资源的整合与拓展能力,根据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和用户差异提供适合该媒介传播的内容,以碎片化表达应对碎片化阅读,以直观化表现应对直观化认知,以可视化象征应对可视化语境,以实时性速度应对实时性需求[13],以此吸引更多用户,达到传播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学术期刊应将各媒介运营纳入期刊整体战略规划中,实现媒介间资源的互融共通,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和覆盖广泛的传播矩阵[12],以扩大期刊影响力,强化期刊品牌,为学术期刊积累用户、转型升级和创造新的盈利点奠定基础。四、结语
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14],国家更是从顶层设计上将新旧媒体深度融合、一体发展作为关系行业生存发展的战略工程,在资源配置上给予极大倾斜。这场时代大潮对任何学术期刊而言都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学术期刊只有秉承优良传统,同时不断探索数字化语境下适合互联网的新表达形式,创新出版模式,增强出版时效性,扩展内容广度和深度,传递更丰富、更具价值的信息,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提升自身数字出版的竞争力,谋求跨越发展。参考文献
[1]赵新乐.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示第二批学术期刊认定情况[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02-06.
[2]姚晟,张婷,田方斌. 近十年来我国期刊数字化研究进展[J]. 出版科学,2016(4):62-66.
[3]郭黎阳,纪秀明. “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盈利模式[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25-128.
[4]曹晅. 新媒体环境下期刊数字化转型与编辑能力加强——以学术期刊为例[J]. 学习与实践,2015(10):135-140.
[5]于春生. 论数字期刊产业链价值创造与收益分配[J]. 中国出版,2012(17):33-37.
[6]李洁.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J]. 新疆新闻出版,2013(2):61-62.
[7]曾绚琦. 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及体制创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创办启示[J]. 科技与出版,2013(11):30-32.
[8]孙艳.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转型路径[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29-132.
[9]吴建宇. 数字化环境下期刊出版和运作新模式探讨[J]. 理论导报,2014(7):41-42.
[10]王秀玲,刘普. 我国学术期刊集约化的发展脉络与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12):1253-1258.
[11]策划人语. “刊群”现象探微[J]. 传媒,2015(17):4.
[12]李宇先. 搭建新媒体时代的立体传播平台[N]. 人民法院报,2015-01-17.
[13]刘奇葆.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N]. 人民日报,2017-01-11.
[14]习近平.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 (2013-10-01)[2017-12-28]. http://politics.people. com. cn/n/2013/1001/c1024-23094554. html.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