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张维榕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的设置与编排是否合理对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深远影响。平时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课堂练习,精心挑选,落实到重难点,多样化设置练习,将练习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设置与编排习题,以于发挥习题的功效。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练习;有效应用
课堂练习,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训练老师所传授的学科思想与解题方法,形成完整地知识网络。同时,课堂练习还可以帮助老师对教学过程及时做出诊断,发现教学过程中有优点与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制定策略。更重要的是,课堂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与创新意识,通过练习知道科学的最新进展,让学生建立起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发展。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效的利用好课堂练习,围绕教学目标与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精选课堂练习,及时讲评,将练习与课堂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设置练习与教学目标紧密衔接
常言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设置好习题,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研究教学的重难点,围绕着重难点编排习题。设置与编排习题时,要优先参考高考考纲,明确考纲中对本节所教的内容做如何要求,是简单了解还是要实际应用,是一级要求还是二级要求,这些老师都要心中有数,选择习题时才有针对性与目的性。这样针对性地设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掌握了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讲到电场强度与电势差关系时,原先高考考纲只做一级要求,学生只要知道便可,但如今改为二级要求,需要学生不仅要知道,还要懂得如何应用,这时就需要老师去深刻挖掘知识点的内涵,有针对性选择题目或者改编题目。可见,只有将习题设计与教学目标对接,才能有效地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促进学生的学习。
2 结合学生实际设置题目
教师要将练习落实到实处,所设计的题目就在结合学生实际,源于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采取适时、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2.1 精心设计练习[1 ],适时训练
所谓精练,就是针对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如物理概念、定理定律,进行深入透彻的训练,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有针对性的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做到“当场过关”。
恰当的练习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所学内容,用心设计最具有典型意义又能达到训练效果的练习,让学生对所讲知识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一个观点,练就要适时训练,而不是盲目的让学生练。讲完一个知识点,或者推导了一个重要的定理或定律,学生的认识很多只停留在表面,而深层的认识是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巩固提高,而不是靠老师重复式的讲授。这时及时配进一两道有针对性的练习,针对所学的进行巩固训练。这样学生的学有目的性,而教师的教也落实到位。教师还要注意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集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合理及时的纠正和反馈,把学生错误之处呈现出来。这时候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再配一题做为课后练习,进行“双重训练 [2 ]”,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2.2 精选习题,适量训练
教师布置练习时控制习题量,不要因过多的习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在精练过程中,我始终这样认为:与其让学生接受任务式地完成十道题,不如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做一道题。一节课45分钟是有限的,分配到课堂训练的时间不多,再加上学生还有很多科目要学,其他科目也要学,课外的时间也不多,各科要均衡发展,所以练习的量一定要得到控制,重复式的、机械式的、情景不明确的可以不给学生训练,而留给学生做的一定是经过老师深思熟虑的最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学生真正做会一道题,遇到类似的情景问题,会触类旁通。在选择习题时,要分层次,不同的类别的学生完成不同程度的练习。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大,有些只能做些基础的,有些只做基础感觉“吃不饱”,需要老师加餐。在设计练习过程中,题型难易区分清楚,既有基础题,又是提高题,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得到了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2.3 习题地设置要贴近生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物理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设置习题时应尽可能接近学生所能体会到的生活实际。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增加了对物理的亲切感,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面临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关,就会激发其潜能,产生一 种积极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在讲授
到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让学生估算一下,从5层楼(每层楼高度假设为3米)掉下一个花盘,求其落地时间与落地的速度。这样设计练习,既训练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又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高空落物的威害性,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德育教育。
3 练习设置多样化
物理习题的设置不一定都要是一道道习题的呈现,这样做久了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布置作业时,可以穿插一些思考题、课外调查研究或者小论文、课外小制作等都是很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比如,让学生课后体验骑自行车与推自行车时后轮什么时候充当动力的角色,什么时候又扮演阻力,把所得的体验做为报告向学生们汇报;再比如体育课会测试学生的体能,其中有一项是做引体向上,这时在讲《力的合成》时,就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时亲自体验手臂怎样放置才能最省力最轻松,把这种感觉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的理解更深刻,应用起来更自如,遇到类似的问题迎刃而解。
所以,设计物理练习不能只限于纸质练习,加入一些思考性、考察性的“练习”,收到的教学效果不亚于机械式重复式的练习。
总之,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练习设置模式,都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而定。只有科学地设计习题,在设计内容、設计形式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可以达到我们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晨.高中化学课堂练习的有效应用[J].中学理科园地,2016(3).
