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综述

    孔朝霞

    一、科学发展本质论

    邓小平同志有一个享誉世界的科学论断,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正是这一光辉论断使中国变成了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几个国家之一,也正是这一光辉思想使当今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把邓小平同志的这一光辉思想概括为“科学发展本质论”。具体讲,这一理论又体现为两个方面:

    1.科学发展主题论。邓小平同志通过对国际形势的长期观察和分析,于1984年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他说:“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他还指出:“南北问题其实质是发展问题”,这样,邓小平同志就把发展问题作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主题之一。 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且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为此,邓小平在1984年10月31日会见外国客人时曾明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发展速度问题,再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更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当务之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果,赢得与资本主义比较的优势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头等大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顺应世界潮流,发展自己,这是当今世界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2.科学发展硬道理论。 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邓小开同志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国际国内矛盾,抓住当代中国的根本问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邓小平把发展问题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科学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强化了发展意识,开拓了发展思路,体现了邓小平发展观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科学发展本质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第一,“科学发展本质论”蕴含着新的时代精神,顺应了当今时代的潮流。邓小平把中国新的科学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前途置于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加以审视,指出“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他还强调:如果我们不能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规划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那么中国就会错过时机,就有可能被时代潮流所淘汰。第二,“科学发展本质论”适应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还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只有当生产力发展了,并带动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第三,“科学发展本质论”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二、科学发展道路论

    既然发展问题至关重要,那么,中国应当怎样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呢?为此,邓小平同志站在世界潮流的浪尖上,为中国指明了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科学论断。

    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从自己的历史经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正确结论。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辉煌成就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人民摆脱贫穷和落后,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中国不搞社会主义不行,不坚持社会主义不行”。“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贪婪、腐败和不公正地现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科学发展阶段论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集中,而且东西差距、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很大。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政策和策略上就表现为科学发展台阶论、先富带动后富论和波浪式发展论。这三大理论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典范,为邓小平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和篇章。

    1.科学发展台阶论

    邓小平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从国际大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理论。这一发展战略,表明中国人民决心用一百年左右艰苦奋斗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就必须采取适当的发展形式,对此,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台阶式”科学发展论,这也是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形式的独到见解。所谓“台阶式”的发展,就是指在一定的时候和一定的条件下,抓住机遇,加速发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每上一个台阶,国民生产总值成倍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综合国力上到一个新水平。我国经济发展,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就会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上台阶”问题谈得最多、最彻底。他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从我们自己这些年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能够办得到的。”

    2.先富带动后富论

    邓小平认为,要使我国经济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

    早在1978年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好起来”。他强调“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他说:“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否则,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这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必须防止和反对的。共同富裕不是“等量富裕”或“同步富裕”,而是逐步缩小时间差和程度差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既反对“同步富裕”又反对贫富悬殊,我们追求的是先富带后富,后富赶先富,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3.波浪式发展论

    通过对近些年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实践的正确总结,邓小平早在80年代初《视察上海时的谈话》中指出:“可能我们的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在这里,邓小平把经济发展的客观逻辑简明清晰地概括为一个“加速(台阶)调整加速(台阶)”的循环往复的波浪式前进过程,从而把加快经济发展上升到了发展规律的理论高度,阐明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意义。应当说,邓小平的这一发展理论是反映了经济发展客观实际的。它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不是每年按一个固定的百分比直线式增长,上台阶需要每隔几年实现一次,而不是毫无喘息、不间断地进行的。

    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也指出:“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而后继续前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平平静静、稳稳当当。”从我国经济的长远过程来看,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注意节奏,出现问题及时调整,这正是邓小平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经济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