[2]林华明.高效课堂的五大基本特征[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8).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的设置与编排是否合理对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深远影响。平时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课堂练习,精心挑选,落实到重难点,多样化设置练习,将练习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设置与编排习题,以于发挥习题的功效。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练习;有效应用
课堂练习,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训练老师所传授的学科思想与解题方法,形成完整地知识网络。同时,课堂练习还可以帮助老师对教学过程及时做出诊断,发现教学过程中有优点与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制定策略。更重要的是,课堂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与创新意识,通过练习知道科学的最新进展,让学生建立起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发展。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效的利用好课堂练习,围绕教学目标与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精选课堂练习,及时讲评,将练习与课堂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设置练习与教学目标紧密衔接
常言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设置好习题,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研究教学的重难点,围绕着重难点编排习题。设置与编排习题时,要优先参考高考考纲,明确考纲中对本节所教的内容做如何要求,是简单了解还是要实际应用,是一级要求还是二级要求,这些老师都要心中有数,选择习题时才有针对性与目的性。这样针对性地设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掌握了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讲到电场强度与电势差关系时,原先高考考纲只做一级要求,学生只要知道便可,但如今改为二级要求,需要学生不仅要知道,还要懂得如何应用,这时就需要老师去深刻挖掘知识点的内涵,有针对性选择题目或者改编题目。可见,只有将习题设计与教学目标对接,才能有效地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促进学生的学习。
2 结合学生实际设置题目
教师要将练习落实到实处,所设计的题目就在结合学生实际,源于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采取适时、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2.1 精心设计练习[1 ],适时训练
所谓精练,就是针对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如物理概念、定理定律,进行深入透彻的训练,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有针对性的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做到“当场过关”。
恰当的练习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所学内容,用心设计最具有典型意义又能达到训练效果的练习,让学生对所讲知识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一个观点,练就要适时训练,而不是盲目的让学生练。讲完一个知识点,或者推导了一个重要的定理或定律,学生的认识很多只停留在表面,而深层的认识是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巩固提高,而不是靠老师重复式的讲授。这时及时配进一两道有针对性的练习,针对所学的进行巩固训练。这样学生的学有目的性,而教师的教也落实到位。教师还要注意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集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合理及时的纠正和反馈,把学生错误之处呈现出来。这时候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再配一题做为课后练习,进行“双重训练 [2 ]”,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2.2 精选习题,适量训练
教师布置练习时控制习题量,不要因过多的习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在精练过程中,我始终这样认为:与其让学生接受任务式地完成十道题,不如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做一道题。一节课45分钟是有限的,分配到课堂训练的时间不多,再加上学生还有很多科目要学,其他科目也要学,课外的时间也不多,各科要均衡发展,所以练习的量一定要得到控制,重复式的、机械式的、情景不明确的可以不给学生训练,而留给学生做的一定是经过老师深思熟虑的最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学生真正做会一道题,遇到类似的情景问题,会触类旁通。在选择习题时,要分层次,不同的类别的学生完成不同程度的练习。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大,有些只能做些基础的,有些只做基础感觉“吃不饱”,需要老师加餐。在设计练习过程中,题型难易区分清楚,既有基础题,又是提高题,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得到了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2.3 习题地设置要贴近生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物理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设置习题时应尽可能接近学生所能体会到的生活实际。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增加了对物理的亲切感,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面临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关,就会激发其潜能,产生一 种积极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在讲授
到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让学生估算一下,从5层楼(每层楼高度假设为3米)掉下一个花盘,求其落地时间与落地的速度。这样设计练习,既训练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又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高空落物的威害性,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德育教育。
3 练习设置多样化
物理习题的设置不一定都要是一道道习题的呈现,这样做久了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布置作业时,可以穿插一些思考题、课外调查研究或者小论文、课外小制作等都是很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比如,让学生课后体验骑自行车与推自行车时后轮什么时候充当动力的角色,什么时候又扮演阻力,把所得的体验做为报告向学生们汇报;再比如体育课会测试学生的体能,其中有一项是做引体向上,这时在讲《力的合成》时,就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时亲自体验手臂怎样放置才能最省力最轻松,把这种感觉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的理解更深刻,应用起来更自如,遇到类似的问题迎刃而解。
所以,设计物理练习不能只限于纸质练习,加入一些思考性、考察性的“练习”,收到的教学效果不亚于机械式重复式的练习。
总之,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练习设置模式,都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而定。只有科学地设计习题,在设计内容、設计形式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可以达到我们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晨.高中化学课堂练习的有效应用[J].中学理科园地,2016(3).
[2]林华明.高效课堂的五大基本特征[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8).